陈奕[1]2004年在《新形势下反避税的合理策划与运用》文中研究指明税收与国家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征税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以实现其进行阶级统治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是国家这个机器开动的源动力,它是国家对纳税人(纳税主体)和征税对象(纳税客体)进行的课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点。在获取最大利益本能的驱使下,人们想方设法要不交、少交税款,故偷税、逃税的现象伴随着税收这一现象的诞生而产生。但是随着社会法治程度的提高,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偷税逃税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个人或企业事务的人为安排,利用税法的漏洞、特例和缺陷,来规避或减轻其纳税义务,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避税,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了。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的增多,税收这一经济范畴具有了某些国际的意义,出现了国与国之间特定的税收活动。 中国加入WTO之后,与国际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和复杂,国际税收间的避税也更加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运用以及文化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国际避税问题比国内避税问题更加复杂,矛盾更加突出。避税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财权利益受到损失,造成了不平等或者是恶性的竞争。因此避税与反避税一直是国内外政府、税务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大循环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要求我们承担一定的义务,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而且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我们应履行的承诺和义务,也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落实到改革的实践中,为加快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服务。 本文主要探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在作为WTO成员的这一前提下,通过建立完善的税制和利用网络及信息技术获取数据源入手,讨论对不同避税方式的具体调整方法、实施程序、操作方法以及我国在现阶段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优劣势和在新形势下反避税工作的着重点等,这对于我国在内外资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和重新立法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且较健全和完善的反避税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发展中国经济有重要意义。
丁娜娜[2]2007年在《湖南省反避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经济业务也日益频繁复杂,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形势更为严峻,成为近年来税务学界探讨的热点。部分纳税人由于利益的驱动,利用转让定价、滥用税收优惠政策、改变注册地、资本弱化等多种形式避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严重流失、宏观调控的失灵、税收公平的落空,从而相应引起税收效率的减损。在当前的形势下,避税现象日益变得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反避税管理研究不仅对新时期科学税收征管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适应新型公共政府改革需要,创立科学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湖南省避税和反避税有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现状并分析问题原因,系统地归纳出湖南省避税存在的特点,用博奕论分析纳税人避税的动机,从心理预期层面了解避税成因,并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其它理论方法根据统计数据从税制设计、执法缺陷、人员素质等方面全面地分析避税深层次成因。并且对西方各国公司税制和税务管理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之后予以适当借鉴,提出建立严密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加大反避税惩处力度、依托反避税信息系统、加强国内外反避税合作等行之有效的反避税对策,全方位开展反避税管理以期达到最大化化减少避税现象的目的。
郭宏, 朱祥林[3]2005年在《新形势下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我国反国际避税的差距与问题反避税包含在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之中,要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但是,反避税更是与国际经济交往密切相关,因此,评价一国的反避税水平必须与国际上综合水平进行比较,方能
王善祥[4]2005年在《我国个人所得避税与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们知道,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开征个人所得税。随着该税种的发展与变化,其在整个税收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个人所得避税现象也愈演愈烈,并将成为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那么,避税是一种怎样的现象?政府应该对避税现象做出何种评价?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对于避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法律上,一直是个有较多争议的研究领域,而且多年来一直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共同的界定。然而,避税的正确界定对我国税收立法的方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税务机关的正确执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澄清避税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质,明确反避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便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对避税行为进行适当的立法评价提供理论给养。为此,笔者对个人所得避税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反避税之对策建议。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引言 该部分指出了本篇文章的研究价值,引出话题。 一、个人所得税的一般理论分析 该部分从整体上对个人所得税的一般理论做了一个大概的分析。首先是简要地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与特征,然后介绍了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主要的发展与变化,最后分析、阐述了个人所得税的政策目标及其地位与作用。 二、我国个人所得避税之现状分析 在这个部分,首先,笔者阐述了对于避税概念的有关界定,并结合对避税概念认识的历史进程,通过分析总结,对避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采取税法未加禁止和未加规定的行为方式达到与税法所预先考量和规定的行为方式相同的经济效果,同时减轻税负或者排除税法适用以谋取不正当税收利益的行为。然后,比较、分析了目前理论界对于避税的法律性质存在的合法、违法与脱法3种主要观点,并认为定性为税法无法对其加以评价与适用的“脱法行为”较为合理。最后,介绍了我国个人所得避税的3种主要方式。
张迪[5]2010年在《企业避税与反避税的博弈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企业避税与反避税的博弈一直存在,近几年,中国政府新出台了一系列反避税的税收政策,采取越来越严厉的措施,规范和打击企业的避税活动。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外资投资增长,加之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避税行为愈演愈烈,加剧了企业避税与政府反避税博弈的激烈程度。对企业来讲,无论税收征管如何公正合理,税款都是其直接经济利益的一定损失,企业会千方百计的规避纳税义务。而从政府方面来看,反避税既能扩大财政收入,又可以利用税收杠杆调控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二者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合作博弈。本文通过研究试图说明,企业如果出于合理商业目的,在顺应国家发展意图的前提下进行良好的纳税筹划,对企业自身发展来讲,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对应的,避税活动也促进政府反避税条款的完善和全面,促使更加合理的税收环境的形成,经济的蛋糕做大了,政府的税收收入自然会提高。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在简要阐述了企业避税与反避税成因,发展历程基础上,通过对企业避税与反避税的博弈模型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企业应对策略进行了系统性阐述,说明在企业与政府财税部门的博弈中,要采取合作的态度,才能取得双赢的结果,希望对于我国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一些参考。
杨秀英[6]2003年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涉外税收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即贸易自由越来越发展,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国际化使资本转移越来越活跃,知识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加入 WTO,我国经济建设将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经济全球化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涉外税收将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涉外税收的影响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各国间资本流动的加快,国际交通和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建立在技术
佚名[7]1995年在《新书架》文中研究说明北洋图书行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 285元《新编财会业务大词典》 239元《新编避税与反避税实务全书》179元《财会纳税的作弊与审查》 260元《涉外会计实用手册》 320元《最新中央银行实务全书》 193元《最新金融证券反欺诈》 299元《中国保险法律与实务》 184元《中国债权与债务实务全书》 262元《国有资产管理实务全书》 228元《新编劳动合同制》 147元《信用证全书》 345元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反避税的合理策划与运用[D]. 陈奕.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2]. 湖南省反避税对策研究[D]. 丁娜娜.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3]. 新形势下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J]. 郭宏, 朱祥林. 经济研究参考. 2005
[4]. 我国个人所得避税与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D]. 王善祥. 西南政法大学. 2005
[5]. 企业避税与反避税的博弈理论与实践[D]. 张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6].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涉外税收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 杨秀英.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3
[7]. 新书架[J]. 佚名. 销售与市场.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