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郭风风[1]2004年在《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自国经贸节[1994]14号文件《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率在逐年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粉煤灰综合利用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一方面,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极度不平衡。某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大规模兴建,原先作为废物的粉煤灰变成了一种可加利用的资源,竟然成为“抢手货”,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另一些地区还处于把粉煤灰当作废物,进行倾倒浪费资源的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的作用,粉煤灰的市场价格波动非常大,影响了一些想利用单位的正常经营生产活动,因此需要我们从管理的角度来认真研究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同时我们还看到,尽管一些地方利用率较高,但利用效率却不高,或者说利用水平不高,因此,需要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运用技术经济的相关理论对一些技术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对今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给予指导。 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国内粉煤灰综合利用中从技术、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实地调研及资料的查阅,总结了国内粉煤灰综合利用的主要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外粉煤灰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一些国家综合利用过程中的主要成果。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关于粉煤灰科学、准确的数据,本文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和网上查阅的资料,利用数学回归模型用国内生产总值,装机容量两个变量来预测粉煤灰的排放量,并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妥性,最后给出一个区间,并根据未来利用率的估计,给出未来利用规模所在的区间。针对粉煤灰利用技术目前比较成熟、利用量较大而且相当普遍的技术根据南京水泥厂、搅拌站、砌块厂的调研数据,对其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从而证明了利用粉煤灰的经济效益性,并利用所学技术经济的理论对南京东基新型建筑材料有些责任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文章在最后针对我国粉煤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叁方面提出了一些管理对策。

王亮[2]2006年在《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电力和热力工业的发展,每年我国粉煤灰排放量已达到1.2亿吨之多。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取得了显着成绩,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经济效率,本文对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分析了粉煤灰在建筑工程、墙材和其他生产方面的应用,并对粉煤灰烧结陶粒和蒸制粉煤灰砖工程进行了初步技术经济分析。粉煤灰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依据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粉煤灰各种用途经济效果的分析,本文提出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政策应该是,将粉煤灰优先用于建筑工程,重点发展粉煤灰为原料的墙材生产,因地制宜地开展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逐步推进化学工业、各种功能材料和农林渔业生产。文中对提出的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是对粉煤灰用于建筑工程、墙材和其他生产的技术原理、国内发展现状和前景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还具体说明了如何依据粉煤灰综合利用现行的技术经济政策,对粉煤灰综合利用前途广阔、与墙材生产和建筑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粉煤灰烧结陶粒和蒸制粉煤灰砖工程,进行较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

李文颀, 朱林[3]2010年在《日本粉煤灰综合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燃煤发电的不断发展,粉煤灰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粉煤灰排放现状,总结其有效利用途径与技术,分析政府为支持粉煤灰有效利用所采取的技术、经济、法规措施,提出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建议。

吴滨, 杨敏英[4]2012年在《我国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政策分析》文中认为粉煤灰、煤矸石是典型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积极开展粉煤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技术经济政策在推进粉煤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粉煤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在对政策发展特点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调查,指出粉煤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政策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朱昌晶[5]1992年在《关于粉煤灰综合利用几个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现在,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当务之急,是要很好地研究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工作特性。本文就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特性——长期性、紧迫性、多元性和系统合作性进行一般性的探讨,目的是在工作中认识和掌握这些特性,按照粉煤灰利用的规律,把粉煤灰利用工作搞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第一个特性是长期性。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是从五十年代开始的,到现在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还任重道远。虽然已经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七五”期间,每年的利用量以200万吨速度增加,1990年,利用率已达接近30%),但今后的任务仍

姚迪[6]2008年在《阜新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国内粉煤灰综合利用中从技术方面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实地调研及资料的查阅,总结分析了国外粉煤灰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一些国家综合利用过程中的主要成果。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关于粉煤灰科学、准确的数据,本文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和网上查阅的资料,利用综合评价法来评价粉煤灰利用方案,并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妥性,最后给出一个区间,并根据未来利用率的估计,给出未来利用规模所在的区间。分析粉煤灰利用技术目前比较成熟、利用量较大的技术,并利用技术经济的理论对热电厂制烧结粉煤灰砖和矿材厂制蒸压粉煤灰砖进行了技术经济案例分析。文章在最后针对粉煤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文颀, 朱林[7]2011年在《日本粉煤灰综合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燃煤发电的不断发展,粉煤灰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粉煤灰排放现状,总结其有效利用途径与技术,分析政府为支持粉煤灰有效利用所采取的技术、经济、法规措施,提出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建议。

杨新朝[8]2005年在《锅炉内掺杂煤粉燃烧过程中水泥矿物演化与数值模拟》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燃煤为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当前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燃煤为主的电力工业和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水泥工业的发展局面。基于我国这一基本国情,结合燃煤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和水泥工业发展趋势,从优化能源利用、洁净煤技术和环境保护角度出发,王立久教授开始致力于燃煤发电与水泥联产技术的研究。本文在掺杂煤粉燃烧残余水硬性研究的基础上,侧重进行煤粉锅炉内工况的研究,就锅炉内生产水泥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学者对锅炉内生产水泥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所对燃煤发电与水泥联产技术所做的前期工作,从原料代替、水泥煅烧工艺与掺杂热效应等理论方面和一系列实验详尽地论证了该联产技术的可行性,并详尽阐述该联产体系的资源优化利用、环境保护和及其发展前景。 2) 在原材料分析的基础上,以水泥率值公式法研制了配方煤粉。对不同掺杂比例的煤粉做出煤的工业分析,测试其残余物的化学成分,并以X衍射定性分析残余物中的水泥矿物体系,计算其矿物组成。 3) 结合粉煤灰在炉内形成机理,详尽分析煤中矿物质在炉内燃烧过程的演化特征,根据残余物中水泥矿物种类,耦合掺杂煤粉炉内燃烧过程中水泥矿物体系的演化。 4) 建立炉内燃烧全过程的数值模拟,重点研究掺杂颗粒随机轨道模型、辐射换热模型和掺杂煤粉燃烧模型;并就煤粉燃烧和碳酸钙的分解在高温传热、燃烧过程进行耦合。 5) 在将煤粉锅炉内的气相湍流运动、高温传热、掺杂煤粉燃烧和水泥矿物演化的热工过程作为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煤粉锅炉实例用Ansys热分析软件对炉内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其分析结果与炉内实际生产的工况相吻合,得出炉内的工况满足水泥生产的结论。 本文结尾展望了燃煤发电与水泥联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指出该联产技术是保证当代我国燃煤电力工业和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将在能源与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其积极的优势,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产绿色水泥新技术。

戴丽[9]2013年在《粉煤灰利用需政策扶持与技术发展并驾齐驱》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火力发电发展较快,粉煤灰产生量逐年增加,"十一五"末粉煤灰年产生量达4.8亿吨,据预测"十二五"末粉煤灰年产生量将达到5.7亿吨,综合利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储量有限的国家,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是解决我国电力生产环境污染与资源缺乏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电力生产所面临解决的任务之一。粉煤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何文丽[10]2010年在《粉煤灰纤维陶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4.5-5.5亿吨农作物秸秆、谷物壳皮等剩余生物质,多数进行燃烧处理,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此外,我国燃煤电厂粉煤灰排放量数千万吨,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大气、水体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本研究采用粉煤灰和秸秆为原料以免蒸免烧法制备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多微孔结构和微生物亲和性强的秸秆—粉煤灰纤维陶粒,并应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城市污水,运行稳定,效果良好。秸秆—粉煤灰纤维陶粒制备试验表明,由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陶粒最佳生产条件为:①最佳配方:粉煤灰73%,秸秆13%,生石灰8%,硅酸钠浓度1.5%,石膏2%,水泥2%,外加剂2%。②养护条件:生料球在室温下陈化48小时,再放入水中自然保湿养护48小时,捞出自然晾至干,即可。由于陶粒中添加了质轻的农业秸秆,陶粒的比表面积大大提高。秸秆--粉煤灰纤维陶粒的理化性能检测和电镜照片显示,该陶粒比表面积高达11.566m2/g,比一般陶粒比表面积(4.11m2/g)提高了近叁倍,堆积密度0.63g/cm3,总孔容积0.0627cc.g-1,平均孔半径12.39nm,含泥量2.93%,盐酸可溶率1.94%。将秸秆—粉煤灰纤维陶粒应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验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9h时,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达到很好的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5%和99%,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9h。当水力负荷为0.78-1.56m3/(m2·d)时,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达到很好的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0%和99%,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水力负荷为0.78-1.56m3/(m2·d)。当容积负荷<10kgCOD/(m3.d)时,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能够承受有机负荷的冲击,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4%,出水COD浓度平均为35mg/L,模型在长时间连续运行时,出水COD均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要求。系统运行的最佳氨氮负荷为<0.88kg/(m3.d),氨氮去除率达到97%,出水氨氮<2mg/L。综合考虑,当COD容积负荷小于10kgCOD/(m3.d),氨氮负荷小于0.88kg/(m3.d)时,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动力学研究表明,使用自制秸秆—粉煤灰纤维陶粒为滤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自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为:本项成果将为农作物秸杆和电厂粉煤灰这两种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实现了”以废治废”且无二次污染的环境治理目标。图33表26参106

参考文献:

[1]. 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D]. 郭风风. 南京工业大学. 2004

[2]. 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D]. 王亮. 天津大学. 2006

[3]. 日本粉煤灰综合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 李文颀, 朱林.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0

[4]. 我国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政策分析[J]. 吴滨, 杨敏英. 中国能源. 2012

[5]. 关于粉煤灰综合利用几个特性的研究[J]. 朱昌晶. 粉煤灰综合利用. 1992

[6]. 阜新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D]. 姚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8

[7]. 日本粉煤灰综合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 李文颀, 朱林. 砖瓦世界. 2011

[8]. 锅炉内掺杂煤粉燃烧过程中水泥矿物演化与数值模拟[D]. 杨新朝. 大连理工大学. 2005

[9]. 粉煤灰利用需政策扶持与技术发展并驾齐驱[J]. 戴丽. 节能与环保. 2013

[10]. 粉煤灰纤维陶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应用[D]. 何文丽. 安徽理工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