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货币银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货币政策,银行,货币,银行信贷,信贷,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货币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张末冬[1](2020)在《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1月1日讯 记者张末冬报道 201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四季度(总第87次)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增长动力持续转(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20-01-02)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邹熙[2](2019)在《银行微观竞争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率——基于我国130家银行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当前货币当局积极探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路径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现实需要,以银行微观竞争水平为视角,通过引入"Monti-Kelin"改进模型,利用2004~2017年我国130家中外资银行数据设定模型研究银行市场势力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市场势力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存在政策类型差异,并只在数量型下正向显着。且数量型下的银行市场势力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小规模、高资本比例、高流动性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弹性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和完善传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周俊杰,易宪容[3](2019)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7~2017年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在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抑制经济顺周期波动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降低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在经济上行期,弥补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信贷的不足但容易出现政策超调现象。在经济下行期,弥补了货币政策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不足但容易出现政策抵消现象。因此,要在健全货币政策框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以提高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的有效性、前瞻性与稳健性。(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王晓峰[4](2019)在《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机构存款定价策略研究——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商业银行微观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许昌市14家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机构的实地调研,掌握、总结、提炼其存款定价的现状、策略,并对货币供应量(M2)与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机构存款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在货币供应量方面的体现并未及时、有效地在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机构中反映出来,进一步探讨得出货币政策通过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机构传导存在两个障碍:(1)同业负债—存款负债(负债端)价格传导弱化;(2)存款负债(负债端)—信贷资产(资产端)价格传导失灵。分析形成传导障碍的主要原因,并以打通障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为目的,从外部环境与机制建设、银行内部发展与经营策略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支持、引导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机构构建科学、实用的存款定价策略,使货币政策能够更好作用于实体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2期)
邝雄,胡南贤,徐艳[5](2019)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决策——基于新闻报道文本分析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网络新闻报道文本分析测度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并运用2008~2017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实证考察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供给有显着的抑制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商业银行会降低信贷供给,同时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来降低信贷风险,偏向于发放风险较低的短期贷款和担保贷款。货币当局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主动防范和化解政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期更好地促进金融良性循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陈文虎,李连山[6](2019)在《货币宽松预期对银行债券业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8年我国降准以来,已有6次降准落地,美国自2008年以来于2019年7月底首次降息,欧元区于9月中旬重新开启QE,其他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不同程度的进入货币政策宽松周期。我国本轮货币政策松动领先全球,债券市场收益率自2018年以来也已有较大幅度下行。从国际环境来看,贸易冲突没有得到有效缓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美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在全球货币政策重回宽松的背景下,对国内债券市场,尤其是对在我国金融资产拥有方面占绝对体量的商业银行来说,面临不小的挑战。本文试图在货币宽松预期的大背景下对商业银行所涉及的债(本文来源于《银行家》期刊2019年12期)
江洁,廖茂林[7](2019)在《数字货币冲击与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块链技术通过采用大数据搜索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加密,并通过特定的交易和定价合约进行金融交易。数字货币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和现代密码学作为技术支撑进行价值传递的一种货币,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法定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代符+簿记系统"。具体来说,数字货币就是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串数码,本身并不具备价值。相比较法定纸币来说,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稀缺性、高可分性、不可逆性等特征,数字货币可以代替纸币实现流通功能。而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对法定货币进行数字化技术(本文来源于《银行家》期刊2019年12期)
刘琪[8](2019)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求是》上撰文指出,货币是金融体系的血液,我国货币政策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与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关乎大家手中的“票子”,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9-12-02)
朱琳,张丁予[9](2019)在《探究式学习在《货币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探究式学习方式在高校被重新提起。该方法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依循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研究了探究式学习的基础理论及步骤,探讨了探究式学习在《货币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旨在为探索探究式教学经管类其他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商讯》期刊2019年33期)
顾海峰,朱莉莉[10](2019)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研究——基于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利率市场化引入做市商模型,分析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选取2006-2016中国银行业年度数据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存贷款利差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利率市场化指数达到58.07的临界值时,银行存贷款利差将达到最大值10.61%;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其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与城商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货币政策对利率市场化存在反向抑制效应,这是由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功能所决定的,相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长期影响力度提高了1.508倍,短期影响力度提高了1.605倍;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城商行与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与城商行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货币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当前货币当局积极探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路径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现实需要,以银行微观竞争水平为视角,通过引入"Monti-Kelin"改进模型,利用2004~2017年我国130家中外资银行数据设定模型研究银行市场势力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市场势力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存在政策类型差异,并只在数量型下正向显着。且数量型下的银行市场势力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小规模、高资本比例、高流动性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弹性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和完善传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货币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张末冬.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N].金融时报.2020
[2].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邹熙.银行微观竞争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率——基于我国130家银行的经验证据[J].金融与经济.2019
[3].周俊杰,易宪容.“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9
[4].王晓峰.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机构存款定价策略研究——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商业银行微观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
[5].邝雄,胡南贤,徐艳.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决策——基于新闻报道文本分析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
[6].陈文虎,李连山.货币宽松预期对银行债券业务的影响[J].银行家.2019
[7].江洁,廖茂林.数字货币冲击与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J].银行家.2019
[8].刘琪.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N].证券日报.2019
[9].朱琳,张丁予.探究式学习在《货币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J].商讯.2019
[10].顾海峰,朱莉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研究——基于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环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