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金茹张尧张涛范丽欣高健贾珉(天津市卫生监督所300070)
【摘要】目的了解2013年夏季某市各类室内游泳场所卫生状况,为游泳场所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6、7、8三个月共对全市95家室内游泳场所泳池水和浸脚池水进行现场采样和检测,并参照《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进行评价。结果共计检测游泳池水样218份,全部检测项目都合格的133份,合格率61.01%。游泳池水浑浊度合格率100%,pH、余氯和水温的合格率分别为68.35%,63.30%和61.01%;共对25份游泳池水样检测了尿素,合格22项次,合格率为88.00%;共采集浸脚池水样203份,余氯检测合格106份,合格率为52.22%。结论该市应加强对游泳场所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池水更新、净化、消毒程序,提高和保障游泳水质。
【关键词】游泳场所检测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1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032-02
游泳场所作为人们夏季健身与休闲的主要场所,游泳池水质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某些传染病如传染性皮肤病、眼结膜炎、肠道传染病、真菌病等[1]会经游泳水造成人际传播。为了解某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笔者对2013年夏季游泳场所泳池水和浸脚池水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监测对象与样品
某市15个区县所辖95家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各类室内游泳场所,采集游泳池水和浸脚池水,由于泳池开放时间不同,6、7、8月份监测数目并不相同。
1.2采样方法
分别于2013年6-8月每月对游泳场所进行采样,采样方法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要求,距游泳池壁1m的水面下30cm处采集游泳池水水样;浸脚池选择中心点水下10cm处采样。
1.3监测项目
游泳池水:余氯、水温、pH、浑浊度、尿素(部分泳池)
浸脚池水:余氯
1.4检测标准与评价依据
检测依据: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GB/T18204—2000)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在采样现场进行检测;评价依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2013年夏季某市游泳池总体合格情况
6-8月份共计检测游泳池水样218份,全部检测项目都合格的133份,合格率61.01%。除浑浊度合格率100%外,游泳池水pH、余氯和水温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8.35%,63.30%和61.01%;共对25份游泳池水样检测了尿素,合格22项次,合格率为88.00%;共采集浸脚池水样203份,余氯检测合格106份,合格率为52.22%。见图1。
图16-8月份某市游泳场所监测合格率比较
2.2不同月份游泳场所监测合格率变化情况
如图2所示,7、8月份游泳场所现场检测合格率较6月份有所上升。其中以游泳水余氯和pH,以及浸脚池余氯有所改善。但水温合格率在7月份提高之后8月份又有所下降。
图26-8月份某市游泳场所各指标监测合格率比较
3讨论
2013年6~8月某市游泳池水浑浊度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主要不合格指标水温、游离余氯和pH。
游泳水温度是影响人体舒适度和池水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游泳池水温应在22℃~26℃之间,但本次监测发现,我市游泳池水温普遍偏高,这可能与夏季室内外温度较高及经营者为迎合顾客需求有关。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氯制剂消毒,游泳水pH是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偏酸性环境对于以HCIO为消毒原理的消毒剂,不仅利于提高余氯量,增强消毒效果,并且还能降低消毒剂的投加量。本次监测中我市游泳池水pH值超标率接近32%,可能与水温较高,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过多排入水中所致。
游离性余氯对保持游泳池水的消毒效果预防疾病传播起重要作用[3],监测发现某市游泳池离性余氯浓度或超限或不达标,余氯浓度低可能是投药不及时或不足量所致,浓度过高可能是经营者担心游泳人数增加导致余氯消耗增多,因此一次性投放量过大所致。游离性余氯含量过低会导致微生物超标,过量则会刺激皮肤黏膜和眼耳鼻喉,使头发褪色、诱发儿童哮喘及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等[1,4,5]。浸脚池是防止足部微生物污染泳池水的重要设施,研究发现,浸脚池余氯与泳池水余氯和细菌总数之间都存在相关关系[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对浸脚池的尺寸、深度和余氯浓度都有明确规定。本次监测发现浸脚池余氯合格率仅为52.2%,并且主要以超标为主,经营者试图以过量投放减少投放次数,但余氯浓度过高会对皮肤产生严重损伤。
本次监测对部分泳池水进行了尿素浓度的检测,合格率虽然达到了88%,但检测户次数较少,不能反映整体水平。尿素是反映池水受人体代谢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水体循环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并且,尿素严重超标时随人体带入的真菌、滴虫、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都有可能存在[6-7],所以必须加强对尿素的检测。
从月份变化来看,7、8月份各指标合格率较6月份有所提升,但8月份与7月份相比并无改善,原因可能是经6月份监督检查后,各经营者采取了相关控制措施,但8月正值游泳旺季,换水不及时导致各检测指标较7月改善不明显。
针对本次检测结果,炎热季节应加强对游泳场所的监督检查与检测频次,对从业人员进行池水更新和消毒的培训。鼓励经营管理单位建立健全合格的净化消毒设施和循环净化消毒制度,切实保证水质卫生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徐瑛,侯常春.国外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简介.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18(3):185.
[2]延克军,崔振华,王世凤,等.游泳池循环水消毒剂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8,27(4):381-388.
[3]张晓雪,李若岚,李博洋,等.2012年夏季北京市西城区游泳池水卫生状况分析.职业与健康,2013,29(5):617-618.
[4]JacobsJH,FuertesE,KropEJ,etal.SwimmingpoolattendanceandrespiratorysymptomsandallergiesamongDutchchildren[J].OccupEnvironMed,2012,69(11):823-830.
[5]袁红,彭谦,吴杰,等.上海市嘉定区游泳池水中氯仿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5):340.
[6]陈秀红,魏锋,沈惠平,等.游泳场所差异管理与卫生状况关联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89-1191.
[7]孙晓冰,张金艳.北京市朝阳区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8,24(12):1191-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