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植被在全球变化研究中起着敏感指示器的作用,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到植被的生长动态和分布。黄河源区作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其植被覆盖度分布状况、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对维护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7年MODIS NDVI数据、气候数据、DEM数据、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空间插值、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源区近18年植被FVC年际变化波动较大,范围介于0.490.56之间,增长速率为0.50%/(10a),整体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分布格局。高值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东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曲麻莱、玛多以及兴海北部地区。各季节植被FVC年际变化范围和波动速率有所差异,夏季植被FVC变化速率最大为0.82%/(10a)。此外,黄河源区年均和不同季节植被FVC以高程4000m为分界点,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2)黄河源区年均植被FVC呈退化趋势的区域(占比26.65%)分布在曲麻莱、玛多、达日和玛曲县等地区,改善趋势的面积占比为28.92%,主要集中在北部龙羊峡水库周围,呈改善区域的植被类型有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各季节植被FVC与全年植被FVC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各季节中植被FVC呈退化趋势、基本不变和改善趋势所占面积最大分别是秋季、生长季和夏季。黄河源区全年及各季节植被FVC相对变化率介于-0.320.32之间,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3)黄河源区植被FVC对气候因子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春季植被FVC与同期平均气温和累积降水量的相关性达到最大;夏季植被FVC对气温和降水的滞后时间均为一个月;秋季和生长季植被FVC均对同一时期的气温响应迅速,对降水表现为滞后一个月。(4)植被FVC与气温呈正相关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泽库、河南、玛曲、久治、阿坝以及玛多县北部等地。植被FVC与降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南、兴海、同德、玛多和阿坝县中部等地。黄河源区年均及各季节植被FVC与气温、降水的复相关显著性水平表现出差异性,春季和秋季植被FVC呈极显著相关的像元分布较分散,夏季和生长季植被FVC呈极显著相关的区域集中在兴海县和贵南县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年及各季节植被FVC与气温的相关性均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与降水的偏相关系数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5)在0.05显著性检验下,植被FVC受气候因子驱动面积占比为10.22%,其中气温为主驱动、降水为主驱动分别占3.18%和4.53%,气温、降水强驱动作用的地区面积占比约1.26%,气温降水弱驱动的地区仅占1.25%。各季节植被FVC受气候因子影响的区域从大到小分别为生长季、夏季、春季和秋季。黄河源区植被FVC整体上表现为非气候(气温和降水)因子驱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杨瑞瑞
导师: 张廷斌,付业平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气候变化,时滞效应,响应分析,黄河源区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8ZA0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99)
分类号: Q948.112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264
总页数: 80
文件大小: 21662K
下载量: 188
相关论文文献
- [1].青海黄河源区[J]. 森林与人类 2020(02)
- [2].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5(04)
- [3].1982—2013年黄河源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干旱气象 2018(02)
- [4].近53年黄河源区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青海气象 2015(04)
- [5].2017年秋季黄河源区连阴雨成因分析[J]. 人民黄河 2018(05)
- [6].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研究进展[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01)
- [7].长江、黄河源区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规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04)
- [8].近50年来黄河源区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未来变化趋势预测[J]. 资源科学 2011(07)
- [9].黄科院组织开展2018年度黄河源区科学考察[J]. 人民黄河 2018(09)
- [10].黄河源区土壤风成母质年代学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5)
- [11].守望黄河源区 保护中华水塔[J]. 环境保护 2011(16)
- [12].黄河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 人民长江 2019(03)
- [13].黄河源区2017年水雨情形势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14)
- [14].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的影响及未来趋势预估[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04)
- [15].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J]. 甘肃农业 2019(09)
- [16].基于集对分析的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0)
- [17].近45a年黄河源区温度时空分布特征[J]. 科技风 2014(12)
- [18].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形势[J]. 草业与畜牧 2011(07)
- [19].21世纪长江黄河源区径流量变化情势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11)
- [20].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草业学报 2015(06)
- [21].黄河源区褐鳞苔草的固沙生物学特性[J]. 草业科学 2017(04)
- [22].黄河源区降水径流变化特性初步分析[J]. 水资源研究 2008(03)
- [23].黄河源区冻土分布制图及其热稳定性特征模拟[J]. 地理科学 2016(04)
- [24].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的水文影响分析[J]. 水资源研究 2018(02)
- [25].黄河源调研纪实[J]. 青海湖 2020(01)
- [26].黄河源区高寒草地NDVI格局与梯度变化[J]. 草业科学 2013(12)
- [27].广义极值分布模型在黄河源区枯季径流中的应用[J]. 水电能源科学 2013(02)
- [28].黄河源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Ⅰ)——物质生产和教学科研功能价值估算[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8)
- [29].黄河源区高寒草地植被碳储量研究——以果洛藏族自治州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05)
- [30].1618~2009年黄河源区夏季最高气温变化规律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