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欧职业教育的理念与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穆生华[1](2021)在《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两难困境——北欧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四个北欧国家的职业教育虽然有一些内部差异,但由于其历史渊源、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上的相似性,也有较强的共性,并呈现出就业属性减弱、升学特性逐渐突出、逐渐强调个性化和去中心化等共同的发展趋势。丹麦和瑞典两国职业教育的改革经历与近几年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热点有相似之处。分析北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对于理解职业教育规律、发展完善中国职业教育具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陈慧[2](2021)在《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对于推动学校个性化发展,进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将起到关键作用。校长是学校管理和运行的核心,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是否充分,校长能否用好办学自主权,是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健全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关于校长办学自主权研究的文献看,强调下放教育管理权限、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总体趋势,但就执行现状来看,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水平尚有待提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的与校长办学自主权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向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的治理模式。本研究聚焦于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从国际比较和本土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实证比较研究,力图解决如下问题:(1)通过国际教育调查的数据分析,解析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结构;(2)重要国际教育调查中,不同国家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现状;(3)在国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更为细致的问卷、访谈,在解析本土实践中校长办学自主权现状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本土中小学校长对办学自主权的期望;(4)提出需要重点关注的校长办学自主权,以及提升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围绕上述问题,研究并置分析了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调查评估项目TALIS、PISA和SABER中近年来关于办学自主权的调查,对其概念框架、主题指标、实施方法等进行阐述,通过对TALIS2018和PISA2015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所呈现的校长自主权有近乎一致的差异趋势,校长在课程、教材、人事、教师工资方面的自主权较低,在学生纪律政策、预算分配、招生、聘任等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高。SABER2014评估发现上海校长在学校预算、人事管理、学校与学生评估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高,在发挥学校理事会作用和学校问责方面自主权相对较低。鉴于大型国际教育调查虽涉及范围比较广,但是就办学自主权问题而言深入程度不够,且仅显示了各国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现状,本研究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公办学校中小学校长进行更为细致的办学自主权现状与期望的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区分变量制作出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在问卷项目和问卷维度上的数据概览,为后续其他研究者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比较研究提供多指标分析参考。研究发现,上海校长在不同维度上办学自主权呈现高中低3个水平,在学校形象、发展规划、教学实施、教育科研方面自主权程度较高;在组织领导、学生德育、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方面自主权程度中等;在人事管理和财物管理方面自主权程度较低。上海校长对人事管理和财物管理自主权现实与期望的差值最大,落差处于高位水平;组织领导、教师发展、学生德育、课程建设、教育科研方面的自主权差值处于中位水平;学校形象、发展规划和教学实施方面的自主权差值处于低位水平。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对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策略以及政策建议:扩大校长人事和财物自主权,平衡好规范与活力;加强校长课程教学和育人能力,寻找办学内生动力;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自主权、营造独特育人文化;优化校长内部管理领导自主权,强调绩效责任分;落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注重教育科研引领。对政府而言,应该关注校长角色和校长队伍建设;聚焦重点领域的校长办学自主权;加强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的能力建设。
张晨瑶[3](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黄文贵,周杨嘉源,法洪萍[4](2020)在《现代社区教育的国际分类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似的"社区教育"概念及其实践活动在世界各国的名称、内容与方式却各不相同。其大致又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以民众教育为代表的北欧型社区教育,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型社区教育,以及以社区学校和公民馆等为代表的东亚型社区教育。分类不同,其形式、内容及推进体制等亦各具特色。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在关注共性的同时发掘其不同的特质,由此对中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王霞[6](2020)在《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安迪·格林是当代英国着名的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以“教育与国家的关系”研究而享盛誉,并成为较早探讨全球化时代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者。安迪·格林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现了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核的有机结合。格林围绕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及其辩证运动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真正的功能就在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成为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现实出发点。全球化与教育的趋同性诞生了“教育全球化”的神话,动摇了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存在论根基;后现代与教育的非理性宣扬教育个性化的论调,削弱了国民教育系统的合法性基础;新自由主义与教育的市场化倡导教育私有化与竞争化,冲击了国家教育的公共性与权威性。面对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与现实教育危机,格林坚持教育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应该是教育反思的重要途径。围绕“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格林通过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以及英国新左派文化批判理论与成人教育思想等理论观点,阐述了教育的民族国家性、阶级统治性、意识形态性、结构功能性以及潜在解放性等特征,逐渐建构了整体性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教育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内涵,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逻辑起点。格林指出,教育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体现国家的本质以及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教育并非强制的控制过程,而是统治集团把自身的特殊利益“转化”为社会的一般利益,从而教化人们认同当前统治秩序的过程。同时,格林也指出,教育在形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教育活动有自己特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逻辑,并不完全受制于统治阶级利益,也是被统治阶级反抗阶级统治、实现自身解放的工具。因此,教育的意识形态具有驯服性和解放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格林指出了教育意识形态内部的基本矛盾,即教育内容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矛盾、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离以及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并对当前的教育意识形态,如教育的全球化、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以及新自由主义教育观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格林主张教育的多样化以塑造多元的文化主体和公民身份,提倡教育的大众化以提升底层民众的文化素质与社会地位,倡导教育主体的国家化以推进教育行为的公共性与公平性。国民教育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重要理论主体,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体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权力的实现过程,是教育政治化的路径。国民教育是国家用公共资金为普通的民众提供的、正式的、并要求民众强制接受的学校教育,体现了教育政治性的基本逻辑:即教育是为了使人们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成为好公民。格林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国民教育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状况,批判了辉格论起源、结构功能主义起源、生产关系起源、韦伯冲突起源论等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揭示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时序同构关系,阐释了国民教育制度的政治合法性以及不均衡等特点。尤其是深入到英、法、美、德等国家社会与历史的背景中,剖析了教育与国家政权、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因素相结合而呈现的独特的国家特征;也揭示了国民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社会凝聚理论是格林对于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时代阐释,也是其批判哲学的价值目标。在格林看来,社会凝聚是指整个社会及其中的个人通过依赖共识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状态,既表征一种整体的社会关系,又与国家的制度息息相关。格林分析并批判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团结思想、不同制度模式的社会凝聚类型以及教育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格林界定了社会凝聚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维度,强调了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个体维度以及价值维度的表征。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主体自由与政治参与以及合法性的社会共识等都成为社会凝聚的重要因素。最后,格林阐释了教育作为“修复社会裂缝的社会粘合剂”的重要作用,即通过消除教育不平等、重建国家认同与建构多元文化认同,以实现当代民族国家的社会凝聚。教育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实践,这就需要实行有效的实践方式与实践手段。格林从公共教育制度、国家课程、职业和技术教育与终身学习等四个方面建构了当代教育的实践方式。格林主张建构公共教育制度,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教育市场化与“择校”行为,拒绝选拔性的精英主义的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分配的平等,以促进社会正义和团结的实现。在国家课程方面,既要体现民族文化与价值的主导意识,也要突破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建立具有多元包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格林强调“国家和社会和作者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作用”,通过生产活动实现个体的发展与解放。终身学习是自我建构的主要方式,格林倡导平等主义体系下的终身学习模式以及普遍的成人学习机会,并强调通过社会包容的国家福利制度、收入均等化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政治文化精神的社会化而实现。全球化时代,公共教育困境的出现与教育危机的日益严重化,格林坚持从“教育与国家”的宏观视角出发,笔力深厚的批判了各种意识形态思潮,重点强调了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重新论证了国民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深入揭示了教育活动的社会凝聚性、全面界定了当今教育实践活动的可行性,为人们正确认知与分析当代教育危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也给我们的教育哲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格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追溯教育与国家的辩证关系及其演化的历史过程,并将其运用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解读,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条式理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格林重点关注了由于分配的不平等所带来的教育不平等以及社会秩序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平等和正义的教育使命,有利于我们在国家的语境内更好的审视教育之于个体和社会的深刻意义。格林着眼于宏观的研究方法,较好的避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所产生的“生态谬误”,并为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数据与支撑。当然,格林的教育思想也有难以克服的不彻底性,如坚持了社会生活的优先性,忽视了个体存在的意义;触及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冲突,论证了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涉及更为本源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利益,但是却没有对其根源——私有制的经济基础进行批判,而是拘泥于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语境,预设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合法性,诉诸更加平等的国家政策与教育制度。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批判其理论糟粕,借鉴其理论是可用之处。我们要加强国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顺国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感与国家民族凝聚力。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维护社会的秩序,更重要在于建构和培养一种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力量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推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
赵明硕[7](2020)在《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劳动力缺乏以及劳动力老龄化的局面,使得更多老年人选择继续工作。面对如此情况,北欧劳动力市场采取灵活保障模式,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赢目标,从而创造了“就业奇迹”。尤其是丹麦、荷兰先行实践国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引起了全球范围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对于就业尤其是老年人就业,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是一条有效的道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旨在研究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促进老年人就业的政策内容、政策效果以及对中国老年人就业的借鉴意义。首先,对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描述北欧老年人就业现状与特点。同时,阐述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中有关老年人就业的政策内容,具体包括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弹性保障的退休制度、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终身学习战略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究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对老年人就业的促进和抑制效应,更加全面客观地阐明两者的关系。其次,通过欧盟统计局官网等相关数据,选取2005-2017年55-64岁老年人就业率以及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相关指标,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效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社会保障支出效果欠佳;弹性保障的退休制度与终身学习战略具有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影响老年人就业的效果进行评价,显示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不利于老年人积极就业,并且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后果堪忧。最后,根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基于中国老年人就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实施适度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弹性保障的退休制度,构建终身学习系统;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维护就业合法权益等对策。总体而言,通过探究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与老年人就业之间的关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就业的灵活保障道路。
许静婷[8](2020)在《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与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教育组织的考察》文中认为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为教科书研究拓展新的领域。教科书国际对话就是将教科书置于超越国家的脉络,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就教科书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对教科书内容进行修订与改进,最终促成理解与和平的一种活动。教科书国际对话伴随着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至今已有百年时间。本文以国际教育组织的努力为线索,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历史,探寻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动力,从教科书对话的各个方面总结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特征,从教科书国际对话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展望其演变趋势。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包括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概念界定、国内外有关国际教育组织和教科书的文献综述、具体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教科书国际对话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梳理了教科书国际对话百年间历经的四个时期:对话意识觉醒,初创起步期;传统模式成形,探索发展期;组织机构壮大,拓展深化期;研究视域融合,多元开放期。第三章探寻了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动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影响、国际教育组织的组织引导、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引领、教科书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第四章从对话的产生、内容、取向、组织、主题、形态总结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特征。第五章从对话的范围、目标、成果、阻碍、方法论研究五个方面展望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未来演变趋势。最后是结语。对本文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
宋晨[9](2020)在《服务学习在宜昌: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教育范围,以社区居民为教育对象,主要目的是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综合活动体,它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方式,但却面临教育资源不足、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地方高校作为所在区域知识文化的宝库,蕴藏社区教育发展所需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依靠此类资源,社区教育能获得更多发展动力和更大发展空间;地方高校通过全方位参与社区教育,也能争取到更多政策及社会资源,满足高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增强高校办学实力。因此,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进行互动已逐渐成为双方共同的发展任务。截至目前,双方已开展了一些互动,也取得一定成就,但却存在互动积极性不高、互动活动单一等问题,亟需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的科学路径。宜昌市作为湖北省地级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之一是创建“宜学之城”;三峡大学在提质进位发展规划中,也有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双服务”发展目标。本研究以此为背景,对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情况展开研究,结合宜昌市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以服务学习的理念为指导,为三峡大学与宜昌市社区教育互动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服务学习是指通过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在校学生的课程相结合,使参与者在有计划的各类教育活动中强化自身所学知识、切实满足社会需求。参与社区服务是进行服务学习的途径之一,而社区教育又是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最适合的活动,所以运用服务学习理念来指导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可以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供制度保障与活动参考,实现资源对接。基于以上背景及理论,本研究首先对社区教育、地方高校以及服务学习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高校职能等理论进行简述,提出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存在关联关系。其次,从互动成效和互动短板两方面,对我国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现状进行描述,并对现存问题深入归因。再次,通过梳理国内外运用服务学习理念进行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的经验,为我国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提供发展参考。最后,在总结宜昌市社区教育发展概况,梳理三峡大学与宜昌市社区教育互动条件及现状后,提出三峡大学与宜昌市社区教育互动的提升策略。本研究认为,对于服务学习理念指导的国内外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活动,可以从师生参与经验、课程打造经验与制度体系经验三方面进行借鉴:在师生参与方面,可以参考美国泰勒大学“师生参与政府项目”和南开大学“以老生带新生”的经验;在课程打造方面,可以参考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务写作课程”与浙江大学“法律诊所课程”的经验;在制度体系方面,可以参考美国华盛顿大学“服务中心”引导制度和中山大学“博雅班级”管理制度。本研究认为,造成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方向单一、活动开展平淡等问题的深层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高校与社区的机构层级不同;二是高校与社区的组织目标相异;三是参与互动的管理制度缺乏。本研究将服务学习理念同宜昌市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四进、四出、四把握”的互动提升策略:互动开始前把握“高校引进、社区迈进、政府推进、理念跟进”四个策略;互动开始后把握“高校出力、社区出题、政府出面、理念出路”四个策略;互动过程中把握“高校把握效度、社区把握温度、政府把握力度、理念把握深度”四个策略。希望通过推进这些策略,为地方高校提供更为宽阔的社会服务舞台,以获得更广的社会认同,也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更为完备的资源,促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贾铃铃[10](2020)在《英、德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学徒制是当下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其将工作场所作为一个有效的学习地点,带入大众视野,而且将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职业教育密切结合,在现代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社会各界也给予了现代学徒制较多关注,并于2014年正式试点,其引入之初就被赋予了进一步深化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向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已经步入全面推进阶段,但是正如我国职教界过去的相关改革一样,企业参与不足仍旧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巨大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促进企业参与并且深入、规范、高质量参与现代学徒制,如何使得企业充分参与现代学徒制成为一种常态化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放眼西方国家,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即双元制被称为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英国一改往昔,其现代学徒制在政府的大力改革与支持下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两国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作为重要主体的企业的充分参与,而企业得以充分参与的背后自然也离不开企业参与机制的支撑。而且同属欧洲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同也有异,因此其构建的企业参与机制也各有千秋,能给予我们更多的经验与启示。故本研究力图对英、德两国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参与机制进行深入阐述、分析与比较,总结有益经验,以期为破解我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窘境提供一定思考,并为我国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构建以一定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囊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概述。主要从学理层面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多样性,对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参与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分析框架。本研究将企业参与机制分为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三个子系统。第三章是英国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参与机制研究。在简单介绍了当下英国现代学徒制实施概况后,深入阐述了英国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第四章是德国双元制中的企业参与机制研究。在简单介绍了当下德国双元制实施概况后,对德国双元制中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进行了分别阐述。第五章是英德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比较分析。即对两国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参与机制进行了深入比较,发现两者存在相同的地方:非财政性激励是两国企业参与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企业参与运行机制的整体程序相似且以企业为主导,两国企业参与质量保障机制主要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构建;当然两者也存在差异:激励手段的侧重点不同,个别运行环节存在差异,质量保障逻辑也不同。第六章是经验与启示。通过对两国企业参与机制的经验总结,能给予我们一定启示:我国要积极构建与国情相符的企业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激励机制的构建要合理利用财政性与非财政性激励措施,企业参与运行机制的构建要明确企业参与学徒制的具体运行程序,并逐步构建自上而下全过程的企业参与质量保障机制。
二、北欧职业教育的理念与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欧职业教育的理念与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两难困境——北欧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北欧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 |
1. 丹麦。 |
(1) 路径与形式。 |
(2) 治理。 |
2. 挪威。 |
(1) 路径与形式。 |
(2) 治理。 |
3. 瑞典。 |
(1) 路径与形式。 |
(2) 治理。 |
4. 芬兰。 |
(1) 路径与形式。 |
(2) 治理。 |
二、 北欧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共同之处 |
1. 共同的基础:社会发展模式与教育模式。 |
2. 共同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 |
三、 北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困境的分析 |
1. 丹麦的改革:吸引力与社会包容的两难。 |
2. 瑞典的改革:升学与 “类型属性”的两难。 |
四、 北欧实践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2)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说明 |
二、“Autonomy”的语义与译语 |
三、学校自主权、学校自治和办学自主权 |
四、校长办学自主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注教育分权改革的探讨 |
二、关注校本管理改革的探讨 |
三、关注学校效能提升的探讨 |
四、关注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注校长负责制的探讨 |
二、关注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 |
三、关注政府职能转变的探讨 |
四、关注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
第三章 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调查和评估 |
第一节 TALIS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TALIS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二、TALIS办学自主权调查结果分析 |
三、TALIS2018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PISA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PISA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
二、PISA2015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SABER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SABER评估的工具与方法 |
二、SABER-SAA在各国的评估实践案例 |
三、SABER对上海校长办学自主权的评估发现 |
第四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实证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一、问卷设计 |
第二节 样本分布与工具有效性分析 |
一、样本数据准备 |
二、样本属性分布 |
三、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三节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数据概览 |
一、校长办学自主权在性别上的数据概览 |
二、校长办学自主权在年龄段上的数据概览 |
三、校长办学自主权在职位上的数据概览 |
四、校长办学自主权副校长分管上的数据概览 |
五、校长办学自主权在学历上的数据概览 |
六、校长办学自主权在任职总年限段上的数据概览 |
七、校长自主权在学段类型上的数据概览 |
八、校长办学自主权在行政区属性上的数据概览 |
第五章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校长办学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差异比较 |
一、“学校形象”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二、“发展规划”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三、“组织领导”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四、“人事管理”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五、“财物管理”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六、“学生德育”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七、“课程建设”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八、“教学实施”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九、“教师发展”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十、“教育科研”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第二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性别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性别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性别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性别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性别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性别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性别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性别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性别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性别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性别差异 |
第三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年龄段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年龄段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年龄段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年龄段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年龄段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年龄段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年龄段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年龄段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年龄段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年龄段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年龄段差异 |
第四节 副校长自主权分管职能差异 |
一、在“学生德育”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二、在“课程建设”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三、在“教学实施”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第五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学历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学历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学历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学历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学历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学历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学历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学历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学历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学历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学历差异 |
第六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第七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学段类型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第八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扩大校长的人事和财务自主权,平衡好规范与活力 |
二、加强校长课程教学和育人能力,寻找办学内生动力 |
三、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自主权、营造独特育人文化 |
四、优化校长内部管理领导自主权,强调绩效责任分布 |
五、落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注重教育科研引领 |
第二节 思考和建议 |
一、关注校长角色和校长队伍建设 |
二、聚焦重点领域的校长办学自主权 |
三、加强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的能力建设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实证调查样本代表性存在不足 |
二、实证调查数据与国际数据的对接存在不足 |
三、访谈数据运用和学校案例分析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现代社区教育的国际分类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欧型社区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
三、美国型社区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
四、东亚型社区教育的特征及异同 |
(一)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
(二)日本社区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
(三)韩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
(四)中、日、韩社区教育的比较 |
五、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结合国情,因地制宜 |
(二)紧跟国际潮流、与时俱进 |
(三)加强法制保障,创新管理机制 |
(四)厘清政府的责权边界,发挥多元主体作用 |
结语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安迪·格林学术简介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提出 |
1.1 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 |
1.1.1 教育全球化的神话 |
1.1.2 教育非理性化的盛行 |
1.1.3 教育市场化的滥觞 |
1.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 |
1.2.2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
1.2.3 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 |
1.2.4 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批判与成人教育理论 |
1.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建构 |
小结 |
第二章 逻辑起点: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
2.1 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 |
2.1.1 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
2.1.2 教育的普遍性与虚假性 |
2.1.3 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性 |
2.2 教育意识形态的驯服性和解放性 |
2.3 教育意识形态的内部矛盾 |
2.3.1 教育内容中同质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
2.3.2 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裂 |
2.3.3 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 |
2.4 当代教育意识形态批判 |
2.4.1 教育全球化理念批判 |
2.4.2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批判 |
2.4.3 新自由主义教育观批判 |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主体:国民教育 |
3.1 批判国民教育制度的传统起源 |
3.1.1 辉格论起源批判 |
3.1.2 结构功能主义起源批判 |
3.1.3 生产关系起源批判 |
3.1.4 韦伯冲突论起源批判 |
3.2 揭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关系 |
3.2.1 “国家形成”是国民教育制度的现实语境 |
3.2.2 国民教育制度体现国家干预教育的合法性 |
3.2.3 国民教育制度表现“国家形成”的差异性 |
3.3 分析国民教育的独特性原因 |
3.3.1 政权性质 |
3.3.2 社会结构 |
3.3.3 文化因素 |
3.4 揭示国民教育的历史功能:民族认同 |
3.4.1 自由民族主义的民族认同 |
3.4.2 帝国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
3.4.3 战后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
小结 |
第四章 价值目标:社会凝聚 |
4.1 追溯社会凝聚的思想来源 |
4.1.1 自由主义:自然和谐 |
4.1.2 共和主义:分工团结 |
4.1.3 浪漫保守主义:文化团结 |
4.2 批判社会凝聚的制度类型 |
4.2.1 自由体制 |
4.2.2 社会市场体制 |
4.2.3 社会民主制度 |
4.2.4 东亚模式 |
4.3 澄清社会凝聚的内涵与维度 |
4.3.1 社会凝聚的内涵 |
4.3.2 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 |
4.3.3 社会凝聚的个体维度:相对的自由与政治参与 |
4.3.4 社会凝聚的价值维度:合法性共识 |
4.4 发挥教育对社会凝聚的建构功能 |
4.4.1 消除教育的不平等 |
4.4.2 通过教育推进国家认同 |
4.4.3 以宽容教育建构多元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五章 实践旨趣: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
5.1 推行公共教育制度 |
5.1.1 反对“择校”与市场化,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 |
5.1.2 反对选拔性的教育制度,施行综合性教育制度 |
5.2 发展国家课程 |
5.2.1 民族文化的内核 |
5.2.2 公民教育课程 |
5.3 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
5.4 践行终身学习机制 |
5.4.1 终身学习的意义 |
5.4.2 终身学习的社会模式 |
小结 |
第六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评价 |
6.1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价值 |
6.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 |
6.1.2 凸显了社会平等与正义的教育使命 |
6.1.3 展现了方法论的宏观性与规范性 |
6.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局限 |
6.2.1 个体主体性的忽视 |
6.2.2 教育批判的不彻底性 |
6.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启示 |
6.3.1 重视国家的主导作用 |
6.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
6.3.3 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安迪·格林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二 安迪·格林关于教育、平等与社会凝聚调查节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
2.1.2 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2.3 社会排斥理论 |
第三章 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发展及老年人就业情况 |
3.1 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发展情况 |
3.1.1 2000 年之前:先行实践阶段 |
3.1.2 2000 -2008 年:学习执行阶段 |
3.1.3 2008 年至今:面对挑战阶段 |
3.2 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政策内容 |
3.2.1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
3.2.2 弹性保障的退休制度 |
3.2.3 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 |
3.2.4 终身学习战略 |
3.3 北欧老年人就业的现状 |
3.3.1 整体就业率较高 |
3.3.2 兼职就业率较高 |
3.4 北欧老年人就业的特点 |
3.4.1 就业率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明显 |
3.4.2 就业方式较灵活,受教育水平影响较大 |
3.4.3 工作质量与待遇水平较高 |
第四章 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影响老年人就业的作用机制 |
4.1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对老年人就业的多重作用 |
4.2 弹性保障的退休制度对老年人就业的促进作用 |
4.3 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对老年人就业的双重作用 |
4.4 终身学习战略对老年人就业的供给作用 |
第五章 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影响老年人就业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说明 |
5.2 实证分析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社会保障支出效果欠佳 |
5.3.2 弹性保障的退休制度与终身学习战略具有激励作用 |
5.4 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对老年人就业影响效果的评价 |
5.4.1 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
5.4.2 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不利于老年人积极就业 |
5.4.3 慷慨的社会福利制度后果堪忧 |
第六章 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对中国老年人就业的启示 |
6.1 完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实施适度的社会福利制度 |
6.2 建立弹性保障的退休制度,构建终身学习系统 |
6.3 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维护就业合法权益 |
6.4 增强老年人综合素质,提升自身工作技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与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教育组织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五、文献综述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理论基础 |
一、世界文化理论 |
二、交往行为理论 |
三、全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历史 |
一、对话意识觉醒,初创起步期(1919-1938) |
二、传统模式成形,探索发展期(1939-1969) |
三、组织机构壮大,拓展深化期(1970-1991) |
四、研究视域融合,多元开放期(1992-至今) |
第三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动力 |
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影响 |
二、国际教育组织的组织引导 |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引领 |
四、教科书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
第四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特征 |
一、对话的产生:由“自说自话”到“对话沟通” |
二、对话的内容:由“排除异己”到“理解包容” |
三、对话的取向:由“民族主义”到“国际思维” |
四、对话的组织:由“单一主导”到“主体交叉” |
五、对话的主题:由“诠释内容”到“深度探究” |
六、对话的形态:由“书面文本”到“电子媒体” |
第五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趋势 |
一、打破地域局限性,扩大教科书国际对话范围 |
二、培养全球化公民,明确教科书国际对话目标 |
三、共编共享教科书,推广教科书国际对话成果 |
四、思考官方的角色,突破教科书国际对话阻碍 |
五、重视方法论研究,完善教科书国际对话研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服务学习在宜昌: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简述 |
第三节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现状 |
第一节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成效 |
第二节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短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问题归因 |
第一节 机构层级不同,互动方向单一 |
第二节 组织目标相异,互动活动平淡 |
第三节 管理制度缺乏,互动主体模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学习: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探索经验 |
第一节 师生参与经验,吸引互动发展 |
第二节 课程打造经验,推动互动发展 |
第三节 制度体系经验,保障互动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服务学习理念下三峡大学与宜昌市社区教育互动建议 |
第一节 宜昌市社区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三峡大学与宜昌市社区教育互动概览 |
第三节 三峡大学与宜昌市社区教育互动提升策略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英、德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企业充分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有效实施的前提 |
2.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进程中企业主体地位缺失 |
3.英德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参与机制有研究价值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英、德现代学徒制的研究 |
2.关于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 |
3.已有研究总体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概述 |
(一)现代学徒制多样性分析 |
1.现代学徒制内涵的多样性 |
2.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多样性 |
(二)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的理论分析 |
1.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的历史渊源 |
2.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的现实要求 |
3.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的理论支撑 |
(三)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分析框架 |
1.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内涵 |
2.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框架 |
三、英国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参与机制研究 |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实施概况 |
1.构建了层级化的学徒制体系 |
2.具体实践中的实施情况 |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 |
1.健全学徒制相关法律法规 |
2.发挥企业的重要主导作用 |
3.对培训企业进行经费资助 |
4.构建现代学徒制宣传制度 |
5.简化企业参与培训的流程 |
6.发挥学徒培训中介的作用 |
7.支持企业之间的合作培训 |
(三)英国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 |
1.主导学徒制标准的开发 |
2.承担部分学徒培训费用 |
3.寻找合适的培训提供者 |
4.组织招募合适的学徒 |
5.开展企业内学徒培训 |
6.选择合适的终点评估机构 |
(四)英国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 |
1.形成了责任分明的现代学徒制问责体系 |
2.频繁出台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政策法规 |
3.确保各主体之间保持有意义的社会对话 |
4.确保学徒制标准高质量以规范企业培训 |
5.确保各主体签署法律规定的相关文件 |
6.确保企业为学徒提供一份真正的工作 |
7.确保企业拥有高质量的终点评估机构 |
四、德国双元制中的企业参与机制研究 |
(一)德国双元制实施概况 |
1.德国双元制的优势 |
2.具体实践中的实施情况 |
(二)德国双元制中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 |
1.浓厚的“职业主义”文化氛围 |
2.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
3.建立健全企业参与的法律法规 |
4.对双元制制度进行良好的设计 |
5.开展旨在激励企业参与的项目 |
6.支持合作培训以激励企业参与 |
(三)德国双元制中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 |
1.参与培训条例的制定 |
2.教育企业资质的认定 |
3.投入必要的培训经费 |
4.组织招募合适的学徒 |
5.开展企业内学徒培训 |
6.参与学徒的考核工作 |
(四)德国双元制中企业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 |
1.宏观层面的企业内学徒培训质量保障 |
2.中观层面的企业内学徒培训质量保障 |
3.微观层面的企业内学徒培训质量保障 |
五、英德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比较分析 |
(一)英德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相同之处 |
1.非财政性激励是两国企业参与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
2.两国企业参与运行机制的整体程序相似且以企业为主导 |
3.两国企业参与质量保障机制主要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构建 |
(二)英德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不同之处 |
1.激励机制:激励手段的侧重点不同 |
2.运行机制:个别运行环节存在差异 |
3.质量保障机制:质量保障逻辑不同 |
六、经验与启示 |
(一)积极构建与国情相符的企业参与机制 |
(二)合理利用财政性与非财政性激励措施 |
(三)明确企业参与学徒制的具体运行程序 |
(四)构建自上而下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北欧职业教育的理念与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两难困境——北欧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启示[J]. 李俊,穆生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03)
- [2]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D]. 陈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现代社区教育的国际分类及启示[J]. 黄文贵,周杨嘉源,法洪萍.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0(05)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D]. 王霞. 山西大学, 2020(12)
- [7]北欧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D]. 赵明硕. 河北大学, 2020(08)
- [8]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与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教育组织的考察[D]. 许静婷. 长江大学, 2020(02)
- [9]服务学习在宜昌: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研究[D]. 宋晨. 三峡大学, 2020(02)
- [10]英、德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参与机制的比较研究[D]. 贾铃铃.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