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蟋蟀总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蟋蟀,分类学,中国,系统学,油葫芦,分子,线粒体。
蟋蟀总科论文文献综述
卢慧[1](2018)在《中国蛉蟋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蛉蟋科Trigonidiidae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总科Grylloidea。蛉蟋科下分针蟋亚科Nemobiinae和蛉蟋亚科Trigonidiinae两亚科,我国蛉蟋科种类已知18属7亚属83种。蛉蟋科蟋蟀体型较小,早期国内外学者对于蛉蟋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分类学,多见于新种的描述,但其属种间的关系仍不明了,且不少物种的归属问题不确定。目前,分子系统学已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的系统发育研究,但蛉蟋科昆虫中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了厘清中国蛉蟋科属种间关系,减小经典分类学上容易出现的人为误差,本研究首次通过分子系统学方法,探讨中国蛉蟋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使用四个线粒体基因片段12SrRNA、16SrRNA、Cytb、COI和两个核基因片段18SrRNA、28SrRNA研究蛉蟋科12属42种共103个体,通过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中国蛉蟋科系统发育树,从而为蛉蟋科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丰富数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PCR扩增成功获得了12SrRNA基因序列101条、16SrRNA基因序列97条、Cytb基因序列97条、COI基因序列96条、18SrRNA基因序列93条、28SrRNA基因序列101条,共计585条基因序列。2.支持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的单系性,且拥有很高的支持率。3.针蟋亚科中,4属均形成单系群,奇针蟋属Speonemobius先分化出来,双针蟋属Dianemobius、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与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聚为一支,且双针蟋属Dianemobius与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亲缘关系更近。4.蛉蟋亚科中,7属均形成单系群,小黄蛉蟋属Natula、拟黄蛉蟋属Anaxiphomorpha、墨蛉蟋属Homoeoxipha聚为一支,且拟黄蛉蟋属Anaxiphomorpha与墨蛉蟋属Homoeoxipha亲缘关系更近;拟蛉蟋属Paratrigonidium、蛉蟋属Trigonidium、唧蛉蟋属Svistella及哑蛉蟋属Metiochodes聚为一支,且拟蛉蟋属Paratrigonidium与蛉蟋属Trigonidium亲缘关系更近。5.突蛉蟋属Amusurgus未形成单系群,其下叁个亚属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但每个亚属中的所有个体均聚为一支,而且支持率较高,故根据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建议恢复该叁亚属独立属的地位,分别为突蛉蟋属Amusurgus、聋突蛉蟋属Usgmona、副突蛉蟋属Paranaxipha。6.本研究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之前首先对采集到的蛉蟋科蟋蟀进行鉴定,发现了奇针蟋属两新种双带奇针蟋Speonemobius bifasciatus sp.nov.和黄褐奇针蟋Speonemobius fulvus sp.nov.,拟蛉蟋属一新种翠股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chloropodum sp.nov.及唧蛉蟋属一新种暗端唧蛉蟋Svistella fuscoterminata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ECNU)。(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东晓[2](2018)在《云南蟋蟀总科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云南蟋蟀物种及其地理分布基础上,开展了蟋蟀总科的区系分类、区系组成、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3部分:1.本文共记述云南蟋蟀总科4科13亚科54属135种。编写了分科、亚科、属、种的检索表。提供了属、种文献引证及检视标本信息。论文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附有20个种的生殖器图片和25个种的整体彩色照片;本文记载6新种(4种未发表,2种已发表),2中国新纪录种:Velarifictorus raychaudhurii(Bhowmik,1967)comb.nov.,四点纤蟋E.(E)quadripunctatus Ingrisch,1987;9云南新纪录种。2.云南蟋蟀总科属级阶元的区系组成划分31种分布型,中日界+东洋界分布型和中日界+东洋界+古北界分布型均为8属,所占比例最高,均占云南蟋蟀总科已知属的14.82%。种级阶元的区系组成划分为7种分布型,以东洋界分布型为主,共记载65种,占云南蟋蟀总科已知种类的48.15%。3.云南蟋蟀总科地理划分为7区,其中包括版纳小区、河口小区、瑞丽小区、横断山脉小区、无量山小区、金沙江小区、元江小区。其中版纳小区共记载蟋蟀总科种类最多35属73种。特有种也最多,共记载19种,占已知特有种的46.34%。4.通过与周边省的蟋蟀总科进行相似性比较,种级阶元与广西相似度最高,相似性系数达35.29%。(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晓强[3](2011)在《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蟋蟀总科(Gryll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螽亚目(Ensifera)。蟋蟀总科昆虫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目前我国蟋蟀总科昆虫已知230种(亚种)。本论文对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进行了分类研究。对本地区蟋蟀总科昆虫进行外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同时,又从另外两个微观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次研究共获得蟋蟀标本10种,隶属于3科,8属。1、形态学方面:对采集到的10种蟋蟀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按照传统形态学方法进行了分类,采用刘宪伟、殷海生(1995)所提出的分类系统。根据殷海生、刘宪伟(1995)记载和本人2009-2010两年的采集情况,吉林省的蟋蟀总科昆虫共计13种,隶属于3科8属,具体种类如下:1.1蛉蟋科Trigonidiidae针蟋亚科Nemobiinae1.1.1双针蟋属Dianemobius Vickery 1973(1)斑腿双针蟋Dianemobius fascipes (Walker1869)1.1.2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 Gorochov 1983(2)斑翅灰针蟋Polionemobius taprobanensis (Walker 1869)1.1.3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 Jacobson et Bianchi 1905(3)歧阜异针蟋Pteronemobius gifuensis (Shiraki 1911)(4)素色异针蟋Pteronemobius concolor (Walker 1871)(5)内蒙异针蟋Pteronemobius neimongolensis Kang et Mao19901.2蟋蟀科Gryllidae1.2.1墨蟋属Nigrogryllus Gorochov 1983(6)西伯利亚墨蟋Nigrogryllus sibiricus (Chopard 1925)1.2.2灶蟋属Gryllodes Saussure 1874(7)短翅灶蟋Gryllodes sigillatus (Walker 1869)(8)长翅灶蟋Gryllodes supplicans (Walker 1859)1.2.3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Chopard 1961(9)银川油葫芦Teleogryllus infernalis (Saussure 1877)(10)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 (Serville 1838)(11)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et Matsumura 1951)1.2.4斗蟋属Velarifictorus Randell 1964(12)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 1877)1.3树蟋科Oecanthidae树蟋属Oecanthus Audinet-Serville 1831(13)长瓣树蟋Oecanthus longicauda Matsumura 19042、解剖学方面:运用生理解剖和电镜扫描技术对10种蟋蟀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嗉囊和前胃的内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每种蟋蟀消化道前、中、后肠、嗉囊、前胃及胃盲囊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蟋蟀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叁部分,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及嗉囊和前胃的内部形态结构方面。(2)消化道的前、中、后肠在不同科、属间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分类的一个辅助因素。嗉囊和前胃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重要的分类特征。(3)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之间具有必然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其食性提供了基础资料。(4)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蛉蟋科的种类先与树蟋科的种类聚在一起后与蟋蟀科的种类聚在一起。3、发声器及翅表面结构方面:运用扫描电镜技术比较了10种蟋蟀的发声器和前翅表面的微观结构,并且利用每种蟋蟀的声齿间距,声齿和声锉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发声器的声锉部分在种间的差异性明显,可作为分类的主要特征。刮器部分只是在科间存在一定差异,对分类单元的确立起到辅助作用。(2)前翅表面的微毛结构在科间存在较大差异,种间无明显的差异。翅背面结构在科、属间存在较大差异,种间无明显的差异,二者可作为蟋蟀分类的辅助手段。(3)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并且与上述解剖学的结果也基本一致,蛉蟋科的种类先与树蟋科的种类聚在一起,然后再与蟋蟀科的种类聚在一起。本文研究结果支持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本研究所采用的扫描电镜技术对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部分种类的微观结构的研究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吻合,说明其进化的平行性。通过进一步聚类分析,初步认为蛉蟋科与树蟋科的种类亲缘关系较近与蟋蟀科的种类亲缘关系较远。扫描电镜技术能够鉴定出形态学难以区分的近缘种,弥补了形态学方法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马丽滨[4](2011)在《中国蟋蟀科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蟋蟀科Gryllidae(直翅目:蟋蟀总科)形态、分类、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的研究论文。论文对中国蟋蟀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回顾了蟋蟀科分类地位及国内外研究历史,介绍了蟋蟀科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材料与方法、地理分布,并根据形态学特征探讨了蟋蟀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文中总结了各亚科、属、种的研究概况;编制了分属和分种检索表;整理、鉴定和记述中国蟋蟀科62属203种,包括11个新种、2个新记录属、2个新记录种、确认1个属级新异名和2个种级新异名、提出4个新组合。提供了全部新种及大部分记述种类的整体照片及雄性外生殖器图。研究标本主要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SEM)、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SNNU)、中国农业科学院昆虫标本室(CAAS)、河北大学昆虫博物馆(HBU)、华东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室(ECNU)及长江大学昆虫标本室(YTU)。新种、新记录、新异名和新组合如下:新种:海南弯脉蟋Cardiodactylus hainanensis Ma & Zhang,长突裸蟋Gymnogryllus dolichodens Ma & Zhang,外突裸蟋Gymnogryllus extrarius Ma & Zhang,云南裸蟋Gymnogryllus yunnanensis Ma & Zhang,条斑裸蟋Gymnogryllus striatus Ma & Zhang,长翅裸蟋Gymnogryllus longus Ma & Zhang,扩胸裸蟋Gymnogryllus tumidulus Ma & Zhang,新疆悍蟋Tartarogryllus xinjiangensis,云南多兰蟋Duolandrevus yunnanensis,海南米须蟋Mistshenkoana hainanensis和中华莎蟋Xabea sinica, spp. nov.。中国新记录属:米须蟋属Mistshenkoana Gorochov, n. rec. ;杂须蟋属Zamunda Gorochov, n. rec.。中国新记录种:雷恩松蛉蟋Comidoblemmus rehni (Chopard), n. rec.;四点拟纤蟋Euscyrtodes quadripunctatus (Ingrisch), n. rec.。新异名:秦蟋属Qingryllus Chen & Zheng, n. syn. (=Goniogryllus Chopard);黑背特蟋Turanogryllus melasinotus Li & Zheng, n. syn. (=Turanogryllus eous Bei-Bienko);宽翅树蟋Oecanthus latipennis Liu et al., n. syn. (=Oecanthus pellucens (Scopoli))。新组合:纹股哑蟋Goniogryllus striofemorus (Chen & Zheng), n. comb.;梁氏亮蟋Vescelia liangi (Xie & Zheng), n. comb.;雷恩松蛉蟋Comidoblemmus rehni (Chopard), n. comb.;四点拟纤蟋Euscyrtodes quadripunctatus (Ingrisch), n. comb.。应用支序分析的方法,应用Paup4.0b10系统发育软件对中国蟋蟀科的49个内群单元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针蟋亚科Nemobiinae是本科最原始的类群,与外群关系密切;2)支持对裸蟋族Gymnogryllini的重新使用;3)发现哑蟋属与裸蟋族Gymnogryllini的亲缘关系较近,并且支持了哑蟋属Goniogryllus与秦蟋属Qingryllus的合并;4)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为复系类群,其成员有待进一步确认;5)拟长蟋属Parapentacentrus与额蟋属Itara近似,其亲缘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简要总结了中国蟋蟀科的地理分布,认为1)各级分类单元在东洋界的均多于古北界,尤以物种丰富度最为显着;2)在中国各地理分区中,华南区的物种最为丰富;其次是华中区和西南区,后两者拥有物种数目相当; 3)温度对蟋蟀分布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为物种丰富度与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负相关;4)蟋蟀在地理分布上存在东洋界种类扩散至古北界的情况,也有极少古北界种类扩散至东洋界。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SEM)和河北大学(HBU)。(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04-01)
李晓强,刘斐,张健,王寅亮,任炳忠[5](2011)在《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中国蟋蟀总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及其分类学的现状;在形态学方面,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已知230种(亚种),隶属于10科69属;概述了蟋蟀鸣声和发声器、细胞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3个方面的研究概况.(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何祝清,李恺[6](2009)在《黄脸油葫芦的鸣声结构及行为分析(直翅目:蟋蟀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and Matsumura,1951)的多种行为模式,并对其鸣声结构进行了分析.其行为模式包括取食、清理、避敌、交配和鸣叫等,鸣声包括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鸣声时域特征结果表明黄脸油葫芦的鸣声一般由主音和陪音构成,召唤声和求偶声均具有主音和陪音,求偶声相对召唤声而言,陪音部分较长,而争斗声只具有主音部分;鸣声频域特征表明争斗声的频率高于其他两类鸣声的频率.(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刘浩宇[7](2007)在《中国蟋蟀科系统学初步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蟋蟀科(Gryllid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总科(Grylloidea),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载约3840种(亚种),隶属于24亚科542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动物地理区。中国现已记载14亚科64属209种(亚种),其中华中区和华南区种类最为丰富。本文详细介绍了蟋蟀科的分类系统和外部形态,以及国、内外分类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蟋蟀的生物学特性与经济意义。对中国蟋蟀科已知5亚科:即纤蟋亚科Euscyrtinae、针蟋亚科Nemobiinae、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距蟋亚科Podoscirtinae和蛉蟋亚科Trigonidiinae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共记述了29属105种(亚种),共发现了11个新种(已发表3新种)和3个新组合,以及3个中国新记录种,并列出了各分类阶元的同物异名、引证文献、标本信息和地理分布;对其中48种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和测量,绘制了265幅形态特征图,拍摄了84幅整体照片,编写了分亚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此外,依据标本及分布地信息总结了一些类群的区系特点与地理分布规律,同时应用支序系统学原理,通过Hennig 86(1.5版)程序,初步探讨了我国蟋蟀科已知14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新种目录:小贝蟋Beybienkoana parvula sp. nov.;云南拟纤蟋Euscyrtodes yunnanensis sp. nov.;滇西灰针蟋Polionemobius dianxiensis sp. nov.;双突长蟋Pentacentrus bituberus sp. nov.;多毛长蟋Pentacentrus multicapillus sp. nov.;素色长须蟋Aphonoides unicolor sp. nov.;四纹隐蟋Sonotrella (Calyptotrella) quadrivittata sp. nov.;片维蟋Valiatrella laminaria sp. nov.;多突维蟋Valiatrella multiprotubera sp. nov.;细齿哑蛉蟋Metiochodes denticulatus sp. nov.;云南斯蛉蟋Svistella yunnanensis sp. nov.。新组合目录:长翅贝蟋Beybienkoana longipennnis (Liu & Yin,1993) comb, nov.;迷卡灰针蟋Polionemobius mikado (Shiraki, 1911) comb, nov.;疑斯蛉蟋Svistella dubia (Liu & Yin,1993) comb, nov.。新记录种目录:暗色拟长蟋Parapentacentrus fuscus Gorochov,1988;褐啼蟋Trelleora fumosa Gorochov,1988;姊妹维蟋Valiatrella sororia (Gorochov,2002)。(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7-06-01)
刘浩宇,石福明,欧晓红[8](2006)在《中国隐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蛣蟋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中国云南隐蟋属1新种,即四纹隐蟋Sonotrella(Calyptotrella)quadrivittat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昆虫标本馆。(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邓素芳,许升全[9](2006)在《中国异针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蟋蟀总科、蛉蟋科、异针蟋属1新种:太白异针蟋PteronemobiustaibaiensisXuetDe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邓素芳[10](2006)在《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蟋蟀分子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蟋蟀科(Gryllidae)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螽亚目蟋蟀总科(Insecta:Orthoptera:Ensifera:Grylloidea)。蟋蟀科昆虫既是一类观赏性昆虫,又是药用和食用的资源昆虫,同时也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国内外对蟋蟀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形态分类、鸣声分类、细胞学等方面。本研究以线粒体基因Cytb为分子标记对蟋蟀科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建,为蟋蟀科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分子依据。 本研究应用昆虫的通用引物扩增出蟋蟀科7属和异针蟋属1种作为外群共35条Cytb基因部分序列,序列长度为579bp(去除引物序列),从分子水平上对蟋蟀科部分类群属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蟋蟀科35条Cytb基因部分序列在碱基组成上具有偏好性。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6%、36.4%、10.1%、20.8%,A+T含量为69%,而G+C含量为30.9%,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密码子第叁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第叁位点的高转换率与其高A+T含量有关,转换率稍高于颠换率说明本科昆虫分歧时间较近。另外Cytb基因在密码子的使用上及氨基酸组成上也具有偏向性。 2 对于蟋蟀科7属18种蟋蟀,用几种建树方法所构建的分子系统的拓扑结构一致,系统发生关系为:((哑蟋属+秦蟋属)+(棺头蟋属+((油葫芦属+蟋蟀属)+(斗蟋属+灶蟋属))))。各属种间的系统关系基本和李恺博士论文中传统分类的结果一致。哑蟋属和秦蟋属是比较原始的类群,且支持油葫芦属和斗蟋属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棺头蟋属亲缘关系较远。 3 对于棺头蟋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用几种建树方法所构建的分子系统的拓扑结构一致,系统发生关系为:(尖角棺头蟋+((泰康棺头蟋+石首棺头蟋)+(((多伊棺头蟋+窃棺头蟋)+小棺头蟋)+哈尼棺头蟋)))。其中泰康棺头蟋+石首棺头蟋是比较原始的类群;支持哈尼棺头蟋和窃棺头蟋分别为两个种的观点,但对于尖角棺头蟋及小棺头蟋的分类地位与李恺博士论文略有差别,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研究。 4 对分别采自蓝田、翠华山、旬阳、柞水和眉县营头五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多伊棺头蟋的Cyt 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重复试验,结果显示所测序列完全一致,没有地域差异,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种推测:Cyt b基因在种内是稳定的;我们选择的序(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蟋蟀总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云南蟋蟀物种及其地理分布基础上,开展了蟋蟀总科的区系分类、区系组成、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3部分:1.本文共记述云南蟋蟀总科4科13亚科54属135种。编写了分科、亚科、属、种的检索表。提供了属、种文献引证及检视标本信息。论文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附有20个种的生殖器图片和25个种的整体彩色照片;本文记载6新种(4种未发表,2种已发表),2中国新纪录种:Velarifictorus raychaudhurii(Bhowmik,1967)comb.nov.,四点纤蟋E.(E)quadripunctatus Ingrisch,1987;9云南新纪录种。2.云南蟋蟀总科属级阶元的区系组成划分31种分布型,中日界+东洋界分布型和中日界+东洋界+古北界分布型均为8属,所占比例最高,均占云南蟋蟀总科已知属的14.82%。种级阶元的区系组成划分为7种分布型,以东洋界分布型为主,共记载65种,占云南蟋蟀总科已知种类的48.15%。3.云南蟋蟀总科地理划分为7区,其中包括版纳小区、河口小区、瑞丽小区、横断山脉小区、无量山小区、金沙江小区、元江小区。其中版纳小区共记载蟋蟀总科种类最多35属73种。特有种也最多,共记载19种,占已知特有种的46.34%。4.通过与周边省的蟋蟀总科进行相似性比较,种级阶元与广西相似度最高,相似性系数达35.2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蟋蟀总科论文参考文献
[1].卢慧.中国蛉蟋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张东晓.云南蟋蟀总科区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8
[3].李晓强.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马丽滨.中国蟋蟀科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5].李晓强,刘斐,张健,王寅亮,任炳忠.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何祝清,李恺.黄脸油葫芦的鸣声结构及行为分析(直翅目:蟋蟀总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刘浩宇.中国蟋蟀科系统学初步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D].河北大学.2007
[8].刘浩宇,石福明,欧晓红.中国隐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蛣蟋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6
[9].邓素芳,许升全.中国异针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6
[10].邓素芳.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蟋蟀分子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D].陕西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