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轴式饲料切菜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顺[1](2017)在《长足大象甲的特征、力学、运动特征及其仿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在与自然环境进行长期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后,造就了独特的生物系统和生存本领来适应生态环境,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仿生学应运而生。鞘翅目昆虫表现出的诸多优良形态、结构、材料和功能特征能为许多工程问题的解决带来灵感。长足大象甲经过长时间的进化,不仅能在空中飞行自如、风雨无惧,还能在土壤中挖穴筑室、化蛹过冬,同时还能在竹子表面垂直攀爬、钻孔打洞,并且具有高效啃食竹笋的能力,其躯体各部分的宏观形态、微观结构、力学特性、功能特性等都是自然优化的结果。但迄今为止,关于长足大象甲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征和预测防治等方面,并无对其结构特征及器官功能的研究。本文着眼于长足大象甲的结构功能特性研究,旨在探索长足大象甲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以其口器、头管等取食关键部位和鞘翅、膜翅等飞行关键部位为重点研究对象,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对其宏观形态、微观结构、纳米力学特性和运动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利用显微镜设备对长足大象甲的几何形态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得到各部位的宏观、微观形态与结构特征。接着,通过使用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各部位表面、断面材料的弹性模量、接触硬度进行了测量,比较了各部位纳米力学特性的差异。然后,通过野外观察和使用显微镜观测等手段对成虫取食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到成虫取食主要是由上颚的“夹紧”动作和头部的“扭转”动作配合完成。同时,采用能谱仪、显微镜等设备以及仿真分析等手段对成虫头管管壁的成分、结构和抗扭转能力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头管中“结构-材料-功能”的集成关系,并得到“多材料分层复合”和“等比例递减分层”是成虫头管结构具有优良抗扭转特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还采用高速摄像机等设备对成虫的飞行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鞘翅、膜翅在展开、折叠、飞行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由于竹象虫幼虫口器的切割能力显着,本工作以其上颚为仿生原型,利用仿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上颚切齿部分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切碎机工作原理,设计了仿生切碎刀片,并以高效节能为目的,对其进行优化。利用仿真分析手段,通过对仿生切碎刀片的静态、动态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检验了其设计的合理性。根据试验要求,搭建了专用切碎测试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蔬菜样品切碎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刀片的作业性能,从而验证了仿生切碎刀片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的特性。这为研发高效节能型的果蔬类专用切碎机具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从而促进果蔬资源合理化利用以及解决相关生产生活的迫切需求。
许顺,佟金,李默[2](2017)在《基于LabVIEW的蔬菜切碎机性能测试及工作参数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改善蔬菜类切碎器的工作性能,提高蔬菜的资源化利用率,该文基于Lab VIEW软件开发了蔬菜切碎性能测试平台,并设计了一种盘刀式切碎器,利用该平台,对不同种类的蔬菜进行切碎试验,深入探讨了不同刀片数量和不同转速对切碎器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蔬菜切碎性能测试平台不仅实现了试验过程的可视化,还具有测量误差小、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等特点。通过蔬菜切碎试验得到,蔬菜类切碎器上宜采用23个切碎刀片,旋转速度宜为1 400 r/min,此时的切碎器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对蔬菜的切碎效果好、质量损失小,且其生产能力较高、单位产品质量能耗小。该方法为蔬菜类切碎器的设计及切碎性能测试平台的开发提供参考。
胡建平,靳合琦,杨德勇[3](2015)在《果蔬切丁机国内外发展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阐述近期国内外果蔬切削理论以及国内外果蔬切丁装备研制情况,介绍了果蔬切丁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的果蔬切削理论研究以及切丁机研制取得的显着进展,但我国切丁机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表现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果蔬切丁装备在切丁机结构、丁断面形状等方面相比国内切丁机具有较大优势。
范怀斌[4](2012)在《基于联合仿真技术的秸秆粉碎装置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每到收获季节,大量多余的秸秆便随处堆放,影响下茬作物播种和栽种,焚烧秸秆成为农民处理多余秸秆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式,但这样却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因此,在做好秸秆有效利用上,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秸秆中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及有机质成分,是一种完全肥料。从发展循环农业角度考虑,秸秆还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作业模式。把秸秆粉碎机直接配套联合收割机使用,可以实现一次性秸秆抛洒还田,可以很好的地解决收获期农时和劳力的矛盾,使秸秆直接抛洒还田技术成为解决秸秆焚烧地有效方法。基于以上目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鉴于农机产品的特殊性,试制的样机只能选择在收获期进行田间实验。这样就对农机的设计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秸秆还田循环利用的需要,以高效、节能为目标,研究现有的秸秆粉碎方法和原理、秸秆粉碎机切碎特性,确定了秸秆粉碎机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一款配套联合收割机使用的秸秆粉碎机。其次,本文中把刚柔耦合联合分析方法,应用于农业机械中,使用CATIA和ADAMS软件建立粉碎机的虚拟样机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多体动力学仿真。利用ADAMS软件输出的载荷谱,应用有限元原理,通过在ABAQUS中导入了刀片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载荷谱计算出刀片在实际工作中承受的应力和应变。其研究结果为联合仿真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再次,进行滑切运动学仿真,在粉碎机模型建立后,需要的就是秸秆模型了。秸秆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刚性梁法和柔性梁法。用柔性梁法建立秸秆作为粉碎机切割的工作对象,其与粉碎机上刀片的相互作用得出的仿真数据对粉碎机的运动、动力都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粉碎机刀片的性能,需要得到刀具倾角与切割速度对切割力,切割功耗率的影响。最后,通过搭建秸秆粉碎机试验平台对制造的样机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粉碎效果。并且对不合理的方面进行了改进后,进行田间试验。
郭俊先[5](2004)在《饲用甜菜加工技术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作为中国第二大畜牧产业基地的新疆畜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规划,饲料的需求量将不断的增加。多汁饲料的种植和加工,对提高畜牧业饲养水平,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新疆积极开展饲用甜菜加工设备的研制,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饲用甜菜加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试验数据揭示结构参数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确立加工设备的主结构参数的较优值,为饲用甜菜加工设备的研制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初步研究表明: 1、通过试验装置和仪器对饲用甜菜的主要物料特性(包括外形、摩擦角及密度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用甜菜的平均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平均值为 1.04 ㎏/L,饲用甜菜含水量高达 86%,个体差异较大。 2、通过清洗方法的对比,采用滚筒式清洗试验装置,确定影响试验指标(泥沙残留量)的试验因素是滚筒转速、清洗时间、浸泡时间和水量大小;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是 ADCB,其最优组合是 A2D2C3B3。 3、理论分析后,得出影响饲用甜菜切丝功耗和损失率的主要结构参数,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饲用甜菜切丝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主次和最优水平组合,结论表明D1C1B2A2组合最佳,此时梳型刀厚度0.4㎜、大刀倾角-1.5°、转盘转速480r/min、大刀与梳型刀间隙为 4.5 ㎜;应用二次回归试验,确定了饲用甜菜切丝机主要结构参数与试验指标之间的数学方程式,求解数学方程式得出,当功耗与损失率最小时,主要结构参数的较优组合是大刀倾角为 0°,转盘转速为 497.7 r/min,梳型刀厚度为 0.4 ㎜,最后通过验证试验,验证功耗与损失率的结果与数学方程式所得结<WP=8>果吻合,因此回归分析后的结果可以作为设计的依据。
杨柏成,韩宝琦[6](1981)在《立轴式饲料切菜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饲料加工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小型鸡场是以蔬菜类,如白菜、萝卜及苜蓿草等为主要饲料。对加工要求较高,既要细切,又不能出“浆”,即只能“切碎”,不能“击碎”。据了解,目前多用手工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质量也很差。
二、立轴式饲料切菜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轴式饲料切菜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足大象甲的特征、力学、运动特征及其仿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仿生学研究 |
1.1.1 仿生学的起源与定义 |
1.1.2 仿生学在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 鞘翅目昆虫在仿生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
1.2.1 甲虫鞘翅 |
1.2.2 甲虫后翅 |
1.2.3 其它 |
1.3 长足大象甲的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及目的 |
1.5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竹象虫取食、飞行关键部位的形态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竹象虫概况 |
2.3.2 幼虫头部与口器 |
2.3.3 成虫口器 |
2.3.4 成虫头管 |
2.3.5 成虫前胸背板 |
2.3.6 成虫鞘翅和膜翅 |
2.3.7 成虫腹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竹象虫取食、飞行关键部位的纳米力学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理与方法 |
3.2.1 试验设备与试验原理 |
3.2.2 样品制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幼虫上颚的纳米力学特性分析 |
3.3.2 成虫上颚的纳米力学特性分析 |
3.3.3 成虫头管的纳米力学特性分析 |
3.3.4 成虫前胸背板的纳米力学特性分析 |
3.3.5 成虫鞘翅和膜翅的纳米力学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竹象虫取食、飞行关键部位的运动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上颚的运动特性 |
4.2.1 试验仪器 |
4.2.2 试验样品与方法 |
4.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 头管的力学特性 |
4.3.1 试验仪器与方法 |
4.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3 仿真分析 |
4.3.4 仿真结果与讨论 |
4.4 鞘翅膜翅的运动特性 |
4.4.1 试验仪器 |
4.4.2 试验样品与方法 |
4.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竹象虫幼虫上颚的仿生研究 |
5.1 引言 |
5.2 仿生对象的量化分析 |
5.2.1 量化分析的思路 |
5.2.2 计算机视觉技术与结果 |
5.2.3 特征曲线的拟合 |
5.3 碎菜刀片的仿生设计 |
5.3.1 设计思路 |
5.3.2 设计依据 |
5.3.3 优化设计与结果 |
5.4 刀片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
5.4.1 静力学分析 |
5.4.2 模态分析 |
5.4.3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5.5 刀片加工 |
5.6 试验平台的设计 |
5.6.1 设计原理 |
5.6.2 碎菜执行系统 |
5.6.3 数据采集系统 |
5.6.4 产品粒度分析系统 |
5.7 试验参数的优选 |
5.7.1 试验目的与方案 |
5.7.2 试验样品 |
5.7.3 试验流程 |
5.7.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8 碎菜对比试验 |
5.8.1 试验目的与方案 |
5.8.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LabVIEW的蔬菜切碎机性能测试及工作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方法与试验 |
1.1 测试平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1.2 蔬菜类切碎器的设计 |
1.3 试验方案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第一阶段试验结果 |
2.2 第二阶段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3 结论 |
(3)果蔬切丁机国内外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果蔬切削理论 |
2 国内外果蔬切丁机械发展概况 |
2.1 国外果蔬切丁机械发展概况 |
2.2 国内果蔬切丁机械发展概况 |
3 结语 |
(4)基于联合仿真技术的秸秆粉碎装置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发展状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秸秆粉碎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技术要求 |
2.2 工作原理与整机设计 |
2.2.1 工作原理及与皮带轮传动设计 |
2.2.2 粉碎机与收割机的连接方式 |
2.2.3 粉碎机刀片设计 |
2.2.4 粉碎机刀架设计 |
2.2.5 粉碎机辊轴动平衡 |
2.2.6 粉碎机整体结构 |
2.2.7 装配干涉检查 |
2.3 配套动力计算 |
2.4 粉碎机作业效果验证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联合仿真的秸秆粉碎机装置分析 |
3.1 CATIA运动仿真(SIMDESIGNMOTION模块)简介 |
3.1.1 运动仿真模块能执行的分析类型 |
3.1.2 运动仿真建立方法 |
3.2 ADAMS软件简介 |
3.3 粉碎机动力学仿真 |
3.3.1 通过SimDesigner模块转换该模型 |
3.3.2 通过SimDesigner模块添加约束 |
3.3.3 添加了约束的模型导入ADAMS软件 |
3.3.4 导入ADAMS软件中的三维模型添加驱动 |
3.3.5 在ADAMS软件中添加刀片柔性体 |
3.4 切割阻力 |
3.5 动力学仿真 |
3.5.1 动刀片周期受力曲线 |
3.5.2 利用运动仿真生成的载荷谱 |
3.6 利用运动仿真生成的载荷谱进行有限元分析 |
3.6.1 把刀片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
3.6.2 柔性体刀片应力应变分析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柔性秸秆的建模及仿真 |
4.1 虚拟秸秆的建立方法 |
4.2 ADAMS自动化柔性模块(AUTO/FLEX)简介 |
4.3 利用柔体模块建立柔性秸秆模型的方法 |
4.4 多段柔性体秸秆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 |
5.1 试验目的、设备及功用 |
5.2 场地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饲用甜菜加工技术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 论 |
1.1 引言 |
1.2 饲用甜菜的概述 |
1.3 饲用甜菜加工技术的现状 |
1.3.1 国内部分 |
1.3.2 国外部分 |
1.4 课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2 本课题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饲用甜菜物料特性的研究 |
2.1 饲用甜菜的物理尺寸 |
2.1.1 收获后的饲用甜菜原料中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分析 |
2.1.2 饲用甜菜几何尺寸的测定 |
2.2 其它物料特性的测定 |
2.3 饲用甜菜切丝后水份损失率的试验研究 |
2.4 结论 |
第三章 饲用甜菜清洗的试验研究 |
3.1 清洗的基本理论 |
3.1.1 各种清洗方法的特点 |
3.1.2 清洗的一般原理 |
3.2 清洗试验装置简介 |
3.2.1 清洗试验装置结构 |
3.2.2 栅条式滚筒清洗原理和结构参数的确定 |
3.3 试验材料及试验内容 |
3.4 选因子试验 |
3.4.1 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 |
3.4.2 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 |
3.4.3 结果分析 |
3.5 正交试验 |
3.5.1 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 |
3.5.2 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 |
3.5.3 结果分析 |
3.6 结论 |
第四章 饲用甜菜切丝试验研究 |
4.1 常用切丝方法和原理 |
4.2 切丝试验装置简介 |
4.3 切丝机理及切丝机结构主参数的确定 |
4.3.1 切丝机理 |
4.3.2 切丝机结构主参数的确定 |
4.3.3 影响切割损失的原因分析 |
4.4 切丝试验材料预处理和内容 |
4.4.1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
4.4.2 试验目的和内容 |
4.5 探索性试验 |
4.5.1 因素与指标 |
4.5.2 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 |
4.5.3 结果分析 |
4.6 二次回归试验 |
4.6.1 因素和指标 |
4.6.2 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 |
4.6.3 结果分析 |
4.7 验证实验 |
4.8 结论 |
第五章 总 结 |
5.1 本课题完成的工作 |
5.2 今后的工作 |
附录 |
参 考 文 献 |
四、立轴式饲料切菜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足大象甲的特征、力学、运动特征及其仿生分析[D]. 许顺. 吉林大学, 2017(09)
- [2]基于LabVIEW的蔬菜切碎机性能测试及工作参数优化[J]. 许顺,佟金,李默.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3)
- [3]果蔬切丁机国内外发展现状[J]. 胡建平,靳合琦,杨德勇. 农业装备技术, 2015(01)
- [4]基于联合仿真技术的秸秆粉碎装置设计与研究[D]. 范怀斌.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
- [5]饲用甜菜加工技术的试验研究[D]. 郭俊先. 新疆农业大学, 2004(04)
- [6]立轴式饲料切菜机的研究[J]. 杨柏成,韩宝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