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养分,生物,土壤,湿地松,生物量,林分,次生林。
生物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段广宇[1](2019)在《Carbios:消费后聚酯的生物循环再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Carbios公司推出了一项用于优化消费后聚酯(PET)塑料瓶循环利用工艺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经济竞争力并即将加速扩展至工业应用阶段。此前,Carbios公司发现了一种非常适合的酶可将聚酯塑料分解成原始的对苯二甲酸酐和乙二醇单体。基于这种结果,在图卢兹白色生物技术(TWB)和生物系统过程工程实验室(LISBP)的帮助下,(本文来源于《国际纺织导报》期刊2019年06期)
崔志伟[2](2019)在《初中生物循环教学模式应用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式教学是以循环教学和循环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循环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本文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循环教学的理论及策略做简要分析。每一门课程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每节课的教学也应该以其独特的方式构成一种循环。循环教学将一个循环周期分为叁个阶段,每个阶段交替出现,都在恰到好处的激励着学生不断重新开始,巩固强化。本文基于初中生物教学,探讨循环教学会为其带来怎样的启发和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05期)
何涛[3](2018)在《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闽江河口湿地硫生物循环特征与循环状况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入侵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不但可显着影响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其对于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过程亦可产生深刻影响。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源于北美大西洋沿岸,1979年为保护海堤和防治海岸侵蚀引入中国,现分布于中国10个省的海岸带区域。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省占分布面积的94.13%。近年来,互花米草入侵对海岸带湿地生源元素(C、N、P、S)循环的影响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当前已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C、N养分循环的探讨上,缺乏其入侵影响下原生湿地养分循环机制的深入认识,尤其对S等中量和微量元素循环关键机制的影响研究还比较缺乏。鉴于此,论文以闽江河口鳝鱼滩互花米草(入侵植物)湿地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原生植物)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时空互代法,通过野外采样及原位试验,研究了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土壤(水)系统全硫(Total Sulfur,TS)及不同形态无机硫[水溶性硫(H2O-S)、吸附性硫(Adsorbed-S)、盐酸可溶性硫(HCl-Soluble-S)和盐酸挥发性硫(HCl-Volatile-S)]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互花米草入侵过程中湿地植物生态特征、硫累积特征以及残体分解硫养分释放特征,构建了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植物-土壤(水)系统硫循环分室模式,并在评估其硫循环状况的基础上阐明了互花米草入侵原生湿地的硫养分竞争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互花米草入侵明显增加了湿地土壤的TS含量和储量,其入侵后和入侵过程中的交错带湿地土壤(0-60 cm)TS含量分别为入侵前短叶茳芏湿地的1.21倍和1.20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TS含量整体以表层土壤最低且波动较小,而随深度增加TS含量整体升高且波动较大。互花米草较高的硫养分累积能力和养分归还能力以及其入侵影响下湿地土壤粒度、酸碱度、含水量、有机质及可溶性盐等发生较大改变是导致土壤硫库增加的主要原因。(2)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总无机硫(Total Inorganic Sulfur,TIS)含量总体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互花米草湿地(入侵后)和交错带湿地(入侵过程中)土壤(0-60cm)TIS含量分别为短叶茳芏湿地(入侵前)的1.25倍和1.21倍,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湿地土壤有效态硫含量;互花米草湿地和交错带湿地土壤的HCl-Soluble-S和HCl-Volatile-S含量在不同季节整体均高于短叶茳芏湿地,而H20-S和Adsorbed-S含量仅在在冬、春季明显高于短叶茳芏湿地;土壤可溶性盐、pH、有机质以及植物对有效硫养分的吸收能力是影响不同形态无机硫赋存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3)互花米草入侵明显增加了冬季、春季和秋季互花米草湿地和交错带湿地土壤间隙水中的SC42-浓度,但受植物吸收利用的影响,夏季(特别是7月)二者土壤间隙水中的SO42-浓度明显低于入侵前的短叶茳芏湿地。受气温、降水等环境因素和植物吸收利用的影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间隙水中的SO42-浓度在冬季最高,秋季次之,而夏春季较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间隙水中的SO42-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较小,且总体表现为深层土壤高于浅层土壤。(4)互花米草入侵过程中与本地种短叶茳芏的竞争导致二者的生态特征均发生较为明显改变,互花米草具有更强的地下繁殖能力和竞争优势。尽管入侵后的互花米草除叶以外其他各器官的硫累积系数均低于短叶茳芏,但其不同器官的TS含量和硫累积量明显高于后者。在互花米草入侵与短叶茳芏形成的交错带湿地中,互花米草根的TS含量和硫累积系数总体低于短叶茳芏,而地上器官的硫累积系数却高于短叶茳芏。生长后期,交错带互花米草根的TS含量和累积系数总体呈增加趋势,而短叶茳芏与之相反。土壤硫库储量和植物硫累积能力是影响湿地植物中TS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5)互花米草入侵后和入侵过程中残体的分解速率(0.0056 d-1和0.0058 d-1),明显低于其入侵过程中和入侵前的短叶茳芏残体(0.0081 d-1和0.0074 d-1),但相对于两种纯群落,交错带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残体的分解速率分别提高了3.57%和9.46%。盐分和残体基质质量是导致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残体分解速率差异的关键因素,而pH和湿地养分条件是导致相同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在不同分解环境中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尽管不同类型湿地植物残体的TS含量在分解期间均呈波动上升变化,但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硫释放,且与本地种短叶茳芏相比,互花米草入侵后和入侵过程中残体分解硫释放速率均大幅降低,较低的C/S是导致本地种植物残体中硫释放较快的决定因素。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植物-土壤(水)系统硫循环状况评估的研究发现,互花米草入侵明显提高了湿地土壤(水)、植被和残体的硫储量,且其在与本地种竞争过程中可通过提高硫养分吸收与利用能力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而完成对本地种短叶茳芏的入侵。另外,互花米草在入侵过程中亦可通过降低自身的硫循环系数来保持其根部的硫养分供给能力,并可能通过提高地下硫养分供给能力来加速分蘖,从而进一步保持其入侵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尽管互花米草入侵后的硫养分供给能力明显增加,但由于其土壤硫库的不稳定性又可能使得新近入侵互花米草湿地的植物亚系统相对不稳定。因此,可充分利用互花米草新近入侵后植物亚系统不稳定的特性,通过适当的硫养分人为干预措施来降低互花米草的竞争优势,进而有利于维持本地种短叶茳芏湿地的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胡星云[4](2018)在《氮负荷增强对黄河口新生湿地氮生物循环过程与循环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口新生湿地作为渤海与黄河河口相互作用形成的重要湿地,其新生性和脆弱性在国际上备受关注。近年来,黄河口的氮沉降量及入海通量不断增加,并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而这将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理解氮负荷增强对黄河口湿地氮生物循环特征及循环状况的影响,论文以黄河口滨岸潮滩的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模拟氮负荷增强试验,采集土壤、植物(种子)及残体样品,并基于室内培养实验,探讨了氮负荷增强条件下(NO:无额外氮处理,6.0gN·m-2·a-1;N1:低氮处理,9.0 gN·m-2·a-1;N2:中氮处理,12.0 gN·m-2·a-1;N3:高氮处理,18.0gN·m-2·a-1)湿地土壤氮的时空分布与化学转化特征、植物氮的累积分配与分解释放特征,以及不同氮基质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氮负荷增强条件下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分室模式,并对其氮循环状况进行了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尽管不同氮负荷处理并未改变湿地土壤中TN和NH4+-N含量的动态变化模式,但随氮负荷增强二者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不同氮负荷处理明显改变了土壤中SOC和NO3--N的动态变化模式,适量氮输入(N1和N2)明显提高了土壤中的NO3--N含量,过量氮输入(N3)则不利于NO3--N的累积;氮负荷持续增强可使土壤表层的SOC转化受到抑制,而这将有助于提升其土壤的储碳功能。(2)不同氮基质土壤中氮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与培养温度、土壤基质质量密切相关,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C/N有利于土壤氮的矿化;不同温度下各氮基质土壤矿化过程中pH值与累积矿化量的变化模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在一定范围内,pH值升高有利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但pH值过高又会抑制矿化进程。比较而言,N1土壤的矿化能力最低,N3土壤的矿化能力最高,而N2土壤在持续矿化过程中的矿化量较高且最为稳定。(3)不同氮负荷处理并未改变碱蓬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但改变了其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征;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加,碱蓬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且输氮延长了植物的生长高峰期(20 d左右);碱蓬各部分的TN含量亦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在N2处理下调节自身养分供给和分配的能力最为明显;N2处理下碱蓬种子的发育时间相对于N0、N1和N3处理可能会提前约1个月,原因可能与N2氮输入水平可显着影响碱蓬体内的碳分配比以及碱蓬对适量氮养分输入环境的特殊适应对策有关。(4)氮输入量的增加提高了残体的TN含量,降低了其C/N,使得残体的基质质量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其分解速率,但N2处理下残体的分解最快;不同氮负荷处理下的残体除在分解初期表现为氮净释放外,在其他时期均呈氮净累积状态,且累积量随氮负荷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说明残体在分解过程中可不断地从分解环境中固持氮。由于残体中固持的氮可不断被潮水带走,故实际上造成了碱蓬湿地系统处于一个氮亏缺状态,但这种亏缺在N2处理下最低。(5)不同氮负荷条件下碱蓬成熟种子的氮含量整体表现为S2>S0>S1>S3(S0、S1、S2和S3分别代表在NO、N1、N2和N3处理下碱蓬所产生的成熟种子),适量氮输入(N2)更有利于种子中氮养分的累积,而高氮输入(N3)不利于种子中氮养分的累积;尽管不同盐分和氮浓度交互作用对4种氮基质种子的萌发率以及幼苗的鲜重、干重和不同器官的生长状况均无显着影响,但S2种子的萌发率整体较高,且其发育幼苗在不同盐分胁迫下对氮浓度增加的适应能力最强,而S3种子最差。(6)从氮的生物循环角度来说,N2处理不仅有利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和持续供氮,而且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的成熟、萌发以及幼苗生长,也更加有利于残体的分解和氮养分的归还,并且N2处理下碱蓬湿地植物-土壤系统中氮的循环和利用系数最高。因此,当未来黄河口的氮负荷量达到N2水平时,将更加有利于碱蓬湿地系统氮的循环及利用;当氮负荷量达到N3或者更高水平时,将不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为此,建议加强新生湿地系统的氮养分动态监测和管理,以使湿地的氮养分始终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即本研究中所设定的N2处理水平。(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黄秀勇[5](2017)在《滨海沙地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结构与养分生物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沿海沙质立地条件下湿地松人工林的生长状况、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结构及其养分分配和养分生物循环特征,旨在较系统掌握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其自肥机制,为维持森林结构和功能稳定,合理评估湿地松人工林营养状况,指导林业生产经营中调节和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合理施肥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24年生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标准木法、枯落物收集,室内物理、化学测定分析等方法,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湿地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与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显着负相关,最大持水量与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着正相关。湿地松林分土壤pH值低,土壤肥力低,贮水能力不足,不利于湿地松后期生长发育。2、通过湿地松林下植被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沿海沙地湿地松人工林下植被稀疏,仅见4科4属4种草灌植物,草灌层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1.054,群落均匀度指数(Jsw)为0.760,生态优势度指数(C)为0.399。阿尔法多样性指数表明,湿地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少,群落中植物的重要值低。草灌层总生物量为28.19 kg/hm2,C和N密度分别仅为11.46 kg/hm2和0.63 kg/hm2。3、通过采用样地法和标准木法,研究估算湿地松乔木层生物量、养分及其分配,结果表明:湿地松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29.5 t/hm2,各组成生物量大小依次为干材>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在所有器官中,元素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N>Ca>K>Mg>P;不同器官元素含量也不同,表现为树叶>树枝>干材>树根>树皮;元素总积累量为59.3 t/hm2,大小依次为C>N>Ca>K>Mg>P,不同器官元素积累量大小依次为干材>树皮>树根>树枝>树叶。细根和针叶生物量仅占总生物量0.26%和6.69%,表明沿海沙地条件下湿地松人工林可能处于生长成熟或衰退期。4、湿地松人工林枯落层养分含量大小为未分解叶>树枝>半分解叶,各组成中养分含量为C>N>Ca>K>Mg>P。枯落层总生物量为2.28 t/hm2,养分总贮量为1.06 t/hm2,在各组成中养分总贮量为半分解叶>树枝>未分解叶。湿地松人工林年凋落物生物量为6.5 t/(hm2·a),其中:针叶的凋落量最大为6.0 t/(hm2·a),占年总凋落物量92%。总凋落物生物量在一年中呈“单峰”变化模式。6月至9月份凋落叶生物量占年总凋落叶生物量80%。5、通过回归分析表明,湿地松凋落物生物量(y)与平均气温(x)呈S型曲线关系,建立的回归方程公式为:y=e(7.541-31.318/x),经方程拟合优度检验、方程显着性检验和回归系数检验,表明该方程是可行的,即可以用每月平均气温来估算湿地松每月凋落物的生物量。6、湿地松人工林5种营养元素利用系数介于0.086~0.117之间,平均仅为0.099;循环系数范围在0.518~0.645,平均为0.578,周转期范围在13 a~22 a之间,平均为17 a。其中,K、Ca的利用系数和循环系数较高,而周转期较短,N、P的利用系数和循环系数较低,而周转期长。(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10-01)
钱伯章[6](2017)在《TechnipFMC与Carbios签署扩大PET酶生物循环合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Carbios公司和英国TechnipFMC公司于2017年6月28日宣布,已经启动了一个项目,用于工业开发Carbios公司专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酶回收工艺。该创新将允许从塑料废弃物生产原始的PET。Carbios和TechnipFMC表示,他们已签署了合同,将Carbios的过程从实验室转为中试规模。(本文来源于《聚酯工业》期刊2017年05期)
钱伯章[7](2017)在《TechnipFMC与Carbios签署扩大PET酶生物循环合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Carbios公司和英国TechnipFMC公司于2017年6月28日宣布,已经启动了一个项目,用于工业开发Carbios公司专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酶回收工艺。该创新技术将允许从塑料废弃物生产原始的PET。Carbios和TechnipFMC表示,他们已签署了合同,将Carbios的过程从实验室转为中试规模。Carbios表示,它的技术可以从包含透明、有色、不透明和复杂的PET各种类型的塑料来生产原始的(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7年08期)
林宇[8](2016)在《沿海沙地厚荚相思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闽东南沿海沙地8年生厚荚相思人工林N、P、K、Ca和Mg的养分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营养元素含量以树叶为最高,干材最低,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N>K>Ca>Mg>P;营养元素总积累量为579.21 kg/hm~2,各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排序为枝>干>皮>叶>根;各营养元素积累量排序为N>K>Ca>Mg>P。0~60 cm土层土壤中5种养分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Ca>K>Mg>P>N,厚荚相思各器官对土壤养分的富集能力排序为叶>根>枝>皮>干。厚荚相思乔木层养分年存留量为72.40 kg/(hm~2·a),年吸收量为255.25 kg/(hm~2·a),总归还量为182.85 kg/(hm~2·a)。5种元素利用系数和周转期均为K>Ca>P>N>Mg,循环速率为Mg>N>P>Ca>K,循环系数为0.72,利用系数为0.28,周转期为3.17 a。厚荚相思林5种营养元素利用效率高,循环速率快,而周转期短,有利于沙质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产力的维持。(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赵文君,丁访军,周凤娇,刘延惠,吴鹏[9](2016)在《贵州西部光皮桦天然次生林生物循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西部林龄10 a的光皮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养分元素积累与分配及生物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天然次生林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总的序列是草本层>树叶>凋落物层>灌木层>枝>根>干,乔木层中各元素含量为N>K>P;营养元素(N、P、K)总积累量为512.04 kg/hm~2,乔木层、林下层植被、凋落物层分别占46.12%、32.66%和21.22%,乔木层养分积累量较低;养分年吸收量、归还量、留存量分别为94.52、74.80、19.72 kg/(hm~2·a),循环系数、利用系数和周转时间分别为0.79、0.40和3.16 a,循环速率依次为N>K>P。该林分循环速率快,周转期短,利于土壤肥力维持,利于林地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实践中合理经营和管理光皮桦林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及维持和改善林地土壤肥力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何斌,廖倩苑,杨卫星,刘俊,滕秋梅[10](2016)在《连续年龄序列尾巨桉人工林微量元素积累及其生物循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尾巨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积累及其生物循环特征,采用野外定位监测与室内分析方法,对连续年龄序列2~6a生尾巨桉人工林5种微量元素(Fe、Mn、Cu、Zn、B)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尾巨桉不同器官5种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树叶或干皮中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树枝和树根,最低是干材;各器官不同微量元素含量均以Mn或Fe最高,其次是Zn和B,Cu最低。(2)2~6a生尾巨桉人工林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为9.264,13.046,17.749,20.516,22.248kg/hm~2,随林分生长过程而逐渐增加,其中乔木层贮存量占60.34%~65.36%,灌草层占13.74~17.56%,地表凋落物层占20.47%~22.16%;林木中不同器官微量元素贮存量以干材最高,其次是树根、干皮和树叶,最低为树枝。(3)5个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分别为3.032,2.817,2.803,2.476,2.267kg/(hm~2·a),不同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以Mn最高,其次是Fe、Zn和B,Cu最低。(4)5个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微量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4.885,5.007,5.594,5.164,4.468kg/(hm~2·a),年归还量分别为1.853,2.190,2.791,2.688,2.201kg/(hm~2·a),营养元素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807,0.593,0.500,0.417,0.332,循环系数为0.379,0.437,0.499,0.521,0.498,周转期为3.269,3.858,4.002,4.605,6.174a。除Mn外,B、Zn、Cu和Fe周转期均明显小于林分实际年龄。由此可见,尾巨桉人工林早期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利用率较低,归还速率较慢,中、后期归还的微量元素较多,归还速率较快,但由于林木中B、Zn、Cu利用效率较高,周转时间较长。因此,应通过施加B、Zn、Cu等微量元素肥料,以维持林地的持久生产力。(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生物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循环式教学是以循环教学和循环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循环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本文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循环教学的理论及策略做简要分析。每一门课程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每节课的教学也应该以其独特的方式构成一种循环。循环教学将一个循环周期分为叁个阶段,每个阶段交替出现,都在恰到好处的激励着学生不断重新开始,巩固强化。本文基于初中生物教学,探讨循环教学会为其带来怎样的启发和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段广宇.Carbios:消费后聚酯的生物循环再利用[J].国际纺织导报.2019
[2].崔志伟.初中生物循环教学模式应用策略分析[J].知识文库.2019
[3].何涛.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闽江河口湿地硫生物循环特征与循环状况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18
[4].胡星云.氮负荷增强对黄河口新生湿地氮生物循环过程与循环状况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黄秀勇.滨海沙地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结构与养分生物循环[D].福建农林大学.2017
[6].钱伯章.TechnipFMC与Carbios签署扩大PET酶生物循环合同[J].聚酯工业.2017
[7].钱伯章.TechnipFMC与Carbios签署扩大PET酶生物循环合同[J].合成纤维.2017
[8].林宇.沿海沙地厚荚相思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特征[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
[9].赵文君,丁访军,周凤娇,刘延惠,吴鹏.贵州西部光皮桦天然次生林生物循环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
[10].何斌,廖倩苑,杨卫星,刘俊,滕秋梅.连续年龄序列尾巨桉人工林微量元素积累及其生物循环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