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论文_董淑松,康慕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播,可靠,传输协议,协议,卫星网络,策略,文件。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董淑松,康慕宁[1](2010)在《基于可靠组播文件传输协议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FTP与TFTP都是常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它们分别适用于点对点任意文件和点对多点小文件传输。如果需要传输的文件有近4G的大小并且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电信刀片式服务器,使用多线程FTP传输的方式一定会占满近乎所有CPU及网络资源,显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结合FTP与TFTP协议各自的特点,采用TCP链路进行传输控制,UDP组播进行数据传送的方式,设计出一种新的文件传输协议RTFTP,在实现了可靠组播文件传输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文件传输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0年09期)

王学军[2](2009)在《BDP网络中TCP友好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个TCP友好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XRMCCP(基于XCP架构的可靠组播拥塞控制协议),该协议的设计具有简便、可扩展、可靠等特性,适合于高带宽迟延(BDP)网络。本文给出了一系列性能方面的仿真实验结果,此外,还对一些设计选择进行了评估。(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期刊2009年10期)

刘星辰,秦浩,张冰[3](2007)在《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SRM(Scalable Reliable Multicast)协议中阐述的原理,详细叙述了IP组播中可靠性的实现原理以及实现机制,并自行设计了一套实现方案,论述了此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07年08期)

孟繁宇[4](2007)在《宽带卫星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互联网随着网络通信设备性能的提高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其可以提供的业务种类也越来越多,为了使某些互联网业务能够更好的运行,人们开始寻求开发在覆盖范围上利用有天然优势的卫星网络提供互联网的业务服务,从而构成空天地一体化的下一代互联网结构。组播通信作为互联网的新型业务,需要同时为大量用户提供业务数据,而宽带卫星凭借其自身的优势恰好成为了实现该种业务的最佳媒介。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克服卫星网络的一些弊端,并充分利用新一代卫星的星上处理功能来实现组播的可靠传输,并综合分析了已有的地面可靠组播协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宽带卫星网络的卫星可靠组播传输协议—SSRMP (Satellite Scalable Reliable Multicast Protocols)。本文首先介绍组播通信的基本理论,通过与单播通信方式比较,分析了组播通信节约带宽的原理以及实现组播通信所必要的一些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可靠组播在组播通信中的重要地位。反馈报文是可靠组播协议中的重要内容,现有的所有可靠组播协议的运行都是基于ACK和NACK报文,本文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反馈报文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的性能表现,并讨论了聚合ACK报文和抑制NACK报文的具体方法。SSRMP协议正是在详细分析了现有有线以及无线网络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工作方式后,针对新一代宽带卫星网络的特点所提出的。该协议参考了现有的多种可靠组播协议的工作方式,提出了采用ACK和NACK混合使用的方式来交互信息,并采用了当先卫星网络中较为流行的分组级FEC作为本地恢复的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SSRMP协议充分考虑了卫星处理能力的不同,将协议细分为SSRMP_PIPELINE协议、SSRMP_OBP协议和SSRMP_OBB协议,以适应不同能力卫星网络的要求。对于SSRMP_OBB协议,本文参考地面系统中一些缓存使用策略,设计了一种2级缓存交替使用的策略。利用OPNET仿真软件对SSRMP协议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发现其性能指标相对于RMTP协议有着较大的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7-07-01)

许辉,吴诗其[5](2007)在《一种卫星网络中基于Agent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IP组播技术是一种可以把单个数据信息同时分发到不同的用户去的网络技术。卫星网络固有的广播信道特性使得它很适合组播应用。然而目前针对卫星网络的可靠组播服务研究很少,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地面Internet组播协议建议,但他们并不适合于卫星网络。在卫星网络组播传输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是传输协议设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宽带卫星网络可靠组播传输协议(ASMTP)。该协议利用接收端Agent来实现卫星组播,采用分组级FEC和本地差错恢复纠正传播中的非相关错误和相关错误。在ASMTP中,还实现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网络环境中,ASMTP性能优于MFTP(MulticastFileTransportProtocol),同时具有较好的网络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刘星辰[6](2007)在《可扩展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组播传输的可靠性问题一直是当前组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由于不同的组播应用对数据传输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没有一种可靠组播协议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论文提出的可扩展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是针对共享白板业务的特点,在讨论了它的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并且实现的。考虑到白板业务的具体应用特点,在比较各种现有的可靠组播传输方案后,最终选定了基于接收端、序号间隔的序列号模式与时间间隔的计时器模式来检测数据包的丢失,用基于接收端、组播? NACK?反馈信息的方式来恢复丢包数据。仅基于以上选定的可靠传输方案还无法完全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因此论文还设计了一种控制信息-会话报文-来保障发送端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准确无误到达接收端。随后本论文又详细阐述了协议设计原理、设计流程、报文格式等内容,对选定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在论文的结尾还对协议的实现原理以及部分实现细节做了阐述,完善了协议设计。(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01-01)

宁兆彬[7](2003)在《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延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可靠组播协议延迟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 RMTP)中的发送者、接收者、指定接收者平均等待时间定量分析 ,并由此推导出可靠组播传输协议传输总延迟 .除此之外 ,还考虑了可靠传输所有数据报的延迟和周转消息延迟并给出了定量分析 .在丢失概率、接收者数目、发送速率等条件变化的情况下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同其他两类可靠组播协议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可靠播传输协议的各类延迟相对较低并且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扩展性 .(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王旭,张树京[8](2002)在《IP网上可靠组播传输协议(RMSA)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IP网上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RMSA) .RMSA协议设计方案中 ,首次使用了通过组播发送方驱动、动态为各个接收节点选择重传请求处理节点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得RMSA协议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较好地适应大规模组播应用中组播树的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状况发生动态变化的情况 .仿真实验表明 ,RMSA具有差错修复时延较小和重复修复数据较少的优点 .同时对现有IP网上路由器组播功能的改动量较现有的方案LMS(lightweightmulticastservice)和PGM (pragmaticgeneralmulticast)少 ,因此更加接近实用 .(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王斌,刘增基,李红滨,张冰[9](2001)在《基于ACK和NAK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性能分析和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目前各种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基础上 ,归纳构建了两类基本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基于确认(ACK)的和基于否定确认 (NAK)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在典型的组播网络系统模型基础上 ,对这两类协议以及一种主要的改进协议在占用网络带宽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和比较 .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否定确认且采用否定确认压缩策略 (NAKCompression)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成功传输组播数据包所需要的带宽较小 ,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1年10期)

王斌,刘增基,李红滨,张冰[10](2001)在《空间相关丢包条件下基本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即缺乏统一的数学模型和对空间相关丢包条件下协议性能的分析 ,归纳构建了两类基本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基于确认的和基于否定确认的可靠组播协议 .利用数学方法在具有空间相关丢包特性的系统模型上分析了这两类协议模型 .目的在于从数学的角度定性地分析这两种协议在网络带宽和可扩展性方面各自的性能特点 .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否定确认且采用否定确认抑制策略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成功传输组播数据包时所需要的带宽较小 ,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了一个TCP友好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XRMCCP(基于XCP架构的可靠组播拥塞控制协议),该协议的设计具有简便、可扩展、可靠等特性,适合于高带宽迟延(BDP)网络。本文给出了一系列性能方面的仿真实验结果,此外,还对一些设计选择进行了评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董淑松,康慕宁.基于可靠组播文件传输协议的设计与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

[2].王学军.BDP网络中TCP友好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3].刘星辰,秦浩,张冰.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设计[J].数字通信世界.2007

[4].孟繁宇.宽带卫星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5].许辉,吴诗其.一种卫星网络中基于Agent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

[6].刘星辰.可扩展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7].宁兆彬.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延迟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王旭,张树京.IP网上可靠组播传输协议(RMSA)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9].王斌,刘增基,李红滨,张冰.基于ACK和NAK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性能分析和比较[J].电子学报.2001

[10].王斌,刘增基,李红滨,张冰.空间相关丢包条件下基本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表示了叁种协议随着接收者数目的增加,平...RM TP结构简化图SCSRM方案协议栈RMTP结构简化图网络场景模型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连接图

标签:;  ;  ;  ;  ;  ;  ;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论文_董淑松,康慕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