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梅雨降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梅雨,梅雨期,环流,中下游,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
梅雨降水论文文献综述
徐亚钦,吴松涛,杨旺文,刘学华,黄艳[1](2019)在《浙江省梅雨锋强降水的锋生及环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浙中西(浙江省中部和西部)梅雨锋强降水的锋生及环流特征,以2016年6月15日一次典型梅雨为代表,采用ERA-INTERIM(0.25°×0.25°)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顶亮温和雷达资料,运用风场分解、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锋生与强降水的对应关系及环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典型梅雨处于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下,强降水区与中低层锋生区有较好对应。锋区维持时,强降水区伴随中层倾斜锋生和形变锋生;锋区南压时,强降水区伴随中层倾斜锋生和低层水平锋生。低层梅雨锋北侧为超地转偏西气流,南侧为非地转东南气流,它们分别影响了北侧非平衡偏北气流和南侧平衡西南气流的发展,从而影响锋生系统。在锋区存在低层地转偏差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形成次级环流上升支,锋后反之。此外,锋前低空纬向风为次地转,而锋后低空纬向风为超地转,高空纬向风为次地转,这进一步促进了次级环流的发展。合成场中,在200 hPa西风槽槽后及槽前分别存在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显着增强区;在700 hPa浙北(浙江北部)地区存在东北气流显着增强区。合成锋生各分解项的水平及垂直分布与典型个例较类似。低层锋生主要由散度项贡献,形变项次之,倾斜项则起负作用;中层锋生主要由倾斜项贡献,形变项次之;高层锋消主要由倾斜项贡献。(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赵晓琳[2](2019)在《2018年我国梅雨特征及梅雨期降水异常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全国加密气象台站逐日降水量、NCEP/NCAR逐日再分析和NOAA OLR资料,分析了2018梅雨期实况降水特征、导致入梅偏晚的大气环流高中低层配置、梅雨期雨量异常偏少的主要原因,并讨论了梅雨预报的前兆信号,旨在通过分析,为今后这类梅雨年的预报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分析结果表明:1)2018年梅雨期开始时间异常偏晚,梅雨期明显偏短(较气候平均偏短10天左右),梅雨量显着偏少(较气候平均偏少3~4成),强降水中心分散,雨带位置不稳定(仅有3次范围较大的强降水过程)。2)高层南亚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季节性北跳推迟,中层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推迟,低层夏季风北推进程慢,高低层大气环流系统的共同作用,导致2018年入梅偏晚;梅雨期偏短,副高强度、位置及台风活动减弱来自南海的水汽输送,强降水过程少,导致整个梅雨期雨量偏少。3)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暴发偏晚,强度偏弱,不利于南海夏季风暴发,因而对入梅偏晚有一定指示意义;ITCZ的演变过程通过改变热力和动力过程影响副高的变化,为出入梅提供了很好的前期征兆。(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杨佳星,樊雨鑫[3](2019)在《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与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79-2013年长江淮河流域36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梅雨期降水偏多、偏少年低频振荡分析得出:长江淮河流域梅雨期偏多、偏少年降水存在10~20d和30~60d低频振荡,而10~20d振荡强度整体强于30~60d振荡。(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董李丽[4](2019)在《青藏高原“敏感区”地表通量、水汽输送结构对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异常降水的综合影响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的“第叁极”,且不同区域的地形形态各异,为全球天气、气候变化的关键“敏感区”,该“敏感区”动力、热力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东亚尤其中国东部的大气环流和水分循环分布。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高原大地形下游,是世界上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和暴雨频发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气候尺度的相关特征,重点剖析与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异常降水过程有关的高原主体视热源Q_1、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通量、东亚季风水汽输送、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等多因素协同影响;从天气尺度的视角,进行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过程的多因素综合诊断分析与模拟试验,进一步印证影响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异常降水过程的气候相关因素,即高原主体视热源Q_1、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通量、水汽输送等的协同作用,以揭示影响梅雨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分布变异的可能机理。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和暴雨频数极值的东-西向带状核心区,通过追踪分析可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年际变化与上游高原东南缘“敏感区”陆-气过程“强信号”特征存在显着的关联,且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较感热更具有上游“强信号”特征。(2)从气候相关特征(年际变化)的视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年,高原和东亚季风区水汽输送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特征出现显着差异。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变化不仅是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异常降水及其环流型的“强信号”,而且与高原主体视热源Q_1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原主体视热源Q_1变化亦对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存在调制作用。7月,高原主体视热源Q_1异常强(弱)年,高原地区近地层(对流层中部)为异常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高原东南缘“敏感区”近地层水汽输送强(弱),地表潜热为异常低(高)值年,该区域近地层呈异常高(低)湿状况及其指向长江流域东-西向强(弱)的水汽输送特征,即东亚季风水汽输送系统偏南(北)的环流型,该环流型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低云量和总云量偏多(少),该地区降水偏多(少),暴雨频次偏高(低),上述两类不同的东亚季风水汽输送环流型可分别描述出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强信号”与高原主体视热源Q_1及其水汽输送结构的响应特征。(3)本文提出一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异常降水与水汽输送结构相关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新指数,更加合理地表征了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雨带的南北移动特征。在高原热力驱动背景下,7月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表现出显着的气候特征“强信号”,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新指数存在更为合理的响应关系。即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弱(强),与水汽输送相关的副热带高压脊线新指数偏南(北),则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少)且中国东部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多)。(4)从天气尺度特征的视角,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降水过程综合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试验,进一步印证了高原东南缘“敏感区”是源自中低纬海洋水汽流汇合的上游“通道口”和高原水汽的“转运站”,该地区地表潜热变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异常降水环流型变化的前兆性“强信号”。选取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异常高、低值典型各叁年7月的逐日样本,研究发现,典型年高原主体视热源、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滞后3-5天与移出高原的降水系统相关显着,其中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异常高、低值典型年对应的高相关降雨带位置和水汽输送方向呈显着差异,即高原主体视热源Q_1偏高(低),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偏低(高),两者对应降水系统移向的特征偏东(北),相关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东部北方地区),研究表明高原主体视热源Q_1、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均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具有3-5天左右的前兆性“强信号”特征。通过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强、弱和水汽状况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结果亦证实了高原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和水汽状况对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的“强信号”特征。(5)提出青藏高原主体热源及其东南缘“敏感区”地表潜热、多尺度水汽输送结构、副热带高压环流系统对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综合相关物理模型。研究从气候相关特征的角度,揭示了高原地表潜热通量“强信号”与高原主体视热源Q_1、副热带高压环流系统及其水汽输送结构等多因素协同影响作用,并基于降水过程的多因素综合诊断分析与模拟试验,从天气尺度的视角,印证了上述的气候相关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叶德超,管兆勇,孙思远,李鑫,夏阳[5](2019)在《2016年梅雨期间长江中下游强降水与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6—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强降水事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2479站逐月及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2016年梅雨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欧亚大陆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活动的关系,并诊断了两者之间的信息流向。结果表明,梅雨期间的高频斜压波动具有明显的下游频散效应。波动起源于黑海,沿西北—东南方向于3—4 d后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斜压波包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波作用通量矢量的分布表明,梅雨期间逐日均有来自西风带上游的扰动能量向长江中下游流域传播。而梅雨期间降水与斜压波包的信息流关系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传递。因此,3—4 d并源于黑海附近的斜压波包活动是2016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异常降水的成因。这些结果为深刻认识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事件发生的成因和有效预测提供了线索。(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渊策,王角凤[6](2018)在《低纬度衢州地区梅雨季节天气的降水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衢州地区梅雨季节的统计数据出发,分析了近几年来的梅雨发生时间和降水分布规律,针对性讨论了特殊年份下的极端天气形成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36期)
王佳,周玉良,周平,金菊良[7](2018)在《基于集对分析的安徽省梅雨期降水空间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安徽省梅雨的空间特征,据安徽省1957~2016年共60年14个站的逐日降水、气温资料,识别梅雨过程,得各站的入梅日、出梅日、梅雨期长度和梅雨量等特征值。基于南北气候地理分异规律,将安徽省分为江南、江淮和淮北3个区域,采用标准化指数对3个区域的梅雨量、年降水量的多寡进行状态划分,运用集对分析对3个区域间的梅雨量、年降水量的空间特征以及每个区域内梅雨量与其年降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南、江淮和淮北3个区域的多年平均入梅日分别为6月15日、6月21日和7月3日,出梅日分别为7月9日、7月13日和7月20日,梅雨期长度分别为24、22、17d,多年平均梅雨量分别为323.2、232.1、194.3mm;无论是梅雨量还是年降水量,江南和淮北区域间的联系度都是3个区域中的最小值,而江淮和江南区域间梅雨量、年降水量状态的同一度最大,表明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渐变特征;3个区域内的梅雨量与年降水量状态的同一度都达到55%以上。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梅雨现象与规律。(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王珂[8](2018)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异常年降水及大气环流差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82-2011年中国800余站逐日平均降水的站点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951-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征量资料,将梅雨期异常年分为叁种类型,并采用气候诊断方法研究了叁类梅雨期异常年的降水以及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Ⅰ型梅雨具有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长、梅雨期雨量大的特点,而Ⅱ型梅雨入梅晚,梅雨期短,梅雨量小,Ⅲ型则表现为入梅早、出梅也早,梅雨期短,梅雨量小。Ⅰ型梅雨期降水的大值中心偏东,Ⅱ型大值中心偏西偏北,Ⅲ型梅雨降水的大值中心较前两类更偏东且偏南。Ⅰ型和Ⅲ型梅雨雨带向北到达长江流域的时间明显早于Ⅱ型。Ⅰ型梅雨的副高北界北跳越过25°N的时间早,Ⅱ型梅雨晚。Ⅱ型梅雨年副高强度明显强于其余两类,Ⅲ型梅雨副高强度最弱。梅雨期100hPa流场Ⅰ型梅雨仅存在一个反气旋环流中心,Ⅱ型和Ⅲ型梅雨为两个独立的反气旋环流中心,Ⅱ型梅雨热带东风急流带范围最广强度最大,Ⅰ型急流带范围最小强度最弱。(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期刊2018-10-24)
韩翠,尹义星,黄伊涵,刘梦洋,王小军[9](2018)在《江淮梅雨区1960—2014年夏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江淮梅雨区66个测站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多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手段,探究该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夏季极端降水指数以上升为主,显着上升区主要位于东部。(2)夏季极端降水指数第一特征向量呈全"+"分布形态,北部地区更强,第二特征向量呈"西北+东南-"分布形态;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呈上升趋势,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变化趋势不明显。(3)在强(弱)夏季极端降水典型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中纬度地区表现出经(纬)向型环流分布特征,利于(不利于)江淮地区极端降水发生;同时,对流层中、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中层气流辐散增强),水汽通量增强、辐合(减弱、辐散),因此,梅雨区极端降水异常增强(减弱)。(本文来源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陈超,陈方远,李习瑾,冉阳,胡萍[10](2018)在《利用WRF模式对梅雨季节一次降水过程的风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的产物结果,由图1(a)可知,梅雨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它可从中国的西南延伸到中国东海至日本一带,形成一条从6月19日持续至7月8日的东北走向的稳定雨带[1]。在江淮地区,初夏季节由梅雨锋带来的降水量就占整个夏季降水量的45%.梅雨锋带来的强降水常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梅雨活动是最受关注的社会与科学问题之一。运用WRF模式对2014-06-24—2014-07-27这次梅雨过程进行模拟,选取不同的分辨率、初始和边界条件,分别对这次梅雨过程进行模拟,并检验其模拟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8年10期)
梅雨降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全国加密气象台站逐日降水量、NCEP/NCAR逐日再分析和NOAA OLR资料,分析了2018梅雨期实况降水特征、导致入梅偏晚的大气环流高中低层配置、梅雨期雨量异常偏少的主要原因,并讨论了梅雨预报的前兆信号,旨在通过分析,为今后这类梅雨年的预报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分析结果表明:1)2018年梅雨期开始时间异常偏晚,梅雨期明显偏短(较气候平均偏短10天左右),梅雨量显着偏少(较气候平均偏少3~4成),强降水中心分散,雨带位置不稳定(仅有3次范围较大的强降水过程)。2)高层南亚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季节性北跳推迟,中层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推迟,低层夏季风北推进程慢,高低层大气环流系统的共同作用,导致2018年入梅偏晚;梅雨期偏短,副高强度、位置及台风活动减弱来自南海的水汽输送,强降水过程少,导致整个梅雨期雨量偏少。3)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暴发偏晚,强度偏弱,不利于南海夏季风暴发,因而对入梅偏晚有一定指示意义;ITCZ的演变过程通过改变热力和动力过程影响副高的变化,为出入梅提供了很好的前期征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梅雨降水论文参考文献
[1].徐亚钦,吴松涛,杨旺文,刘学华,黄艳.浙江省梅雨锋强降水的锋生及环流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2019
[2].赵晓琳.2018年我国梅雨特征及梅雨期降水异常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
[3].杨佳星,樊雨鑫.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与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J].现代农业研究.2019
[4].董李丽.青藏高原“敏感区”地表通量、水汽输送结构对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异常降水的综合影响特征[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
[5].叶德超,管兆勇,孙思远,李鑫,夏阳.2016年梅雨期间长江中下游强降水与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的关系[J].气象学报.2019
[6].王渊策,王角凤.低纬度衢州地区梅雨季节天气的降水特征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7].王佳,周玉良,周平,金菊良.基于集对分析的安徽省梅雨期降水空间特征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8
[8].王珂.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异常年降水及大气环流差异特征[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2018
[9].韩翠,尹义星,黄伊涵,刘梦洋,王小军.江淮梅雨区1960—2014年夏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8
[10].陈超,陈方远,李习瑾,冉阳,胡萍.利用WRF模式对梅雨季节一次降水过程的风场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