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微生物论文_张虎,陈雨薇,方敏,吴永宁,宫智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定化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水体,基材,菌丝,硫酸盐,芳烃,苎麻。

固定化微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虎,陈雨薇,方敏,吴永宁,宫智勇[1](2019)在《硅藻土共固定化微生物去除米粉中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稻谷中镉的污染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大的国家,探讨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微生物去除镉效率,利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和硅藻土共固定化植物乳杆菌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结果: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对1号大米(0.459±0.006 mg/kg)和2号大米(0.873±0.031 mg/kg)中镉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0.020±0.100)%和(77.250±1.050)%。单因素实验发现,当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和硅藻土含量分别为3%、2%和1%;植物乳杆菌悬液OD62。为1.5;发酵时间为54 h;小球用量为2.5:5(小球质量:米粉质量);料液比为1:5.5时,其镉去除率最高,此时1号和2号米粉镉去除率达(90.010±1.010)%和(87.800±0.540)%,消减后米粉中镉含量为(0.051±0.003) mg/kg和(0.108±0.034) mg/kg。讨论:对其品质分析发现发酵过程中没有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的化学键或基团,对大米粉的品质几乎无影响,且弥补了传统发酵法中微生物难以分离的缺点。(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李琦,杨晓玫,张建贵,冯影,杨琰珊[2](2019)在《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已延伸到了各个领域中。鉴于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技术对农业领域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归纳了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载体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评述。本综述为农用固定化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技术、载体选择和应用途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田秀梅,王晓丽,彭士涛,赵俊杰,王旭[3](2019)在《乙酸改性苎麻纤维固定化微生物的石油污染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酸改性苎麻纤维为载体吸附固定石油降解菌群,考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游离菌和苎麻纤维固定化菌降解原油的影响,并对烷烃降解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吸附-生物降解过程在原油污染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固定化菌的生物降解率为85.16%。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图显示,改性载体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能将微生物和石油烃吸附在表面及内部空隙中。且细菌自身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增强了对载体材料的粘附,细菌活性未受影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固定化菌剂比游离菌群表现出更好的环境耐受性。GC-FID分析发现,固定化菌剂对短链烷烃(C12~C20)的降解率高达94.85%。(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杨丽娟,赵长江,王玉凤,曹迪[4](2019)在《秸秆炭基微生物肥固定化条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固定化技术对微生物肥性能的影响,特选取一株固氮效果较好的菌种15027,用于制备秸秆炭基固定化微球。利用正交实验对秸秆炭基固定化微球的影响因素及水平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测定固定化微球的物理特性来确定固定化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固定化微球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及营养情况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司圆圆,陈兴汉,关则智,姚启魏[5](2019)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优势菌浓度高、活性好、防止微生物流失、节约成本等优点,在水产养殖行业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的种类、固定化材料及方法和应用于养殖水质调控的机理,最后对其在水产养殖行业水处理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进展望。本文可以为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乔鑫[6](2019)在《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的制备及其对水中无机氮的去除》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以生物炭为固定化载体负载异养硝化细菌或好氧反硝化细菌对水中无机氮(NH_4~+-N或NO_3~--N)的去除效果,分别筛选鉴定了一株异养硝化细菌Pseudomonas sp.Strain-??和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I。在此基础上,以未改性、HNO_3、Mg~(2+)、NaOH及NaOH+Mg~(2+)联合改性的稻壳生物炭为载体,分别采用吸附法和包埋法制备微生物固定化体,进行微生物固定化体对NH_4~+-N及NO_3~--N的去除动力学,以及Pseudomonas sp.Strain-??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I的生长动力学研究。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对水中的无机氮(NH_4~+-N/NO_3~--N)的去除效果较好,在100 mg?L~(-1) NH_4~+-N溶液中,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去除率最大可达到90.93%;在100 mg?L~(-1) NO_3~--N溶液中,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去除率最大可达到91.49%。采用HNO_3、Mg~(2+)、NaOH及NaOH+Mg~(2+)改性方法,对稻壳生物炭进行改性以提升其对无机氮(NH_4~+-N/NO_3~--N)的吸附效果及对微生物的固定效果。其中,NaOH+Mg~(2+)联合改性生物炭(NMBC)的性能改善最为显着。与未改性的稻壳生物炭相比,NaOH+Mg~(2+)联合改性稻壳生物炭的pH值和pH_(pzc)分别增大1.42和2.36,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增大至改性前的3.56倍和3.20倍,总酸性含氧官能团量减少了0.207 mmol?g~(-1),总碱性含氧官能团量增加了0.530 mmol?g~(-1),Pseudomonas sp.Strain-??在生物炭表面吸附固定的微生物量增加了333.05 nmol P?g~(-1)。生物炭基异养硝化细菌的固定及其对水中NH_4~+-N去除的研究表明,Pseudomonas sp.Strain-??具有较强的异养硝化能力,初始NH_4~+-N浓度为116.18 mg?L~(-1)时,NH_4~+-N和TN的72 h去除率分别达到80.24%与21.35%。NaOH+Mg~(2+)联合改性提高了稻壳生物炭或以稻壳生物炭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制得微生物固定化体对NH_4~+-N的去除能力。NH_4~+-N初始浓度为100mg?L~(-1)时,培养体系反应5 h后,NaOH+Mg~(2+)联合改性生物炭对NH_4~+-N的去除率为20.43%,主要为生物炭吸附作用;而NaOH+Mg~(2+)联合改性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对NH_4~+-N的去除率为58.35%,是生物炭吸附与微生物降解的联合作用。可见,负载细菌在固定化体去除NH_4~+-N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始NH_4~+-N浓度为100 mg?L~(-1)、200 mg?L~(-1)和300 mg?L~(-1)的条件下,在48小时内探索了未改性和改性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NH_4~+-N的去除动力学。结果表明,NaOH+Mg~(2+)改性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对水中NH_4~+-N的去除能力最强,而未改性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对水中NH_4~+-N的去除能力最弱。以NaOH+Mg~(2+)联合改性稻壳生物炭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制得微生物固定化体,比较其与吸附法制得固定化体对NH_4~+-N的去除效果。发现吸附法制得微生物固定化体对NH_4~+-N的去除优于包埋法。NH_4~+-N初始浓度为100mg?L~(-1)时,硝化细菌Pseudomonas sp.Strain-??吸附固定于NaOH+Mg~(2+)联合改性稻壳生物炭上(NMBC-吸附)48 h去除率为90.93%,最大去除速率为15.20 mg?(L?h)~(-1);包埋固定(NMBC-包埋)时去除率为79.32%,最大去除速率为11.37 mg?(L?h)~(-1)。另外,以NaOH+Mg~(2+)联合改性稻壳生物炭为载体制得微生物固定化体,降解NH_4~+-N的生长动力学模拟(Monod和Andrews模型)结果表明,与包埋法相比,吸附法制得固定化体更有利于细菌利用底物NH_4~+-N生长。Andrews模型中Pseudomonas sp.Strain-??利用NH_4~+-N为底物生长时,吸附法与包埋法各参数值分别为:μ_(max)(最大比生长速率)0.287 h~(-1)及0.258 h~(-1),K_s(半饱和速率常数)103.26 mg?L~(-1)及117.96 mg?L~(-1),K_(s1)(抑制常数)342.88 mg?L~(-1)及285.19 mg?L~(-1)。生物炭基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固定及其对水中NO_3~--N去除的研究表明,所筛选的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I具有较强的好氧反硝化能力,NO_3~--N初始浓度为69.25 mg?L~(-1)时,NO_3~--N和TN的72 h去除率分别达到100%与53.92%。与未改性的稻壳生物炭相比,NaOH+Mg~(2+)联合改性后的生物炭,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I在其表面吸附固定的微生物量增加了309.14 nmol P?g~(-1)。NaOH+Mg~(2+)联合改性提高了稻壳生物炭或以稻壳生物炭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制得微生物固定化体对NO_3~--N的去除能力。NO_3~--N初始浓度为100mg?L~(-1)时,培养体系反应5 h后,NaOH+Mg~(2+)联合改性生物炭对NO_3~--N的去除率为12.63%,主要为生物炭吸附作用;而NaOH+Mg~(2+)联合改性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对NO_3~--N的去除率为44.44%,是生物炭吸附与微生物降解的联合作用。在初始NO_3~--N浓度为100 mg?L~(-1)、200 mg?L~(-1)和300 mg?L~(-1)的条件下,在48小时内探索了未改性和改性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NO_3~--N的去除动力学。结果表明,NaOH+Mg~(2+)改性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对水中NO_3~--N的去除能力最强,而未改性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对水中NO_3~--N的去除能力最弱。以NaOH+Mg~(2+)联合改性稻壳生物炭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制得微生物固定化体,比较其与吸附法制得固定化体对NO_3~--N的去除效果。发现吸附法制得微生物固定化体对NO_3~--N的去除优于包埋法。NO_3~--N初始浓度为100mg?L~(-1)时,反硝化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I吸附固定于NaOH+Mg~(2+)联合改性稻壳生物炭上(NMBC-吸附)48 h去除率为91.49%,最大去除速率为12.78 mg?(L?h)~(-1);包埋固定(NMBC-包埋)时去除率为90.63%,最大去除速率为9.08 mg?(L?h)~(-1)。以NaOH+Mg~(2+)联合改性稻壳生物炭为载体制得微生物固定化体,降解NO_3~--N的生长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与包埋法相比,吸附法制得固定化体更有利于细菌利用底物NO_3~--N生长。Andrews模型中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I利用NH_4~+-N为底物生长时,利用NO_3~--N为底物生长时,吸附法与包埋法各参数值分别为:μ_(max) 0.204 h~(-1)及0.199 h~(-1),K_s 71.78 mg?L~(-1)及82.53 mg?L~(-1),K_(s1) 413.12 mg?L~(-1)及398.01 mg?L~(-1)。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改性对提高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性能的作用,以及固定化方法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的水处理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袁鑫[7](2019)在《固定化微生物强化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废水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有长期潜在的威胁。生物处理单元由于在技术、成本、运行效果和管理等方面有诸多优点成为工业废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随着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用于处理多种工业废水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时,常因为废水水质水量复杂多变、可生化性低且伴有生物毒性等原因,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而随着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工业废水的处理拥有了新的方向。固定化载体的选择是该技术成功实现的重要环节,传统载体在结构性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该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因此寻求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吸附,比表面积大,挂膜速度快,物理性能优异的载体材料非常重要。氧化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性能被广泛研究,同时考虑到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和传质性能,本实验选择天然载体材料及氧化石墨烯材料来制备固定化载体。本文使用海藻酸钠和氧化石墨烯制备气凝胶载体,同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异养硝化真菌Penicillium sp.L1制备并优化菌丝球,考察了两种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性能和影响因素,不仅为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工业废水的处理积累了经验。以Penicillium sp.L1为研究对象,制备并优化L1菌丝球。实验结果表明:(1)最佳优化条件为pH=7、接种量为60颗、再培养时间为3 d。优化后的L1菌丝球有规则的网状结构和均匀、发达的网孔,菌丝体结构粗壮完整。(2)菌丝球固定化系统(IS-MP)在模拟废水中有更高的氨氮降解速率(12 h的氨氮降解率:实验组85.67%;对照组69.19%),降解优势在混合废水中更加突出。(3)在摇瓶中以2:1(模拟废水:焦化废水)的比例配制混合废水研究IS-MP对焦化废水的处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IS-MP的处理效果优于游离细菌。(4)IS-MP的最佳接种量为90颗。使用氧化石墨烯(GO)和海藻酸钠(SA)制备并优化GO-SA载体,并对其性能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GO-SA最佳配比为1:10,提高GO含量可以有效的提高载体的强度,同时也略微提高负载微生物后的水处理效果。(2)GO-SA载体的密度为0.97 g/cm~3,比表面积约14.41m~2/g,在结构上多孔、堆迭、粗糙,有良好的微生物吸附附着能力和生物相容性。(3)GO-SA载体对氨氮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1/n=1.767)。吸附量和吸附率随初始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大。(4)在模拟废水中,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固定化系统(IS-GO/SA)在低温时拥有比游离细胞更高的微生物生长速率和污染物去除速率,同时对废水中pH的改变也有一定的缓冲能力。(5)在摇瓶中以2:1(模拟废水:焦化废水)的比例配制混合废水研究IS-GO/SA对焦化废水的处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IS-GO/SA的处理效果优于游离细菌,且与IS-MP相比也有较大优势。(6)GO-SA具有一定脱除废水色度的能力,并能在恶劣环境中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保障。(7)IS-GO/SA的最佳接种量为15个。使用GO-SA载体固定化混合菌群FG-06,在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MBBR)中研究对混合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环境温度降低会导致COD去除率下降,曝气量的增加会显着提高反应器的氨氮降解率,进水水质显着影响着反应器对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率。(2)在同等条件下,IS-GO/SA出水明显优于活性污泥系统(ASS)。(3)仅生物处理单元,反应器总体的氨氮和COD去除效果不理想,苯酚保持99%以上的去除率。(4)IS-GO/SA在最佳条件下氨氮降解率为97.1%,COD去除率为91.9%。(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孙安琪[8](2019)在《炭基材料固定化微生物及其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性,长期暴露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目前,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微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PAHs的根本途径,基于其科学原理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强化修复措施,在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中呈现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研究者的重点关注。但目前利用优质的炭基材料为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较少,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急需开展深入探讨。本研究以PAHs污染土壤为菌源,通过富集培养法筛选分离获得一株PAHs降解菌,利用不同炭基材料为载体,采用浸泡吸附法固定PAHs降解菌,以nidA基因丰度和脱氢酶活性表征固定化效果,结合固定化复合材料对溶液中典型PAHs的去除效果,探讨炭基材料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的优化工艺及关键因子,并利用泥浆反应器研究固定化复合材料对土壤中PAHs的强化修复的应用效果和潜力。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一株PAHs高效降解菌ZL7,经鉴定为分枝杆菌属。ZL7在8天内对芘的降解率达到90.32%(50 mg·L~(-1)),而且可以以菲、苯并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为碳源进行代谢。(2)本研究中利用炭基材料制备固定化复合材料的优化条件为:以LB为固定化培养基,炭基材料/菌株种子液的投加比例为1:30,固定化时间为24 h。连续培养36天后,猪粪炭基材料(PM)和水稻秸秆炭基材料(RS)固定的nidA基因丰度能分别维持在3.30×10~9±1.35×10~9拷贝数·g_土~(-1)和5.32×10~9±1.26×10~9拷贝数·g_土~(-1)。水稻秸秆炭基材料(RS)、猪粪炭基材料(PM)、大豆秸秆炭基材料(SS)制备的固定化材料在溶液中对芘的去除效果均可超过96%。(3)猪粪炭基材料固定化ZL7(IMPM)和水稻秸秆炭基材料固定化ZL7(IMRS)均可强化去除土壤中的PAHs。各种调控措施的结果显示,IMRS的最优调控组合为土水比1:10(W/V),接种固定化材料,投加水杨酸2 g·kg~(-1),不添加表面活性剂Brij 30,IMPM的最优调控组合为土水比1:10(W/V),接种固定化材料,不投加水杨酸,添加表面活性剂Brij 30 10 g·L~(-1)。IMRS在最优调控措施下投加24天对总PAHs的强化去除率达56.70%,高于IMPM的43.89%。综上所述,不同炭基材料固定化PAHs降解菌的最优条件不尽相同,而固定化复合材料在适宜的调控措施可以高效的强化修复污染土壤,研究结果为炭基材料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PAHs污染土壤的强化修复应用提供了科技支撑。(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8)

汤瑶[9](2019)在《关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坑塘黑臭水体的净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在污水治理工作中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能够避免周围污染物和其他微生物对菌体造成危害。针对坑塘黑臭水体的具体情况,使用固定化复合菌进行好氧条件下的生化作用处理,研究其对坑塘黑臭水体中NH3-N的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9年05期)

张婷[10](2019)在《微生物载体的制备及固定化生物膜处理含硫酸盐废水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盐的废水具有潜伏性、降解周期长、对环境危害大等特点,一直是污水处理中的难点。硫酸盐还原菌(SRB)厌氧生物法因具有能耗低,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硫酸盐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微生物以悬浮式生长的反应器系统存在停留时间短,菌体易流失,启动时间长等问题。目前,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吸引了广大科学研究者们的兴趣。本文采用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了不同有机硅树脂MTQ含量的球形大孔聚合物载体PS-MTQ,考察MTQ含量对大孔聚合物载体形貌,孔道结构,疏水性等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MTQ添加量,在此基础上将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的Fe304颗粒负载在大孔聚合物载体表面,研究了Fe3O4含量对球形磁性大孔聚合物载体Fe304-PS-MTQ的形貌,孔道结构,疏水性及磁性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Fe304添加量。此外,将大孔聚合物载体PS-MTQ、磁性大孔聚合物载体Fe304-PS-MTQ及活性炭用于硫酸盐还原菌的固定化,考察了微生物载体的固定效果和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TQ的含量对大孔聚合物载体PS-MTQ的表面疏水性和孔道结构有显着的影响,随着MTQ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疏水性线形增加,然而硅树脂与苯乙烯在聚合过程中的相分离现象影响大孔材料的孔隙率。大孔聚合物载体PS-30%MTQ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接触角为118.80°)和合适的孔道结构;Fe304颗粒的加入抑制了磁性大孔聚合物载体Fe3O4-PS-MTQ中硅树脂的相分离现象,有利于泡孔和窗孔的形成,随着Fe3O4含量增加,疏水性仅略有下降。SRB的负载研究表明,相对PS-30%MTQ,1.5 Fe3O4-PS-MTQ有较高的活细菌密度,微生物广泛分布在1.5 Fe304-PS-MTQ的内外表面。在不同的硫酸盐浓度下,1.5 Fe304-PS-MTQ和PS-3O%MTQ上负载的生物膜的脱硫率相近,均高于其他两种体系。在高浓度硫酸盐下,磁性大孔聚合物载体1.5 Fe3O4-PS-MTQ负载的生物膜的脱硫率始终略高。以上说明Fe3O4颗粒的加入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促进了微生物的负载和增殖。(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0)

固定化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已延伸到了各个领域中。鉴于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技术对农业领域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归纳了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载体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评述。本综述为农用固定化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技术、载体选择和应用途径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定化微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张虎,陈雨薇,方敏,吴永宁,宫智勇.硅藻土共固定化微生物去除米粉中镉的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李琦,杨晓玫,张建贵,冯影,杨琰珊.农用微生物菌剂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3].田秀梅,王晓丽,彭士涛,赵俊杰,王旭.乙酸改性苎麻纤维固定化微生物的石油污染修复研究[J].应用化工.2019

[4].杨丽娟,赵长江,王玉凤,曹迪.秸秆炭基微生物肥固定化条件优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

[5].司圆圆,陈兴汉,关则智,姚启魏.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6].乔鑫.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体的制备及其对水中无机氮的去除[D].太原理工大学.2019

[7].袁鑫.固定化微生物强化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8].孙安琪.炭基材料固定化微生物及其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D].华侨大学.2019

[9].汤瑶.关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坑塘黑臭水体的净化探讨[J].节能.2019

[10].张婷.微生物载体的制备及固定化生物膜处理含硫酸盐废水技术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包埋颗粒内硝化菌的PCR扩增结果:(a...固定化微生物呼吸活性-时间的关...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对不同...固定化微生物示意图菌株H、F制成固定化微生物前后...载体固定化微生物电镜照片

标签:;  ;  ;  ;  ;  ;  ;  

固定化微生物论文_张虎,陈雨薇,方敏,吴永宁,宫智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