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力资本市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门槛,效应,模型,理论。
人力资本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温志强,郝雅立[1](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本市场的优化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叁要素与叁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力作为传统叁要素之一的关键供给要素,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本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正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不同于以往强调需求方的视角,将劳动力作为供给方,解读人力资本理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语义,从劳动力市场的叁要素、叁维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既有不足和潜在优势:主体面临制度障碍但逐渐克服、客体总量低质但持续投入、行为管理从依托政府转向借助市场,规模上数量优势渐弱但开启技术和制度优势、质量多有担忧但快速提升、结构从畸形发展到关注优化,最后从政府、企业主和劳动者层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优化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胡建国,裴豫[2](2019)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理论解释,有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对此,综合两种理论解释并纳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建构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分析模型。利用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和价值观追踪调查(PSCUS)对该分析模型的检验表明,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助于大学生进入就业质量更高的首要部门,同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就业部门差异。研究表明,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弱化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体制性不平等和机会不公平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面向。(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郭亚平[3](2019)在《女性为何处于教育领域与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地位?——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性别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7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采用序次Logistic模型和二分Logistic模型,分析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在教育领域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学业成就上,而在学生干部经历和党员身份等非学业成就的人力资本积累上并不存在明显优势;女性的学业优势无法完全摆脱复杂的劳动力市场限制,因而女性处于教育领域和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地位。研究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会逐渐消除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壁垒,但仍需政府、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以避免女性人力资源的浪费。(本文来源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易先忠,靳瑶,汤长安[4](2019)在《人力资本向企业家才能转换的市场环境门槛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的丰裕程度是培育企业家才能的一般性经验,但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是否能孕育更多的企业家?本文通过83个经济体2000—2011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发现,人力资本能否转换为企业家才能受到多维度市场环境的制约。只有当产品市场开放度、投资自由度和法制环境高于门槛值时,人力资本才能向企业家才能转换,人力资本向企业家才能转换的效应随着劳动力自由流动程度的提高而强化。(本文来源于《商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孙早,侯玉琳[5](2019)在《政府培训补贴、企业培训外部性与技术创新——基于不完全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工业化与信息化、智能化加快深度融合,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现实中,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高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作为关键要素,却出现了严重短缺,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证明,存在随机匹配问题和不稳定雇佣关系的情况下,政府培训补贴能够有效提高高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进而提高企业使用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的能力,增强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意愿,从而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在职培训对高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显着,一定程度上会挤出其他创新投入,不稳定雇佣关系的加剧对企业技术创新会产生负向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为提升企业创新意愿,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培训的补贴力度,设立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基金,通过专项基金专项补贴的方式,对企业培训进行成本补贴或成效奖励,帮助企业克服培训外部性,有效提升劳动力的技术技能,以满足发展创新经济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吕新军,代春霞[6](2019)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回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中国省级层面劳动力市场分割数据,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回报的影响。研究表明:(1)劳动力市场分割会显着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2)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低时,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回报,但在人力资本水平高于临界值时,劳动力市场分割会降低人力资本回报。(3)市场分割会显着影响女性、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水平,但是对男性、城镇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不显着。政策启示是:从短期看,"一刀切"的市场分割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低素质劳动者的收入,但并不利于高素质劳动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实现低素质劳动力充分就业和高素质劳动力自由流动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市场分割会降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看,不利于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坚持人力资本提升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劳动者的收入回报。(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刘运转,宋宇[7](2018)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人力资本积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劳动力同质假说和前市场化歧视理论,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用中国199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抑制人力资本积累且呈现显着的区间效应,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影响比低收入和高收入阶段大。目前中国东部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高收入阶段,但中西部省份仍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且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较高省份主要在西部。(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王芳琴[8](2018)在《嵌入人力资本的双市场非均衡模型及政策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构建嵌入人力资本的双市场非均衡模型,分析不同市场区域的政策效应。结论显示:不同的非均衡区域均可实现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效应,古典主义失业政策在人力资本影响下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8年11期)
于引,尹庆双[9](2018)在《资本市场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风险的识别与定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当前支付成本未来获得收益的投资行为,人力资本投资产生收益的高低就是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变化以及人为等因素,公司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本文使用2009—2016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资本市场对公司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与风险的识别与定价问题。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可以对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定价,即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公司的资本市场回报率显着高于低风险公司;与传统风险指标不同,这一风险因子对低杠杆和价值型公司的影响更为显着,且与公司高管层变动、内部员工知识结构和股权集中水平显着相关。笔者还发现,资本市场对公司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高低的反应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财经问题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石智雷,吴为玲,张勇[10](2018)在《市场能否改善进城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市场化、人力资本与农民工收入》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市场化对城市职工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影响,本文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回报的现状及不同市场化程度下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工收入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增量和投资的因素对农民工的收入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农民工的教育、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的回报率在逐步提升,其中专业技术的回报率提升最为明显,而技能培训的回报率则快速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目前的培训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对农民工的专业技能需要以及农民工就业的高流动性,这是导致农民工技能培训回报率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人力资本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理论解释,有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对此,综合两种理论解释并纳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建构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分析模型。利用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和价值观追踪调查(PSCUS)对该分析模型的检验表明,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助于大学生进入就业质量更高的首要部门,同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就业部门差异。研究表明,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弱化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体制性不平等和机会不公平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面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力资本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1].温志强,郝雅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本市场的优化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叁要素与叁维度[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
[2].胡建国,裴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19
[3].郭亚平.女性为何处于教育领域与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地位?——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性别差异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
[4].易先忠,靳瑶,汤长安.人力资本向企业家才能转换的市场环境门槛效应[J].商学研究.2019
[5].孙早,侯玉琳.政府培训补贴、企业培训外部性与技术创新——基于不完全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6].吕新军,代春霞.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回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刘运转,宋宇.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人力资本积累[J].软科学.2018
[8].王芳琴.嵌入人力资本的双市场非均衡模型及政策效应[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9].于引,尹庆双.资本市场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和风险的识别与定价[J].财经问题研究.2018
[10].石智雷,吴为玲,张勇.市场能否改善进城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市场化、人力资本与农民工收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