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萍,徐雪君,张沁瑜,郭建明,段金廒[1](2021)在《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频率高,但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探讨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特征。方法建立同时定量检测血浆样品中水杨酸、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和丹参素的UHPLC-MS/MS分析方法,评价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用对彼此药动学的影响。应用酶水解结合UHP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尿液样品中水杨酸、龙胆酸、O-羟基马尿酸、水杨酸酚基葡萄糖醛酸苷和O-羟基马尿酸酚基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评价药物相互作用对阿司匹林代谢产物肾脏排泄的影响。测定血浆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评价药物相互作用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相互作用显着影响阿司匹林水解产物水杨酸的代谢动力学,导致水杨酸血药浓度显着增加,肾脏排泄显着减少,但对丹红注射液中主要丹酚酸类成分的代谢动力学无显着影响。血液循环中增加的水杨酸会通过转化为其他代谢产物进行代偿性排泄,导致龙胆酸、O-羟基马尿酸、水杨酸酚基葡萄糖醛酸苷和O-羟基马尿酸酚基葡萄糖醛酸苷的肾脏排泄总量显着增加。此外,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用不会拮抗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结论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用导致水杨酸血药浓度增加,肾脏排泄减少,血液循环中增加的水杨酸会通过转化成其他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
栗佳男[2](2021)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尚缺乏。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PCI治疗的SCAD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的研究,本研究连续纳入9379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PCI治疗的SCA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将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n=1081)和氯吡格雷组(n=8298)。分析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s)和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出血事件。研究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后,MACCEs的发生率替格瑞洛组显着低于氯吡格雷组[3.6%vs5.7%,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41-0.93,P=0.019]。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的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较低(1.5%vs 3.0%,HR0.50,95%CI 0.27-0.90,P=0.020;0.9%vs2.0%,HR 0.47,95%CI0.22-0.81,P=0.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替格瑞洛、支架数量、糖尿病、吸烟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B2 或 C 型病变是 MACCEs 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TIMI总体出血事件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4.0%vs 3.2%,HR 1.24,95%CI 0.79-1.93,P=0.356)。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TIMI大出血和TIMI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净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4.1%vs 6.0%,HR 0.67,95%CI 0.46-0.98,P=0.039)。研究结论:在接受PCI治疗的SCAD患者中,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MACCEs的发生率较低,总体出血风险没有增加。第二部分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的东亚患者中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尚不充分。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的研究,本研究连续纳入14011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将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n=2619)和氯吡格雷组(n=11392)。分析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s)和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出血事件。研究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后,MACCEs的发生率替格瑞洛组显着低于氯吡格雷组[4.5%vs6.1%,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43-0.90,P=0.010]。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较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替格瑞洛、桡动脉穿刺、心肌梗死、年龄>75岁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0%是MACCEs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TIMI总体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替格瑞洛组显着高于氯吡格雷组(6.3%vs 4.3%,HR 1.90,95%CI 1.22-2.80,P=0.001)。替格瑞洛的TIMI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4.3%vs2.7%,HR 1.74,95%CI 1.13-2.88,P=0.002)。TIMI 大出血事件和净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着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替格瑞洛、肌酐清除率<60ml/min/1.73m2、体重<60kg、桡动脉穿刺和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是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研究结论:在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中,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MACCEs的发生率较低,总体出血风险增加。第三部分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东亚患者中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尚不充分。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的研究,本研究连续纳入2535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antiplatelettherapy,DAPT),将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n=980)和氯吡格雷组(n=1555)。分析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s)和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出血事件。研究结果:经过多因素调整分析后,MACCEs的发生率替格瑞洛组显着低于氯吡格雷组[4.8%vs7.1%,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9-0.90,P=0.015]。替格瑞洛组MI的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1.2%vs 2.5%,HR0.53,95%CI 0.21-0.80,P=0.0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替格瑞洛、三支病变、既往PCI、糖尿病和应用他汀是MACCEs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TIMI总体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着差异(6.6%vs5.0%,HR 1.27,95%CI0.83-1.97,P=0.076)。TIMI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替格瑞洛组高于氯吡格雷组(4.8%vs 3.1%,HR 2.15,95%CI 1.69-2.73,P=0.025)。TIMI大出血事件和净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着差异。研究结论:对于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替格瑞洛组MACCEs的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总体出血风险没有增加。
董婉晴[3](2021)在《复发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其与PEAR1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很多复发脑梗死患者已经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对阿司匹林反应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仍发生缺血性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R),其与复发脑梗死密切相关。复发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尚不明确,其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其原因之一,明确复发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是当前神经内科医师面临的紧迫问题。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复发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探讨影响AR的高危临床因素及PEARI基因多态性与A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复发脑梗死患者80例,检测这80名复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血栓素B2(TXB2)含量。根据TXB2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AR组为TXB2的最低浓度>3.1 ng/ml的患者。通过高通量和一代测序的方法确定PEAR1rs12041331、rs12566888、rs2644592三个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1.我们发现AR的患病率(23例)为我们研究人群的28.75%。2.PEAR1 rs12041331在AR组中检测到GG 6例(26.10%)、GA 13例(56.5%)、AA4例(17.4%);AS组的基因型分布:GG 30例(52.60%),GA 22例(38.60%),AA 5例(8.8%)。PEAR1rs12566888在AR组中:GG 2例(8.7%),GT 15例(65.20%),TT6例(26.10%)。AS组:GG 30例(52.60%),GT 21例(36.80%),TT6例(10.50%)。PEAR1 rs2644592基因分布:AR组:GG 2例(8.70%),GA 11例(47.80%),AA10例(43.50%)。AS组:GG 7例(12.30%),GA 35例(61.40%),AA15例(26.30%)。3.卡方检验和t检验发现高胆固醇血症(P=0.004)、高甘油三酯血症(P=0.010)、rs12041331A等位基因频率(P=0.032)及GA+AA基因型(P=0.031)、rs12566888T等位基因频率(P=0.004)及GT+TT基因型(P=0.000)在AR组与A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现PEAR1 rs12566888 GT+TT基因型(p=0.004)、高胆固醇血症(P=0.008)及甘油三酯(P=0.004)可能是AR的危险因素。结论PEAR1rs12566888多态性、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与AR有关。rs12041331多态性与AR可能有关。
朱嘉静[4](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药物不良反应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因药物使用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重视,药物不良反应作为药物安全性研究的重要问题,其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感染性疾病后的第四大死亡因素。全球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伤残或死亡患者达770000例,不仅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对医疗卫生系统造成巨大资源消耗。中药配伍禁忌和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论文通过设计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中药配伍禁忌关系和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关系,实现中药配伍禁忌和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预测。论文研究工作如下:(1)复杂网络反社区检测能够发现节点间消极关系,中药配伍禁忌可视为中药间的消极关系,鲜见于相同方剂。通过方剂中中药高频共现关系构建中药药对网络,在药对网络中检测中药反社区,实现中药配伍禁忌预测。论文提出两种基于随机块模型的反社区检测算法,通过分析度数和自环因素对随机块模型影响,设计度数随机块模型DBM(Degree stochastic Block Model)和无自环随机块模型NESOM(No s Elf-edge Stochastic bl Ock Model),提出反社区结构评价函数L(C)和Q(C)、反社区结构人工网络DBM-Net(DBM-Network)和NESOM-Net(NESOM-Network)以及反社区检测算法LEOA(Local Expansion Optimization anti-community Algorithm)和NESOM-AC(No s Elf-edge Stochastic bl Ock Model Anti-Community algorithm)。通过引入平衡因子和平衡策略,NESOM-AC算法能检测更平衡的反社区结构,发现反社区中更多消极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中均具有较好性能。(2)针对中药配伍禁忌预测问题,提出基于节点非邻居扩张反社区检测和基于节点度数和内外度比例反社区检测的中药配伍禁忌预测算法:REON(Random non-n Eighboring n Ode expansio N)和ANDERATION(ANti-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Egree and the RATio between the Inner degree and the Outer degree of a Node)。REON算法计算节点间最短距离,设计节点非邻居扩张策略,选择反模块度最大的节点集合实现反社区检测。通过分析节点度数和内外度比例对反社区检测的影响,发现度数大和内外度比例小的节点在反社区中的位置相对固定,故ANDERATION算法优先考虑度数大且内外度比例小的节点实现启发式反社区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中药药对网络中能检测中药反社区结构,通过中医专家筛选并验证,所检测反社区内能发现已知配伍禁忌和预测潜在配伍禁忌。(3)为更加准确地实现中药配伍禁忌预测,提出基于三元非负矩阵分解的中药配伍禁忌预测模型IHPreten(Incompatible Herb combinations Prediction with herb attributes and their correlation),基于中药功效和性味属性并结合属性间关联关系,通过假设检验验证中药间功效不相似性和性味不相似性与配伍禁忌间的关系,设计属性不相似性正则项和属性监督正则项,构建中药配伍禁忌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寒、凉、平、温、热五个配伍禁忌数据集均有较好预测性能,能实现潜在配伍禁忌的预测。(4)针对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预测,提出基于多任务多属性学习的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预测模型MTMA(Multi-Task Multi-Attribute)和基于依赖性和判别性特征选择的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预测模型DGDFS(Dependence Guided Discriminative Feature Selection)。所提模型采用化学药物分子结构和副作用构建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关系,引入化学药物属性自表示实现分子结构和副作用矩阵的线性重构。为挖掘引起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MTMA模型引入l2,1范数,约束化学药物属性预测矩阵;DGDFS模型基于判别性特征选择策略,对化学药物分子结构和副作用矩阵引入l2,0等式约束,探索引起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的判别性分子子结构和副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针对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数据能取得较好预测性能,能挖掘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的关键分子子结构和副作用。
吴东旭[5](2020)在《阿司匹林和黄连素增溶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文中提出药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严重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使用,提升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在生物医药领域十分重要。对于不同的难溶性药物,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用途,选用合适且有效的方法提升其溶解度尤为重要。制药工业中,采用添加“辅料”来提升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是十分常见的方法,“辅料”可以是聚合物、药物分子、表面活性剂等。此外,在药剂研发过程中积累药物溶解度数据的同时,通过少量实验数据去预测更多条件下的溶解度,或是通过理论分析去指导药物增溶方式的实施,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本论文选用难溶性药物阿司匹林、黄连素和叶酸作为模型药物,分别采用实验测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热力学模型预测等研究方法分别对辅料增溶、溶解度预测和自组装纳米药物制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测定了模型药物阿司匹林在不同温度、不同类型聚合物和不同浓度聚合物水溶液体系下的溶解度。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溶解度与温度和聚合物浓度基本成正相关关系,五种聚合物(聚乙二醇(PEG)6000、PEG 40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2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E3和泊洛沙姆(Poloxamer)188)都具有一定的增溶效果,其中Poloxamer 188对阿司匹林溶解度的提升受温度影响最为显着,而增溶效果最佳的聚合物辅料为PVP K25。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与PVP之间更容易形成较强的氢键,这可能是PVP K25能显着提升阿司匹林溶解度的主要原因。2.基于固液相平衡理论与热力学模型预测了不同条件下阿司匹林的溶解度。利用阿司匹林在二元体系和三元体系下的少量溶解度实验数据分别回归了能量交互参数,成功建立了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对于阿司匹林和溶剂形成的二元体系,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ARD)的平均值分别为0.0300、0.0318和0.0305,而对于阿司匹林、聚合物和水形成的三元体系的模型预测结果的ARD的平均值分别为0.4214、0.1166和0.0861。综合而言,UNIQUAC模型在二元体系和三元体系的预测结果都具有较优的精度。3.基于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黄连素和叶酸两种药物分子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机制。分别从溶剂可及表面积、氢键性质、结构性质、相互作用能、静电势分布、降低密度梯度等方面系统地探究了黄连素和叶酸自组装为纳米药物的理论可行性。MD模拟结果表明黄连素和叶酸分子可以较快形成稳定的聚集体;DFT分析表明π-π堆积作用对黄连素-叶酸的聚集占主导作用,静电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理论研究表明,将叶酸和黄连素设计为纳米药物以实现增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4.采用去溶剂法制备黄连素-叶酸自组装纳米药物。考察了p H值、碱的加入顺序和黄连素与叶酸比例对自组装纳米药物制备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扫描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方法表征黄连素-叶酸自组装纳米药物。研究表明在黄连素-叶酸摩尔比例为1:1的条件下,先加入碱并将p H调节在7~8左右,制备的球形纳米药物粒径更均一(160nm左右),并且可以稳定存放至少一周不产生沉淀,显着提高了两种难溶性药物各自的溶解性。
庄计生[6](2020)在《介孔中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物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一些水溶性差的药物产生了药物缓释技术,通过将药物装载于载体之上缓慢释放,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介孔中空二氧化硅是最理想的载体之一,不但具有传统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优点,而且其具有独特的中空结构使其密度更小,容量更大。然而,现在研究介孔中空材料较多集中于如何提高比表面积和调节孔道结构,很少在提高材料表面的硅羟基和增加材料表面的粘附能力以及缩短材料的合成时间上有研究。基于此现状,本论文以纳米纤维素为模板合成一种表面粗糙富含硅羟基的介孔中空二氧化硅材料;另一种为以间苯二酚和甲醛缩合为模板快速合成一种“菜花状”双壳层介孔中空材料。并对药物在二氧化硅材料吸附进行量子化学计算。(1)采用纳米纤维素为模板在油/水界面体系下通过胶束外延生长法合成出不同形貌的介孔中空二氧化硅材料,并且该材料表面具有以胶束形成的二氧化硅纳米管,类似于病毒的表面,极度粗糙不光滑。并通过对温度、pH、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的考察,得到了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合成棒状介孔中空二氧化硅材料和“榴莲状”介孔中空材料。通过对材料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固体29Si CP/MAS NMR、接触角等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我们以纳米纤维素为模板合成的介孔中空二氧化硅材料具有较好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以及特有的表面粗糙结构和丰富的硅羟基含量,特别是具有明显较多的栾硅羟基位点,这有利于缓释时间的增长和提高细菌粘附能力。(2)采用三种分子大小和溶解度不同的药物为模型,分别为布洛芬、阿司匹林和溶菌酶,通过药物的装载和缓释,发现所合成的介孔中空材料对三种药物都具有较好的载药和缓释能力,并且棒状介孔中空材料效果更好,对两种小分子药物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的装载量较大分子药物溶菌酶的装载量大,而缓释时间大分子药物溶菌酶的时间较两种小分子时间较长,这和材料与药物之间作用力和分子大小密切相关。进一步通过和其它三种介孔材料光滑的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MCM-41、SBA-15对抑菌能力和药物的缓释对比,结果表明合成的表面粗糙介孔中空二氧化硅材料缓释时间较长,这和材料具有丰富的硅羟基一致,通过抑菌实验发现粗糙的材料具有更好的抑菌能力。(3)以甲醛和间苯二酚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为模板,正硅酸四乙酯做硅源,快速合成菜花状双壳层介孔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详细的考察了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反应温度50 oC、两次硅源加入量各9 ml、二次包覆时间间隔2 h。并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典型的双壳层结构,并且表面如同菜花状,该合成方法与大多数改良经典St?ber法合成介孔空心二氧化硅空心球相比较时间短,效率高,并将其用于药物装载和缓释,发现具有较好的药物装载和缓释性能。(4)通过对不同硅羟基类型和药物分子构建模型,进一步通过结构优化、静电势(ESP)分析、约化密度梯度(RDG)分析以及相互作用能的计算比较,结果发现硅羟基对两种药物的吸附主要是由氢键和范德华力所驱使的,栾硅羟基对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要比单硅羟基的作用强,而且对布洛芬的相互作用能要比对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能大,这说明栾硅羟基更有利于吸附,且对布洛芬的吸附更有利。这和以纳米纤维素为模板合成高羟基含量(栾硅羟基和单硅羟基)的表面粗糙介孔中空材料药物装载和缓释的结果一致。
翁靖云[7](2020)在《聚合物辅料对难溶性药物结晶动力学影响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传统的分离纯化技术,结晶在医药产业、无机盐工业、食品工业等许多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制药行业,同一种药物的不同晶型、晶习、粒径分布会导致体内溶出速率、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因此加强对药物结晶过程及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难溶性药物而言,由于其较低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以及提高给药量和毒副作用之间的矛盾,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提高难溶药物溶解度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将其制备成无定形状态,但无定形药物在热力学上是亚稳态的,容易发生重结晶。为解决该问题,聚合物被引入结晶体系以抑制无定形药物结晶。但目前聚合物抑制结晶的机理仍不清楚,工业界仍通过不断地试错以筛选出合适的聚合物辅料,极大地消耗了人力物力。因此,亟需加强对药物结晶机理的研究,特别是存在聚合物辅料的多元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用阿司匹林和美沙拉嗪两种药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二元体系以及三元体系中的晶体生长动力学,并采用分子模拟从微观角度解释聚合物抑制药物结晶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非平衡热力学原理进行建模,从理论模型的角度来探究不同因素影响药物结晶的机理,以期能指导筛选合适的聚合物结晶抑制剂。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不同因素对难溶性药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测定难溶药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等温结晶曲线。研究发现两种模型药物的结晶速率均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搅拌速率降低、聚合物浓度增加而降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阿司匹林和美沙拉嗪抑制结晶效果不同;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抑制两种药物抑制结晶的效果均远好于聚乙二醇。2.从微观层面解释聚合物抑制药物结晶的机理。基于吸附能模型以及改进吸附能模型的基本原理,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探究了不同聚合物与难溶性药物晶面间的相互作用能,研究发现聚合物与药物晶面的相互作用力越强,其结晶抑制效果越好。3.结合化学势梯度模型和活度系数模型,对两种药物的结晶过程进行建模研究。研究表明,两种药物体系中,UNIQUAC方程与化学势梯度模型结合均可以很好地计算晶体生长动力学过程,且具有很好的预测性。在具有较小晶体生长速率常数以及较低结晶推动力的体系中,药物结晶速率更低。因此,可以从降低晶体生长速率常数和结晶推动力的角度来指导筛选合适的聚合物结晶抑制剂。
袁伟腾[8](2020)在《CYP2C19基因型为快代谢患者PCI术后不同DAPT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为快代谢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给予不同P2Y12受体抑制剂与阿司匹林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为CYP2C19基因型为快代谢的582例拟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排除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合并恶性肿瘤、联用抗凝药物、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主观更改治疗方案、随访丢失等患者,最终入组患者247例。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泮托拉唑联用组(简称氯吡格雷组)(n=91)、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与泮托拉唑联用组(简称替格瑞洛组)(n=87)以及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组(简称对照组)(n=69)。三组患者均在PCI治疗前给予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负荷,术后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长期维持治疗,不同点在于氯吡格雷组及对照组术前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450mg负荷,术后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d维持至术后1年;替格瑞洛组术前180mg负荷,术后替格瑞洛180mg/d(早晚各90mg)维持至术后1年;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术前联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d维持至术后3月。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PCI术后1周血小板抑制率及术后1月、3月、6月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1)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I术后1周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氯吡格雷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抑制率ADP途径(无效率、有效率及显着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I术后1月、3月氯吡格雷组与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I术后3月对照组与氯吡格雷组累计发生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PCI术后1月、3月、6月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PCI术后1月、3月、6月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PCI术后6月替格瑞洛与于氯吡格雷组累计发生非主要出血事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替格瑞洛组服药期间易出现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结论(1)对于CYP2C19基因型为快代谢的PCI术后患者而言,氯吡格雷与泮托拉唑联用可以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其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疗效并未受到影响。(2)对于CYP2C19基因型为快代谢的PCI术后患者而言,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的治疗方案和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用的治疗方案临床获益相一致。(3)相较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用发生非主要出血风险较高,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需警惕出血事件的发生。(4)应用替格瑞洛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率较氯吡格雷明显增加,存在影响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风险。
邱俊杰[9](2020)在《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髋膝关节退变性疾病的患者也随之增多,全髋关节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HA/TKA)对该类病人的治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THA、TKA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预防VTE主要采用阿司匹林、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及物理治疗。本研究通过检索多个医学文献数据库,对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VTE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迈特思创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检索包含比较阿司匹林与利伐沙班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TE疗效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结局指标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标准纳入相关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检索出9篇RCT研究,涉及4374例患者。其中,使用利伐沙班2192例,使用阿司匹林2182例。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质量评估、I2统计量检验异质性的前提下,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发生率在利伐沙班组与阿司匹林组无显着差异[OR=0.66,95%CI(0.39,1.14),P>0.05]。在另一项研究中进行了出血并发症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OR=0.91,95%CI(0.52,1.60),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在预防THA、TKA术后VTE形成及出血并发症发生均无显着差异。
刘林林[10](2020)在《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选择意愿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对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和现有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的选择差异,了解患者在这类药物选择中的主要的考量;改善目前抗凝治疗不足的状况。方法:利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设计问卷,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0名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39例,收集相关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房颤患者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离散选择实验中的混合Logit模型对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的服药频率、定期监测血液指标、特异拮抗剂、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需要低分子肝素桥接、费用6个属性偏好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上述部分属性的支付意愿。结果:1.139名患者中男性79例,占56.8%,女性60例,占43.2%,平均年龄63.63±10.74岁(33岁-83岁);阵发房颤87例,占62.60%,持续房颤52例,占37.40%;无合并症者15例,占10.79%,合并2种以内疾病者55例,占39.57%;合并3种及以上疾病者69例,占49.64%。服药频率、定期监测血液指标、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需要低分子肝素桥接、费用5个属性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对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选择具有负向影响。特异性拮抗剂属性未达到统计学意义。2.支付意愿中,患者愿意支付72.77元/日实现无食物/药物相互作用,愿意支付67.6元/日实现不需要定期监测血液指标,愿意支付39.76元/日实现不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愿意支付27.83元每日只服用1次药物。3.房颤患者对口服抗凝药的偏好存在年龄、性别、地域差异。65岁以上患者对各属性的关注程度超过65岁以下患者;男性比女性更关注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和定期监测血液指标,而女性比男性更关注需要低分子肝素桥接和服药频率;村镇、县城居住患者重视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和需要低分子肝素桥接,城市居住患者重视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和服药频率;阵发性房颤患者关注无需定期监测血液指标,而持续性房颤患者关注食物/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阵发性房颤患者相比持续性房颤患者,对各个属性的支付意愿都更高;合并2种慢性病的房颤患者关注食物/药物无相互作用,合并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房颤患者关注无需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并且对各个属性的重视程度均超过合并疾病数量较少的患者;接受过房颤消融手术的患者对各属性的支付意愿都高于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房颤患者。结论:无食物/药物相互作用、无需定期监测血液指标、无需低分子肝素桥接、每日1次的服药频率和较低的费用是房颤患者选择抗凝药的偏好属性。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合并疾病和房颤类型对于抗凝药物偏好属性的选择存在差异。
二、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品、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2.1 分组及给药 |
2.2 血浆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 UHPLC-MS/MS同时测定血浆样品中水杨酸及4种丹酚酸的含量 |
2.4 尿液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
2.5 酶水解结合UHPLC-MS/MS法测定尿液样品中阿司匹林5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
2.6 血浆样品中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的测定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合使用对彼此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
3.2 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合使用对阿司匹林代谢产物肾脏排泄的影响 |
3.3 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联合使用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
4 讨论 |
(2)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综述 替格瑞洛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复发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其与PEAR1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机器学习的药物不良反应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药不良反应 |
1.2.2 化学药物不良反应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 |
2.1 药物不良反应 |
2.1.1 中药配伍禁忌 |
2.1.2 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 |
2.2 机器学习 |
2.2.1 非负矩阵分解 |
2.2.2 多任务学习 |
2.2.3 特征选择 |
2.3 社区检测 |
2.3.1 模块度 |
2.3.2 随机块模型 |
2.3.3 人工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随机块模型的反社区检测 |
3.1 基于度数随机块模型的反社区检测算法 |
3.1.1 度数随机块模型的反社区定义 |
3.1.2 度数随机块模型 |
3.1.3 基于度数随机块模型的人工网络 |
3.1.4 LEOA算法设计 |
3.1.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2 基于无自环随机块模型的平衡反社区检测算法 |
3.2.1 无自环随机块模型的反社区定义 |
3.2.2 无自环随机块模型 |
3.2.3 平衡因子 |
3.2.4 基于无自环随机块模型的平衡人工网络 |
3.2.5 NESOM-AC算法设计 |
3.2.6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药配伍禁忌预测 |
4.1 基于节点非邻居扩张反社区检测的中药配伍禁忌预测模型 |
4.1.1 节点非邻居扩张 |
4.1.2 最短距离计算 |
4.1.3 反模块度 |
4.1.4 REON算法设计 |
4.1.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2 基于节点度数和内外度比例反社区检测的中药配伍禁忌预测模型 |
4.2.1 节点度数对反社区检测影响分析 |
4.2.2 节点内外度比例对反社区检测影响分析 |
4.2.3 ANDERATION算法设计 |
4.2.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 基于三元非负矩阵分解的中药配伍禁忌预测模型 |
4.3.1 中药配伍禁忌问题建模 |
4.3.2 属性不相似性与中药配伍禁忌关系分析 |
4.3.3 属性监督正则项 |
4.3.4 IHPreten模型设计 |
4.3.5 IHPreten模型优化 |
4.3.6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预测 |
5.1 基于多任务多属性学习的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预测模型 |
5.1.1 MTMA基础模型 |
5.1.2 化学药物属性自表示 |
5.1.3 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关键因素挖掘 |
5.1.4 MTMA模型优化 |
5.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依赖性和判别性特征选择的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预测模型 |
5.2.1 DGDFS基础模型 |
5.2.2 属性与化学药物间不良反应依赖性 |
5.2.3 分子结构和副作用间依赖性 |
5.2.4 化学药物属性自表示 |
5.2.5 DGDFS模型优化 |
5.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阿司匹林和黄连素增溶的实验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难溶性药物的概况 |
1.2.1 难溶性药物的简介 |
1.2.2 难溶性药物的选取 |
1.3 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测量与增溶技术 |
1.3.1 溶解度的测量 |
1.3.2 难溶性药物的增溶技术 |
1.4 热力学模型研究 |
1.4.1 溶解度计算模型 |
1.4.2 局部组成和混合吉布斯能 |
1.4.3 局部组成活度系数模型 |
1.4.4 研究工具 |
1.5 计算机模拟技术 |
1.5.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5.2 密度泛函理论 |
1.5.3 研究工具 |
1.6 选题意义及论文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论文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聚合物对阿司匹林溶解度影响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与理论计算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2.2.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类型对阿司匹林溶解度的影响 |
2.3.2 温度对阿司匹林溶解度的影响 |
2.3.3 聚合物浓度对阿司匹林溶解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司匹林热力学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描述 |
3.3 模型预测结果与讨论 |
3.3.1 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对二元体系的预测 |
3.3.2 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对三元体系的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难溶性药物自组装可行性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2.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A-BBR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2 FA-BBR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难溶性药物的纳米自组装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5.3.2 粒度和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6)介孔中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药物缓释的简述 |
1.1.1 载体要求 |
1.1.2 载体类型 |
1.1.3 介孔二氧化硅类材料应用于药物缓释中的简述 |
1.2 介孔中空材料简介 |
1.2.1 介孔中空材料的制备 |
1.2.2 介孔中空材料的应用 |
1.3 介孔材料的理论计算研究进展 |
1.4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新型形貌可控富含硅羟基的介孔中空材料合成以及在药物缓释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新型介孔中空材料的合成 |
2.2.3 药物的装载和缓释 |
2.2.4 抑菌实验 |
2.2.5 材料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不同形貌表面粗糙介孔中空材料的表征 |
2.3.2 药物装载和缓释性能研究 |
2.3.3 抑菌实验和缓释分析 |
2.3.4 合成不同形貌表面粗糙介孔材料的影响因素 |
2.3.5 载体材料和药物缓释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快速合成菜花状双壳层介孔中空材料以及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菜花状双壳层介孔中空材料的合成 |
3.2.3 药物的装载和缓释 |
3.2.4 材料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药物的装载和缓释性能的研究 |
3.3.3 影响材料合成的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介孔材料对药物分子吸附和缓释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羟基类型和药物分子间的量子化学研究 |
4.2.1 量子化学计算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
4.2.2 静电势(ESP)分析 |
4.2.3 约化密度梯度(RDG)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聚合物辅料对难溶性药物结晶动力学影响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常用无定形固体分散体结晶抑制剂 |
1.2.1 表面活性剂结晶抑制剂 |
1.2.2 聚合物结晶抑制剂 |
1.3 药物结晶机理进展 |
1.3.1 成核机理的发展 |
1.3.2 晶体生长机理的进展 |
1.4 分子模拟在结晶研究方向的应用 |
1.5 热力学在药物结晶研究方向的应用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模型药物及聚合物辅料介绍 |
2.2.1 阿司匹林 |
2.2.2 美沙拉嗪 |
2.2.3 聚合物辅料 |
2.3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1 结晶温度对药物晶体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2.5.2 搅拌速率对药物晶体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2.5.3 聚合物浓度对药物晶体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2.5.4 聚合物分子量对药物晶体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2.5.5 聚合物种类对药物晶体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药物结晶的分子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拟软件及模块介绍 |
3.3 分子动力学模拟理论 |
3.4 模拟流程及细节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力场的选择 |
3.5.2 阿司匹林和美沙拉嗪理想晶习预测 |
3.5.3 聚合物与不同晶面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药物结晶动力学的非平衡热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力学模型的介绍 |
4.2.1 非随机两流体(NRTL)方程 |
4.2.2 通用似化学理论(UNIQUAC)方程 |
4.3 晶体生长化学势梯度模型的建立 |
4.4 固液相平衡理论 |
4.5 模型的求解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模型药物溶解度的热力学研究 |
4.6.2 药物晶体生长动力学建模研究 |
4.6.3 不同因素对药物晶体生长动力学常数k_t的影响 |
4.6.4 不同因素对药物结晶推动力△μ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8)CYP2C19基因型为快代谢患者PCI术后不同DAPT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血小板治疗与质子泵抑制剂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利伐沙班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选择意愿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综述 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的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司匹林与丹红注射液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特征研究[J]. 李建萍,徐雪君,张沁瑜,郭建明,段金廒. 中草药, 2021(12)
- [2]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对比研究[D]. 栗佳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复发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其与PEAR1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D]. 董婉晴.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4]基于机器学习的药物不良反应关键问题研究[D]. 朱嘉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阿司匹林和黄连素增溶的实验及理论研究[D]. 吴东旭. 东南大学, 2020
- [6]介孔中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D]. 庄计生.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聚合物辅料对难溶性药物结晶动力学影响机制的研究[D]. 翁靖云. 东南大学, 2020(01)
- [8]CYP2C19基因型为快代谢患者PCI术后不同DAPT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 袁伟腾. 郑州大学, 2020(02)
- [9]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疗效的meta分析[D]. 邱俊杰.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选择意愿的调查研究[D]. 刘林林.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