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淀粉论文_张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铃薯淀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铃薯,淀粉,结构,性能,微观,琥珀酸,食性。

马铃薯淀粉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1](2019)在《马铃薯淀粉渣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马铃薯淀粉渣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萨寒杂交一代育肥公羔,称重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羊草,试验1、2、3组用马铃薯淀粉渣青贮分别替代30%、60%、90%的羊草,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1、2组料肉比显着降低,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14.3%、21.4%(P <0.05),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5.4%、21.4%(P <0.05),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0.2%、14.2%(P <0.05);此外,试验1、2、3组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0.8%、14.9%、8.1%(P <0.05);试验1、2组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分别增加12.3%、17.1%(P <0.05),尿素氮分别降低10.6%、12.7%(P <0.05)。综述,马铃薯淀粉渣青贮饲喂肉羊效果良好,替代60%的羊草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3期)

黄文富,黄泽强,梁宁,白甲坡,李艳伟[2](2019)在《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otato starch acrylic acid graft copolymer,PSAAGC)的制备工艺及其吸水性能。以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PSAAGC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粗产物进行纯化,并研究了PSAAGC粗产物及纯化产物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以及对染料靛红的清除性能。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0℃、丙烯酸∶淀粉=4.5、引发剂和交联剂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5%和0.25%的工艺条件下,PSAAGC粗产物的吸水率达196.26g·g-1,PSAAGC纯化产物的吸水率达413.69g·g-1,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在实验范围内,PSAAGC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此外PSAAGC对染料靛红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染料靛红浓度的升高,清除效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清除率最高可达91.54%,且纯化产物的性能优于粗产物。实验结果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清除染料靛红的能力,可为马铃薯淀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王晋伟,王书军[3](2019)在《离子液体水溶液对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玉米/马铃薯淀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研究了在可生物降解且毒性小的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OAc])水溶液中,温和条件下(35℃,4 h)不同类型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酯化反应。通过NMR、FTIR、Raman、XRD和SEM等系统的研究了离子液体:水的质量比和淀粉晶型对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并通过DSC、RVA、TPA和EA(ESI)等表征了淀粉酯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在上述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天然玉米(马铃薯)淀粉成功酯化成取代度(DS)为0.0095-0.0207(0.0088-0.0137)的玉米(马铃薯)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酯。玉米淀粉酯在[Emim][OAc]:水质量比为2:8的溶液中制备时,获得最高取代度和反应效率(0.0207和89.1%),且淀粉酯结构的破坏程度较低(结晶度为20.4%),显着改善了其乳化和质构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蒲华寅,郝丹丹,刘姝含,岳苗,苏佳[4](2019)在《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超高压糊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超高压糊化的影响。方法将经过不同时间湿热处理的样品迚行不同压力的超高压处理,采用偏光显微、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快速粘度分析等技术对马铃薯淀粉样品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糊化特性热特性迚行研究。结果湿热处理增加了马铃薯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及糊化焓值,提升了糊化温度。同时通过改变淀粉颗粒内部结构,引起淀粉分子吸水性降低,迚而导致淀粉膨胀性变差,粘度降低,粘度曲线由A型向D型转变。无论湿热与否,淀粉在400~600MPa超高压处理过程中,其相对结晶度、糊化焓值均降低,但与原淀粉相比,湿热处理后淀粉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相对结晶度和糊化焓值降低程度减小。结论马铃薯淀粉水分含量为30%(m:m)时, 90℃湿热处理5~15 h导致淀粉颗粒内部结构更为致密,增加其压力抵抗性,延缓了超高压糊化过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李鸿艳,谢龙,马越,张敏,赵煜炜[5](2019)在《秋葵-马铃薯淀粉复合膜的性能研究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综合利用秋葵副产物原料,研究具有良好性能的可食膜的配方及膜特性,拟采用归一化综合评分分析法优化秋葵副产物粉可食性膜配方。结果表明,秋葵副产物粉(Okra by-product powder, OP)、马铃薯淀粉(Potato starch, PS)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 SA)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0%, 7.0%和0.3%时,可食性膜性能综合得分最高为0.80分,水蒸气透过率为172.61±3.53 g·m/(m2·d),抗拉强度为2.45±0.05 MPa,断裂伸长率为35.58%±2.59%,透光性为18.82±0.52,溶解度为25.58%±1.15%;红外光谱分析和表面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成膜材料间有较好的相容性。研究结果可为秋葵副产物综合利用及可食性膜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夏天雨,江昊,苟敏,申慧珊,吴青兰[6](2019)在《马铃薯淀粉介电处理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射频和微波加热对马铃薯淀粉的颗粒形态、内部结构、直链淀粉含量、溶解度和膨胀度、热特性和黏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淀粉经微波处理比经射频处理使淀粉表面更粗糙,压痕凹陷也更多。射频处理后直链淀粉含量高于微波处理后的淀粉。而微波处理后淀粉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均大于射频处理后的体积平均粒径。射频处理改变了淀粉的晶型且结晶度降低,微波处理晶型不变,但结晶度增加。射频处理后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高于微波处理。淀粉糊化温度:微波处理过的淀粉>原淀粉>射频处理过的淀粉。射频处理过的淀粉峰值黏度始终高于微波处理过的淀粉。射频处理的淀粉崩解值高于微波处理。(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珊,倪春蕾,张高鹏,徐丽,王帅[7](2019)在《小分子糖对马铃薯淀粉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小分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对马铃薯淀粉性质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快速黏度分析仪、差示量热扫描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马铃薯淀粉的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分子糖可以提高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热焓值,提高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同时小分子糖能够使冻融后的淀粉凝胶孔洞变小,基质层变薄,析水率降低,冻融稳定性提高。3种糖中,蔗糖对于马铃薯淀粉的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最显着(P<0.05)。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和控制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特性以及提高其冻融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利铭,刘战丽,孙阳,王相友,戚明明[8](2019)在《壳聚糖/马铃薯淀粉复合膜体系流变学与微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流变技术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不同体积比壳聚糖/马铃薯淀粉(2︰8, 4︰6和5︰5)膜液的流变学特性和膜的微观结构,考察剪切速率、温度、存放时间对复合膜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液均具有假塑性。随着温度升高,复合膜液黏度下降。复合膜液在25℃下具有良好稳定性。复配比5︰5的膜液具有较高弹性,且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证实复配比5︰5时具有较好相容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姚沛琳,马庆兰,黄悦,张新剑[9](2019)在《含乳酸菌马铃薯淀粉膜的制备及抑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含乳酸菌的马铃薯淀粉-壳聚糖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马铃薯淀粉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壳聚糖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添加量为15%、甘油添加量为4%、壳聚糖添加量为1%制备的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最佳,分别为8.10 MPa、17.70%。采用包埋法,将含菌株7-1,10-1,11-1,11-3,A-1的乳酸菌分别包埋制膜,其中含菌株为7-1的马铃薯淀粉-壳聚糖膜所获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最佳,分别为2.80 MPa、34.7%,并在防止鸡蛋被大肠杆菌污染应用中效果良好,鸡蛋表面菌落总数几乎为0,可在食品防腐保鲜应用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魏海燕,闫琦,王宪举,丁路明[10](2019)在《添加玉米粉、草粉及乳酸菌对马铃薯淀粉渣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淀粉渣最优的青贮方式,本研究分别以马铃薯淀粉渣(PP)、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粉(PC)、马铃薯淀粉渣+燕麦草粉(PG)作为青贮原料,再以添加乳酸菌(LAB)作为处理,以添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CK),经过30 d发酵后,对所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 PG青贮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相比于PG、PP青贮显着降低(P <0.05),而PP青贮和PC青贮的差异不显着(P> 0.05)。2) PP、PC和PG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含量差异显着(P <0.05),与CK相比,添加LAB后PP、PC青贮的NDF和PP青贮的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显着降低(P <0.05)。由于添加了NDF和ADF含量较高的燕麦草粉,PG青贮组NDF和ADF显着高于其余两组处理(P <0.05)。3) PP和PC青贮的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 RFV)显着高于PG青贮(P <0.05)。4)与淀粉渣原样相比,各个处理青贮后的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乳酸含量显着升高(P <0.05)。PC青贮pH显着低于PP和PG青贮。青贮饲料在添加LAB后,PC青贮组的pH和PG组的丙酸含量显着降低(P <0.05),PG青贮组的总酸含量显着升高(P <0.05)。综合适口性以及青贮后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各项指标,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粉混合青贮效果较好,而添加乳酸菌后青贮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马铃薯淀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otato starch acrylic acid graft copolymer,PSAAGC)的制备工艺及其吸水性能。以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PSAAGC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粗产物进行纯化,并研究了PSAAGC粗产物及纯化产物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以及对染料靛红的清除性能。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0℃、丙烯酸∶淀粉=4.5、引发剂和交联剂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5%和0.25%的工艺条件下,PSAAGC粗产物的吸水率达196.26g·g-1,PSAAGC纯化产物的吸水率达413.69g·g-1,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在实验范围内,PSAAGC在Na Cl和NH4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此外PSAAGC对染料靛红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染料靛红浓度的升高,清除效果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清除率最高可达91.54%,且纯化产物的性能优于粗产物。实验结果表明PSAAGC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清除染料靛红的能力,可为马铃薯淀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铃薯淀粉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新.马铃薯淀粉渣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

[2].黄文富,黄泽强,梁宁,白甲坡,李艳伟.马铃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3].王晋伟,王书军.离子液体水溶液对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玉米/马铃薯淀粉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蒲华寅,郝丹丹,刘姝含,岳苗,苏佳.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超高压糊化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5].李鸿艳,谢龙,马越,张敏,赵煜炜.秋葵-马铃薯淀粉复合膜的性能研究与表征[J].食品工业.2019

[6].夏天雨,江昊,苟敏,申慧珊,吴青兰.马铃薯淀粉介电处理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9

[7].张珊,倪春蕾,张高鹏,徐丽,王帅.小分子糖对马铃薯淀粉晶体结构、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9

[8].张利铭,刘战丽,孙阳,王相友,戚明明.壳聚糖/马铃薯淀粉复合膜体系流变学与微观结构分析[J].食品工业.2019

[9].姚沛琳,马庆兰,黄悦,张新剑.含乳酸菌马铃薯淀粉膜的制备及抑菌性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魏海燕,闫琦,王宪举,丁路明.添加玉米粉、草粉及乳酸菌对马铃薯淀粉渣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马铃薯块茎内蔗糖到淀粉的转化路径以...硬炭微球的(a)拉曼光谱和(b)X射线衍射...不同稳定化时间的马铃薯淀粉的...(a)氮气和(b)空气中稳定化马铃薯马铃薯淀粉颗粒在自然光下(a),...马铃薯淀粉基炭微球XPS图谱

标签:;  ;  ;  ;  ;  ;  ;  

马铃薯淀粉论文_张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