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火炮火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火药,弹道,火炮,系数,鸦片战争,数值,弹道学。
火炮火药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静[1](2019)在《火炮膛内火药燃气温度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炮膛内火药燃气温度是火炮内弹道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兵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其测试结果对完善弹道理论、火药性能研究及火炮系统改进都具有重要作用。膛内火药燃烧具有膛压高、温度高、速度高以及时间短的特点,并且膛内温度是一个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化且变化迅速的物理量,这些剧烈的现象使得观察变化状态和获取数据都有许多不便之处。针对测试过程中叁高一低的恶劣环境特点以及中小口径火炮火药燃气温度测试的适用性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高频响应热电偶的火炮膛内火药燃气温度测试系统总体方案,确定了系统功能和技术指标,采用新概念动态测试理论设计了该系统。该系统由瞬间温度测试仪、读数接口及上位机软件组成,使用时将测试仪放入火炮膛内,测试仪自动采集并存储火炮发射时火药燃气温度信号,试验后回收温度测试仪并通过读数接口将测试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再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过程。最后对热电偶进行了静态标定和动态响应特性测定试验,采用一种新型的高温火焰法准确测得了热电偶的时间常数,最后对系统进行调试试验并对系统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系统试验测量值接近真实温度值,并且热电偶动态重复性较好,试验结果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24)
于情波,杨国来,葛建立,孙全兆,萧辉[2](2018)在《基于火药燃气压力空间变化的火炮发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身管振动对弹丸内弹道时期运动形态的激励作用,建立以振动理论为基础的弹丸与身管相互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通过用户自定义子程序实现了模块装药下弹丸膛内运动与火药燃烧规律相互关联的动力学过程,并实现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身管内壁并随弹丸运动而变化的荷载条件,解决了以往燃气压力径向效应加载不准甚至无法加载的问题,得到了在相同射击条件下试验测试数据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对比曲线,以及不同数值模拟环境下身管动力学时程曲线。结果表明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更能反映火炮实际发射环境,可以较真实地再现身管结构动力学响应过程,为火炮设计以及故障分析提供了更接近实际的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17期)
程林[3](2017)在《152mm火炮火药发射条件下除铜热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炮内膛挂铜影响弹丸发射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长期以来,铅具有较好的除铜效果,但铅易锈蚀,且排放到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出一种铅的替代物,以提高火炮的使用寿命、弹药的长贮性和射击精度,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此,本文以双芳-3发射装药和152mm火炮为研究对象,使用MATLAB软件编写内弹道程序,计算火炮发射时膛内压力和温度,结合REAL软件和合金蒸馏热力学理论进行铅、锡、铋除铜的热力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火炮经典内弹道学基本理论,建立了简单火药形状单一装药的内弹道数学模型,基于四阶龙格-库塔方法使用MATLAB软件编写内弹道程序,得到膛压、膛温随时间和弹丸行程的变化规律,利用膛压和膛温模拟火炮内膛环境。仿真结果表明:152mm火炮膛温在火药点火瞬间达到火药爆温为2598.3K,当弹丸运动4.5ms时达到最大膛压为224.7MPa。弹丸运动11.2ms后到达炮口,炮口温度为2039.1K,炮口压力为95.9MPa。与试验数据对比,最大膛压相对误差小于6%、火药爆温的相对误差小于1%。(2)通过对火炮内膛环境模拟,利用REAL软件分别计算了在火炮发射条件下,在8.135kg双芳-3发射装药中加入装药质量2%铜、2%铜和2%铅、2%铜和2%锡、2%铜和2%铋时燃烧产物的化学组成和相组成。计算结果表明:当温度2039.1K,压力95.90MPa时,在加入铅、锡、铋后,剩余的液态铜质量均为155.83g,剩余的液态铅、锡、铋的质量分别为58.22g、151.65g、32.95g。气态铜主要以Cu、CuOH、Cu_2、CuH形式存在,铜的气化主要是温度以及和火药燃烧产物反应造成的。(3)由于REAL软件存在缺陷,不能反映金属合金化的过程,计算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火炮除铜效果,因此提出了一种火炮除铜假设,火炮除铜主要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于在高温的作用下,铜变成铜蒸气除掉,第二部分是铜和发射装药燃烧产物反应变成铜化合物蒸气除掉,第叁部分是残留在膛内的液态铜和除铜液态金属利用膛内的环境形成合金,合金在高温高压下蒸馏挥发变成气体,在弹丸出炮口后,在膛压的作用下除掉。基于除铜假设,剩余的液态铜和铅、锡、铋形成的合金为73%Cu-Pb、50%Cu-Sn、82%Cu-Bi。(4)利用Miedema合金生成热模型和REAL计算结果,计算了二元合金Cu-Pb、Cu-Sn、Cu-Bi在2039.1K时组元的活度系数和在火炮发射条件下的挥发系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Cu-Pb、Cu-Sn、Cu-Bi二元合金体系在火炮发射条件下的气液相平衡成分图。根据气液平衡成分图得出:73%Cu-Pb,50%Cu-Sn、82%Cu-Bi二元合金蒸馏时,155.83g铜的挥发质量分别为6.23g、64.36g、4.42g,可见Sn是一种比Pb有效的火炮除铜材料,Bi的除铜效果小于Pb的除铜效果。(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毛保全,兰图,宋鹏[4](2017)在《火炮膛内火药燃气温度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火炮常规装药参数下膛内温度不满足燃气热电离条件的问题,基于内弹道理论建立火炮发射内弹道模型,推导了含电离种子的燃气电导率方程,并以某型炮发射过程为仿真算例,通过Matlab对内弹道微分方程组进行编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求解,获得了常规装药条件下的内弹道规律曲线,计算分析了添加电离种子后的燃气电导率。仿真结果表明,电离种子能在燃气温度不足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燃气电导率,从而使燃气具有导电性,为下一步磁化等离子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7年08期)
杨砺志,陈永才,李鹏,狄长春[5](2017)在《以火药为能源的炮口式火炮动态后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国内外以火药为能源的火炮动态后坐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置于火炮炮口处的火炮动态后坐发生装置。以某型地面火炮为例,建立了该方法的内弹道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内弹道方程组的诸元解算,并以某型地面火炮炮身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火炮动态后坐过程中的火炮身管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同时也进行了多次以火药为能源的火炮动态后坐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证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满足火炮动态后坐性能检测要求。(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李达,郑双,魏学涛,刘少武,王锋[6](2015)在《点火药量对30mm火炮内弹道性能及内弹道循环时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0mm弹道炮研究了点火药量对内弹道性能及内弹道循环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随着点火药量的增加炮口初速和膛内压力增长较为明显,常温和高温增长幅度可忽略;当辅助点火药药量增加到300mg,出现了低温膛压明显高于常温膛压的现象;在相同的点火药量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内弹道循环时间变短,随着发射药表面钝感剂含量的增加常温内弹道循环时间变长;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点火药量的增加内弹道循环时间变短,但当点火药量超过一定量后继续增加将起不到明显改善点火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火工品》期刊2015年04期)
刘鸿亮[7](2007)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发射火药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局部上看,此时期的清军火炮发射火药与英军相比,除了制作方法和生产规模不同之外,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皆为黑色有烟火药。此时,清朝沿海一些省份中也已制成和使用了效力不次于英军的新式火药,其中尤以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所配置的火药为上乘。道光皇帝曾屡次发布上谕,命令各直省一体按陈阶平所配制的火药方法如式制造。但是,从整体上看,清朝沿海大多省份的火药制造因是封建的手工生产方式,再加上火药赔累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导致火药的生产规模、性能和实战效果与英军火药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史先扬,王泽山[8](2002)在《低温感火药降低火炮弹道温度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低温感 (LTSC)包覆火药在高、常、低温 (5 0℃、15℃、- 40℃ )下燃烧的不同规律 ,分析了低温感包覆火药分批参与燃烧从而降低火炮弹道温度系数的机理 .低温感硝胺火药中止实验和 10 5mm火炮弹道实验结果表明 ,低温感硝胺火药具有降低火炮弹道温度系数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杨均匀,袁亚雄,张小兵,张会生[9](1997)在《高膛压火炮火药破碎模型及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火药颗粒破碎对燃面影响的模型,即把火药颗粒破碎而产生的燃面与初始燃面的比值S/S0与表征火药颗粒力学性能的断裂模量Ef、火药颗粒在膛内运动所受到的应变ε和火药已燃相对质量百分比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某高膛压火炮为例,运用该模型对某火炮内弹道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火药颗粒破碎会诱发异常压力.该方法为分析火药破碎导致的压力异常现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周彦煌,刘千里[10](1995)在《火药低温冷脆与火炮膛炸事故》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松散颗粒介质填充床应力-应变关系式,提出了"挤压-破碎-增燃"装药反常燃烧模型,为分析火炮膛炸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火炮火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身管振动对弹丸内弹道时期运动形态的激励作用,建立以振动理论为基础的弹丸与身管相互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通过用户自定义子程序实现了模块装药下弹丸膛内运动与火药燃烧规律相互关联的动力学过程,并实现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身管内壁并随弹丸运动而变化的荷载条件,解决了以往燃气压力径向效应加载不准甚至无法加载的问题,得到了在相同射击条件下试验测试数据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对比曲线,以及不同数值模拟环境下身管动力学时程曲线。结果表明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更能反映火炮实际发射环境,可以较真实地再现身管结构动力学响应过程,为火炮设计以及故障分析提供了更接近实际的参考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火炮火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静.火炮膛内火药燃气温度测试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9
[2].于情波,杨国来,葛建立,孙全兆,萧辉.基于火药燃气压力空间变化的火炮发射动力学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3].程林.152mm火炮火药发射条件下除铜热力学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7
[4].毛保全,兰图,宋鹏.火炮膛内火药燃气温度控制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7
[5].杨砺志,陈永才,李鹏,狄长春.以火药为能源的炮口式火炮动态后坐技术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7
[6].李达,郑双,魏学涛,刘少武,王锋.点火药量对30mm火炮内弹道性能及内弹道循环时间的影响[J].火工品.2015
[7].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发射火药的技术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8].史先扬,王泽山.低温感火药降低火炮弹道温度系数的研究[J].弹道学报.2002
[9].杨均匀,袁亚雄,张小兵,张会生.高膛压火炮火药破碎模型及数值计算[J].弹道学报.1997
[10].周彦煌,刘千里.火药低温冷脆与火炮膛炸事故[J].弹道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