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涝渍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江汉平原,理化,土壤,血防,模型,性质,湖北省。
涝渍地论文文献综述
李伦,罗强,吴士龙,詹忠国[1](2016)在《渔稻养作及其在涝渍地综合利用中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渔稻养作的生产模式、渔稻养作模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渔稻养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把渔稻养作模式引入到涝渍地的综合利用措施中作了相关分析,并对涝渍地渔稻养作模式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明确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涝渍地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渔稻养作的关键灌排技术研究、渔稻养作的减排机理研究和渔稻养作对区域排涝的影响研究。(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6年05期)
龚世飞[2](2016)在《江汉平原涝渍地不同种植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温室气体来源于农田生态系统。稻田排灌进程、干湿交替活动、施肥管理、覆盖类型改变等因素都能促使田间温室气体排放特性产生变化。江汉平原地区长期遭受不同程度涝渍灾害困扰,本文针对叁种涝渍水平,提出相关避灾减灾的新型种植模式,着重探讨种植模式调整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在长江大学农学院研究基地设置试验小区,以一般渍害、一般涝害和严重涝害稻田为研究对象,依次设置“西瓜I玉米”套作,“稻虾”共作和“意苡”单作模式,分别与同条件下的中稻单作模式进行比较。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夏季田间CH4和N20排放进行长期连续的原位监测,基于实测值估算了稻季不同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对其温室效应做出了综合评估。探讨了影响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并论证了江汉平原地区夏季农田在不同涝渍水平下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经验模型。此外,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稻虾复合种养模式对耕层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研究设计了旱田、水田、旱改水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稻季田间甲烷(CH4)排放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稻季CH4排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硝态氮含量和pH对CH4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稻季CH4排放差异主要集中于作物生长前期。水稻有效分蘖末期至成熟期CH4累积排放量仅占全生育期排放总量的9.5%-54%。水田利用方式下稻季CH4的平均排放速率和季节排放总量均显着高于旱田和旱改水,旱田和旱改水利用方式下差异不显着;2014年度水稻生长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排放的CH4总量均表现为水田(120.7kg·hm-2)>旱改水(13.1 k·hm-2)>旱田(1.56 kg·hm-2),2015年度各处理的表现与2014年度相似,具体为水田(156kg·hm-2)>旱改水(22kg·-hm-2)>旱田(17kg·-hm-2)。研究表明,长期旱改水利用方式下土壤CH4排放特性有待进一步探讨。(2)不同种植模式下夏季农田C02排放通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H4排放峰值主要出现在作物生育前期,水稻移栽至有效分蘖末期CH4累积排放量占全生育期排放总量的40.5%~62.3%,而N20在水稻烤田期和成熟期均有明显排放。不同涝渍条件下种植模式的改变对稻季田间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显着影响,与传统中稻单作模式相比,西瓜I玉米套作、稻虾混作和薏苡单作均显着降低田间CO2和CH4的季节排放总量;此外,稻虾混作和薏苡单作显着提高N20排放总量,而西瓜|玉米降低N2O排放量,但差异不显着。叁种涝渍水平下,新型种植模式的综合增温潜势均显着低于同条件下的传统模式,西瓜I玉米套作、稻虾混作和薏苡单作模式夏季排放的CO2、CH4和N20产生的增温潜势分别为中稻单作的18.97%、57.96%和41.38%。改变传统作物布局有利于降低江汉平原地区水稻生长季的温室效应。(3)基于对叁种涝渍条件下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分别构建了夏季农田C02.CH4和N2O通量的经验方程。其拟合均值及通量值均与实测值有显着的相关关系。通过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比较分析发现,经验模型基本体现了该地区涝渍地C02.CH4N2O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4)以潜江市浩口镇典型稻虾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稻虾模式对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RS1)和中期(RS2)稻虾模式可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同时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而长期(RS3)稻虾模式下土壤各理化指标及生物性状均有所下降。土壤生物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速效钾和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SMB-C除与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外,与全钾呈极显着正相关;脲酶活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和SMB.N与土壤各养分含量都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其中与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和有机质的相关水平达显着水平。此外,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钾含量的关系也达到显着相关水平;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不明显。(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6-04-01)
王修贵,张华彬,罗文兵,孔东,温季[3](2015)在《湖北四湖流域涝渍地综合利用与治理对排涝模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四湖流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历史上曾是湖区沼泽之地,经过多年围垦开发,现为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基地,通过采取暗管排水、旱改水、渔作养种等措施综合利用和治理涝渍地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究涝渍地利用与治理对排涝模数的影响,以SWAT模型为工具,建立涝渍地治理影响下的流域产汇流模型,根据实测资料,选择观测系列较长的2009年、2013年日径流数据进行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当地的降雨径流.基于该地区对涝渍地的实际利用与治理经验,采用旱地改水田、渔作养种以及暗管排水3种措施的不同组合方式,应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不同组合方式对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未进行涝渍地利用与治理相比:13种措施都会引起排涝模数的减小,3种措施引起的排涝模数的减小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渔作养种、旱改水、暗管排水;2在相同的暴雨重现期下,渔作养种引起排涝模数的减小幅度为5.8%~9.1%,旱改水的减小幅度为3.4%~6.8%,暗管排水的减小幅度为1.1%~2.3%;3单一措施对排涝模数的影响程度随涝渍地治理或利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4对涝渍地采取组合措施治理,暗管排水和旱改水组合时排涝模数减少的幅度为1.8%~3.7%,暗管排水与渔作养种组合时排涝模数减少的幅度为4.0%~6.1%,渔作养种与旱改水组合时排涝模数减少的幅度为5.0%~8.2%.适应涝地特点的综合利用与治理对于有效地缓解当地的排涝压力、减小排涝模数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李旭[4](2013)在《暗管排水对涝渍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暗管排水对涝渍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涝渍地耕层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3年23期)
陈清华,朱建强,刘章勇[5](2011)在《农田涝渍、田间排水与涝渍地利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降水、地形地貌条件、土壤自身特性、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农田涝渍形成的机理,根据现有研究和生产实践归纳了田间水平上防涝除渍的排水模式,最后就涝渍地的科学利用提出几点看法。(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9期)
周冬霖[6](2011)在《日本专家帮治湖北涝渍地》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实施5年间,JICA先后派遣13名长期专家、16名短期专家、6个工作代表团计34人次。他们在中方30多名对口专家的紧密协作配合下,在江汉平原绘制了一幅幅美丽的蓝图。(本文来源于《国际人才交流》期刊2011年05期)
程玲,李俊凯,王勇[7](2009)在《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动态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动态,为苄嘧磺隆的合理施用以及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正确评价环境中苄嘧磺隆的监测、迁移以及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苄嘧磺隆在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的残留。[结果]自然条件下苄嘧磺隆在涝渍地6个土系中的降解呈现一定的规律。在无涝渍灾害的江汉系和涝渍灾害最严重的万全系,苄嘧磺隆的半衰期比其他土系长,其他土系之间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江汉系、高场系、四湖系、横沟乡系、观音土当系、万全系6个土系中,苄嘧磺隆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7.0、16.5、14.9、17.8、19.74、2.0 d。[结论]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含水量的增大、温度的增加及酸性土壤都有利于苄嘧磺隆的降解,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是其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13期)
刘章勇,何浩[8](2008)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演替分级及趋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涝渍地的演替规律研究是制定涝渍地域生态恢复对策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Delphi法确定了四湖地区涝渍地演替级数的衡量指标,即优势植物种群、面积增长最快的涝渍地种养生物、涝渍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涝渍地的地下水位和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等5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演替级数分级标准,并以洪湖市为例建立了洪湖市涝渍地演替专家信息库,得到了洪湖市的涝渍地演替级数;最后采用ARIMA模型对洪湖市的涝渍地演替级数进行了趋势拟合与未来预测。结果表明,ARIMA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并预测涝渍地演替级数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8年09期)
苏加义,刘长生,赵红梅[9](2007)在《在涝渍地建立人工草地的模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江汉平原地区涝渍地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及刈割留茬高度对照试验。土壤测定表明: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3.65 g/kg、碱解氮105.23 mg/kg、速效磷6.69 mg/kg、速效钾132.55 mg/kg。以此确定各组施肥比例,试验Ⅰ、Ⅱ、Ⅲ、Ⅳ、Ⅴ组施入总氮分别为75、150、225、300、375kg/hm2;施入P2O5与K2O相同,分别为30、60、90、120、150 kg/hm2。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5.35、59.61、67.87、69.08、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达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着(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着(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着(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07年11期)
艾天成,李方敏[10](2007)在《暗管排水对涝渍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涝渍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中层土体水分过多,排水成为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关键措施,而暗管排水技术则是实现有效排水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埋管年期的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暗管排水处理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和改善耕层土壤的物理环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但土壤的速效养分有所降低。因此,要加强对暗管埋设区的土壤培肥管理。(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期刊2007年02期)
涝渍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温室气体来源于农田生态系统。稻田排灌进程、干湿交替活动、施肥管理、覆盖类型改变等因素都能促使田间温室气体排放特性产生变化。江汉平原地区长期遭受不同程度涝渍灾害困扰,本文针对叁种涝渍水平,提出相关避灾减灾的新型种植模式,着重探讨种植模式调整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在长江大学农学院研究基地设置试验小区,以一般渍害、一般涝害和严重涝害稻田为研究对象,依次设置“西瓜I玉米”套作,“稻虾”共作和“意苡”单作模式,分别与同条件下的中稻单作模式进行比较。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夏季田间CH4和N20排放进行长期连续的原位监测,基于实测值估算了稻季不同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对其温室效应做出了综合评估。探讨了影响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并论证了江汉平原地区夏季农田在不同涝渍水平下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经验模型。此外,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稻虾复合种养模式对耕层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研究设计了旱田、水田、旱改水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稻季田间甲烷(CH4)排放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稻季CH4排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硝态氮含量和pH对CH4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稻季CH4排放差异主要集中于作物生长前期。水稻有效分蘖末期至成熟期CH4累积排放量仅占全生育期排放总量的9.5%-54%。水田利用方式下稻季CH4的平均排放速率和季节排放总量均显着高于旱田和旱改水,旱田和旱改水利用方式下差异不显着;2014年度水稻生长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排放的CH4总量均表现为水田(120.7kg·hm-2)>旱改水(13.1 k·hm-2)>旱田(1.56 kg·hm-2),2015年度各处理的表现与2014年度相似,具体为水田(156kg·hm-2)>旱改水(22kg·-hm-2)>旱田(17kg·-hm-2)。研究表明,长期旱改水利用方式下土壤CH4排放特性有待进一步探讨。(2)不同种植模式下夏季农田C02排放通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H4排放峰值主要出现在作物生育前期,水稻移栽至有效分蘖末期CH4累积排放量占全生育期排放总量的40.5%~62.3%,而N20在水稻烤田期和成熟期均有明显排放。不同涝渍条件下种植模式的改变对稻季田间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显着影响,与传统中稻单作模式相比,西瓜I玉米套作、稻虾混作和薏苡单作均显着降低田间CO2和CH4的季节排放总量;此外,稻虾混作和薏苡单作显着提高N20排放总量,而西瓜|玉米降低N2O排放量,但差异不显着。叁种涝渍水平下,新型种植模式的综合增温潜势均显着低于同条件下的传统模式,西瓜I玉米套作、稻虾混作和薏苡单作模式夏季排放的CO2、CH4和N20产生的增温潜势分别为中稻单作的18.97%、57.96%和41.38%。改变传统作物布局有利于降低江汉平原地区水稻生长季的温室效应。(3)基于对叁种涝渍条件下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分别构建了夏季农田C02.CH4和N2O通量的经验方程。其拟合均值及通量值均与实测值有显着的相关关系。通过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比较分析发现,经验模型基本体现了该地区涝渍地C02.CH4N2O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4)以潜江市浩口镇典型稻虾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稻虾模式对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RS1)和中期(RS2)稻虾模式可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同时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而长期(RS3)稻虾模式下土壤各理化指标及生物性状均有所下降。土壤生物特征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速效钾和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SMB-C除与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外,与全钾呈极显着正相关;脲酶活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和SMB.N与土壤各养分含量都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其中与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和有机质的相关水平达显着水平。此外,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钾含量的关系也达到显着相关水平;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涝渍地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伦,罗强,吴士龙,詹忠国.渔稻养作及其在涝渍地综合利用中的研究综述[J].节水灌溉.2016
[2].龚世飞.江汉平原涝渍地不同种植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6
[3].王修贵,张华彬,罗文兵,孔东,温季.湖北四湖流域涝渍地综合利用与治理对排涝模数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李旭.暗管排水对涝渍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
[5].陈清华,朱建强,刘章勇.农田涝渍、田间排水与涝渍地利用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周冬霖.日本专家帮治湖北涝渍地[J].国际人才交流.2011
[7].程玲,李俊凯,王勇.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动态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9
[8].刘章勇,何浩.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演替分级及趋势预测[J].生态学杂志.2008
[9].苏加义,刘长生,赵红梅.在涝渍地建立人工草地的模式化研究[J].草业科学.2007
[10].艾天成,李方敏.暗管排水对涝渍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