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循环论文_郭淑华,牛彦杰,翟衡,韩宁,杜远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黄素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叶黄素,环氧,光合作用,草莓,玉米,叶绿素,桑树。

叶黄素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郭淑华,牛彦杰,翟衡,韩宁,杜远鹏[1](2017)在《碱性盐胁迫对葡萄杂交砧木荧光特性、叶黄素循环与抗氰呼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葡萄‘左山一’(Vitis amurensis)与‘SO4’(V.berlandieri×V.riparia)杂交后代中耐碱性盐强的A15、A17与引进砧木中耐碱性盐能力较强的‘1103P’(V.rupestris×V.berlandieri)为试材,探讨耐碱性盐能力较强的葡萄砧木的荧光特性及光保护机制。将组培苗炼苗7周后每天浇灌100 mmol·L~(-1) NaHCO_3(pH 8.62),测定叶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荧光、叶黄素循环及抗氰呼吸速率。NaHCO_3处理8 d后,各株系的叶片电导率与丙二醛(MDA)含量均有大幅升高;A15、A17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_P)的降低幅度均小于‘1103P’,且调节性能量耗散(Y_(NPQ))上升幅度较大,说明NaHCO_3胁迫下A15、A17的电子传递活性与光抑制程度受影响较小。在NaHCO_3处理下A15、A17和‘1103P’的叶黄素循环(A+Z)/(A+Z+V)分别比对照提高46.3%、37.0%、28.0%,A15、A17的抗氰呼吸速率在NaHCO_3处理下分别比对照提高141.5%、95.8%,‘1103P’则比对照提高63.0%。A15、A17通过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与增加抗氰呼吸速率来减轻光抑制以提高其耐碱性盐能力。(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孙丽娜[2](2017)在《欧李叶黄素循环基因VDE抗逆性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为蔷薇科樱桃属果树,因其果实中含钙量高,商品名被称为“钙果”。欧李果肉可食,仁可入药,茎可做饲料和编制材料,尤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表现为旱时能避旱,雨季能集水,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欧李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幼苗阶段易受胁迫的影响。叶黄素循环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绿色藻类,被认为是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过剩光能破坏的一种重要机制。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是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目前对于VD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中,对林木材料中VDE研究还鲜见报道,而且在不同材料中可能存在功能的特异性,为此,我们构建了欧李ChVDE表达载体并进行拟南芥的转化,并进一步探究该基因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欧李ChVDE基因(KM504154)全长1803bp,包括1446bp的开放读码框,共编码481个氨基酸多肽,分子量约为54.4kD,理论等电点为5.75。氨基酸序列与进化树的比对表明其与白梨、苹果、碧桃、和梅花等物种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ChVDE与茶树和橙子具有很高的相似性。2、我们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35S:ChVDE-GFP载体,利用浸花法对野生型(WT)和突变体(npq1-2)拟南芥分别进行遗传转化,获得野生型过表达ChVDE(OE)株系3株与VDE缺失突变体过表达ChVDE株系4株。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hVDE定位于叶绿体中,气孔保卫细胞边缘也有发现,推测VDE参与光合作用中的气孔开闭。对于根长和脯氨酸的测定实验来说,过表达拟南芥幼苗具有强于野生型和突变体的特点。3、干旱和盐胁迫下,对拟南芥野生型(WT)、VDE缺失突变体(npq1-2)、转ChVDE缺失突变回复体(CE-3)和VDE过表达(OE-1)四种株系的研究表明,胁迫下过表达株系脱环氧化状态即(A+Z)/(V+A+Z)明显高于其他株系,净光合速率、总呼吸速率的测定同样表现出相对更强的抗旱能力,而对于突变体来说则表现出更易受非生物胁迫的特征。结果表明了欧李ChVDE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作用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木本植物抗逆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陈敏氡,朱海生,王彬,温庆放,林珲[3](2016)在《草莓叶黄素循环关键酶基因VDE和ZEP的克隆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黄素循环在逆境胁迫中对植物光系统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和玉米黄质环氧化酶(ZEP)是调控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率先从草莓中克隆获得VDE和ZEP基因。VDE基因c DNA全长1 842 bp,ORF为1 467 bp,编码489个氨基酸;ZEP基因c DNA全长2 325 bp,ORF为1 980 bp,编码66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草莓VDE与ZEP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蔷薇科的苹果、桃和梅等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分析发现VDE和ZEP基因在草莓根、茎、叶、花、果实中皆有表达,说明二者均为组成型表达基因,并且叶片中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而根中最低,推测与其在草莓叶黄素循环调控的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11期)

陈敏氡,朱海生,王彬,温庆放[4](2016)在《草莓叶叶黄素循环组分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草莓叶叶黄素循环组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的分析方法,优化草莓叶叶黄素循环组分的提取条件,建立适宜的UPLC测定方法,通过研究强光下各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提取剂,不经过皂化直接提取,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9∶1为流动相,流速0.5 m L/min,波长445 nm,柱温30℃能较好地分离及测定草莓叶叶黄素循环各组分,方法快速稳定,检测时间仅需1.2 min。强光下,玉米黄质、叶黄素循环库和脱环氧化程度均明显升高而紫黄质下降,符合叶黄素循环调控规律,证实此方法可靠。可见,实验所建立的UPLC测定方法适合草莓叶叶黄素循环组分分析。(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李瑾瑾,张强,方炎明[5](2016)在《植物叶黄素循环及其光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植物吸收过量光能时会产生光抑制,引起光合器官的破坏,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叶黄素循环是植物应对过量光能时主要的光保护机制,可以有效清除并阻止有害副产物叁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和单线态氧的积累。因此,植物叶黄素循环相关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综述了植物叶黄素循环的组成、关键酶的功能与调节及其在光保护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高文蕊,胡银松,王瑞芳,宋兴舜[6](2015)在《干旱条件下叶黄素循环抑制剂对欧李光合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在干旱胁迫下外施两种抑制剂对欧李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二硫苏糖醇(DTT)和葡糖胺(Gla)使叶黄素循环受阻,光合作用下降,气孔导度降低,不能正常耗散光能,光合器官受损伤,且Gla的抑制程度高于DTT。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植株正常的热耗散不能顺利进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过剩的光能对植物体形成光抑制作用,且DTT的抑制作用高于Gla。外施抑制剂促进叶绿素的增加。本文利用抑制剂策略,为进一步探究逆境胁迫下欧李叶黄素循环的响应提供基础理论。(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陈新斌[7](2013)在《海水胁迫下菠菜叶片叶黄素循环调控叶绿素代谢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栽培作为有效利用海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资料和食用来源。而海水栽培条件下容易形成盐害,引发海水胁迫,加剧植株光抑制程度,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因此研究作物在海水胁迫下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且为陆地盐碱地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某些通用技术。本文先以2个耐性性不同的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品种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海水胁迫对不同品种叶绿素代谢的影响;然后主要以耐海水品种‘荷兰3号’为试材,研究海水胁迫下菠菜叶片叶黄素循环调控叶绿素代谢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海水胁迫下,耐海水品种‘荷兰3号’和海水敏感品种‘圆叶菠菜’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 (Chl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合成前体——原叶绿素酸(Pchl)、镁原卟啉Ⅸ (Mg-protoⅨ)、原卟啉Ⅸ(ProtoIX)和尿卟啉原Ⅲ (UroⅢ)含量明显降低,而胆色素原(PBG)和δ-氨基酮戊酸(ALA)积累,其中‘圆叶菠菜’的变化幅度大于‘荷兰3号’。海水胁迫下,‘荷兰3号’叶片的叶绿素酶(Chlase)活性无显着变化,酶胆色素脱氨酶(PBGD)和尿卟啉原Ⅲ合酶(UROS)活性在胁迫第3天显着下降;而‘圆叶菠菜'Chlase活性显着上升,PBGD和UROS活性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在海水胁迫下,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合成代谢受阻,受阻位点在于PBG->UroⅢ的转化过程,其中‘圆叶菠菜’的受阻程度大于‘荷兰3号’;耐海水品种‘荷兰3号’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主要由叶绿素合成代谢受阻引起,而海水敏感品种‘圆叶菠菜’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则是由叶绿素合成受阻和叶绿素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海水胁迫与甲基紫精(MV)处理一样,诱导菠菜叶片产生氧化胁迫,使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上升,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总叶绿素(Chla+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着下降,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着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4)显着上升;海水胁迫与MV处理下,由叶柄导入叶黄素循环活性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菠菜叶片活性氧(ROS)大量积累,导致光合色素降解加剧,Fv/Fm、Yield、ETR、NPQ、qP进一步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海水胁迫下,抑制菠菜叶片叶黄素循环活性,降低了叶片非辐射能量耗散能力,加重了叶片ROS积累,从而导致光合色素含量降低,PSII活性下降,电子传递速率降低,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部分减少,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说明海水胁迫下叶黄素循环在保持菠菜叶片光合色素稳定和光合作用正常运转中发挥重要作用。处理第3天,与海水胁迫处理相比,导入DTT后,菠菜叶片叶绿素a(Chla)、叶绿素b (Chl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合成前体——原叶绿素酸(Pchl)、镁原卟啉Ⅸ (Mg-protoⅨ)、原卟啉Ⅸ(ProtoⅨ)和尿卟啉原Ⅲ (UroⅢ)含量显着下降,胆色素原(PBG)和6-氨基酮戊酸(ALA)含量显着累计,胆色素脱氨酶(PBGD)活性显着降低,叶绿素酶(Chlase)活性显着提高;超氧阴离子(0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上升,ROS进一步累计。上述结果表明,海水胁迫下,抑制菠菜叶片叶黄素循环活性,降低了叶片非辐射能量耗散能力,加重了叶绿体ROS积累,从而加剧了叶绿素合成障碍,促进了叶绿素进一步降解,最终降低了菠菜叶片叶绿素含量。说明海水胁迫下叶黄素循环在维持菠菜叶片叶绿素代谢正常运转发挥重要作用。以菠菜叶片为材料,克隆了菠菜叶绿素合成相关酌PBGD基因片段,并且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进行了不同处理下PBGD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长度为389bp,编码129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与苋菜同源性最高,为90%。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海水胁迫显着抑制PBGD表达,导入DTT后,PBGD表达进一步下降。说明海水胁迫下,抑制菠菜叶片叶黄素循环活性,通过下调菠菜叶片叶绿素关键酶PBGD基因表达,降低PBGD活性,影响了菠菜叶片叶绿素的正常合成。(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张会慧,张秀丽,李鑫,许楠,孙广玉[8](2013)在《盐胁迫下桑树叶片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PS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抑制剂法研究盐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桑树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叶片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保持较高的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具有完善的光破坏防御机制。通过硫酸链霉素(SM)抑制D1蛋白的周转和二硫苏糖醇(DTT)抑制叶黄素循环,损伤盐胁迫下桑树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加剧盐胁迫对桑树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伤害,说明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在保护盐胁迫下桑树叶片PSⅡ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D1蛋白周转的保护作用大于叶黄素循环。DTT抑制盐胁迫下桑树叶片的叶黄素循环,却将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大部分以无效的荧光和热能形式耗散,减缓过剩激发能对PSⅡ反应中心的伤害程度。SM处理可抑制D1蛋白周转,减弱盐胁迫下桑树叶片以叶黄素循环为主的耗散非辐射能量的能力,降低过剩激发能的热耗散程度,导致叶片中的过剩光能(1-qP)/NPQ成倍积累,造成PSⅡ反应中心大量失活。因此,SM不但可抑制D1蛋白的周转,还可增强QB的还原程度,降低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PQ库容量降低,减弱依赖PQ在类囊体膜两侧建立质子梯度(△pH)的能力,从而限制依赖于△pH的叶黄素循环。因此,盐胁迫下抑制D1蛋白的周转不但降低吸收光能后用于电子传递的比例,而且会破坏叶黄素循环耗散过剩的光能,这也是D1蛋白周转对PSⅡ的保护作用大于叶黄素循环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3年01期)

崔海岩,靳立斌,李波,赵斌,董树亭[9](2013)在《大田遮阴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郑单958和振杰2号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全生育期遮阴(S3)3个处理,遮光度为60%,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研究遮阴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后夏玉米产量显着降低,且遮阴时期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S3>S1>S2,郑单958和振杰2号的S3分别减产96.87%和90.78%。遮阴后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体色素含量显着降低,胞间CO2浓度(Ci)较同期对照先降低后升高,即叶片光合作用的降低受到气孔与非气孔因素双重影响,2个供试品种变化一致。遮阴期间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降低,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猝灭(NPQ)显着升高,叶黄素循环库(A+Z+V)和脱环化状态(A+Z)/(A+Z+V)升高,即在长期遮阴条件下叶片捕获的光能分配发生了变化,光合电子传递的能量占吸收光能的比例降低,叶黄素循环的启动辅助过剩光能的热耗散。遮阴结束初期(A+Z)/(A+Z+V)和NPQ迅速升高,说明光恢复初期叶片对弱光适应后的自然光照比较敏感,叶黄素循环增强抑制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杨莎,郭峰,王芳,孟静静,万书波[10](2012)在《外源钙通过钙信号途径启动花生叶片叶黄素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生(4rachis hypogaea L.)品种花育22为材料,分别用0、6 mmol·L Ca(NO_3)_2培养花生幼苗,高温(40℃)强光(1 200μmol m~(-2)s~(-1))处理5 h,测定处理前后花生叶片PSII最大光合效率(Fv/Fm)研究表明,高温强光下外源施钙植株叶片的Fv/Fm比对照植株高,说明PSII(光系统Ⅱ)的功能发生了光抑制,而且Ca(NO_3)_2处理缓解了花生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植物发生光抑制时,往往伴随非辐射能量耗散的增加,这种非辐射能量耗散通常可用荧光参数的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来检测。其中,组分qf与叶黄素循环过程中Z与A的形成密切相关。高温强光胁迫下,施钙花生幼苗中的NPQ值与qf增加幅度较大;叶黄素循环过程中脱环氧化状态(A+Z)/(V+A+Z)均升高,整体变化趋势与NPQ的趋势相一致,但施钙植株增加更为明显。D1蛋白位于PSII反应中心,是PSII复合体发生光破坏的靶位点。为了探究高温强光处理对D1蛋白修复过程的影响,分别提取处理0、3、6小时的花生叶片类囊体膜,分别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来检测在不同胁迫时间下D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施钙有利于D1蛋白含量的累积。分别用5 mM EGTA(钙离子螯合剂),2 mM LaCl_3(钙离子通道抑制剂)以及0.05 mM CPZ(CaM拮抗剂)处理花生幼苗来研究其对叶黄素循环过程中脱环氧化过程及钙离子级联途径中钙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均表明Ca~(2+)和CaM共同参与调节了光系统过剩能量耗散,减轻了高温强光胁迫下花生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本文来源于《从植物科学到农业发展——2012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2-10-11)

叶黄素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欧李(Cerasus humilis(Bge.)Sok.)为蔷薇科樱桃属果树,因其果实中含钙量高,商品名被称为“钙果”。欧李果肉可食,仁可入药,茎可做饲料和编制材料,尤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表现为旱时能避旱,雨季能集水,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欧李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幼苗阶段易受胁迫的影响。叶黄素循环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绿色藻类,被认为是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过剩光能破坏的一种重要机制。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是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目前对于VD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中,对林木材料中VDE研究还鲜见报道,而且在不同材料中可能存在功能的特异性,为此,我们构建了欧李ChVDE表达载体并进行拟南芥的转化,并进一步探究该基因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欧李ChVDE基因(KM504154)全长1803bp,包括1446bp的开放读码框,共编码481个氨基酸多肽,分子量约为54.4kD,理论等电点为5.75。氨基酸序列与进化树的比对表明其与白梨、苹果、碧桃、和梅花等物种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ChVDE与茶树和橙子具有很高的相似性。2、我们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35S:ChVDE-GFP载体,利用浸花法对野生型(WT)和突变体(npq1-2)拟南芥分别进行遗传转化,获得野生型过表达ChVDE(OE)株系3株与VDE缺失突变体过表达ChVDE株系4株。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hVDE定位于叶绿体中,气孔保卫细胞边缘也有发现,推测VDE参与光合作用中的气孔开闭。对于根长和脯氨酸的测定实验来说,过表达拟南芥幼苗具有强于野生型和突变体的特点。3、干旱和盐胁迫下,对拟南芥野生型(WT)、VDE缺失突变体(npq1-2)、转ChVDE缺失突变回复体(CE-3)和VDE过表达(OE-1)四种株系的研究表明,胁迫下过表达株系脱环氧化状态即(A+Z)/(V+A+Z)明显高于其他株系,净光合速率、总呼吸速率的测定同样表现出相对更强的抗旱能力,而对于突变体来说则表现出更易受非生物胁迫的特征。结果表明了欧李ChVDE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作用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木本植物抗逆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黄素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郭淑华,牛彦杰,翟衡,韩宁,杜远鹏.碱性盐胁迫对葡萄杂交砧木荧光特性、叶黄素循环与抗氰呼吸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7

[2].孙丽娜.欧李叶黄素循环基因VDE抗逆性功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3].陈敏氡,朱海生,王彬,温庆放,林珲.草莓叶黄素循环关键酶基因VDE和ZEP的克隆与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

[4].陈敏氡,朱海生,王彬,温庆放.草莓叶叶黄素循环组分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6

[5].李瑾瑾,张强,方炎明.植物叶黄素循环及其光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

[6].高文蕊,胡银松,王瑞芳,宋兴舜.干旱条件下叶黄素循环抑制剂对欧李光合指标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5

[7].陈新斌.海水胁迫下菠菜叶片叶黄素循环调控叶绿素代谢的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8].张会慧,张秀丽,李鑫,许楠,孙广玉.盐胁迫下桑树叶片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PSⅡ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3

[9].崔海岩,靳立斌,李波,赵斌,董树亭.大田遮阴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

[10].杨莎,郭峰,王芳,孟静静,万书波.外源钙通过钙信号途径启动花生叶片叶黄素循环[C].从植物科学到农业发展——2012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2012

论文知识图

胁迫下叶黄素循环组分的变化NaCl 处理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苗叶片叶1 叶黄素循环组分标样的色谱图高温强光下水杨酸对黄瓜叶片叶黄素循不同试剂处理对杂交稻汕优63剑叶叶黄在不同温度下小麦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N...

标签:;  ;  ;  ;  ;  ;  ;  

叶黄素循环论文_郭淑华,牛彦杰,翟衡,韩宁,杜远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