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生素敏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基因型,抗生素
抗生素敏感性论文文献综述
毛彦华,禇海青[1](2019)在《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分离出的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87株进行研究,其中痰标本72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5株。所有菌株均经MGIT960培养基生长和对硝基苯甲酸试验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对rPOB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对所有菌株进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采用NCBI Nucleotide blast program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87株分离株包括81个subsp.abscessus,6个subsp.massiliense。81个subsp.abscessus中共72个ERM(41)T28序列和9个ERM(41)C28序列,ERM(41)序列对10种抗生素敏感;81个subsp.abscessu亚型中包括41个克拉霉素(CLA)敏感株和10个CLA中介株,8个ERM(41)C28和43个ERM(41)T28分离株不存在rrl 2058/2059突变,30个耐药分离株中包括29个ERM(41)T28分离株(其中5个发生rrl 2058/2059突变)和1个ERM(41)C28分离株(1个发生rrl2058/2059突变)。subsp.massiliense耐药分离株2个,1个发生rrl 2058/2059突变。结论 rrl和ERM(41)基因型对脓肿分离杆菌临床分离株CLA耐药具有一定预测作用,阿米卡星治疗脓肿分枝杆菌可能具有更佳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31期)
常冰雪,马志,曲岩,陆兆新,吕凤霞[2](2019)在《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生素交叉耐药性和附属敏感性产生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耐药性细菌对其他抗生素是否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及附属敏感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并选择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为目标菌株进行人工诱导,研究单一抗生素耐药菌株对其他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同时用产生附属敏感性的抗生素进行二次诱导,观察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对ATCC 27853进行单一抗生素人工诱导试验30 d后,菌株对所诱导的药物除多肽类外均产生耐药性,对多肽类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也有所增加。对耐药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耐药菌株对同类抗生素中的其他抗生素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同时可能会对其他类型的抗生素产生附属敏感性,但附属敏感性的规律与交叉耐药性相比并不明显。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二次诱导,发现有7株耐药菌株对原耐药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耐药性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应用抗生素期间易产生耐药性,且同时会伴随交叉耐药性和附属敏感性的产生。(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魏思敏,汪培嘉,田启明,陶娅,刘明江[3](2019)在《青蒿琥酯对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S)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联合对临床耐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ARS与7种抗生素分别对6株临床分离E.coli的敏感性;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ARS分别与7种抗生素联合对耐药E.coli的分级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判定联合抑菌效应;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ARS预处理对抗生素抑菌圈直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独使用ARS无明显抑菌作用,但当ARS≥512μg/m L时,与抗生素联用可显着降低抗生素MIC值,其中除链霉素FIC指数为0.6,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余抗菌药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效应。使用512μg/m L和1024μg/m L ARS前处理耐药E.coli仅增加链霉素和黏菌素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ARS本身不具有抑菌活性,但与受测试抗生素同时使用可显着增加抗生素对耐药E.coli的抗菌效果,而ARS预处理对受测试抗生素的增敏效果有限。(本文来源于《中国兽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陈芳,彭音,李军,储士润[4](2019)在《白及和栀子乙醇提取物对常见病原菌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临床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菌株为研究菌,探讨白及和栀子乙醇提取物对抗生素作用细菌的敏感性影响。方法:制备白及和栀子的乙醇提取物,分别进行常规抗生素药敏试验和加入白及和栀子乙醇提取物的抗生素药敏试验,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白及乙醇提取物可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P<0.05);栀子乙醇提取物可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的敏感性(P<0.05);栀子乙醇提取物能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P<0.05)。结论:白及和栀子乙醇提取物对不同种细菌的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影响不同。因此在中药治疗细菌感染时,需针对不同的细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7期)
李美娴,卓玛,赵燕娟,王刚,吴庆侠[5](2019)在《藏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藏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并摸索出适合的分离鉴定方法,试验采用细菌分离纯化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鉴定的方法对从西藏林芝市西藏农牧学院临床兽医大楼散养藏鸡中采集的37份粪样中分离到的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试验所分离到的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大肠杆菌,本试验分离到的8株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基本保持一致,16S rRNA序列的鉴定也显示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测序比对发现分离株与产毒性大肠杆菌同源性达到99%以上。说明西藏地区林芝市藏鸡群中有大肠杆菌病分布且8株分离菌株是5类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的一种,具有一定的致病性,提示我们在临床中要正确用药,加强本地区的饲养管理。(本文来源于《高原农业》期刊2019年04期)
姜宁,章炉军,谭琦,尚晓冬,董浩然[6](2019)在《香菇菌丝体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4种常用抗生素对香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筛选适用于香菇遗传转化的抗生素。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r]沪香F2双核菌丝以及其原生质体单核菌丝为材料,通过测试两者在含有不同种类、不同浓度下抗生素培养皿中的生长速率以及抑制率,探究香菇单双核菌丝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潮霉素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对香菇单双核菌丝生长以及菌落形态基本没有影响,潮霉素对香菇单双核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12mg·L-1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香菇双核菌丝的生长,14mg·L-1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香菇单核菌丝的生长。卡那霉素不能作为香菇遗传转化的筛选抗生素使用;潮霉素可以用作香菇遗传转化的筛选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均可以用于对农杆菌的抑制。(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冷云,周玉真,董科,裴晓方,杨罗[7](2019)在《尿液pH对常见泌尿系感染细菌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尿液pH对常见泌尿系感染细菌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pH的人工尿液,以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产ESBL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菌种,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磷霉素氨丁叁醇和头孢呋辛为研究药物,采用药敏试验中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比较不同抗生素在不同pH的人工尿液培养基中的抗菌效力。结果环丙沙星对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效果随着pH升高而升高;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亦随着pH升高而升高;磷霉素对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头孢呋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亦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结论通过调节尿液pH能够改变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期在临床上提高抗生素对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3期)
游洋伟[8](2019)在《22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 81.8%(1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有头痛症状,22例(100.0%)患儿有发热症状;脑脊液糖(2.70±0.93 mmol/L)降低尤为显着;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病原学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患者15例(占68.2%),隐球菌培养阳性患者22例(占100.00%),两性霉素B(Amp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愈好转率100%(22/22),两性霉素B(AmpB)+5-氟胞嘧啶(5-FC)+氟康唑治疗的2例患者后期均调整为两性霉素B(AmpB)联合5-氟胞嘧啶(5-FC)。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误诊率较高,脑脊液墨汁染色、脑脊液培养试验有助于确诊;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仍是目前经典的抗真菌治疗方案,早期控制真菌及颅高压是改善预后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阿里亚·阿不力米提[9](2019)在《基于城垛结构的细菌培养芯片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的大量生产及不合理使用使得环境污染和抗药性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常规的细菌敏感性测试方法费时费力、灵敏度低,采用自动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仪器进行细菌敏感性测试不仅昂贵而且维护成本高,不能实时监测细菌的生长状态。与传统细菌敏感性测试方法相比,微流控技术不但可以精确控制培养条件,实时观察细菌的生长状态,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培养成本和时间、缩短抗生素最小抑制浓度的测定周期。本文建立了适应研究环境微生物的微流控研究平台,设计出一款具有动态稳定微环境的微流控芯片,实现了细菌的快速培养、细菌原位实时观察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测定了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获得了比常规方法更多的形态学信息。首先构建微流控研究平台,包括动力系统、芯片系统和观察系统叁部分;设计了5种基于连续流细菌培养芯片,培养微室外围设置间隙,其形态类似于城垛。并利用COMSOL软件对不同结构培养腔内流速分布进行仿真,分析5种结构抵抗外部液体扰动的能力,从中选取培养腔内流速小且分布均匀的结构,发现当外围存在分流结构,且内部设有城垛结构培养腔体内动态变化较为稳定,制备了叁种的微流控芯片,建立了微流控芯片的细菌观察和生长曲线绘制方法。在COMSOL仿真模拟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芯片的细菌快速培养研究,探究了适合细菌培养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微流控芯片培养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最优结构为结构Ⅳ,最适流速为0.1μL/min、0.5μL/min,最适培养基种类为LB培养基。与常规孔板方法对比,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菌培养的优于常规孔板方法,具有实现细菌的快速培养,减少了试剂消耗,实时观察细菌生长状态等优点。利用微流控芯片研究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过程。先采用孔板实验获取3种抗生素对2种细菌的抑制曲线,随后利用微流控芯片快速获取抗生素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抑制特性和形态变化特征。确定了大肠杆菌在盐酸四环素、红霉素下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2mg/L、100mg/L;铜绿假单胞杆菌在盐酸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下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30mg/L、300mg/L、0.7mg/L。此结果与常规孔板方法所获结果相近,证明了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可靠手段,能快速测定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值,缩短测试时间,操作简便,可应用于环境新型污染物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朱晓露,张笑,巩方文,杨焕森,张春道[10](2019)在《直饮水中分离的38株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及24h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直饮水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和24h生物膜形成能力,探究直饮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潜在致病风险。方法对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12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利用半定量粘附试验检测在96孔聚苯乙烯板上的24h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 38株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有耐药的5株(耐药率13.16%),1株为3重耐药、4株为单一耐药;其中多粘菌素B耐药率7.89%(3株),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均为2.63%(1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均敏感。24h生物膜生成阳性率为65.79%。结论直饮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不容乐观,24h生物膜形成能力相对较强,需要持续关注直饮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本文来源于《江苏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抗生素敏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耐药性细菌对其他抗生素是否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及附属敏感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并选择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为目标菌株进行人工诱导,研究单一抗生素耐药菌株对其他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同时用产生附属敏感性的抗生素进行二次诱导,观察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对ATCC 27853进行单一抗生素人工诱导试验30 d后,菌株对所诱导的药物除多肽类外均产生耐药性,对多肽类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也有所增加。对耐药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耐药菌株对同类抗生素中的其他抗生素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同时可能会对其他类型的抗生素产生附属敏感性,但附属敏感性的规律与交叉耐药性相比并不明显。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二次诱导,发现有7株耐药菌株对原耐药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耐药性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应用抗生素期间易产生耐药性,且同时会伴随交叉耐药性和附属敏感性的产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生素敏感性论文参考文献
[1].毛彦华,禇海青.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9
[2].常冰雪,马志,曲岩,陆兆新,吕凤霞.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生素交叉耐药性和附属敏感性产生规律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9
[3].魏思敏,汪培嘉,田启明,陶娅,刘明江.青蒿琥酯对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2019
[4].陈芳,彭音,李军,储士润.白及和栀子乙醇提取物对常见病原菌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9
[5].李美娴,卓玛,赵燕娟,王刚,吴庆侠.藏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研究[J].高原农业.2019
[6].姜宁,章炉军,谭琦,尚晓冬,董浩然.香菇菌丝体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性[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7].冷云,周玉真,董科,裴晓方,杨罗.尿液pH对常见泌尿系感染细菌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9
[8].游洋伟.22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
[9].阿里亚·阿不力米提.基于城垛结构的细菌培养芯片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10].朱晓露,张笑,巩方文,杨焕森,张春道.直饮水中分离的38株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及24h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