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军(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58-02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CT表现
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椎管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和骑跨硬膜内外的哑铃型肿瘤,其中以髓外硬膜内肿瘤为多见,约占60%以上。MRI对椎管内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优于CT。
1髓内肿瘤
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10%~15%,多为神经胶质瘤,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多见,其它肿瘤少见。肿瘤主要沿脊髓纵轴浸润性生长,脊髓多呈不规则增粗,蛛网膜下腔受压、移位、变形。肿瘤一般生长较慢,可发生液化、坏死和囊变。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病程相差较大,年龄越小病程越短,下面分别介绍常见的髓内肿瘤。
1.1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是最常见的髓内肿瘤,约占髓内肿瘤的60%。肿瘤起源于中央管室管膜细胞或终丝等部位室管膜残留物。
1.1.1CT表现
CT平扫可见硬膜囊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病变处脊髓密度均匀性降低,外形不规则膨大,边缘模糊,分界欠清,肿瘤内可见坏死囊变区。当肿瘤增大压迫邻近骨质时,可见椎管扩大,并累及椎旁组织。增强扫描见肿瘤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在中央管周围可见轻度强化。瘤体实性部分因富血管性可呈结节状强化,其囊性部分则不强化。CTM可见脊髓不规则增粗或局限性增大,两侧不对称。肿瘤密度均匀,多为低或等密度,少数为高密度或不均匀,边界不清。蛛网膜下腔变窄,受压移位或闭塞。硬膜外间隙变形变窄。延迟扫描可显示肿瘤继发的脊髓空洞。
1.1.2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的室管膜瘤呈低密度影,脊髓不规则增粗或局限性增大,蛛网膜下腔狭窄变形或闭塞。增强扫描肿瘤可轻度强化,并可见中央管周围轻度强化。
本病应与髓内其它肿瘤如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等鉴别。从发病部位、范围及增强后的表现等方面有助于鉴别。
1.2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是常见的髓内肿瘤之一,约占髓内肿瘤的30%。肿瘤起源于脊髓星形细胞,儿童比成人多见。
1.2.1CT表现
CT平扫见脊髓不规则增粗,肿瘤可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常累及多个脊髓节段,边界不清,邻近蛛网膜下腔狭窄。造影增强后强化不明显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常发生囊变,但囊变与肿瘤的密度差别不显著,有时区别较难。CTM见脊髓外形膨大,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或完全闭塞。
1.2.2诊断与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以颈、胸段最为多见,具有一般髓内肿瘤的共同表现,其病变范围较室管膜瘤广,囊变出现率亦较高,有时两者不易鉴别,MRI为确诊的主要检查方法。
2髓外硬膜内肿瘤
髓外硬膜内肿瘤为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60%,其中以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多见。肿瘤大部分为良性,呈局限性生长,有完整包膜,分界清楚。肿瘤占据蛛网膜下腔,并推压脊髓向对侧移位,脊膜囊变形。
2.1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是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约占所有椎管内肿瘤的29%,肿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又称雪旺细胞瘤。
2.1.1CT表现
CT平扫常显示椎管或椎间孔扩大,相邻骨质吸收破坏。肿瘤为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块影,密度比脊髓密度稍高,有时可见肿块内的低密度囊变区,极少见钙化。脊髓受压移位。增强扫描肿块有中等均一强化,使病灶显示更为清楚。CTM可显示肿块造成的充盈缺损区,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变形。肿瘤上下方的蛛网膜下腔扩大,肿瘤区变窄或消失。若为哑铃状肿瘤则可见硬膜内外同时改变。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更能清楚显示病灶整体和相邻结构的关系。
2.1.2诊断与鉴别诊断
神经鞘瘤易发生于神经根鞘部位,常有相应椎管和椎间孔扩大,以及相邻椎骨骨质破坏等改变,肿瘤内极少见钙化。CTM可清楚显示肿块的边界,脊髓受压移位的程度,硬膜囊以及蛛网膜下腔改变等。
本病应与其它髓外硬膜内肿瘤如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等鉴别。单发神经纤维瘤往往难与神经鞘瘤相区别,早期仅见相应脊神经增粗,但神经纤维瘤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单发者少见,有多发倾向,常合并颅内或脊髓内其它肿瘤存在,为神经纤维瘤的局部表现;其二是可恶变,4%~11%神经纤维瘤并发神经肉瘤,常形成椎旁肿块并破坏骨质结构或转移至肺部等。神经鞘瘤恶变者极少见。
2.2脊膜瘤
脊膜瘤是常见的椎管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5%。好发于胸段,约占80%,颈段次之,约占17%,腰骶段少见。
2.2.1CT表现
CT平扫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肿块影,密度多高于相应脊髓,瘤体内可见不规则钙化。骨窗观察可见肿瘤邻近椎骨骨质增生改变。增强扫描可见肿瘤明显均一强化。CTM明确显示肿瘤与脊髓、蛛网膜下腔的关系,可见肿瘤与硬膜有较宽的基底附着,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同时见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变窄等改变。
2.2.2诊断与鉴别诊断
脊膜瘤多发生于胸段,瘤体内可见钙化,具有髓外硬膜内肿瘤的共同表现和神经根压迫症状的特点。脊膜瘤应与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鞘瘤等鉴别。脊膜瘤钙化出现率高,为鉴别的主要征象之一,脊膜瘤向椎间孔侵犯者较少。邻近骨质改变,脊膜瘤以增生性改变为主,而神经源性肿瘤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
3髓外硬膜外肿瘤
髓外硬膜外肿瘤是指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脊膜之外,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5%,多为恶性肿瘤,以转移瘤最常见,少见的有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等。肿瘤可压迫或侵犯硬膜、蛛网膜下腔或脊髓,形成硬膜外占位性改变。
转移瘤是硬膜外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其原发病灶主要来自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及直肠癌等。
3.1CT表现
CT平扫病灶相邻椎体、椎弓根、椎板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多为溶骨性破坏,但椎间盘和椎间隙保持正常。同时见硬膜外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同椎旁肌肉组织相似,边缘不规则,可呈弥漫性浸润,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硬膜外脂肪间隙消失,硬膜囊、脊髓受压移位。增强扫描,部分肿瘤可以强化。CTM见硬脊膜囊受压,蛛网膜下腔阻塞,脊髓受压移位,形态不规则等改变。
3.2诊断与鉴别诊断
硬膜外转移瘤常伴有邻近椎骨破坏,特别是椎弓根溶骨性破坏更为明显,而椎间隙多无狭窄。硬膜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和脊髓有不同程度的受压、移位、变形,硬膜外脂肪间隙消失。增强扫描多可见肿块强化。结合临床上多有原发肿瘤的病史和症状,诊断多可确定。
本病应与硬膜外其它肿瘤如淋巴瘤、脊索瘤等鉴别。硬膜外肿瘤的共同表现为椎管内软组织块影,硬膜囊、脊髓、蛛网膜下腔同时受压、移位、变形,CTM在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在鉴别诊断中还应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1]谭长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CT评价.临床放射学杂志,1995年第03期.
[2]曾幼鲁,熊琳,蒋根娣.脊髓造影CT在椎管内硬膜外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1991年第02期.
[3]刘勇,郭克勤.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02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199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