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束计算机断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子束,断层,计算机,摄影术,主动脉,栓塞,血栓。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论文文献综述
鲁锦国,曹程,戴汝平,吕滨,白桦[1](2006)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小儿患者60例,平均年龄1.64岁(28天-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EBCT检查,其中39例行手术治疗。结果:60例中,每1例至少合并1种心血管畸形,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分别为40、26、12例, 法乐四联症1例,右心室双出口2例。平均狭窄率(管腔最窄处与近心端正常主动脉内径比值)R=0.42±0.13(0.18- 0.75)。经手术治疗的39例中,38例证实为CoA,其中R≤1/2占84%(32/38),1例EBCT诊断无血液动力学意义,检出率为97.4%(38/39);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漏诊11例,检出率为69.2%(27/39)。结论:EB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能清楚显示小儿CoA的大小、形态,检出率高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由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检出心内畸形有着优势,两者联合应用是小儿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06年02期)
马展鸿,戴汝平,柳志红,曹程,何建国[2](2005)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肺栓塞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在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前后及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栓塞患者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及单纯抗凝治疗前后的疗效(其中2例改为手术治疗)。采用ImatronC-150XP型EBCT机,连续容积扫描方式,层厚1.5-3 mm。分析63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天、4-7天、8-30天和>30天远期肺栓塞EBCT增强容积扫描图像上血栓形态和大小及其前后的变化,治疗前后肺动脉直径的改变及右心功能的变化。结果:51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有效率81.2%,10例单纯抗凝治疗后有效率51.4%,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 <0.05)。治疗后1-3天内有13例复查;4-7天有24例复查;8-30天内复查11例;>30天复查15例。本组EBCT复查中,中央型血栓栓子1-3天溶解率43.57%,4-7天溶解率68.2%,8-30天溶解率85.06%,>30天溶解率100%;附壁型血栓栓子1-3天溶解率18.84%,4-7天溶解率12.99%,8-30溶解率84.41%,>30天溶解率28.93%;表现为闭塞型的血栓栓子中,1-3天22.45%的栓子溶解,4-7天30.52%栓子溶解,8-30天68.66%栓子溶解,>30天23.28%栓子溶解。中心肺动脉治疗后40.21%的栓子溶解,左肺动脉较右肺动脉溶解率高。右心功能治疗后较前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为0.32±0.11 VS 0.45±0.10(P<0.01);主肺动脉管径治疗后较前缩小,为(34.0±5.3)mm VS(32.2±5.8)mm,(P<0.01)。结论:EBCT增强扫描可以无创、客观、准确地评价肺栓塞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以中央型栓子为主的患者,近期疗效显着,附壁型或闭塞型栓子为主的患者,中远期疗效显着。右心功能检查可客观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05年05期)
方纬,马展鸿,戴汝平,刘秀杰,程显声[3](2005)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郑敏文,孙立军,宦怡,李红玲,葛雅丽[4](2004)在《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与超声心动图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 3 4例分别经超声心动图和EBT检查的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资料 ,其中 18例经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2 1例有手术结果对照。 结果 :EBT诊断符合率 82 4% ,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 73 5 %。EBT对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准确率为 97 9% ,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 (5 3 2 % )。而超声心动图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 95 9% ,高于EBT (81 6% )。对大血管与心室、房室连接处的畸形二者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同。 结论 :超声心动图与EBT检查相结合 ,可明显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 ,减少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04年06期)
周渊[5](2003)在《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标志 ;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是目前定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最佳无创影像方法 ,已成为其它无创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方法的参考标准 ,所测定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狭窄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应用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检测冠状动脉钙化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初步筛选方法。现试就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基础及意义、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周渊,戴汝平,吴清玉[6](2003)在《镜面右位心主动脉瓣下隔膜型狭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1 临床资料患者男 ,17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易感冒 ,无发绀及晕厥史。体检心尖搏动位于右侧 ,胸骨右缘第 2~ 5肋间及左缘第3、4肋间 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1987年我院诊断为镜面右位心 ,主动脉瓣下囊性肿物 [左心室~主动脉收缩压差 2 5(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03年01期)
陆萍,韩玲,郑可,戴汝平,耿斌[7](2002)在《超声心动图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应用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经胸常规超声心动图 (TTE)与电子束计算机摄影术 (EBCT)对小儿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2例心脏病患儿的 TTE表现 ,并与 EBCT结果对照。结果 :全组 2 2种先心病共 2 2 6处畸形。心内畸形 78处 ,TTE误诊 1处 ,TTE诊断准确率 98.7%。心外大血管畸形及心室 -大血管连接异常畸形共 14 8处 ,TTE诊断准确率 89.2 % (132 / 14 8) ;EBCT诊断准确率 97.3% (14 4 / 14 8)。二者比较差异显着 (x2 =4 .787,P<0 .0 5 )。外科手术共 71例 ,纠治心脏病变共 12 3处 ,TTE诊断准确率 89.4 % (110 / 12 3) ;EBCT诊断准确率 96 .7%(119/ 12 3)。二者比较无显着差异 (x2 =2 .792 ,P>0 .0 5 )。非先心病 4例 ,TTE与 EBCT均作出准确诊断。TTE与EBCT结合使诊断的总准确率提高到 99.6 % (2 2 5 / 2 2 6 )。结论 :TTE是无创诊断小儿心脏病的最基本有效方法 ,结合无创 EBCT检查 ,可提高小儿心脏病诊断的准确率 ,以指导手术或药物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02年12期)
郭岩,吴清玉,戴汝平,杨有优[8](2002)在《电子束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电子束电子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 EBCT)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对 2 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采用 EBCT技术 ,并辅以叁维重建 ,对比手术前、后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理改变。根据术后的 EB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疏通良好者和疏通不良者 ,通过对比两者间的右 /左心室收缩峰压比 ( PRV/LV)来验证采用 EBCT进行术后评价的可行性。 结果 无手术死亡。右心室流出道疏通良好者 ( n=16)的 PRV/L V为 0 .5 7± 0 .17,而流出道疏通不良者 ( n=4 )的 PRV/L V为 0 .78± 0 .0 1,两者比较差别有显着性意义 ( P=0 .0 2 )。叁维重建的图象可以直观地显示两者间的差异。 结论 EBCT能有效地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陆萍,韩玲,郑可,戴汝平,金梅[9](2001)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CT)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78例患儿经胸常规超声心动图 (TTE)诊断为小儿心脏病 ,其中 74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 63例 ,非先天性心脏病变 4例 ,同时做EBCT增强单层容积扫描 ,并由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图像叁维重建。其中 2 5例行常规心血管造影 ,4 3例经外科手术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全组 2 0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共 176处畸形 ,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16种。心内畸形共65处 ,TTE漏诊 1处 (叁尖瓣闭锁 ) ,TTE诊断准确率 98 5 %。而心外大血管畸形及心室 -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中两者有明显差别 ,EBCT诊断准确率为 96 4 % ( 10 7/ 111) ,TTE诊断准确率 86 5 % ( 96/ 111)。EB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差异非常显着 ( χ2 =6.964,P <0 .0 1)。手术纠治心脏病变共 10 9处 ,EBCT确诊 10 5处 ,诊断准确率 96 3 % ( 10 5 / 10 9)。TTE确诊 97处 ,诊断准确率 89 0 % ( 97/ 10 9)。EB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有显着差异 ( χ2 =4 .3 18,P <0 .0 5 )。TTE、EBCT对 4例非先天性心脏病均作出正确诊断。TTE与EBCT结合使诊断的总准确率提高到 99 4 % ( 175 / 176)。结论 E BCT对小儿心脏病变的检出优于TTE。EBCT血管造影与TTE及心血管造影相结合 ,可提高对小儿心脏(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期刊2001年04期)
郭岩,吴清玉,戴汝平,杨有优,何沙[10](2001)在《法乐四联症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对法乐四联症(简称法四)诊断的准确性,以及叁维重建成像技术对心脏病理改变的直观反映。 方法,取连续20例年龄大于5岁,常规检查诊断的法四患者,对比其EBCT所见与术中探测的结果,并验证叁维重建图像的准确性。 结果:EBCT IG床诊断符合率为 100%。对心脏的病理改变,包括主动脉骑跨程度、室间隔缺损(VSD)的位置,EB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95%。EBCT所测VSD、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右心室流出道局限性狭窄处直径与术中实测结果比较经t检验P>0.05,两者间无显着性差异。对合并畸形如冠状动脉异常的诊断,EBCT具有明显的优势。20例均获得满意的叁维重建图像,此可详尽、准确地反映心血管的病理改变,并可多角度、任意层面地进行观察。 结论:EBCT用作法四的术前诊断,其结果精确、可靠。叁维重建图像显示心血管病变可获近似病理解剖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01年02期)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在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前后及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栓塞患者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及单纯抗凝治疗前后的疗效(其中2例改为手术治疗)。采用ImatronC-150XP型EBCT机,连续容积扫描方式,层厚1.5-3 mm。分析63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天、4-7天、8-30天和>30天远期肺栓塞EBCT增强容积扫描图像上血栓形态和大小及其前后的变化,治疗前后肺动脉直径的改变及右心功能的变化。结果:51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有效率81.2%,10例单纯抗凝治疗后有效率51.4%,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 <0.05)。治疗后1-3天内有13例复查;4-7天有24例复查;8-30天内复查11例;>30天复查15例。本组EBCT复查中,中央型血栓栓子1-3天溶解率43.57%,4-7天溶解率68.2%,8-30天溶解率85.06%,>30天溶解率100%;附壁型血栓栓子1-3天溶解率18.84%,4-7天溶解率12.99%,8-30溶解率84.41%,>30天溶解率28.93%;表现为闭塞型的血栓栓子中,1-3天22.45%的栓子溶解,4-7天30.52%栓子溶解,8-30天68.66%栓子溶解,>30天23.28%栓子溶解。中心肺动脉治疗后40.21%的栓子溶解,左肺动脉较右肺动脉溶解率高。右心功能治疗后较前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为0.32±0.11 VS 0.45±0.10(P<0.01);主肺动脉管径治疗后较前缩小,为(34.0±5.3)mm VS(32.2±5.8)mm,(P<0.01)。结论:EBCT增强扫描可以无创、客观、准确地评价肺栓塞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以中央型栓子为主的患者,近期疗效显着,附壁型或闭塞型栓子为主的患者,中远期疗效显着。右心功能检查可客观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论文参考文献
[1].鲁锦国,曹程,戴汝平,吕滨,白桦.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J].中国循环杂志.2006
[2].马展鸿,戴汝平,柳志红,曹程,何建国.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肺栓塞治疗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05
[3].方纬,马展鸿,戴汝平,刘秀杰,程显声.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5
[4].郑敏文,孙立军,宦怡,李红玲,葛雅丽.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与超声心动图的对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4
[5].周渊.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
[6].周渊,戴汝平,吴清玉.镜面右位心主动脉瓣下隔膜型狭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J].中国循环杂志.2003
[7].陆萍,韩玲,郑可,戴汝平,耿斌.超声心动图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应用的比较[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
[8].郭岩,吴清玉,戴汝平,杨有优.电子束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效果[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
[9].陆萍,韩玲,郑可,戴汝平,金梅.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1
[10].郭岩,吴清玉,戴汝平,杨有优,何沙.法乐四联症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