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2010年度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分析

某县2010年度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分析

魏喜中(汕头市潮阳区河溪镇卫生院广东汕头515164)

【摘要】本文根据各镇(街道)农合办、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009年及2010年度上报数据,对该县2010年度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工作建议。该县2010年度基结余率只有2.42%,主要原因是:一是医疗资金大多数流向县外医疗机构,反映农民就医结构不合理,既不利于区、镇医疗机构的发展,又不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减少新农合基金支出;二是由于住院补偿比例及年封顶线的大幅提高,门诊补偿、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普遍开展,以及一些公共卫生项目纳入补偿范围;三是住院补偿比例的提高,刺激了农民的医疗需求释放;四是农民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不信任,小病大医;五是不排除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诱导患者需求,降低住院门槛,将部分门诊病人收治为住院病人;六是个别医疗机构管理存在乱收费、分解收费和自立项目收费等现象;七是存在经办机构审核不严等原因。建议:一是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防止基金流失。二是努力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并探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等。三是加强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收费标准,控制医疗费用,制止其趋利行为。四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大县级及以下卫生人才培养力度,着力促进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五是积极引导病就近就医。

【关键词】新农合基金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116-02

一、基本情况

某县总面积647.67平方公里,所辖13个镇(街道)、272个村(社区),常住农业人口1128392人。该县2010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覆盖率100%;参加新农合1109323人,参合率98.31%,比2009年1091713人增加17610人,提高1.6个百分点。该县新农合补偿方式是按项目收费,设起付线(县外400元、县级200元、镇级100元)及补偿比例(县外45%、县级65%、镇级75%)核算补偿。

二、基金筹集及到位情况

2010年全县筹集新农合资金1.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65.59万元,省级财政补助7987.12万元,市级财政补助2196.45万元,县级财政补助2462.70万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占筹集资金总额80%。各级财政补助及个人出资占筹资总额百分比见图1:

三、基金使用情况分析

(一)住院人数及补偿情况。全年住院补偿人数38717人次,住院补偿支出15133.19万元,总补偿水平43.12%,比2009年38.21%提高了4.91个百分点。其中,县外住院人数21579人次,补偿支出10009.27万元,实际补偿比例37.62%,比2009年32.51%提高了5.11个百分点;县级住院人数12751人次,住院补偿支出4405.41万元,实际补偿比例59.05%,比去年53.00%提高了6.05个百分点;镇级卫生院住院人数4387人次,住院补偿支出718.51万元,实际补偿比例69.34%,比去年64.37%提高了4.97个百分点。

1、住院总费用情况。2010年全县参合农民住院总费用35091.93万元。其中,区外医疗机构26609.61万元,占住院总费用75.83%;区级医疗机构7460.56万元,占住院总费用21.26%;镇级医疗机构1021.76万元,占住院总费用2.91%。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流向情况见图2:

从住院费用流向来看,医疗资金大多数流向县外医疗机构,达75.83%,资金流向不合理,既不利于县、镇医疗机构的发展,又未能有效地减轻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

2、次均住院费用情况。全县次均住院费用9064元,比2009年同期8046元增加1018元,增长12.65%,比全市平均次均住院费用8614元多450元。其中,县外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12331元,比2009年同期11666元增加665元,增长5.7%;县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5851元,比去年同期5321元增加530元,增长9.96%;镇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2329元,比去年同期1788元增加541元,增长30.25%。全县13个镇街道2009年度与2010年度各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情况见表1,各镇街道平均次均住院费用见图3:

表1

从次均住院费用看,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与2009年度比较都有不同幅度增长,在县外医疗机构中,增长幅度超过全县水平的有:K镇、A镇、J镇、F镇、H镇、L镇;在县级医疗机构中,增长幅度超过全县水平的有:K镇、B镇、D镇、M镇;镇级医疗机构中,增长幅度超过全县水平的有:J镇、I镇、L镇、E镇、F镇、G镇。分析原因:一是农民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不信任,小病大医,往县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人数占全部住院人数的55.74%,是造成次均费用增长的主原因;二是个别医疗机构存在乱收费、分解收费和自立项目收费等现象;三是存在延长住院天数的现象;四是存在经办机构审核不严格现象。

3、次均补偿费用情况。全县住院次均补偿费用3909元,比2009年同期3074元增加834元,增长27.14%。其中,县外住院次均补偿费用4638元,比2009年同期3793元增加846元,增长22.30%;县级住院次均补偿费用3455元,比2009年同期2820元增加635元,增长22.52%;镇级住院次均补偿费用1638元,比2009年同期1151元增加487元,增长42.26%。全县13个镇街道2009及2010年次均补偿费用情况见表2,

从次均补偿费用看,全县的次均补偿费用与2009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大。主要原因:一是住院补偿比例政策调整,各级医疗机构比2009年都提高了5个百分点;二是年封顶线的提高。

(二)门诊补偿支出情况。全县门诊补偿支出870.48万元,占筹资总额5.23%;就诊人数866604人次,其中镇卫生院28590人次,村级卫生站838014人次;门诊医疗总费用1378.31万元,补偿总费用870.48万元,补偿比例63.16%;人均门诊费用15.90元,比2009年同期16.85元减少0.95元,增长-5.98%。门诊统筹次均补偿额10.04元,比2009年同期9.95元增加0.09元,增长0.90%。

(三)特殊病种大额门诊支出情况: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962人次,总费用758.95万元,补偿总费用172.18万元,实际补偿比22.69%,人均补偿费用1789.86元,与2009年同期的1691.30元98.56元,增长5.83%。由于我省2010年特殊病种门诊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万元,使特殊病种门诊的补偿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减轻了门诊慢性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

(四)住院正常分娩定额补偿支出情况。住院正常分娩1305人,医疗总费用158.11万元,定额补偿48.3万元,人均补偿370.11元,比去年同期356.54元增加13.57元,增长3.81%。

(五)其它支出情况。白内障及人用狂吠病疫苗定额补偿154人次,补偿费用172.19万元,与去年同期98.02万元增加74.17万元,增长75.67%。

四、农民受益情况

2010年参合农民总体受益907740人次,受益面达到81.83%。其中人,住院受益38717人次,普通门诊受益866604人次,住院分娩受益1305人次,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受益962人次,其它补偿154人次。总体受益面与2010年同期提高了60.65个百分点。该县各镇(街道)2010年及2009年受益情况见表3,表3

从以上数据来看,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农民得到更多利益,受益最大的是特殊门诊补偿,与2009年同比增长66.15%,其次是门诊统筹制度的补偿,与2009年同比增长63.08%,再次是住院分娩,与去年同比增长48.46%,最后是住院补偿,与去年同比增长20.31%。但各镇(街道)受益不一,最主要原因是门诊统筹制度的开展不一致。

五、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该县2010年度基结余率只有2.42%。主要原因为:一是医疗资金大多数流向区外医疗机构,反映农民就医结构不合理,既不利于区、镇医疗机构的发展,又不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减少新农合基金支出。二是由于近年住院补偿比例及年封顶线的大幅提高。门诊补偿、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普遍开展。以及一些公共卫生项目纳入补偿范围。三是住院补偿比例的提高,刺激了农民的医疗需求释放。四是农民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不信任,小病大医。五是不排除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诱导患者需求,降低住院门槛,将部分门诊病人收治为住院病人。六是个别医疗机构管理存在乱收费、分解收费和自立项目收费等现象。

六、建议

一是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防止基金流失。二是努力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并探索制度转诊制度及推进支付制度改革等。三是加强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收费标准,控制医疗费用,制止其趋利行为。四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大区级及以下卫生人才培养力度,着力促进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五是积极引导病就近就医。

标签:;  ;  ;  

某县2010年度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