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碳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渤海湾,有机碳循环,微食物环,新生氮
有机碳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萍,袁德奎,陶建华[1](2019)在《渤海湾有机碳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微食物环、沉积有机质、沉积物-水界面等生态过程构建了渤海湾有机碳循环模型,并耦合渤海湾水动力学模型。依据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后,利用该有机碳循环模型对渤海湾海域的有机碳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定量估算,结果显示,渤海湾海域春、夏、秋、冬季微食物环对生态系统的贡献量分别为0.0644、0.134、0.0873、0.0590 mmol/m~3,年平均贡献量为372.28mg/m~3/a;通过沉积物-水界面的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的贡献率为17.2%~56.0%,平均贡献率为41.4%。(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期刊2019-08-23)
卢韦[2](2019)在《不同温度下长期施肥黄壤有机碳的矿化及动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施肥下黄壤有机碳矿化和活性组分、胞外酶活性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了解土壤有机碳的速率和方向,对于土壤有机碳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室外采样和室内培养,运用碱液吸收法,研究80 d的恒温培养下(10℃、15℃和20℃,以下全文简称T10、T15、T20)与变温(10~20℃循环变温,以下全文简称TC)贵州长期施肥黄壤旱地的有机碳矿化特征,不同温度下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K)。结果表明:(1)在80天的培养中,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均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在后期逐渐呈现平稳的趋势;长期施肥黄壤均表现为T20>T15>T10,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且都显着高于T10(p<0.05);变温TC(除了单施有机肥M)均表现为恒温T15>变温TC,且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升高温度对有机无机配施土壤(MNPK)有机碳矿化速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且显着高于无机肥(NPK)和不施肥(CK);(2)Q_(10)(温度敏感性)的范围是2.45~3.93。不同施肥处理间,有机无机配施(MNPK)与单施化肥(NPK)、不施肥(CK)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单施有机肥(M)与不施肥(CK)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余处理两两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有机无机配施(MNPK)分别是单施化肥(NPK)、不施肥(CK)的1.60、1.38倍,单施有机肥(M)是不施肥(CK)的1.51倍。说明有机无机配施(MNPK)的土壤的矿化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显着高于单施无机肥和未施肥的土壤。单施有机肥的矿化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显着高于未施肥的土壤;(3)变温条件下的活性组分变化特征规律较不明显,动态变化受温度的扰动较大,恒温培养条件下呈现初期较高,中期有升有降,最终趋于平缓下降的趋势。而变温条件下施有机肥处理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不同温度下的ROC均与SOM呈极显着相关,且T15、TC培养温度下与累积矿化量分别呈显着和极显着关系;指示着ROC作为微生物易于利用的活性组分,与有机碳的矿化息息相关;(4)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培养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k值介于0.005~0.054d~(-1)。并不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加快趋势,与C_0趋势也不类似,可能与土壤碳矿化过程中微生物所能利用的底物、母质类型有关。(5)土壤胞外酶在培养后普遍呈现巨大的下降趋势。土壤胞外酶互相之间以及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碳矿化指标均有相关关系,与SOM相关性显着,CBH与NAG呈极显着正相关,CBH在T10、T15均与SOM之间呈极显着关系;AP与全磷、速磷呈负相关,表现出的与累积矿化量、ROC等矿化指标的关系亦为负相关。说明土壤胞外酶可以指示培养前后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综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施有机肥可显着提高土壤的矿化能力。变温条件下的变化特征规律较不明显,受温度的扰动较大。活性组分、胞外酶的变化等与土壤有机质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刘禹晴[3](2019)在《吉林西部盐碱地区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土壤呼吸是土壤和大气碳通量交换的主要形式。相比无机碳,有机碳的周转速率更快,土壤有机碳(SOC)较小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CO_2浓度的大幅改变,其地位对于全球碳循环来说至关重要。农田生态系统碳库是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在全球气候多变的情况下,一些极端的天气变化或自然灾害(如暴雨、干旱、洪水等)会加剧盐碱地的形成和面积增大。我国是受土壤盐碱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盐碱化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还会导致土壤的物理性质恶化,地下水矿化度上升,大面积土地荒芜,农田减少。矿化过程分析是研究SOC特征的有效方法之一,SOC矿化是向大气输入CO_2的重要过程,它与土壤有机质和CO_2通量的变化有关,也与土壤质量和大气温室效应密切相关。SOC矿化也是微生物利用和降解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其机制受SOC的化学组成、土壤温度、湿度和质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深入研究盐碱化稻田土壤在碳循环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对全球碳循环机制研究具有实践性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西部盐碱土区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转移通量和转化机制研究”,以吉林省西部盐碱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典型盐碱性特征的前郭灌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的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曾有大量的盐碱地转化为稻田。研究选取不同盐碱程度的4块水田(P1、P2、P3和P4),采用野外实地调研采样与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培养期的第1、4、7、10、14、21、28、35和70天,测定土壤CO_2气体的排放通量,结合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盐碱稻田矿化模拟培养过程中CO_2通量的动态变化,研究土壤盐碱化程度对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碱化程度的样本之间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表现为显着负相关关系(r=-0.945),表层与深层土壤的SOC含量差异显着(P<0.05),表现出一定的表层富集现象,盐碱程度、土层深度、土壤类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SOC的含量。碱化度(ESP)对深层SOC含量的影响显着高于表层土壤,不同样地、不同深度样本之间SOC含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它们之间ESP的差异,碱化度越高,样本的SOC含量就越低。为期70天的SOC矿化动态室内恒温(25±0.5℃)模拟实验表明,培养前7天SOC矿化速率呈快速下降趋势,从7天到第35天,下降趋势变慢,矿化速率基本保持不变,SOC矿化速率在第35天后逐渐下降至最低点;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CO_2-C)随时间呈指数增加,各样本的CO_2-C积累趋势大致相同。CO_2-C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前期强度较大,累积速度较快且大致保持相同的速率,在第35天时,CO_2-C占整个培养阶段的81.97%~83.83%,到培养期快结束时,CO_2的累积趋于平缓并逐渐接近累积终点。通常,在矿化的初始阶段,各样地土壤的CO_2释放量较大并且释放强度降低较快,矿化速率随时间延长呈缓慢平稳下降,在培养期结束时降至最低。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有效表征SOC矿化过程中CO_2累积情况(R~2>0.98)。结合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动力学模拟结果,利用SPSS软件与Origin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重比较等,结果表明:SOC矿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ESP是该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的盐碱化抑制了土壤碳循环的速度,随着盐碱化程度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可矿化潜力值(C_0)随之降低。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可知,C_0与SOC呈显着正相关,与ESP呈高度负相关,而C_0与SOC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间接表明土壤的盐碱化程度通过影响SOC进而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潜力产生影响;有机碳周转速率常数k与ESP高度正相关,与EC和C_0/SOC中度正相关,与SOC、pH中度负相关,这表明盐碱化程度是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C_0/SOC。而根据r_(C0/SOC)(0.975)>r_(CO)(0.895),可以判断,土壤的盐碱化相对于碳源过程而言,对碳汇的影响是更大的。总的来说,伴随SOC含量增加,SOC矿化反应强度和矿化反应的完全程度加强,矿化反应累积量增加,反之,随ESP程度增加而减弱。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吉林西部地区盐碱胁迫下的水田碳汇/源特征及碳循环机制提供一部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也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了区域小尺度的基础实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董清馨,张心昱,王辉民,付晓莉,郭志明[4](2018)在《氮添加对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Cmin)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选择亚热带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长期氮添加与室内控温培养试验,分析土壤Cmin及β~(-1),4-葡萄糖苷酶(βG)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野外试验设置对照(N0)、低氮(N1:50 kg N hm~(-2)a~(-1))、高氮(N2:100 kg N hm~(-2)a~(-1)) 3种处理,每种处理3次重复,室内培养设置10—40℃。结果表明:(1)氮添加增加土壤Cmin,为N2>N1>N0,但其Q10(Cmin)差异不显着。(2)氮添加增加βG的潜在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催化效率(Vmax/Km),且Vmax和Vmax/Km均为N2>N1>N0,而氮添加对半饱和常数(Km)影响不显着。Q10(Vmax)和Q10(Km)大小为N2>N1>N0且差异显着,但是Q10(Vmax/Km)无显着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30℃培养温度下,Cmin和全磷(TP)、硝态氮(NO-3-N)、有效磷(a P)、Vmax正相关; Vmax和TP、NO-3-N正相关,和p H负相关; Km和全氮(TN)负相关; Vmax/Km和p H负相关,和TP正相关。30—40℃培养温度下,Q10(Vmax)和p H负相关,Q10(Vmax/Km)和TN负相关。研究可为氮沉降背景下土壤碳素循环的生物化学过程对增温响应的模型提供重要参数。(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陈钰,曹洲榕,杨顺生,刘颖,张培松[5](2018)在《超声强化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污泥过程中有机碳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碳的变化能反映好氧堆肥及蚯蚓处理这两个过程中污泥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通过超声强化10 min,研究4种不同的污泥混合比例,在蚯蚓放养密度为80 g/kg的条件下,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污泥过程中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经过超声强化的污泥,有机碳的分解率高于未经超声强化的污泥;有机碳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好氧堆肥阶段的有机碳分解率高于蚯蚓处理阶段。经超声强化的实验组别有机碳平均分解率为43.36%,其平均降解速率常数k值为0.007 3 d-1。从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来看,使用超声强化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剩余污泥系统,宜选择的工艺参数是,超声处理时间10min,蚯蚓放养密度是80 g/kg,混合超声强化污泥量60%。(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8年02期)
刘霜,张心昱,杨洋,唐玉倩,王忠强[6](2018)在《温度对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温度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鼎湖山常绿阔叶林2个不同纬度的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C_(min))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长白山土壤C_(min)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Cmin)))显着高于鼎湖山土壤.长白山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βG)和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的酶动力学参数潜在最大反应速率(V_(max))和半饱和常数(K_m)高于鼎湖山土壤,但鼎湖山土壤的催化效率(V_(max)/K_m)高于长白山土壤,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βG和NAG的V_(max)和V_(max)/K_m增加,K_m降低,即酶与底物的结合程度增加.鼎湖山土壤βG的Q_(10(Vmax))、Q_(10(Km))高于长白山土壤,这与土壤Q_(10(Cmin))结果不一致.增温对长白山和鼎湖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及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机制不同,在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对增温响应的模型中应区别考虑.(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迎菊,靳正忠,雷加强,王永东,付庆龙[7](2017)在《人工防护林对风沙土有机碳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定植年限为5、7、10、13、16 a的防护林,运用物理化学提取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人工防护林对风沙土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定植年限增加,土壤碳储量变化不大;(2)土壤有机碳在0~50 cm随深度增加而降低,50 cm以下变化不大;(3)随防护林定植年限的增加,表层土壤(0~10 cm)中总有机碳(TOC)、微团聚体有机碳(OCMIA)、腐殖质有机碳(OCHS)、抗氧化性(OCNa Cl O)和抗酸解性有机碳(OCHCl)均有所升高,其中TOC、OCMIA、OCHS逐年增加,而OCNa Cl O和OCHCl在5~7 a时增加较快,以后趋于稳定,且各碳组分(OCHCl除外)在不同定植年限防护林风沙土间的差异极显着(P<0.01),OCHCl差异显着(0.01<P<0.05);(4)所有碳组分极显着相关,其中OCMIA、OCHS与TOC的相关性比OCHCl、OCNa Cl O高;(5)惰性碳库中OCMIA和OCNa Cl O占总有机碳的比例较高,OCHS相对含量随定植年限增加而升高;(6)腐殖质结构中C=O相对含量(C=O/C-O-C)先降低后升高,脂族链聚亚甲基碳含量占末端甲基碳的比例(CH2/CH3)7 a时最高,后3个年限变化不大。因此,人工防护林引起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特别是惰性碳库在表层累积,腐殖化程度增加,提高了土壤固碳能力并促进了风沙土的发育。(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杜家颖,涂成龙,盛茂银[8](2017)在《PLFA技术在喀斯特区域土壤有机碳动力学研究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碳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着是在生物驱动下的一种动力学过程。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物种等对于了解土壤碳循环过程是不可忽略的环节。然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驱动者。由于栖息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生存状况复杂,加上微生物本身个体微小,结构简(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周德柱,任春蓉[9](2015)在《饮用水中微生物与可同化有机碳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饮用水中微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根据饮用水中微生物、AOC、余氯叁者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校核了模型参数,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前期由于余氯的氧化作用,AOC随时间快速增加,后期AOC作为微生物生长的有机底物,被缓慢消耗;结合模型,可从理论上证明,存在一个最佳的初始余氯投加量,使得终点时刻微生物的浓度恰好满足水质标准要求,这对于水厂运行成本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12期)
王莲阁[10](2015)在《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旱地)下的石灰土和黄壤(旱地)表层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叁种供试土样分别采自贵州省普定县天龙山区域的典型林地和旱地的0~10cm表层。针对3种供试土壤,设置2种温度培养模式:①恒温模式,包括25℃、20℃、15℃,分别简称为HT-25、HT-20、HT-15;②变温处理,范围:15℃~25℃,变温间隔12h,每24h为1个周期,简称为BT-15/25,其中变温处理和20℃恒温处理的积温相同,培养时间为56d。利用培养过程中测得的相关数据,系统研究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为全面认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效应以及有机碳矿化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参考。研究结果如下:(一)相同培养温度条件下,3种土壤相同培养时间段内的日均矿化量和累积矿化量大小顺序为:森林石灰土>旱地石灰土>黄壤,且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3种土壤前14d的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显着高于其后42d的矿化速率,培养前14d释放的CO2量约占总矿化量的60%~68%,这表明前14d的矿化速率决定了整个培养期内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恒温培养条件下,3种土壤的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森林石灰土BT-15/25处理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显着低于HT-20处理,黄壤BT-15/25处理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则显着高于HT-20处理,旱地石灰土2种温度处理之间的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则无明显差异,说明培养温度模式(恒温和变温)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通常利用恒温培养下获得的土壤矿化数据来预测和衡量田间土壤碳矿化水平的方法是有待商榷的,判定有机碳矿化对变温环境的响应程度是准确估算土壤CO2排放量的关键。(二)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P<0.05、P<0.01),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是控制矿化过程的重要因素。3种土壤变温处理的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总是介于HT-25和HT-15处理之间,说明变温处理的有机碳矿化受到温度变化范围的限制。受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的影响,森林石灰土和2种旱地土壤的表层有机碳含量和组成差异显着,结合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组成、Q10值和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知,有机碳含量和组成等自身属性可能是影响其矿化过程对外界温度变化响应的重要原因。(叁)森林石灰土变温处理的潜在矿化量显着低于HT-20处理,且C0/SOC明显小于旱地石灰土和黄壤,说明变温环境中森林石灰土微生物分解有机碳的能力减弱,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四)培养过程中土壤的κ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微生物利用难分解碳库的能力逐渐增强。整个培养期内,3种土壤的难分解有机碳含量与累积矿化量的比值达到近40%,这显示在有机碳矿化过程中难分解碳库与易分解碳库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变温处理和恒温20℃处理条件下森林石灰土、旱地石灰土和黄壤有机碳矿化动力学方程中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变温环境主要通过改变易分解碳库的含量和难分解碳库的矿化速率常数来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五)整个培养期间,由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溶出量与有机碳含量的关联性,有机碳含量较高的森林石灰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始终高于旱地石灰土和黄壤。土壤类型和所处温度条件的不同,使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溶出量亦有差异,这主要与土壤有机碳的温度敏感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有关。3种土壤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制约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生成是温度影响有机碳矿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六)由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森林石灰土的微生物量碳含量显着高于旱地石灰土和黄壤。除HT-25处理条件下黄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与日均矿化量显着相关外,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有机碳的日均矿化量均无显着相关性;土壤微生物量碳也不能有效反映升温过程中以及恒温和变温处理之间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差异,该现象表明,温度条件不能通过显着改变土壤微生物数量来影响有机碳矿化过程。温度变化可能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活性从而改变微生物利用有机碳的能力,进而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产生影响。结合矿化动力学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变化是影响有机碳矿化的关键,温度能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性来影响有机碳矿化过程。(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5-10)
有机碳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不同施肥下黄壤有机碳矿化和活性组分、胞外酶活性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了解土壤有机碳的速率和方向,对于土壤有机碳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室外采样和室内培养,运用碱液吸收法,研究80 d的恒温培养下(10℃、15℃和20℃,以下全文简称T10、T15、T20)与变温(10~20℃循环变温,以下全文简称TC)贵州长期施肥黄壤旱地的有机碳矿化特征,不同温度下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K)。结果表明:(1)在80天的培养中,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均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在后期逐渐呈现平稳的趋势;长期施肥黄壤均表现为T20>T15>T10,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且都显着高于T10(p<0.05);变温TC(除了单施有机肥M)均表现为恒温T15>变温TC,且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升高温度对有机无机配施土壤(MNPK)有机碳矿化速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且显着高于无机肥(NPK)和不施肥(CK);(2)Q_(10)(温度敏感性)的范围是2.45~3.93。不同施肥处理间,有机无机配施(MNPK)与单施化肥(NPK)、不施肥(CK)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单施有机肥(M)与不施肥(CK)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余处理两两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有机无机配施(MNPK)分别是单施化肥(NPK)、不施肥(CK)的1.60、1.38倍,单施有机肥(M)是不施肥(CK)的1.51倍。说明有机无机配施(MNPK)的土壤的矿化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显着高于单施无机肥和未施肥的土壤。单施有机肥的矿化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显着高于未施肥的土壤;(3)变温条件下的活性组分变化特征规律较不明显,动态变化受温度的扰动较大,恒温培养条件下呈现初期较高,中期有升有降,最终趋于平缓下降的趋势。而变温条件下施有机肥处理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不同温度下的ROC均与SOM呈极显着相关,且T15、TC培养温度下与累积矿化量分别呈显着和极显着关系;指示着ROC作为微生物易于利用的活性组分,与有机碳的矿化息息相关;(4)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培养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k值介于0.005~0.054d~(-1)。并不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加快趋势,与C_0趋势也不类似,可能与土壤碳矿化过程中微生物所能利用的底物、母质类型有关。(5)土壤胞外酶在培养后普遍呈现巨大的下降趋势。土壤胞外酶互相之间以及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碳矿化指标均有相关关系,与SOM相关性显着,CBH与NAG呈极显着正相关,CBH在T10、T15均与SOM之间呈极显着关系;AP与全磷、速磷呈负相关,表现出的与累积矿化量、ROC等矿化指标的关系亦为负相关。说明土壤胞外酶可以指示培养前后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综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施有机肥可显着提高土壤的矿化能力。变温条件下的变化特征规律较不明显,受温度的扰动较大。活性组分、胞外酶的变化等与土壤有机质具有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碳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赵海萍,袁德奎,陶建华.渤海湾有机碳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研究[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9
[2].卢韦.不同温度下长期施肥黄壤有机碳的矿化及动力学特征[D].贵州大学.2019
[3].刘禹晴.吉林西部盐碱地区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和动力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董清馨,张心昱,王辉民,付晓莉,郭志明.氮添加对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
[5].陈钰,曹洲榕,杨顺生,刘颖,张培松.超声强化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污泥过程中有机碳的动力学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
[6].刘霜,张心昱,杨洋,唐玉倩,王忠强.温度对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7].王迎菊,靳正忠,雷加强,王永东,付庆龙.人工防护林对风沙土有机碳动力学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7
[8].杜家颖,涂成龙,盛茂银.PLFA技术在喀斯特区域土壤有机碳动力学研究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9].周德柱,任春蓉.饮用水中微生物与可同化有机碳的动力学模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王莲阁.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