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1王婉1田国英2王彦颖2张慧芳2邢璐2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摘要】目的寻找我院增强CT检查中对比剂外渗原因及提出有效措施。方法在我院影像科2018年1月-12月进行CT增强的40303例检查者中,针对其中发生外渗的85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对比剂外渗相关影响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检查因素等。结论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外渗的发生有多种因素引起,针对这些因素加强护理干预是减少外渗现象和提高检查图像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增强CT;对比剂外渗;原因分析;护理
在我国现行检查方法中,CT增强扫描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其中碘对比剂担任重要角色。对比剂静脉外渗损伤是一种皮下组织非感染性炎性损伤,它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外渗程度,从轻微的皮肤反应到严重的皮肤坏死或溃疡、血管和神经萎缩,甚至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毛燕军[1]等报道中指出国外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约为0.25%~0.9%;而国内各报道外渗率不甚相同,甚至差异很大,郑晓燕等研究中对比剂外渗率为0.44%,作者本次研究中外渗率为0.21%。刘玉君等报道中总结国内外对比剂发生率为0.11%~2.38%。虽各报道率值不尽相同,却都不算大,然而此项检查者基数庞大,导致静脉外渗人数不容小觑。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影像科2018年1月-12月进行CT增强检查的40303例患者,共发生的85例碘对比剂不良事件。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者78岁,平均55岁,男54人,女31人,普通强化渗出28人次,CTA检查渗出57人次,由于CTA检查时所需的对比剂注射速度较快,3.5~5.5ml/秒,普通强化CT2.5~3.0ml/秒,所以CTA检查总人数相对少但外渗人数较多。
2原因分析
2.1护理人员相关因素
护士未能及时识别外渗高危人群,穿刺、固定技术欠佳;由于工作量大,缺乏耐心,未能充分准确评估血管情况,穿刺准确率降低,一次性成功率低;对病人检查健康宣教不到位及心理护理不及时;护士未及时与当班放射技师根据患者检查项目及血管条件进行沟通,导致注射流速与压力提警不及时。
2.2患者相关因素
患者自身血管条件不好,如年龄大,肥胖,水肿,需长期放疗或化疗的血管损伤严重者,特别是老年人,因皮肤松弛,早期外渗不易察觉发现;患者配合能力差,如躁动,儿童,意识不清的患者,未有保护留置针能力或意识,检查过程中针头易不受控制而脱出;患者检查认知意识较弱。
2.3检查相关因素
(1)碘对比剂浓度不同。碘对比剂分为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我院全部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由于等渗性的非离子含碘对比剂毒性最低,主要使用碘海醇,碘普罗胺,碘克沙醇三种,由于含碘量不同,其浓度、渗透压、粘滞度等物理特性不尽相同,浓度越高者,其粘滞度越高,注入静脉后摩擦力越大,对比剂外渗风险增加。
(2)高压注射速度不同。由以上数据可以发现,CTA检查渗出较普通强化多,速度越快,对血管壁冲击力量越大,外渗风险越高。
3护理措施
3.1加强科室护士业务学习和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训练
(1)穿刺前全面评估血管,选择粗、直,且弹性好的血管。(2)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确保针头留置在血管内且避免紧贴血管。(3)提高穿刺耐心及专注度,尽可能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
3.2提高沟通意识
(1)检查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重点告知在检查过程中注意保护静脉留置针。(2)注射对比剂前应与技术员进行沟通,告知血管条件,以协助技术员正确选择保证图像质量条件下最低的对比剂注射速度。
3.3预约时告知患者或家属检查当日穿宽松舒适衣服,便于静脉留置针穿刺与留置。
3.4碘对比剂加温
注射前应将使用的碘对比剂放入保温箱中加热至37℃,加温后其黏度几乎降低一半[1],这样使液体微粒大量进入血管时的压力降低,且减小了液体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对比剂外渗的风险。
3.5预注射与注射时观察
静脉注射对比剂前,首先快速推注生理盐水20ml,确定患者无疼痛、无渗漏时,方可注射对比剂;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无异常应待对比剂注射一半剂量以上或全部注完,扫描前10s左右(确认患者无不良反应)才离开扫描室。这是预防对比剂外渗尤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3.6对于极少部分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向其解释未能检查的原因,并告知寻求其他替代检查。
4外渗处理措施
4.1立即停止注射
询问患者肿胀部位有无疼痛,观察皮肤颜色变化情况,并且测量肿胀范围。
4.2根据不同外渗程度给予对应护理措施
(1)轻度外渗:无需处理。应嘱患者多注意观察,如外渗加重,应及时就诊;(2)中度外渗: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我国对比剂使用指南[2]早期使用50%硫酸镁保湿冷敷,24h后改硫酸镁湿热敷;或者用0.05%的地塞米松局部湿敷。(3)重度外渗:重度外渗者,在外用药物基础上口服地塞米松5mg/次,3-7次/d,连用3d[2];必要时,及时就诊皮肤科或烧伤外科。
4.3心理护理
一旦发生外渗,心理护理尤为重要,耐心教会患者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和护理,减轻患者因担心外渗愈后情况而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
4.4外渗后随访
由于患者在影像诊断科停留时间短暂,观察时间有限,应做好患者离开后外渗护理的交接及指导工作。门诊中、重度外渗者,在门诊留观两小时,轻者告知患者24小时外渗护理热线,随时拨打电话;重者住院治疗。影像科护士应每日随访患者一次,评估疼痛、红肿、硬度、感觉的变化情况,有无起泡情况等。
5小结
对比剂外渗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图像质量且给病人增加痛苦,造成不良后果。
抓住对比剂外渗首要环节,把好预防关,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是降低对比剂外渗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冯冬梅,冯谢平,李耀波.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预防护理进展[J].微创医学,2018,13(4):503-504
[2]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43):3363-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