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位点论文_杨锡彤,徐弘扬,马蓉,王光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整合位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位点,基因,转基因,腮腺,病毒,多态性,侧翼。

整合位点论文文献综述

杨锡彤,徐弘扬,马蓉,王光明[1](2019)在《整合素α2基因80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整合素α2基因80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整合素α2基因80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4 34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携带C等位基因者比较,携带T等位基因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升高(均P<0.05);在纯合子、杂合子模型中,与携带C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TT、CT基因型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升高(均P<0.05);在隐性基因模型中,与携带CT、C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TT基因型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升高(P<0.05);在显性基因模型中,携带CT、TT基因型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与携带CC基因型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等位基因模型、纯合子模型、杂合子模型和隐性基因模型中,中国人群整合素α2基因807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在5种基因模型中,西方人群整合素α2基因807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整合素α2基因80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是罹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中西方人群该位点多态性对其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姚洋,尤双,刘芝瑾,张翔宇,侯晓旭[2](2019)在《CRISPR/Cas9系统介导GFP在兔H11位点的定点整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家兔是一种重要的模式动物,然而目前家兔中缺乏外源基因定点整合的相关技术。方法为了在兔胚胎成纤维细胞水平建立起成熟的H11位点定点整合平台,试验根据文献报道的人和小鼠的H11位点鉴定出家兔的H11位点,并使用CRISPR/Cas9系统和同源重组技术,设计了两对针对H11位点的sgRNA和左右同源臂,构建敲除载体和打靶载体。将两种载体共同转染进兔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在共转染的细胞基因组中依托嘌呤霉素筛选检测外源基因整合。结果在共转染的兔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检测到外源基因插入,并且在敲入后成功表达外源基因。结论该实验依赖于CRISPR/Cas9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在细胞水平上创建高效的位点特异性整合系统,为未来转基因兔的安全和有效制备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靳伟,代敏敏,李德娟,樊宝良[3](2019)在《CRISPR/Cas9介导的外源基因在猪PSP位点的定点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唾液腺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唾液分泌蛋白的调控区特异性表达各种外源蛋白,常用的唾液分泌蛋白为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 PSP)。本研究旨在建立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猪(Sus scrofa) PSP基因定点整合的方法体系,并分析CRISPR/Cas9对PSP基因整合的脱靶效应,筛选获得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的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sgRNA。实验首先根据PSP基因序列在线设计单链引导RNA (single guiding RNA, sgRNA),选出5条sgRNA序列;然后利用sgRNA体外转录试剂盒和Cas9体外酶切试剂盒,筛选出靶向PSP基因体外酶切活性较高的sg RNA序列,构建sgRNA和Cas9共表达载体pCas9-sgRNA,同时构建携带新霉素抗性基因(neomycin resistance gene, NeoR)表达结构的打靶载体pMD19-5'arm-NeoR-3'arm;最后将sgRNA和Cas9共表达载体和打靶载体共转染猪肾细胞(PK-15细胞),利用新霉素进行筛选,分离单细胞克隆。通过PCR及测序鉴定NeoR定点敲入阳性单克隆细胞并进行脱靶效应分析。体外酶切结果表明,sgRNA1、sgRNA3、sgRNA4和sgRNA5均有较高的体外酶切活性;测序结果显示,4个sgRNA均成功针对猪PSP基因实现了定点敲入,sg RNA1、sgRNA5敲入效率分别为22.7%(5/22)和26.1%(6/23),且均存在1个潜在脱靶位点发生了脱靶效应;sgRNA3、sgRNA4敲入效率分别为50.0%(12/24)和42.1%(8/19),5个潜在脱靶位点均未发生脱靶效应。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针对猪PSP基因进行基因编辑的方法体系,筛选出高效引导外源基因定点敲入猪PSP基因的sgRNA,为深入研究转基因猪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素容,周芳婷,郭奇凡,赵春华,吴永振[4](2019)在《小麦产量位点QTL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约20%的能量。小麦供需矛盾日显突出,高产、稳产仍是小麦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产量性状是复杂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同时受环境的影响,遗传基础复杂,其中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为产量的叁要,迄今已有数百篇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报道。由于作图群体不同,上述QTL在分子育种中成功应用的报道尚且不多。本研究整理项目组及前人发表的有关产量及其叁要素QTL文献报道,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侧翼标记、连锁标记、区间标记,将标记比对到中国春(CS)参考基因物理图普,明确相关QTL的物理位置,共获得1508个与产量叁要素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分布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结果表明,产量及其叁要素相关QTL主要分布在1B、2A、2B、2D、3B、4A、4B、5A、7A、7B等10条染色体上,其中控制千粒重的QTL主要分布在chr2D19622982-chr2D29534516、chr2D637443897-chr2D649339036、chr2B3471690-chr2B 16870551等染色体区段;控制单株穗数的QTL主要分布在chr2D20723546-chr2D29534516染色体区段;控制穗粒数的QTL主要分布在chr1B631717925-chr1B673454778、chr2B739396257-chr2B793465723等染色体区段;控制单株产量的QTL主要分布在chr1B631757095-chr1B642695509、chr2B11966720-chr2D27981473等染色体区段;在chr2D8948520-chr2D29534516、chr2B760882771-chr2B774498759等区间存在产量相关性状QTL簇。本研究结果将为小麦产量性状遗传改良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魏丽娟,刘瑞影,张莉,陈志友,杨鸿[5](2019)在《甘蓝型油菜茎高QTL定位及株高相关位点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蓝型油菜主茎高度(茎高)是株型的构成因子之一,研究其遗传机理对油菜株型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目前对甘蓝型油菜茎高研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2个油菜茎高差异较大的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SNP高密度遗传图谱, 2年共检测到11个茎高QTL,分布在A04、A06、C04、A08和C01染色体上,位点的表型贡献率为7.25%~19.61%。同时,以455份来源不同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结合重测序产生的SNP标记,对茎高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年共检测到5个SNP与茎高性状显着关联,分布在A08、A10、C02和C06染色体上。根据茎高定位结果,找到一些与激素途径(生长素、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光形态建成及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株高相关性状定位研究结果,将株高相关性状位点整合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发现4个以上群体都在A01、A03、A07、C03和C06染色体上找到株高定位的区间,2个群体在A10染色体上找到主花序长度共同定位的区间,在A02和C03染色体上找到一次分枝高度共同定位的区间。本研究中的茎高定位结果与整合后的株高相关性状QTL定位区间有部分重迭,位于A04、A06、A08、C04和C06染色体上。上述结果为甘蓝型油菜理想株型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广璐,张英,郭晶,白春玲,魏着英[6](2019)在《CRISPR/Cas9介导h FAD3基因在牛NCAPG-LCORL位点的定点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3(fatty acid desaturase 3, FAD3)是一种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编码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脱氢酶,能够将ω-6 PUFAs转化成ω-3PUFAs。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介导,将无抗性、无标记的人(Homo sapiens)源化h FAD3基因表达载体C2(5'同源臂-CAG-hFAD3-PolyA-3'同源臂)和M2(5'同源臂-MAR-CAG-hFAD3-PolyA-MAR-3'同源臂)定点敲入牛(Bos taurus)胎儿成纤维细胞NCAPG-LCORL位点。运用气质联用仪对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FAD3转基因细胞中ω-6/ω-3 PUFAs比值(0.565)较非转基因细胞(1.549)显着下降(P<0.01)。qRT-PCR结果表明h FAD3基因整合并表达后,脂肪分解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1, PPARg)、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ormone-sensitive lipase, LIPE)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表达总量上调倍数大于脂肪合成相关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etyl CoA carboxylase, 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stearoyl CoA desaturase, SCD)和脂肪酸合酶基因(fatty acid synthase, FASN)表达总量,说明hFAD3基因的表达使得细胞内的脂肪趋于分解。通过流式分选获得59株C2打靶载体单克隆细胞株,PCR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其中定点整合阳性单克隆细胞3株,定点整合效率为5.1%。同时检测定点整合阳性单克隆细胞株中脂肪酸的含量以及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转染后细胞一致。比较有无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 MAR)序列介导两种转基因细胞中hFAD3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AR介导组是无MAR组的5.91倍(P<0.01)。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介导可实现hFAD3基因在牛NCAPG-LCORL位点的定点整合以及在细胞水平正常行使其生物学功能,同时MAR的介导可显着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量,为安全高效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轶岭,王飞飞,张春,李文生[7](2018)在《人细胞基因组AAVS1位点基因定点整合率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疗法是将基因导入靶细胞内,以纠正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多个基因治疗药物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或已上市,为癌症、罕见病、神经性疾病等多个领域的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基因治疗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如何将外源基因准确安全地导入宿主细胞。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载体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人类基因治疗载体之一,它是唯一能定点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特定位点的病毒载体。AAV定点整合的位点AAVS1 (the adeno-associated virus site 1)已经被证明是安全的基因整合位点。本实验以Rep蛋白介导基因定点整合至人T淋巴细胞基因组AAVS1位点,随后采用标准曲线定量的方法,对混合细胞克隆AAVS1位点的定点整合率进行定量。实验进行两轮PCR,首先通过常规PCR扩增包含ITR-AAVS1结合位点的序列,然后取标准品和检测样本第一轮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第二轮定量PCR。通过本实验中的研究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定量分析AAVS1定点整合率。(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王翠云,刘艳,刘允军[8](2019)在《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整合位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病虫等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可有效减少产量损失。培育的转基因玉米需要鉴定外源基因整合位点,为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以一个抗虫转基因玉米事件IE34为材料,采用热不对称PCR(TAIL-PCR)和遗传定位方法,鉴定外源基因整合位点及旁侧序列。通过TAIL-PCR得到一段长度为776 bp的玉米基因组序列。分别在旁侧序列和外源基因上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转基因玉米事件特异性的PCR鉴定方法。将旁侧序列在MaizeGDB中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此序列是重复序列而且存在于多条染色体上。构建转基因玉米IE34与自交系B73的F2代遗传分离群体,通过BSR-Seq方法确定外源基因整合在玉米第5染色体短臂2.32-2.70Mb区间内。通过精细定位将外源基因整合位点缩小在第5染色体2.35-2.61 Mb约260 kb的区间内。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合位点旁侧序列复杂的转基因事件,TAIL-PCR结合遗传定位方法能够有效鉴定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包婉莹,仲晓芳,杜茜,赵倩倩,杨向东[9](2018)在《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外源T-DNA整合位点分析及特异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卵菌纲病原菌—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引起的大豆毁灭性病害之一。本研究前期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将广谱抗病基因hrpZm导入栽培大豆Williams 82,获得高抗疫霉根腐病转基因大豆新品系B4J8049,并已进入环境释放试验阶段。为进一步推进该转化事件的生物安全评价及应用,本研究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方法分析外源T-DNA整合位点右边界序列,并依据其序列特征,建立该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外源T-DNA插入拷贝数为1个。根据外源T-DNA插入片段序列设计3条嵌套特异性检测引物,与简并引物组合进行TAIL-PCR扩增反应,获得外源TDNA插入位点右边界序列。BLAST分析(https://soybase.org/)表明,外源T-DNA片段以单拷贝形式反向插入的方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第8号染色体的187 824位点。在此基础上,依据插入位点右边界序列设计检测引物,建立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特异性检测方法。本研究为该抗病转基因事件B4J8049及其衍生产品特异性检测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丽,王秀丽[10](2018)在《宫颈癌中HPV16的整合位点分布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中HPV16的基因整合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7年5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具有完整病例资料患者的病理组织36例,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标本中HPV整合信息,分析整合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HPV16在所有宫颈癌中的整合率达80.56%,HPV16的整合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HPV16的整合率在宫颈鳞癌、间质浸润深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受累的病例中升高。结论 HPV16整合率随宫颈癌临床分期加重而升高,在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受累的宫颈癌中更易发生。(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19期)

整合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家兔是一种重要的模式动物,然而目前家兔中缺乏外源基因定点整合的相关技术。方法为了在兔胚胎成纤维细胞水平建立起成熟的H11位点定点整合平台,试验根据文献报道的人和小鼠的H11位点鉴定出家兔的H11位点,并使用CRISPR/Cas9系统和同源重组技术,设计了两对针对H11位点的sgRNA和左右同源臂,构建敲除载体和打靶载体。将两种载体共同转染进兔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在共转染的细胞基因组中依托嘌呤霉素筛选检测外源基因整合。结果在共转染的兔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检测到外源基因插入,并且在敲入后成功表达外源基因。结论该实验依赖于CRISPR/Cas9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在细胞水平上创建高效的位点特异性整合系统,为未来转基因兔的安全和有效制备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整合位点论文参考文献

[1].杨锡彤,徐弘扬,马蓉,王光明.整合素α2基因80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的Meta分析[J].广西医学.2019

[2].姚洋,尤双,刘芝瑾,张翔宇,侯晓旭.CRISPR/Cas9系统介导GFP在兔H11位点的定点整合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靳伟,代敏敏,李德娟,樊宝良.CRISPR/Cas9介导的外源基因在猪PSP位点的定点整合[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4].王素容,周芳婷,郭奇凡,赵春华,吴永振.小麦产量位点QTL整合[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5].魏丽娟,刘瑞影,张莉,陈志友,杨鸿.甘蓝型油菜茎高QTL定位及株高相关位点整合[J].作物学报.2019

[6].广璐,张英,郭晶,白春玲,魏着英.CRISPR/Cas9介导hFAD3基因在牛NCAPG-LCORL位点的定点整合[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7].张轶岭,王飞飞,张春,李文生.人细胞基因组AAVS1位点基因定点整合率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J].生命科学研究.2018

[8].王翠云,刘艳,刘允军.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整合位点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9

[9].包婉莹,仲晓芳,杜茜,赵倩倩,杨向东.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外源T-DNA整合位点分析及特异性检测[J].东北农业科学.2018

[10].王丽,王秀丽.宫颈癌中HPV16的整合位点分布及意义[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

论文知识图

配体和整合素结合位点叁种多肽与细胞膜模型相互作用示意图转化细胞悬浮培养5个月后的PCR与Sout...和mgsA基因的PCR结构的GFP标记和定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图,图中示DM5s3细胞...

标签:;  ;  ;  ;  ;  ;  ;  

整合位点论文_杨锡彤,徐弘扬,马蓉,王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