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接枝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接枝,电子束,纳米,硅烷,金枪,粒子。
接枝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韩佳润,杜椅楠,吴海涛,朱蓓薇,肖航[1](2019)在《基于扇贝生殖腺分离蛋白-EGCG共聚接枝物制备表面活性抗氧化生物聚合物:提高金枪鱼油乳剂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通常发生在乳液的油水界面,因此亟需具有表面活性的抗氧化剂来抑制脂质氧化。本文通过自由基接枝法制备了扇贝生殖腺分离蛋白(SGPIs)-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偶联物,并表征其作为两亲性表面活性抗氧化剂的特性及对金枪鱼油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SDS-PACGE电泳和凝胶渗透层析色谱证实了SGPIs与EGCG的共价结合。同时对SGPIs-EGCG共价物的结构特性、物理特性、热特性及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SGPIs相比,SGPIs-EGCG共价物含有更多的β-折迭,但较少的α-螺旋结构,导致接枝后SGPIs的二级和叁级构象稳定性发生变化。与EGCG接枝后,SGPIs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显着提高了4.9倍和7.4倍。与SGPIs稳定的金枪鱼油乳液相比,SGPIs-EGCG共聚物稳定的乳液显示出更小的粒径和更好的贮存稳定性。此外,由于SGPIs-EGCG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界面积累和抗氧化活性,因此其在金枪鱼油乳液中对贮存过程中脂质和脂肪酸氧化的抑制作用比SGPIs更明显。以上研究结果说明,SGPIs-EGCG共聚物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表面活性抗氧化剂和乳化剂,用于不饱和脂肪的包埋和保护。(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陈金伟,王丹,商士斌,刘鹤,蔡照胜[2](2019)在《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接枝双醛基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Ni~(2+)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聚合反应制得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_2),并以桉木浆为原料,经超声波辅助-TEMPO氧化制得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C)、再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得双醛基纳米纤维素(DNC),最后利用HBP-NH_2对DNC进行氨基化改性,得到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接枝双醛基纳米纤维素(HBPN-DNC),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当10%的HBP-NH_2溶液加入量为10 m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时N元素质量分数最高,达到6.0%。采用多种方法对纳米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基成功地接枝到了纳米纤维素链上,使得分子链变长,HBPN-DNC的热稳定性提高。HBPN-DNC对Ni(II)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当HBPN-DNC吸附剂用量为0.1 g,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且pH值为5.0的条件下吸附3 h,吸附量为150.21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其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朱永康,Karnda,Sengloyluan,Jacques,W.M.Noordermeer,Kannika,Sahakaro[3](2019)在《用硅烷接枝聚合物改善天然橡胶与白炭黑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白炭黑填充NR胶料中用OTPS接枝NR和MPDTS接枝NR作为相容剂可以降低门尼粘度、填料-填料相互作用或佩恩效应和絮凝速率常数,提高化学结合胶含量、300%定伸应力、补强指数和拉伸强度。当硅烷接枝NR中的硅烷含量(包括游离硅烷和接枝硅烷)超过3.0重量%(相对于白炭黑配合量)时,白炭黑填充NR硫化胶的补强指数和拉伸强度趋于平稳。对比两种硅烷接枝NR,配合OTPS接枝NR比配合MPDTS接枝NR对整体性能有更好的改善。在用硅烷接枝NR作为相容剂的情况下,白炭黑填充NR硫化胶的Tg更高,5℃下的tanδ稍有下降,而60℃下的tanδ则明显减小,表明用硅烷接枝NR作为相容剂制备的轮胎胎面胶其滚动阻力低于配合TESPT的对比胶(本文来源于《现代橡胶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周金生[4](2019)在《光诱导-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在聚乙烯醇水凝胶上接枝聚合物构建抗生物粘附功能表面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醇(PVA)水凝胶是常用的生物材料其性能优异,但是在植入人体后仍然会产生生物粘附问题。本文将新型绿色的、可工业化应用的光诱导-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PET-RAFT)聚合应用在水凝胶表面修饰,成功构建了季铵盐壳聚糖、两性离子和温度刺激响应叁种功能性表面,提高了水凝胶的抗生物粘附性能,并扩大了应用范围、降低了使用风险。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陈以昀和Boyer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推断PVA水凝胶上的羟基与接枝单体的双键发生PET-RAFT聚合而形成醚键。ATR-FTIR和XPS验证了这一说法。反应因素结果表明:CPADB和光催化剂在合适的浓度下可形成稳定的自由基浓度;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随着光吸收强度的提高而提高;接枝率随单体浓度的提高而提高;无氧环境下的反应效率比有氧的高;接枝反应前期缓慢,中期逐步提高,而后期趋于稳定;反应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氯铝酞菁(AlPc)体系可透过遮挡物进行反应,但反应效率较低。(2)采用PET-RAFT聚合和开环反应两步法成功在PVA水凝胶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2-羟丙基叁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接枝后,水凝胶热力学性能降低,亲水性和力学性能变化较大,光学透过率降低。PVA-g-pGMA和PVA-g-p(GMA-HACC)水凝胶细胞毒性分别为0级和1级。水凝胶接枝GMA引入的环氧基团提高了生物粘附性能(蛋白吸附性能提高50.78%,细胞粘附性能提高23.08%-42.58%)。而PVA-g-p(GMA-HACC)水凝胶由于空间排斥效应和表面水化效应,抗蛋白吸附性能提高39.59%,抗细胞粘附性能提高44.50%-54.52%。(3)采用PET-RAFT聚合一步法在有氧环境将MEDSAH两性离子接枝至PVA水凝胶上。接枝后,水凝胶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降低,亲水性提高(接触角14.6°),光学透过率>88.8%。PVA-g-pMEDSAH水凝胶细胞毒性为1级。基于表面水化效应和空间排斥效应,水凝胶的抗蛋白吸附性能提高59.53%,抗细胞粘附性能提高71.82%-75.86%。(4)采用荧光黄体系在有氧环境下成功接枝NIPAAm温度刺激响应聚合物至PVA水凝胶上。接枝后,水凝胶的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变化较小,亲水性提高且具有温敏特性(25℃时接触角4.3°,37℃时接触角37.4°),光学透过率>92.2%。PVA-g-pNIPAAm水凝胶细胞毒性为1级。水凝胶的抗蛋白吸附性能提高且具有温敏特性(25℃时提高56.09%,37℃时提高42.75%),抗细胞粘附性能提高37.29%-46.65%,其主要原因是空间排斥效应。(5)采用AlPc体系在有氧环境下成功接枝CBMA两性离子至PVA水凝胶上。接枝后,水凝胶的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降低,亲水性提高(接触角16.8°),但AlPc残留影响水凝胶光学性能。PVA-g-pCBMA水凝胶细胞毒性为1级。基于表面水化效应和空间排斥效应,抗蛋白吸附性能提高64.62%,抗细胞粘附性能提高71.24%-77.70%。(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10)
李思睿[5](2019)在《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接枝的氯化钠纳米粒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化钠作为人们每天必须摄取的调味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过度食用盐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问题,它使人们增加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衰竭等患病风险。因此,减少日常生活中食盐的摄入量已成为关注人类饮食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氯化钠在储存过程当中,易受潮湿空气中水分的影响而发生结块和潮解现象,为后续应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论文的工作意义在合成可食用的纳米级食盐,应用于表面撒盐类食物中,如薯片、饼干和坚果等。利用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溶解速率快的特点,提高单位时间内人们对咸味的感知能力,从而减少食盐的过量摄入。同时,合成的纳米级氯化钠由于表面存在配体的保护作用,其抗湿性能、抗结块性能也显着提高。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以聚乙二醇为配体,在超声的条件下利用配体辅助再沉淀法成功地制备出形貌均一、分散性好、产量高的氯化钠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EDS能谱分析等表征方法确定该粒子是以{100}晶面为主的单晶结构。通过改变氯化钠的浓度、配体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及浓度,对氯化钠纳米粒子的尺寸进行有效调控。此外,我们对粒子表面的配体聚乙二醇进行表征,类比超分子化学中冠醚与钠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提出了聚乙二醇与氯化钠之间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力,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验证了聚乙二醇中的氧原子与氯化钠中的钠离子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在该作用力的基础上达成一系列生物相容性聚合物配体的普适性,可赋予氯化钠纳米粒子不同的表面性质,为后续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表征了聚乙二醇接枝的氯化钠纳米粒子的溶解速率和抗湿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导率仪、激光刻蚀ITO微型电极和SBFI-PVA水凝胶的荧光成像四种表征手段,分析对比了纳米级别和微米级别的氯化钠粒子的溶解速率,揭示了氯化钠纳米粒子溶解速率更高的特点。并且,我们从氯化钠的吸湿曲线、吸湿后粒子的宏观性状和微观结构叁个方面,探究了有配体保护的氯化钠纳米粒子和无配体保护的氯化钠颗粒的抗湿性能,证明了配体对于提高氯化钠抗湿性能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制备了生物相容性聚合物配体接枝的氯化钠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结合了溶解速率快与抗湿性能强的两方面优势,在纳米食盐的普及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29)
冯春明[6](2019)在《基于RAFT聚合与巯-烯点击反应制备聚硅氧烷-聚苯乙烯接枝聚合物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活性自由基聚合引起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人们更是对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RAFT聚合是活性自由基聚合的一种,并且具有很多优点,比如RAFT聚合对单体中含有的多种官能团、溶剂和引发剂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链转移剂(CTAs)控制不同种类的单体进行聚合,所以RAFT聚合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种聚合方法。通过RAFT聚合制备的聚合物,通常具有多分散性指数小、单体转化率高等优点。RAFT聚合也能被用来合成具有复杂结构的聚合物,比如嵌段聚合物、星形聚合物以及超支化聚合物等。点击化学是在2001年由化学家Sharpless定义的一种新的合成概念。他描述了一种功能强大的有机反应,该反应具有选择性好、转化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简单的合成手段。点击化学概念的提出,对有机化学合成、分子生物学以及药物开发等多个领域都有很大的贡献。有机硅材料具有多种优异性能,比如优良的耐高温及耐低温性能、耐臭氧、耐老化、耐候性、优良的介电性能、良好的生理惰性等,因此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有机硅材料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力学强度低、成本高、耐溶剂性差等,限制了它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而利用有机硅高分子与传统有机高分子进行共聚或者共混,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改性,则可以弥补有机硅聚合物的在某些方面上的缺陷。·本文中的主要工作包括多种RAFT链转移剂的合成,并利用其中一种链转移剂制备聚苯乙烯,随后利用巯基-烯烃点击反应制备聚硅氧烷与聚苯乙烯的接枝聚合物,探究了聚硅氧烷分子量、乙烯基含量、聚苯乙烯分子量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使用过氧化物对接枝聚合物进行硫化,测试了接枝聚合物硫化胶的阻尼性能,并将接枝聚合物作为相容剂,对制备聚苯乙烯/聚硅氧烷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做了相关探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9)
姜紫耀,刘宗浩,白姝,史清洪[7](2019)在《聚合物接枝脂肪酶的合成及其对酶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将含C2~C4烷基链的单体化合物分别接枝到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表面合成了HEMA-g-CRL、GMA-g-CRL、n PMA-g-CRL和BMA-g-CRL四种聚合物接枝CRL。CD和荧光光谱学分析显示,聚合物接枝导致HEMA-g-CRL、n PMA-g-CRL和BMA-g-CRL分子的α-螺旋和β-折迭含量增加。与此同时,聚合物接枝CRL分子荧光发射光谱也发生了蓝移,意味着其具有更加紧密的分子构象。酶活测定结果进一步显示,聚合物接枝增强CRL酶活227%~278%。随着单体化合物烷基链长增加,聚合物接枝CRL的Km值由0.17 mmol·L~(-1)降至0.09 mmol·L~(-1)。与此同时,聚合物接枝CRL的kcat值则提高至106~182 s-1。BMA-g-CRL的催化效率达到了野生型CRL的3.28倍。这反映出聚合物接枝助力了CRL"盖子"结构开启和CRL活性中心暴露,促进底物的转化。稳定性测试表明,聚合物接枝提升了CRL的热稳定性并拓宽了其pH操作范围。(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赵磊,谭昊轩,王景红,朱琳,郑宇飞[8](2019)在《接枝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综述可控/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在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聚合物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表面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Sl-RAFT)法,表面引发的氮氧自由基聚合(SI-NMRP)法和引发转移终止剂法(Iniferters)在制备复合材料中的进展,同时介绍该复合材料的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吕延晓[9](2019)在《电子束接枝共聚(EIGC)在高分子聚合物基材改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束接枝共聚是一种生产具有新性能特殊接枝共聚物与实现聚合物基材改性的加工方法。电子束可以对基材表面及其内部自由基的浓度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电子束的加工质量。简要介绍了电子束装置的基本结构以及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基本原理,详细描述了"电子束接枝共聚"的加工工艺及其应用。(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9年04期)
郭丹丹[10](2019)在《树状大分子接枝型聚合物液相色谱分离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色谱分离材料制备技术不断完善,其制备与修饰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新型固定相和吸附剂制备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树状大分子是一种具有完美空间叁维结构的新型高分子,其重复的内部结构单元和大量末端官能团非常适合用于色谱分离材料的修饰。本研究以聚合物微球为基质,采用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进一步修饰,制备出不同类型的液相色谱分离材料。得到的分离材料,都具有大量表面官能团和可控的吸附性能,对于草甘膦、苯胺类物质及各类阴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分离效果。第一章主要综述了树状大分子的概况、性质、结构特点及制备方法,并简单介绍了PAMAM树状大分子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同时,对PAMAM树状大分子在液相色谱分离材料中的应用及取得的初步进展进行了详细探讨,为进一步制备PAMAM树状大分子接枝型聚合物色谱分离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章分别制备了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GMA)微球和PAMAM树状大分子。将不同代数PAMAM树状大分子接枝于PS-GMA微球表面,制备出表面官能团数量可控的接枝微球,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为PAMAM树状大分子接枝型聚合物微球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第叁章将制备的树状大分子接枝微球用作溶液中草甘膦的吸附。通过批量吸附试验,探究了各实验因素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吸附机理、吸附动力学方程和等温吸附模型进行讨论。最后,将吸附剂应用于实际水样中草甘膦的吸附,明显缩短了吸附时间。第四章将制备的树状大分子接枝微球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填料,用于苯胺类化合物的快速分离,并探究了分离机理以及聚合物单体含量和树状大分子代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最后,分别通过直接分离和柱切换法,将自制的填料成功应用于不同样品中苯胺类物质的检测。第五章采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E)试剂将制备的树状大分子接枝微球进一步季铵化,得到表面带有大量季铵基团的阴离子交换剂,并探究了树状大分子的代数和聚合物单体含量对交换容量的影响。制备的离子交换剂对于常见阴离子和糖类物质具有较好分离效果。第六章将氧化石墨烯(GO)材料与聚合物基质杂化,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再采用PAMAM树状大分子和BDDE试剂对杂化基质进一步修饰。根据实验结果,GO的杂化不仅改善了阴离子交换剂的分离性能,还增加了聚合物基质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接枝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聚合反应制得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_2),并以桉木浆为原料,经超声波辅助-TEMPO氧化制得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C)、再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得双醛基纳米纤维素(DNC),最后利用HBP-NH_2对DNC进行氨基化改性,得到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接枝双醛基纳米纤维素(HBPN-DNC),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当10%的HBP-NH_2溶液加入量为10 m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时N元素质量分数最高,达到6.0%。采用多种方法对纳米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基成功地接枝到了纳米纤维素链上,使得分子链变长,HBPN-DNC的热稳定性提高。HBPN-DNC对Ni(II)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当HBPN-DNC吸附剂用量为0.1 g,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且pH值为5.0的条件下吸附3 h,吸附量为150.21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其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枝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韩佳润,杜椅楠,吴海涛,朱蓓薇,肖航.基于扇贝生殖腺分离蛋白-EGCG共聚接枝物制备表面活性抗氧化生物聚合物:提高金枪鱼油乳剂的稳定性[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陈金伟,王丹,商士斌,刘鹤,蔡照胜.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接枝双醛基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Ni~(2+)的吸附[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9
[3].朱永康,Karnda,Sengloyluan,Jacques,W.M.Noordermeer,Kannika,Sahakaro.用硅烷接枝聚合物改善天然橡胶与白炭黑相互作用[J].现代橡胶技术.2019
[4].周金生.光诱导-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在聚乙烯醇水凝胶上接枝聚合物构建抗生物粘附功能表面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9
[5].李思睿.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接枝的氯化钠纳米粒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冯春明.基于RAFT聚合与巯-烯点击反应制备聚硅氧烷-聚苯乙烯接枝聚合物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9
[7].姜紫耀,刘宗浩,白姝,史清洪.聚合物接枝脂肪酶的合成及其对酶活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9
[8].赵磊,谭昊轩,王景红,朱琳,郑宇飞.接枝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及应用[J].应用化工.2019
[9].吕延晓.电子束接枝共聚(EIGC)在高分子聚合物基材改性中的应用[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9
[10].郭丹丹.树状大分子接枝型聚合物液相色谱分离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