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论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张晓凌[1]2003年在《论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们在讨论翻译策略时往往容易把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割裂开米,把它们等同于传统译论中的直译和意译。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关于翻译主体、翻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的探讨研究逐渐走向深入,我们认识到不应该对一切归化或异化的译本以传统的翻译标准一概而论,而应该考虑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哪种策略更加恰当。传统翻译批评方法多以源语文本和源语文化为中心,而本文试图从译者主体性、目的语语言文化等角度来探讨归化和异化的因果以证其对立统一性。本文共分五部分:“引言”简单介绍本文的目的并大致勾勒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一部分阐述归化和异化的定义,由来和发展。讨论归化和异化与直译、意译的区别和联系,归化和异化与“叛离”、“操纵”、“忠实”、“对等”等理论的关系。第二部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探讨归化和异化的合理性。随着译者主体性认识及其内涵和表现的深入探讨,译者在策略选择方面的能动性得到充分肯定。译者的语言文化倾向、个性、审美意识、翻译目的、对待读者的态度、政治、道德、“赞助人”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译者归化、异化的选择。第叁部分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归化和异化的合理性。语言与文化的差别,语言和文化所呈现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使得译者有时面临“两难”的境地,因此译不得不依靠归化以解决矛盾和实现翻译目的;丰富译辣语言和文化等翻译的社会功能,及读者视野变化等因素又促成翻译异化的必然。第四部分是对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论证及更高层次上的探讨。混杂文本的概念和特征有助于探讨归化和异化的辨证关系,避免脱离历史文化语境孤立看待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吸收源语文化中的异质成成,经过目的语文化规约系统的修正而在目的语文化中生成的文本符合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它有助于目的语文化中语类的形成,有助于传播源语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混杂文本的多重功能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翻译本质的理解。本文的最后部分是结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在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译者为达到特定翻译目的而运用的翻译策略,是译者在面对两大片文化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融和妥协。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性揭示了翻译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翻译本质的理解。

董秀静[2]2010年在《从《飘》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论英汉翻译中归化的重要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翻译是推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普遍将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归化和异化不仅涉及语言层面,也涉及到了文化层面。归化与异化之争在翻译界由来已久。争论开始,双方各执一词,只强调一种策略的优点,完全否定另一种策略,认为二者完全对立。进入21世纪,由于各种新思潮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这两种策略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近来,讨论的焦点已经由哪个策略更好转向文学翻译中哪个策略应处于主导地位。自归化与异化之争以来,有时归化策略占优势,有时是异化策略占优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以及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了解外国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推崇异化策略,但是归化在翻译当中的重要基础地位没有改变。翻译中不加选择地一味使用异化策略必将导致过度异化现象的产生。过度异化不仅不能实现译者的初衷,促进文化交流,反而会造成译文难于阅读理解,最终阻碍文化的交流。基于对《飘》的两个中文译本的个案研究,本文意在在异化策略呼声日益强烈的情况下重申归化策略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文化导向。我们知道,在翻译界尤金·奈达主张“动态对等”或者“功能对等”,这种“动态对等”或者“功能对等”就类似于归化策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劳伦斯·维努蒂提出了异化策略,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抗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他的主要目的是反对文化霸权。但是,中国翻译归化和异化研究的前提是各种语言和文化是平等的,因此他的观点在国内并不完全适用。本文作者认为好的译本应该迎合读者口味,以读者认可为主要目标。当然,本文也探讨了归化策略的局限性,避免过度归化现象发生。总之,翻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恰当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也就是说,二者缺一不可但又不能走极端。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过度异化与过度归化,创作出更优秀的翻译作品,从而真正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本文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前言,引出全文的论题。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归化”与“异化”的定义,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归化与异化进行的研究。同时简要介绍了《飘》及两个相关的中文译本。第叁章、第四章与第五章对这两个中文译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经过对照,首先论述了异化的必要,而后主要论证归化的优势所在以及过度异化的缺陷。第六章给出了造成过度异化的可能原因以及归化策略的局限性。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归化策略在现代翻译中依然举足轻重。过度异化现象相比于过度归化要普遍得多也严重得多。当然,要创造更优秀的翻译作品,过度异化与过度归化都应当尽力避免。

参考文献:

[1]. 论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D]. 张晓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 从《飘》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论英汉翻译中归化的重要作用[D]. 董秀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10

标签:;  ;  ;  ;  ;  ;  

论归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