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活性论文_肖丽,王迪,马伟伟,李文君,李铁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解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有机质,溶解性,污泥,物种,酵解,阿霉素。

溶解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肖丽,王迪,马伟伟,李文君,李铁[1](2019)在《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铁溶解和磷释放活性的动力学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溶解动力学实验及活性连续体模型表征了长江河口至东海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铁(Fe)和磷(P)的活性。通过动力学数据拟合得到了活性组分的理论含量m0和表观速率常数k。结果表明,Fe(Ⅱ)普遍存在于表层沉积物中,这应是高活性有机络合态Fe(Ⅲ)絮凝/沉淀到沉积物中后快速还原的结果。沉积物中黏土及总有机碳(TOC)含量对Fe(Ⅱ)的m0及其k值起重要控制作用。从长江河口至邻近海域沉积物中Fe(Ⅱ)均以FeCO_3形态为主,FeCO_3的溶解及与之相结合磷(主要为交换态P和自生P)的释放导致Fe(Ⅱ)和P具有相似的溶解动力学特征。与吸附于Fe(Ⅱ)矿物相的P相比,与Fe(Ⅱ)矿物相共沉淀的P的m0较高,但k较低。与TOC含量较低的粗粒沉积物中的Fe(Ⅲ)相比,TOC含量较高的细粒沉积物中Fe(Ⅲ)的m0值较小,但k值较大。以上特征是Fe不同的氧化还原过程导致的。Fe(Ⅲ)氧化物的含量(m0)和活性(k)总体上控制着与之相结合P的含量(m0)及溶解活性(k)。虽然传统活性Fe形态分析未能揭示出长江河口沉积物中活性Fe的富集作用,但溶解动力学表征结果表明,Fe的絮凝/沉淀导致河口沉积物中活性Fe的明显富集,且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盐度明显增加的低盐度河口区。(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砚弘,李威,韩建刚[2](2019)在《Fe(Ⅲ)对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质的光化学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Fe(Ⅲ)对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化学活性的影响,分别以糠醇(FFA)、对氯苯甲酸(pCBA)和2,4,6-叁甲基苯酚(TMP)作为1O2、·OH和3DOM*的分子探针,研究了不同光源和pH条件下,Fe(Ⅲ)对不同DOM产生1O2、·OH的稳态浓度和TMP降解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汞灯照射下DOM产生活性物种的能力显着高于氙灯照射条件下,说明光强越大,DOM产生的活性物种越多;不同光源和pH条件下,不同DOM产生活性物种的能力是不同的,总体上表现为Suwannee河腐植酸(SRHA)和Suwannee河天然有机物(SRNOM)具有更高的1O2和·OH生成效能,而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有机物(EfOM)具有更高的3DOM*生成效能。低浓度的Fe(Ⅲ)(10μmol·L~(-1))对DOM产生活性物种的能力无显着影响,高浓度的Fe(Ⅲ)(25~50μmol·L~(-1))则会抑制DOM产生活性物种的能力,且随Fe(Ⅲ)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增强。DOM/Fe溶液的E2/E3值随Fe(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与单一DOM/Fe体系产生的1O2、·OH的稳态浓度以及TMP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具有正相关关系。在实际水体中,Fe(Ⅲ)的存在可能会抑制DOM的光化学活性,进而抑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转化,导致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提高。(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宋艳玲,李婧[3](2019)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能力、梗死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梗死面积显着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肾功能指标水平无显着差异(P> 0. 05),治疗后,研究组肌酐清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肌酐(Scr)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 0. 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能力,缩小梗死面积,降低NIHSS评分,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能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邵芃泠,陈莹,陈晓欣,叶炜翌,左金龙[4](2019)在《低溶解氧条件下活性污泥污染物同步去除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能耗,节约污水处理的成本,同时达到同步去除碳、氮、磷的效能,采用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SBR工艺过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污泥微膨胀SBR工艺过程使水样处于低溶解氧状态,MLSS在2 000~3 000 mg/L之间.同时,测定控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水样中的氨氮质量浓度、溶解性正磷酸盐含量以及COD值.结果表明,在低溶解氧SBR工艺过程中,COD去除率达到90%,正磷酸盐去除率达到58%,氨氮去除率达到83%.由此可见,采用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法处理污水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同步去除碳、氮、磷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蔡宇,郭占荣,潘峰,刘花台,王博[5](2019)在《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和亚铁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红树林与光滩磷、铁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对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进行了原位测量,并采集了相应沉积物柱状样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Fe~(2+)与DRP呈现较好的线性正相关,说明磷的吸附/解吸与铁氧化还原循环有关;(2)在不同深度,光滩孔隙水中DRP浓度均高于对应深度红树林。在浅层,由于溪水的补给造成光滩的磷富集;在深层,红树植物根部吸收导致磷浓度下降,光滩有机质含量较多,矿化释放DRP使其浓度较高;(3)孔隙水中的Fe~(2+)浓度分布表明,红树林区域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由好氧环境进入厌氧环境;而光滩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可能受到红树林的影响,孔隙水Fe~(2+)在垂向上波动分布。(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王如娜[6](2019)在《槐糖脂的pH溶解性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及槐糖脂与阿霉素联合作用抗肿瘤效果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由于环境的污染和人们高节奏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癌症和肿瘤的病发率每年处于不断提高。而对于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就是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再加上治疗癌症需要的费用很高,容易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寻找一种使患者恢复快,有效并且无毒的药物对癌症和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槐糖脂是一种由非致病性的酵母菌次级代谢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类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从槐糖脂的研究发现来看不仅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而且无毒,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槐糖脂在医药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不断探索槐糖脂的抗肿瘤活性,本文首先研究了以不同碳源为底物发酵生产的槐糖脂,其次探讨了槐糖脂的pH溶解性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然后研究并比较不同碳源底物的槐糖脂抗肿瘤活性,最后讨论了槐糖脂与阿霉素联合作用的抗肿瘤作用以及机理研究,为槐糖脂在今后能成为一种新型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不同碳源为底物发酵生产槐糖脂的研究,本文在实验室中分别以油酸、菜籽油、等量的油酸和甘油混合物为底物的槐糖脂进行理化性质的比较,以及比较了总槐糖脂和内酯型槐糖脂的产率及其比例。分别将叁种底物的发酵液在30℃的摇床内发酵7 d,对发酵液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的不同碳源发酵底物的发酵液的pH都在2.0左右;分别以油酸、菜籽油、等量油酸和甘油混合物为底物的发酵液中菌体干重依次为5.23 g/L、5.67 g/L、4.21 g/L左右,残糖的含量依次为0.15 g/L、0.21 g/L、1.58 g/L左右,总槐糖脂的含量分别为51.61 g/L、57.78 g/L、30.32 g/L左右,内酯型槐糖脂的含量分别为26.29 g/L、23.46 g/L、1.88g/L左右,内酯型槐糖脂的占比分别为50.94%、40.60%、6.00%左右。结果表明,等量油酸和甘油混合为底物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其他两种条件。因此,我们仅讨论了以油酸和菜籽油为底物产生的槐糖脂的抗肿瘤作用。2.槐糖脂的pH溶解性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在实验中将槐糖脂用无菌叁蒸水在调整pH的条件下进行溶解,Hela细胞和Hep G2细胞选取的内酯型槐糖脂的浓度分别为80μg/mL,120μg/mL,160μg/mL,240μg/mL和浓度分别为60μg/mL,120μg/mL,240μg/mL,并将槐糖脂的pH调整到自然pH6.5,pH6.0,pH7.0,pH8.0,通过样品作用时间24 h和48 h得出细胞死亡率最高的内酯型槐糖脂的作用最佳pH值。不同浓度下的内酯型槐糖脂对Hela细胞和Hep G2细胞都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随着内酯型槐糖脂浓度的不断升高,作用于肿瘤细胞时间的加长,pH6.0时的抗肿瘤效果越明显。3.比较不同碳源底物的槐糖脂抗肿瘤效果的研究,不同碳源底物的槐糖脂以240μg/mL的浓度在不同pH的条件下分别作用于Hela细胞,Hep G2细胞和正常肾上皮293细胞24 h和48 h。结果显示,作用于Hela细胞和Hep G2细胞的抗肿瘤效果,48 h后抗肿瘤效果优于24 h。此外,在pH6.0时,以菜籽油为底物的槐糖脂抗肿瘤作用优于以油酸为底物的槐糖脂。同时,在不同的pH值下,肾上皮293细胞的细胞存活率超过50%,所以以菜籽油为底物的内酯型槐糖脂比以油酸为底物的内酯型槐糖脂作用于细胞的存活率要高。4.槐糖脂与阿霉素联合作用的抗肿瘤效果以及机理研究,以油酸为底物的槐糖脂和以菜籽油为底物的槐糖脂分别和阿霉素联合作用,首先确定分别单独作用时最小抗肿瘤浓度MIC,然后再确定联合作用时最小抗肿瘤浓度MIC,最后计算出联合作用的抗肿瘤浓度指数FIC。对于两种肿瘤细胞,以菜籽油为底物的内酯型槐糖脂和以油酸为底物的内酯型槐糖脂分别与盐酸阿霉素联合作用得出的抗肿瘤浓度指数FIC>2,出现拮抗作用。并且进一步做了在机理方面的研究,肿瘤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细胞萎缩变小,细胞中的膜泡突出并出现一些小体类的结构,有些细胞还在细胞培养皿壁上脱落下来。细胞核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染色质和核仁发生了凝集深染,并发生了边缘化,有的细胞中细胞核发生了破裂跟随细胞内容物流出细胞外,核仁无,还有一些细胞膜包绕的小样体类的结构。该结果为槐糖脂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可能性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琚峰,肖国栋,龙家杰[7](2019)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活性分散染料SCF-AOL1的溶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团队前期研发的在线检测系统,对超临界CO_2流体中活性分散染料SCF-AOL1的溶解特性进行在线研究,并探讨系统温度、压力和溶解时间对活性分散染料溶解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升高系统温度、压力,适当延长溶解时间,能显着提高该活性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性。特别是当系统温度超过100℃时,该染料在流体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大;当系统压力从临界点压力升高到15 MPa时,流体中染料的溶解性增大明显,再继续升高系统压力,该染料的溶解性增大相对平缓。在试验系统条件下,当溶解时间达到120.0 min时,该染料溶解可达到或趋于平衡状态。(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06期)

杜超,程德义,代静玉,杜琪雯,邵爱云[8](2019)在《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质在光辐射下产生活性氧基团能力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光辐射下可以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如单线态氧(~1O_2),羟基自由基(HO·)及激发叁线态DOM(~3DOM~*)等,这些ROS对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在254 nm紫外光辐射下,利用特征ROS探针化合物,探究4种不同来源土壤DOM光致产生ROS能力的差异.通过XAD-8树脂分组将2种不同来源DOM分成5个组分,进一步探究DOM结构对ROS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来源于黄褐土、潮土的DOM分别产生~1O_2、HO·的能力较强,而来源于黄褐土的富里酸及潮土的胡敏酸产生~3DOM~*的能力较强,说明不同来源DOM在光辐射下产生ROS的能力不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分子量较大、腐殖化程度较高的腐殖酸产生ROS的能力较强,且富里酸与胡敏酸对ROS生成的影响存在差异.整体来看,2种腐殖酸的不同分组组分对ROS生成的影响趋势相似,水与乙醇组分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小,低pH值组分对ROS生成的影响比高pH值大.结合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发现,低pH值组分的腐殖酸羧基含量较高,脂肪族官能团含量低,含氧量高,可能具有较高的光化学活性,有利于ROS的生成.此外,2种腐殖酸不同组分对ROS生成的影响存在差异,说明DOM结构中官能团的可解离程度对ROS生成具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展,王林龙,李文涛,张秀梅[9](2019)在《温度和溶解氧对金乌贼精子能量代谢和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金乌贼(Sepiaesculenta)精子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存活机制,分析测定了不同温度(16℃、20℃、24℃)和不同溶解氧(1 mg/L、3 mg/L、6 mg/L)条件下保存36 h后精荚能量物质含量、糖脂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精子激活后的活力变化。结果显示,温度和溶氧处理36h后精荚糖原和甘油叁酯含量均显着低于未处理组(P<0.05),但蛋白质含量与未处理组无显着差异(P>0.05)。当温度从16℃升高至24℃时,精荚糖原含量逐渐下降,甘油叁酯的含量则先降后稳;己糖激酶(HK)、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氢酶(P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脂肪酶(LIP)活性先升后稳;精子激活初期运动速度和不运动率随温度升高无显着变化,而快速运动率则先稳后降。当海水溶解氧从1 mg/L升至6 mg/L时,精荚糖原含量逐渐下降,甘油叁酯含量先稳后降; HK、PDH、SDH活性随溶解氧上升呈逐渐上升趋势, LDH先升后降, LIP则先稳后升;精子激活初期运动速度和快速运动率随溶解氧升高呈先升后稳的变化趋势,而不运动率则呈先降后稳趋势。上述结果表明,精荚中的糖原和甘油叁酯是精子的主要供能物质,精子较低的能量物质消耗为其长期存活提供了保障,低温和低氧环境可抑制精子的耗能,更利于其在精荚中长期存活。(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刘彤[10](2018)在《重金属对活性污泥释放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大量重金属离子(如Cu~(2+),Hg~(2+),Zn~(2+),Mn~(2+),Ag~+等)被排放进入水体后会形成重金属废水,而市政管网中该类污水的泄入会造成污水厂非稳态运行,导致二级出水水质恶化,其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浓度和组成均会发生变化。该现象会对污水深度处理造成潜在威胁,同时也造成了产生更多消毒副产物前驱体的隐患。因此,本研究搭建了实验室规模的SBR小试装置,通过探究11种重金属离子冲击活性污泥之后SMP分子量分布和微生物活性氧水平的差异,从中筛选出了叁种对生物处理单元造成了严重影响的Cu~(2+),Ag~+和Hg~(2+)深入探究。通过检测不同浓度Cu~(2+),Ag~+和Hg~(2+)冲击活性污泥后SMP组成成分、分子量分布、荧光物质等相关指标,本研究发现SMP特性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分子量大于10 kDa部分的Biopolymer有机碳和有机碳含量均显着增加。随后,本研究结合EPS以及污泥絮体特性的变化,分析了SMP变化的规律及根本原因。最后,本研究发现Cu~(2+),Ag~+和Hg~(2+)对实际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同样会产生显着影响,导致生物单元净化污水的能力下降,验证了重金属冲击会对活性污泥造成影响的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0.16 mM的Cu~(2+)、Ag~+和Hg~(2+)冲击活性污泥后,二级出水水质均明显下降,DOC的去除率分别从98%下降至96.50%、75.90%和61.69%。同时,分子量大于10 kDa的Biopolymer部分的有机碳含量分别增长至空白的3.5、3.7和6.5倍。并且,水质指标和分子量分布的检测结果均验证了Cu~(2+)、Ag~+和Hg~(2+)的加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2、随着Cu~(2+)、Ag~+和Hg~(2+)浓度的升高,活性污泥降解污染物的能力明显下降,0.39 mM Cu~(2+)、Ag~+和Hg~(2+)的冲击使得出水有机碳含量分别升高至正常情况下的10、13和22倍,且SMP中组分、大分子物质及荧光物质含量几乎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冲击造成的SMP特性的变化导致超滤膜污染速率明显加快,给污水深度处理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3、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冲击后,分析EPS组成成分、分子量分布、荧光物质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合活性污泥某些特征的探究结果,本研究发现当活性污泥受到外界的影响尚在自身调节能力范围之内的时候,SMP和EPS中有机物总量是比较稳定。但是当冲击程度超过了活性污泥絮体的承受能力,随着重金属冲击浓度的持续增高,SMP和EPS中有机物的总量是明显上升的,且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受到的影响也显着增加。4、依据SEM扫描结果,本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Cu~(2+)对微生物的结构破坏程度较小,高浓度的Cu~(2+)会造成少量细胞膜破裂;但浓度较低的Ag~+和Hg~(2+)的冲击对活性污泥形貌已造成较为显着的影响,特别是其中Hg~(2+)的冲击,当其浓度上升至0.39 mM后大量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5、通过对西安市第叁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Cu~(2+)、Ag~+和Hg~(2+)冲击实际活性污泥后SMP特性也发生了的显着变化,其中Biopolymer部分的有机碳含量分别增长至空白情况下的4.4、4.20和3.4倍。(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溶解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Fe(Ⅲ)对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化学活性的影响,分别以糠醇(FFA)、对氯苯甲酸(pCBA)和2,4,6-叁甲基苯酚(TMP)作为1O2、·OH和3DOM*的分子探针,研究了不同光源和pH条件下,Fe(Ⅲ)对不同DOM产生1O2、·OH的稳态浓度和TMP降解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汞灯照射下DOM产生活性物种的能力显着高于氙灯照射条件下,说明光强越大,DOM产生的活性物种越多;不同光源和pH条件下,不同DOM产生活性物种的能力是不同的,总体上表现为Suwannee河腐植酸(SRHA)和Suwannee河天然有机物(SRNOM)具有更高的1O2和·OH生成效能,而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有机物(EfOM)具有更高的3DOM*生成效能。低浓度的Fe(Ⅲ)(10μmol·L~(-1))对DOM产生活性物种的能力无显着影响,高浓度的Fe(Ⅲ)(25~50μmol·L~(-1))则会抑制DOM产生活性物种的能力,且随Fe(Ⅲ)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增强。DOM/Fe溶液的E2/E3值随Fe(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与单一DOM/Fe体系产生的1O2、·OH的稳态浓度以及TMP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具有正相关关系。在实际水体中,Fe(Ⅲ)的存在可能会抑制DOM的光化学活性,进而抑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转化,导致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解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肖丽,王迪,马伟伟,李文君,李铁.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铁溶解和磷释放活性的动力学表征[J].海洋学报.2019

[2].刘砚弘,李威,韩建刚.Fe(Ⅲ)对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质的光化学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3].宋艳玲,李婧.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4].邵芃泠,陈莹,陈晓欣,叶炜翌,左金龙.低溶解氧条件下活性污泥污染物同步去除效能[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蔡宇,郭占荣,潘峰,刘花台,王博.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和亚铁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J].海洋科学.2019

[6].王如娜.槐糖脂的pH溶解性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及槐糖脂与阿霉素联合作用抗肿瘤效果的初步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

[7].琚峰,肖国栋,龙家杰.超临界CO_2流体中活性分散染料SCF-AOL1的溶解性[J].印染.2019

[8].杜超,程德义,代静玉,杜琪雯,邵爱云.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质在光辐射下产生活性氧基团能力的差异[J].环境科学学报.2019

[9].王展,王林龙,李文涛,张秀梅.温度和溶解氧对金乌贼精子能量代谢和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9

[10].刘彤.重金属对活性污泥释放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影响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酸鱼试样蛋白的电泳图谱的溶解曲线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的硫一乙炔黑复合...生物活性陶瓷表面与生理环境之间的理化...样品的制备流程图一10细胞内部蛋白溶解度和活性之间关系...

标签:;  ;  ;  ;  ;  ;  ;  

溶解活性论文_肖丽,王迪,马伟伟,李文君,李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