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论文_苏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译介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比较文学,创造性,叛逆,文化,文学,壮族,视域。

译介学论文文献综述

苏鑫[1](2019)在《译介学视角下区域文化对外译介研究——以沂蒙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充分体现,在流动性和全球化背景下,脱离全球化轨道是不合时宜的,而如何能够在全球化中发出地方性的声音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跨文化的译介和传播中,语言的沟通和桥梁作用凸显,翻译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区域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独特性,往往需要谙熟地方性知识的主体才能真正理解。本文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之下,以译介学为视角,以沂蒙区域文化对外译介为例,探讨建立在地方性基础上的区域文化对外译介模式和翻译实践,以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孙美娟[2](2019)在《推动译介学研究深入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译介学是中国学者原创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翻译学理论,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出后,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2019年时值我国第一部译介学专着《译介学》问世20周年,记者就译介学的核心理念、研究现状、面临挑战和学术前景等方面情况,对译介学理论开创者谢天振(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9-02)

李石姬[3](2019)在《译介学视角下的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壮汉英对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译介学是从比较文化角度对翻译的一种研究。本文以译介学为视角,以壮族典籍《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壮汉英对照)》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译文的创造性叛逆及文化意象的传递两方面,并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揭示文化因素在壮族典籍英译中的重要性,旨在为民族典籍英译提供参考,传递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15期)

宋炳辉[4](2019)在《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学术史角度考察译介学理论的发生,进而观察其与时代文化和学术语境的关系,是理解其核心内涵和阐释潜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译介学理论之所以在20世纪末的汉语学术中生成并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既是中外理论汇通激发的结果,是中国近代以来大量译入实践的意义被重新凸显的结果,也是多学科理论不断更新、视野不断拓展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译介学既是个体理论事件,也是中国翻译研究学术史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这两个不同层面观察译介学的发生可以进一步体现它的特点和针对性,显示其在汉语学术中的多学科意义。(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廖七一[5](2019)在《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990年前后我国的翻译研究仍然是一种以文字转换和翻译技术为主导的模仿论研究范式。译介学通过不断质疑和反思传统翻译观,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译介学以跨学科研究的视野,赋予翻译研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理论品格,从而拓展中国译学研究的视野,提升翻译研究的学术内涵,开启中国译学研究新观念,拓展翻译研究的领域。译介学在影响众多翻译研究学者的思路与方法的同时,也改变着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进程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周彦[6](2019)在《译介学中的“译”与“介”》一文中研究指出译介学以相对独立的面貌出现在学界已有20年,译介学原本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与翻译研究也有天然的渊源。随着译介学的发展壮大,其自身的特点也愈加凸显。译介学的核心术语"译介"不仅是对比较文学译介学中最初概念的发展、扩充和超越,也是对传统翻译研究中相关概念的超越。对这个中心术语的剖析可明晰译介学自身独特的研究特点、对象、范畴等,更可以牢固地树立译介学自身的独特形象。(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谢天振[7](2019)在《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译介学是为数不多的中国学者原创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翻译学理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出后在国内和海外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译介学研究被列入2006年国家外国文学研究八大课题指南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2010)。然而,国内学界对译介学的学科定位、理论指向及其术语内涵等存在误读、误释的学者也大有人在。为此,笔者作为译介学理论的创导者现身说法,对译介学的关键术语和核心理念,如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和文学翻译、翻译文学史等概念,以及译介学研究的学术前景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辨析。(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李成[8](2019)在《认知语言学和阐释学视域下的儒学德译译介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儒学在德译介产生诸多负面印象观与儒学在德接受的曲折历程有着深刻的关系。在译介过程中,德国译介者不仅过于彰显其译介主体性而且和译介客体缺乏有效互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阐释学关联角度出发分析两本有代表性儒学德译译着,挖掘此负面译介效果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9年06期)

潘秋阳,衣莉莉,于鹏,王君[9](2019)在《基于译介学视域下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体现,中华文化需要"走出去",提高文化在国际中的战略地位,但是我国民族文学"走出去"时受到阻碍。基于此,本文以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译介学翻译标准,探究民族文学发展面临的阻碍,分别从文学资源、译介渠道等方面阐述民族文学的"走出去"途径。(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蓝岚[10](2019)在《裘小龙教授参观广西民族大学谢天振比较文学暨译介学资料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4月15日和16日,应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等校特聘教授、美籍华裔小说家、诗人、翻译家裘小龙教授到院举办了两场关于文学与翻译的讲座。讲座间隙,裘教授在张旭院长、刘雪芹副院长和张跃军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谢天振比较文学暨译介学资料中心。(本文来源于《东方翻译》期刊2019年03期)

译介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译介学是中国学者原创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翻译学理论,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出后,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2019年时值我国第一部译介学专着《译介学》问世20周年,记者就译介学的核心理念、研究现状、面临挑战和学术前景等方面情况,对译介学理论开创者谢天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译介学论文参考文献

[1].苏鑫.译介学视角下区域文化对外译介研究——以沂蒙文化为例[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19

[2].孙美娟.推动译介学研究深入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李石姬.译介学视角下的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壮汉英对照)》为例[J].明日风尚.2019

[4].宋炳辉.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J].外语学刊.2019

[5].廖七一.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J].外语学刊.2019

[6].周彦.译介学中的“译”与“介”[J].外语学刊.2019

[7].谢天振.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J].外语学刊.2019

[8].李成.认知语言学和阐释学视域下的儒学德译译介学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

[9].潘秋阳,衣莉莉,于鹏,王君.基于译介学视域下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10].蓝岚.裘小龙教授参观广西民族大学谢天振比较文学暨译介学资料中心[J].东方翻译.2019

论文知识图

与实际再现之间的矛们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些...1.2:文学作品翻译失误研究的期刊数量...、 简 要 以 让 其 对 菜 肴 有 直 观 ...、 简 要注 释 以 让 其 对 菜 肴 有 直...1.1:文学作品翻译失误研究的毕业论文...“创造性叛逆”存在的必然性分析

标签:;  ;  ;  ;  ;  ;  ;  

译介学论文_苏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