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终身体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育,意识,中职,体育教学,大学,教育改革,课堂教学。
终身体育论文文献综述
吴国民[1](2019)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前中职阶段的课程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完善的专业知识,还应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创新教学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身素质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9年12期)
崔晨晨[2](2019)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终身体育意识作为现代教育中重点培养的内容,对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和习惯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中职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引导和培养,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造成培养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有必要对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提升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效果。本文将在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以丰富中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法和效果。(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9年12期)
宋保华[3](2019)在《医学院校体育改革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不过,由于对于体育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提升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是当前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关键,也是体现教学改革长效性的重点和关键,笔者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终身体育的内涵及意义,然后结合当前我国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终身体育理念贯彻的不足之处,探讨了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相关对策,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对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12期)
陈红[4](2019)在《终身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终身健身在当下社会进行得十分火热,并且终身健身跟体育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作出相应的改变。从高校体育教学到终身健身是体育从高校中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中的过程。本文将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过渡到终身健身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9年23期)
周宁,雷秀萍[5](2019)在《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革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对其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终身体育理念作为新时期环境下的体育教育观念诠释,也推动了大学体育教学的革新,下面,本文就针对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革新进行思考,希望对大学体育教育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田径》期刊2019年12期)
郑泽[6](2019)在《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运动技能的传授。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本论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讨论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养成;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锻炼原则中完成终身体育的目标;最终,通过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达到促进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运动目的。(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23期)
黄成刚[7](2020)在《立足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在高中阶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生不仅要通过体育课堂强身健体,还应当通过体育课堂养成自主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成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体育教师应当从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转变体育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逐步过渡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致力于探索学生喜爱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发挥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20年01期)
徐国华,李树伟[8](2019)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基础环节,要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始终,通过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动机、抓好习惯养成关键期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等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动机,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高云飞[9](2019)在《谈高职生要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近些年得到的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体育活动作为职业学校的一门课程,其目的要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升,从体育中学到坚持不懈勇于突破的意识观念,养成良好积极的心态和正常的生活规律。(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卢志刚[10](2019)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健康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终身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体育教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多元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实施差异化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健康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22期)
终身体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终身体育意识作为现代教育中重点培养的内容,对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和习惯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中职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引导和培养,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造成培养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有必要对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提升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效果。本文将在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以丰富中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法和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终身体育论文参考文献
[1].吴国民.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参花(下).2019
[2].崔晨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探讨[J].参花(下).2019
[3].宋保华.医学院校体育改革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国际公关.2019
[4].陈红.终身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今日财富.2019
[5].周宁,雷秀萍.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教学革新思考[J].田径.2019
[6].郑泽.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7].黄成刚.立足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高考.2020
[8].徐国华,李树伟.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高云飞.谈高职生要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
[10].卢志刚.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健康意识[J].山西青年.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