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遥感与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一、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范树平,章飞飞,解华军,肖泽干[1](2021)在《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文献综述及政策导向的双重视角》文中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驱动农村人口转移速率不断加快,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人口等驱动因子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用地矛盾等问题日渐突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评价作为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性研究,已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贯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评价研究的全过程,从理论分析、研究进展及政策导向3个维度进行综述与讨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表明,未来研究趋势是问题与需求双重导向下的综合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统一范式研究、综合比较多种方法下的适用条件研究,现实需求目标导向下的精准对接研究、探索考虑人类行为的感性思维是未来重点研究领域。

霍禹如[2](2021)在《内蒙古武川县人工林造林适宜性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不仅存在水土流失,而且风蚀和旱地荒漠化也十分严重,由于不合理的耕作、过度放牧等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严重。本研究以武川县典型人工林(油松纯林、沙棘纯林、柠条纯林、油松+樟子松+山杏混交林、油松+柠条+山杏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 10.2软件,研究武川县不同林龄、郁闭度阶段纯林和混交林的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其适宜性评价,比较不同人工林造林适宜性的差异性,探究如何将武川县人工林效益最大化。对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五种代表性的人工林,油松林的长势较好,覆盖面积大于其余四种林地,其林地在坡度0~5°的范围内覆盖面积最高,属于幼龄林组,适合位于阴坡上,其郁闭度在[0-10]区间内。该地区林分类型分布不均,林地质量参差不齐,林地结构单一,油松纯林面积较高,沙棘林地面积以及覆盖地区跨度相对较少。(2)在不同林分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中,油松+樟子松+山杏的全部指标比较含量大,其次是油松纯林,说明樟子松,油松更容易积累土壤的有机质,混交林的土壤结构相比其他纯林地的土壤更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纯林中土壤速效氮含量最大的是油松林,对土壤改良启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不同林分类型下枯落物蓄积量与最大持水率呈显着负相关,与枯落物自然持水率、自然持水量、最大持水率、蓄水量、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无明显相关关系。(3)武川县五种人工林综合评价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这五种人工林适宜性一般,其中综合综合指数大小为油松+樟子松+山杏混交林(0.7402)>油松+樟子松+山杏混交林(0.7222)>油松林(0.6972)>柠条林(0.6846)>沙棘林(0.6806)。说明混交林适宜性更强,其次是乔木油松,然后还是灌木柠条和沙棘。

李宸瑶[3](2021)在《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柳梢堰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湿地公园是连接人与自然湿地的主要载体,它的建设已成为有效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开发建设的过程中,缺少科学系统的方法,盲目的开发利用会打破湿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如何根据湿地的独特性,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及规划,在保护自然湿地及社会经济资源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如今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重点。本文以柳梢堰湿地公园为例,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两方面选取出10个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专家打分法的评测统计数据构建柳梢堰湿地公园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确定各评价因子所占权重。利用地理分析技术,分别对确定的评价因子进行空间图像分析,将每个评价因子图像按对应权重进行叠加,确定柳梢堰湿地公园土地适宜性评价综合分析结果。根据最终结果,同时借鉴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经典案例,更加科学合理的对柳梢堰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将公园分为适宜区、中度适宜区、中度不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部分,分别占公园总面积的42.39%、33.45%、13.73%、10.44%。在规划设计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规划设计:适宜区是公园内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生态敏感性较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湿地公园外围。这一区域人流量较大,在规划设计时,作为管理服务、宣传展示、休闲活动用地,为游人提供导览、餐饮、娱乐、休息设施。中度适宜区是生态敏感性较低的区域,可以进行适当的人工建设。因此在规划设计中,适宜区作为湿地公园中的动区,在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增强公园与游人的互动,主要为游人提供观赏、体验的场地。中度不适宜区作为不适宜区的过渡区,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生物种类丰富多样,生态敏感性较强,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这一区域作为湿地公园的静区,以保护和修复为主,控制游人数量,减少游人对环境的干扰,主要作为保护、观赏、展示、科普用地。不适宜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敏感性较强,容易受到游人干扰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靠近水域的区域。对于这一区域进行重点保护,建设必要的养护管理所用的人工通道,限制游人进入。

马晨阳[4](2020)在《呼和浩特城市扩展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防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速城市化在促进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城市的自然基底,直观表现为城市用地的大规模扩展。城市扩展势必会侵占耕地、草地等生态用地,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进行的盲目城市扩建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如何平衡好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生态学、城市地理、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区为研究区,1990年、2001年、2010年、2017年为研究时间点,开展了呼和浩特城市扩展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防控研究。本文在充分认识呼和浩特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基础上,构建“因子-暴露-影响-响应”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圈层分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对城市扩展的时空响应机制。针对研究区生态风险逐年增加的实际,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对呼和浩特市各乡镇进行生态风险分区防控研究,提出生态保护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呼和浩特城市用地扩展时空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17年呼和浩特市建成区面积由73km2增至260km2,城市扩展速率、扩展强度均呈上升趋势。(2)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的峰值集中于建成区外围区,建成区中心和城市边缘区的扩展强度较低。(3)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为东、东南和西南。(4)建设用地扩展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面积急剧减少。(5)研究时段内各乡镇的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差异较大且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呼和浩特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1)19902017年,呼和浩特市综合生态风险值由0.395增加至0.467,风险值增速不断上升,风险等级由较低演变为中。各目标层中,因子层、暴露层、影响层风险值呈上升趋势,响应层风险值呈下降趋势。(2)研究区的生态风险等级区呈圈层分布,由城市中心向外围生态风险值越来越低。(3)各乡镇的生态风险值均呈上升趋势,风险等级均由低向高演变。(3)呼和浩特市生态风险对城市扩展的时空响应研究表明:(1)19902017年,建设用地扩展强度与综合生态风险值的灰色关联度指数为0.83,二者存在较强的时间关联性。(2)呼和浩特城市用地扩展与生态风险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表现在:综合生态风险值与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有明显的圈层对应关系;二者在建成区内(1-8号缓冲区)表现为高值集聚,城市边缘区(20-24号缓冲区)表现为低值集聚;建设用地扩展方向与高、较高生态风险等级区的扩展方向一致。(4)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的生态风险防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识别了365.6km2的城市扩展源地和424km2的生态保护源地;提取了15条生态廊道(346km)和11个生态战略点。(2)将研究区进行生态安全分区,生态保育区和优化缓冲区适宜生态用地扩展,生态过渡区和生态防护区适宜城市用地扩展。(3)耦合生态战略点、生态廊道、生态源地和生态安全区,形成“一环、两带、三廊、三区、多中心”的生态安全格局。(5)生态风险分区防控的研究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市优化开发区为回民区辖街道、玉泉区辖街道和赛罕区辖街道,重点开发区为新城区辖街道、小黑河镇和金河镇,限制开发区为攸攸板镇、黄合少镇和榆林镇,禁止开发区为保合少镇。(2)结合生态安全格局,分别对各乡镇提出生态风险防控建议。

马丽娜[5](2020)在《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因此设计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能够提供给一线教师作为参考,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GIS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技术,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有利工具,能够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探讨将GIS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的问题。本文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地理信息技术学术专着、教育学、心理学专着、乡土地理文献和课标及宪章等五类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从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两方面梳理了近几年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通辽市乡土地理进行了考察,遴选出适宜运用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通过案例分析法对遴选出的18个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中总结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设计了5个运用GIS作为辅助手段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案例;将笔者设计的1个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并进行了反思。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笔者依据课程标准、乡土地理、GIS功能等,遴选出两大类16个通辽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又从中选择出适宜GIS辅助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教学主题:七大类20个;第二,设计了五个基于BOPPPS教学案例,分别包含教案和学案,主题分别为通辽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通辽市自然地理环境、通辽市人口、通辽市交通运输业、通辽市种植业,同时选择其中一个案例进行实施;第三,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案例和实施案例,总结提炼出了七条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包括:立足初中地理课标选择乡土地理案例主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案例教学目标;运用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学习乡土地理课程;优化组合多种GIS软件创设教学情境;发挥GIS优势呈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策划课外探究活动;巧用GIS制图功能布置多层次课后作业。

冯尚荣[6](2020)在《基于改进TOPSIS-RBF的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土地作为一切经济及社会活动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基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现代化、科技不断进步的今日,不可避免出现了如环境污染、土地格局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可持续资源的利用。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通过土地生态安全的科学研究,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合理评价,进行未来的精准预测是很有价值意义的。这对于保证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推进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文章通过以环渤海经济区域桥梁,―一带一路‖沿线中心城市之一呼和浩特为研究区,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选取反映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的相关统计数据与RS技术计算得出由NDVI、WET、LST、NDSBI参数通过主成分合成的RSEI指数共30个安全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客观熵值法及博弈论思想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DPSIR-EE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改进TOPSIS法与RSEI指数结合,针对城区与郊区的不同情况分别揭示了二者遥感生态与土地生态安全演进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城区与郊区下的各区县土地生态安全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特征分类,然后利用GIS技术对呼和浩特市整体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利用模拟精度高的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RBF对RSEI与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主要成果如下:(1)2009-2018年,呼和浩特市整体生态安全值有所上升,D+指标减小而D-指标增加,安全值向正理想解贴近。其中城区在2009-2018年从0.4573上升至0.6709,安全等级从―临界级‖上升至―良好级‖,而郊区从0.3736上升至0.5804,安全等级从―风险级‖上升至―临界级‖。在整体土地生态安全发展中各指标的影响情况为消极影响因素有所减少,具体为城区在2009至2013年消极因素主要有城镇化率、化肥与农药使用等。2013至2018年消极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地表热度等指标;郊区在2009至2013年消极因素主要有牲畜存栏数、单位GDP能耗等。在2013至2014年消极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等。而在2014至2018年消极因素主要有植被覆盖度、工业单位数等。城区与郊区的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与情况发展有差异也有相似。主要表现为城区现代化发展更快,植被覆盖度对环境影响更大,土壤湿度更高。而郊区地表温度更高,农牧业发展更大。在准则表现中驱动力与状态准则发展不同,且土地生态安全变化中城区相较于郊区波动更大;而在压力准则以及各准则层之间的关联性中表现类似。同时可以看出自然生态情况与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的发展有所不同,说明土地安全生态的发展并不能代表自然生态也与其有相同趋势。(2)2009至2018年,在各准则层对土地生态安全值障碍阻力情况中城区各准则之间差异保持基本相同。而郊区在研究年间以2014年为节点在之后驱动力与压力障碍度上升,影响和响应障碍度下降,状态障碍度于2017年开始上升。通过准则变化可知对于呼和浩特市各区县土地生态安全最重要的阻力影响为压力准则所代表的经济发展。在各指标障碍度中对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变化障碍度较小的指标为人均GDP、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障碍度较大指标为工业废水排放量、城镇化率等。以2009至2013年作为第一阶段,2013至2018年作为第二阶段划分各区县障碍度情况得出各城区第一阶段主要障碍度指标为工业排放、清洁能源使用率等,第二阶段主要为污水排放、城镇化率等;各郊区第一阶段主要障碍度指标为第三产业占比、拥有医疗床位数等,第二阶段主要为农牧生产污染、污水排放等。(3)在2009、2014、2018的3期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中Moran′I指数值分别为0.3322、0.1072、0.0499,说明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值在空间具有正相关性,由散点图得出全局土地生态安全的空间相关性正在降低。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通过呼和浩特市2009、2014、2018年3期局部土地生态安全LISA聚集情况,得出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由城区与郊区的明显空间自相关聚集发展为聚集不显着情况,整体发展趋于均衡,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值差异正在缩小。(4)在2019-2021年,呼和浩特市城区遥感生态情况提升至0.561后下降至0.503,仍处在―临界级‖;郊区遥感生态指数逐步从0.422提升至0.535,整体情况相较城区更为稳定。在土地生态安全值方面,城区相对保持着在0.66左右的相同状态;郊区从0.624小幅上升至0.641,在―良好级‖边界有缓慢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未来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值从“临界级”向―良好级‖缓慢上升,但其值与自然生态情况依旧未达到理想程度。所以在未来发展中需针对当前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工作,以早日达到理想状态。

陈兵飞[7](2020)在《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近年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内容,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LUCC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究和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把握未来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地球上的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开发将变得十分稀缺。通过土地利用模拟及优化研究,可以提前得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情况,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潜在价值,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借助该区2009年、2013年和2017年三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七种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程度、变化速度和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四方面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9个驱动因子。利用“耦合”的Markov-FLUS模型设置相关参数,对2035年未来四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预测,检验模拟模型的可信程度,模拟不同情境下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理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函数方程,以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09-2017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耕地减少了1221.08公顷,建设用地增加了1849.17公顷。园地、林地、草地及水域也呈现出小幅度的减少态势,分别减少了273.32公顷、26.49公顷、112.02公顷、247.62公顷,其他土地增加了31.54公顷。2009-2013年期间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17大于2013-2017年期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说明前一个土地利用时期的土地活跃程度大于后一个时期。(2)通过分析土地利用转化矩阵,可以发现在2009-2017年间,万州区土地利用转出量最大的是耕地,为2226.42公顷,其中有25.93%转化为了林地,71.44%转化为了建设用地。在这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变化量最大的为建设用地,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为225.00公顷、594.54公顷、109.49公顷和255.60公顷,这是由于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用需要大量扩展占用其他类型的土地。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选取方面结合万州区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9个驱动因子,经过回归分析ROC的检验值均大于0.7,说明选取的驱动因子可靠,可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3)耦合的Markov-FLUS模型能很好解决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数量变化预测和空间模拟的过程,经过设置转换规则、邻域因子等参数以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为基期来验证2017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结果显示模拟正确的栅格数量达到326344个,总体正确率为94.20%,各个地类的模拟正确率也达到了90%以上;Kappa指数为Kappa值为0.9248远大于0.75、Overall Accuracy=0.9470说明整体模拟精度较高,可利用该模型对万州区未来多情景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4)在自然增长情景、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综合发展情境下万州区203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变化不同。自然增长情境下,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沿长江两岸的建设用地周围蔓延发展以及零散增长的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为西北部的地区,园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大周镇和小周镇的附近乡镇地区,减少的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田镇、长岭镇、陈家坝街道、钟鼓楼街道、天城镇和熊家镇等地区;草地的分布和减少都相对零散分在研究区的各个地方;水域的减少栅格主要分沙河街道、周家坝街道和太白街道交界的大方;其他土地在研究期间内由于数量较小,分布情况基本不变。在耕地保护情景中加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限制,相较于自然发展情境下耕地的减少量减少1713公顷,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保证。林地和草的数量有所减少,主要是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基本维持总体不变。在生态保护情境下,设置了生态保护限制区,保证了生态保护区内的园地、林地和水域等不转化其他地类,降低了转移量,保证生态用地的面积,生态用地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在综合发展的情境下,将该情景下土地利用的栅格数量与自然发展情景下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各类用地的情况都得到了均衡的变化。因此和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情景相比,综合发展情景在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上更合理。根据模拟结果构建出万州区“一心三轴,五横,多点”的“三区”空间。(5)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根据灰色线性的相关理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函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得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目标年的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在模拟与优化过程中的限制条件不同,说明地方政府的数量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会对未来土地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王子垚[8](2020)在《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在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乡村重振、人居环境改善、土壤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禀赋缺陷明显,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存在挑战。本文简要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土地适宜性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土地适宜性领域的研究趋向,指出在当前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后续研究中应重点把握的方向,以期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参考。

吴晓光[9](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高艺宁[10](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二、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文献综述及政策导向的双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追溯及概念解析
    1.1 农村居民地用地演变追溯
    1.2 农村居民地用地概念解析
        1.2.1 农村居民点用地
        1.2.2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
2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评价的研究进展
    2.1 评价单元确定
    2.2 评价指标构建
    2.3 评价方法选取
    2.4 评价结果运用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政策导向的三维解析
    3.1 规划布局维度
    3.2 整治引导维度
    3.3 利用管理维度
4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评价的未来展望
    4.1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统一范式研究
    4.2 综合比较多种方法下的适用条件研究
    4.3 现实需求目标导向下的精准对接研究
    4.4 探索考虑人类行为的感性思维研究

(2)内蒙古武川县人工林造林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
        1.2.2 生态服务功能的国内外进展研究
        1.2.3 适宜性评价研究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武川县人工林下的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2 主要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1.3 武川县人工林造林树种适宜性评价
    3.2 研究方法
        3.2.1 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2.2 样地设置的选择
        3.2.3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
        3.2.4 数据分析
    3.3 技术路线
4 武川县人工林下的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1 不同坡度下的林地空间分布格局
        4.1.1 基于DEM的武川县坡度分析
        4.1.2 武川县不同坡度下主要人工林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2 不同坡向下的林地空间分布格局
        4.2.1 基于DEM的武川县坡向分析
        4.2.2 武川县不同坡向下主要人工林地空间分布特征
    4.3 不同坡位下的林地空间分布格局
        4.3.1 基于DEM的武川县坡位分析
        4.3.2 武川县不同坡位下主要人工林地空间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主要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5.1 枯落物层涵养水源功能
        5.1.1 枯落物蓄积量
        5.1.2 枯落物持水能力
        5.1.3 枯落物持水过程
        5.1.4 枯落物各指标相关分析
    5.2 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5.2.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含水率研究
        5.2.2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特征
        5.2.3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容重与含水率
        5.2.4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持水量
    5.3 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5.3.1 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有机质
        5.3.2 不同林分类型的速效氮
        5.3.3 不同林分类型的速效磷
        5.3.4 不同林分类型的速效钾
    5.4 小结
6 武川县人工林造林树种适宜性评价
    6.1 武川县人工林造林树种适宜性评价
        6.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3 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
        6.1.4 指标权重计算
        6.1.5 构造隶属度模糊关系矩阵
        6.1.6 评价
    6.2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柳梢堰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湿地公园相关概述及研究进展
        1.2.1 湿地与湿地公园概念
        1.2.2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1.2.3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1.3 土地适宜性评价相关概述及研究进展
        1.3.1 土地适宜性评价概念
        1.3.2 国外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3.3 国内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4 相关案例研究
        1.4.1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1.4.2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1.4.3 山东枣庄蟠龙岛郊野湿地公园
        1.4.4 北京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德阳市区域概况
        2.1.1 区位环境
        2.1.2 地形特征
        2.1.3 水文状况
        2.1.4 气候特征
        2.1.5 自然资源
        2.1.6 历史文化
    2.2 柳梢堰湿地公园区域概况
        2.2.1 区位分析
        2.2.2 用地分析
        2.2.3 水文分析
        2.2.4 交通分析
        2.2.5 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第三章 柳梢堰湿地公园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3.1 构建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
        3.1.1 构建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方法
        3.1.2 选取评价因子
        3.1.3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3.1.4 确定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3.1.5 评价因子层次总排序
        3.1.6 综合分析评价
    3.2 GIS空间分析
        3.2.1 GIS空间分析法
        3.2.2 构建柳梢堰湿地公园信息数据库
        3.2.3 柳梢堰城市湿地公园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级划分
        3.2.4 单因子评价分析
        3.2.5 综合评价分析
第四章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柳梢堰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4.1 规划设计依据及目标
        4.1.1 规划设计依据
        4.1.2 规划设计原则
        4.1.3 规划设计方法
        4.1.4 规划设计目标
    4.2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柳梢堰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4.2.1 设计理念
        4.2.2 总体规划设计
        4.2.3 功能分区
        4.2.4 专项设计
第五章 结论
    5.1 总结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城市湿地公园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重要性比较调查表
    附录 B:植物名录表
致谢
个人简历

(4)呼和浩特城市扩展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2 城市生态风险防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
        1.4.2 理论基础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条件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地理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1.4 生态环境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DEM数字高程数据
        2.2.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2.4 其他数据
3 呼和浩特城市用地扩展研究
    3.1 城市用地扩展的评价方法
        3.1.1 指标评价法
        3.1.2 圈层分析法
        3.1.3 等扇形法
    3.2 城市用地扩展时序分析
        3.2.1 城市用地扩展时序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结构时序变化特征
    3.3 城市用地扩展的空间特征
        3.3.1 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空间变化特征
        3.3.2 城市用地扩展方位变化特征
        3.3.3 各乡镇城市用地扩展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市扩展的呼和浩特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4.1 评价指标选取
    4.2 评价模型构建
        4.2.1 极差标准化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评价模型的构建
        4.2.4 生态风险等级划分
    4.3 呼和浩特市综合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4.3.1 综合生态风险时序变化特征
        4.3.2 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变化特征
    4.4 生态风险对城市扩展的时空响应
        4.4.1 研究方法
        4.4.2 生态风险对城市扩展的时序响应特征
        4.4.3 生态风险对城市扩展的空间响应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风险防控研究
    5.1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1 “源”地识别
        5.1.2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构建
        5.1.3 生态安全区划分
        5.1.4 生态廊道与生态战略点识别
        5.1.5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
    5.2 生态风险分区防控
        5.2.1 空间管制分区
        5.2.2 分区防控对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地理教学论
二、适宜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二)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内容选择依据
    (三)适宜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三、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组成说明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四、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
    (二)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三)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五、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二)案例实施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附录二: 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附录三: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57 个案例一览表
附录四: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五: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六: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七: 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6)基于改进TOPSIS-RBF的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3.2 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3.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3.4 土地生态安全预测体系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呼和浩特市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呼和浩特市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结构状况
    2.3 相关数据来源
第3章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型构建
    3.1 指标体系
        3.1.1 DPSIR指标体系概念
        3.1.2 指标选取原则
        3.1.3 指标解释
        3.1.4 指标体系构建
    3.2 指标权重确定
        3.2.1 指标数据标准化
        3.2.2 层次分析法
        3.2.3 熵值法
        3.2.4 基于博弈论思想组合赋权
    3.3 土地生态安全标准划分
    3.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3.4.1 RSEI指数
        3.4.2 改进TOPSIS模型
        3.4.3 障碍度模型
        3.4.4 空间自相关模型
    3.5 土地生态安全预测模型构建
        3.5.1 RBF原理
        3.5.2 RBF学习模型
        3.5.3 模拟学习效果检验
第4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4.1 RSEI参数处理
        4.1.1 植被指数
        4.1.2 湿度指数
        4.1.3 地表温度
        4.1.4 干度指数
    4.2 城区与郊区改进TOPSIS评价与结果分析
        4.2.1 驱动力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2 压力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3 状态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4 影响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5 响应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6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结果分析
    4.3 区县级土地生态安全障碍度分析
        4.3.1 DPSIR系统土地生态安全演进特征
        4.3.2 区县土地生态安全指标障碍度分析
    4.4 市级土地生态安全空间相关性分析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5 神经网络预测与结果分析
        4.5.1 RBF网络学习
        4.5.2 RSEI预测及结果分析
        4.5.3 土地生态安全值预测及结果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建议
    5.1 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化及产业转型升级
    5.2 减少耕地污染与缓和畜草矛盾
    5.3 推进工业优化升级与生态恢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2.2 LUCC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万州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第3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选取
    3.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3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3.3.1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3.3.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3.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选取
        3.5.1 驱动因子的选取原则
        3.5.2 驱动因子的选取及检验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4.1 构建Markov-FLUS模型原理及概述
    4.2 FLUS模型的相关参数设置
        4.2.1 转换规则
        4.2.2 土地需求预测分析
        4.2.3 制作基于神经网络的适宜性概率图集
        4.2.4 土地利用变化邻域因子设置
    4.3 模拟结果及精度验证
        4.3.1 万州区2017年土地利用模拟分布情况
        4.3.2 数量精度及空间精度的验证
    4.4 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4.4.1 情景一:自然发展情景
        4.4.2 情景二:耕地保护情景
        4.4.3 情景三:生态保护情景
        4.4.4 情景四:综合发展情景
    4.5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5.1 四种情境下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4.5.2 四种情境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对比
        4.5.3 构建“一心三轴,五横,多点”的“三区”空间
第5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5.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概念
        5.1.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
        5.1.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
    5.2 构建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
        5.2.1 设置决策变量
        5.2.2 目标函数的建立
        5.2.3 约束条件的构建
        5.2.4 预测模型的相关设置
        5.2.5 模型求解
    5.3 优化结果分析及建议
        5.3.1 优化结果分析
        5.3.2 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及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8)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定量分析
    1.1 文献数量及年代分析
    1.2 关键词分析
2 研究尺度
    2.1 国家、区域尺度
    2.2 省、市尺度
    2.3 区、县尺度
    2.4 乡、村尺度
3 研究视角
    3.1 生态视角
    3.2 地域视角
    3.3 应用视角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忽略动态演进
        4.1.2 评价结果可比性较差
        4.1.3 过度追求经济利益
    4.2 讨论
        4.2.1 完善评价因子
        4.2.2 扩大研究对象范围
        4.2.3 注重生态导向

(9)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点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2.2 研究样点选取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4 分析方法
        2.4.1 趋势分析方法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2.4.5 相关分析方法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2.4.7 残差分析方法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3.2.2 土壤样品处理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6.1 气候因素分析
        6.1.1 风速分析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6.2 综合植被分析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8.2 讨论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景观分类
        2.2.2 遥感数据处理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草地生态足迹
        3.1.2 计量建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区域植被概况
        4.1.2 数据处理
        4.1.3 分析方法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4.5 讨论与小结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方法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7.1 安全格局构建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7.1.2 模型的选择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7.3 情景模拟方法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7.5 讨论与小结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文献综述及政策导向的双重视角[J]. 李鹏,范树平,章飞飞,解华军,肖泽干.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06)
  • [2]内蒙古武川县人工林造林适宜性研究[D]. 霍禹如.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柳梢堰湿地公园为例[D]. 李宸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呼和浩特城市扩展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防控研究[D]. 马晨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D]. 马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基于改进TOPSIS-RBF的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D]. 冯尚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陈兵飞. 西南大学, 2020(01)
  • [8]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 王子垚. 农业与技术, 2020(04)
  • [9]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遥感与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