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入海途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入海,气溶胶,途径,东亚,源地,沙尘,地区。
入海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03)在《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入海途径及通量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尘天气是我国北方经常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但近几年沙尘天气次数陡增。强沙尘天气不仅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会经西北气流向海洋输送和沉降,对海洋中营养盐的供给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2000~2002年micaps气象资料、青岛市气象局提供的2000~2002年3—5月沙尘天气的常规观测资料;EP/TOMS卫星观测资料;北京2002年2月~2003年2月和青岛2001年5月~2002年12月气溶胶干沉降资料,主要分析了2000~2002年东亚沙尘气溶胶的源地、入海途径、对我国东部海域影响概率和入海通量。另外,对“3.20”强沙尘天气过程和青岛的沙尘天气做了个例分析。 根据沙尘暴的起源,可将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境外源区和境内源区,影响中国的沙尘暴天气有七成起源于蒙古国。对沙尘源地的分析发现,与以前相比,沙尘源地有向东移动的趋势。近几年来沙尘源地主要集中于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和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黄土高原是主要的加强源区,是影响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粒子的主要来源。另外,南疆盆地3—5月份沙尘天气爆发频繁,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沙尘天气只局限于盆地内部。发生于我国西北的沙尘暴有一半以上会影响到我国东部沿海,沙尘粒子入渤海和黄海的概率较大,东海次之,南海最小。从青岛进入黄海的气溶胶干沉降通量约为5.1gm~(-2)yr~(-1)。沙尘气溶胶的移动入海途径可概况为3条:一是蒙古沙尘天气从二连浩特入侵,经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到渤海或黄海;二是爆发于新疆东部和内蒙西部的沙尘天气,向东经黄土高原加强进入渤海、黄海或东海;叁是我国内蒙沙漠地区及其周边爆发的沙尘天气经高空西北气流输运,向东输送并沉降到黄海、东海或西太平洋。 蒙古气旋和西北强冷空气是“3.20”强沙尘暴最主要的天气形势和动力机制;冬季北方干旱少雨、沙尘裸露面大提供了物质基础。沙尘粒子的来源主要有叁个地方:一是内蒙西部沙漠地区;二是内蒙东部沙地;叁是黄土高原。沙尘移动路径主要有西北路径和北方路径,其中西北路径略多于北方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3-06-01)
入海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入海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凯.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入海途径及通量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