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波谱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艺术,波谱,波普,主义,艺术界,独特性,直白。
波谱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叶倩,李海冰[1](2018)在《从立体主义到波谱艺术——浅析拼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拼贴艺术的发展从20世纪的立体主义开始,经历了多个艺术流派的传承,其形式与内容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从立体主义、达达主义、到波谱艺术,来梳理拼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通过各个艺术流派中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所展现的不同风格,来分析拼贴艺术的理念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8年11期)
王瑶[2](2017)在《波谱艺术在服装设计中视觉美的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实例分析波普艺术服装的视觉美,阐述波普艺术服装的价值与影响。(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7年02期)
魏文卿,李倩[3](2011)在《从波谱艺术运动看社会时尚与艺术表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流行元素。"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一种怀疑世界、崇尚自由的社会风尚,这种流行风潮席卷了艺术的方方面面,它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时尚标志,对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1年08期)
刘海峰[4](2010)在《后波谱时代的艳俗艺术——以陶瓷雕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艳俗陶瓷雕塑作为艳俗艺术一种分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当代架上雕塑的表现形式,并因为其独有的审美风格和特殊材料特质而开拓了新时期更为广阔的雕塑艺术的表现空间。(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0年08期)
安小庆[5](2009)在《生成机制与美学策略: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政治波谱》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波普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现象之一。自"八五新潮"艺术运动以来,寻找描述现实政治经验的全新途径,重建艺术家与现实政治之间的新型关联,成为当代艺术家的重大难题。生成于80年代末,盛行于90年代的"政治波普"为解决这一艺术难题提供了启示和可能性。本文试图从艺术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相关理论,梳理并分析政治波普绘画的发生?发展和被命名的历程,论述包括社会文化语境,政治历史语境,艺术机构?评论家?教育机构?艺术展览?国际买家等在内的复杂艺术公共场域是怎样使中国的政治波普成为潮流,并被写入艺术史的。同时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波普是运用怎样的符号拼接和表意实践建构起自己的美学趣味和意识形态的。(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09年02期)
刘小路[6](2007)在《谈“中国情境”下的波谱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总是摆脱不了时代的制约,波谱艺术也是如此。这个在西方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产生的艺术形式,当它登陆中国大陆时,由于其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变化,因此,也在中国的土地上勾勒出了一条有着"中国特色"的发展轨迹。(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波谱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波普艺术服装的视觉美,阐述波普艺术服装的价值与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谱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叶倩,李海冰.从立体主义到波谱艺术——浅析拼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8
[2].王瑶.波谱艺术在服装设计中视觉美的浅析[J].艺术品鉴.2017
[3].魏文卿,李倩.从波谱艺术运动看社会时尚与艺术表现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11
[4].刘海峰.后波谱时代的艳俗艺术——以陶瓷雕塑为例[J].文艺争鸣.2010
[5].安小庆.生成机制与美学策略: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政治波谱[J].艺术百家.2009
[6].刘小路.谈“中国情境”下的波谱艺术[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