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市兰苑中学王云香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套教材将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交织在一起,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渗透文化教育,使语言技能的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一、在口语训练中渗透文化教育
在日常交际中,尽管语言形式比较简单,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因素。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其中的文化因素。对中国学生而言,真正的困难不是如何正确地发音或拼写,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情境有针对性地介绍其中包涵的文化因素,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向老师问候说:“Goodmorning,teacher!”在汉语中可以把“老师”当作一种称呼,但是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因此,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呼老师为Sir,Madame或Mr.,Mrs.,Miss,在日常交际中,关系比较密切还可以直呼其名。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当我们称赞一个外籍朋友“YouspeakverygoodChinese.”时,他总是笑着回答:“Oh,thankyou!”其实他只会说一点极简单的汉语;而当我们称赞中国学生“YourEnglishisverygood.”时,他不管心里多高兴,嘴里却会说:“No,no,myEnglishisnotgoodenough.”其实,他英语说得真得不错。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当别人夸你时应回答“Thankyou”或“I’mgladtohearthat”。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进行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对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以“dog”一词为例,在语言意义上没有区别,但在两个文化群体里,它的文化意义却相差甚远。“dog”一词在中国人看来除了忠诚的含义之外还有贬义,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luckydog(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人人皆有得意时)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我们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就教材教教材,给学生讲知识点、讲语法、讲考点,期望学生在考试中能够轻松应对。这样的做法,学生可能考试没有问题,但是削弱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交际功能,又因为纯粹语言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应该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掘教材,渗透文化教育,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提高学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
八年级上Unit3Whatareyoudoingforvacation?主题为假期计划,以计划假期活动为主要话题。其中有一个活动;Whatareyoudoingforvacation?I’mgoingtoHawaiiforvacation.知识点就是句型:你打算去哪里度假?我准备到夏威夷度假。为了掌握句型,我们会让学生做替换练习,谈论去某地度假。这能收到必要的效果。但是夏威夷这个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本单元出现,如果只是当作一个地名,就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应该介绍夏威夷美丽的海滩,正好可以用上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单词和句型:befamousforHawaiiisfamousforitsbeautifulbeaches.ManypeoplegotoHawaiiforvacation.Youcanenjoythesunshine,swimandplaybeachvolleyball.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又练习使用了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学中用,用中学。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知识和文化的结合点,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也重视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