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

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

李艺敏[1]2004年在《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独感”是近30年来受到西方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业已引起我国学者的研究兴趣。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孤独感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采用了开放式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证实了研究提出的四个假设,获得的结论主要有: 第一,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维度,按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和发展孤独感。 第二,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交往活动的范畴,而是至少包括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有关的内容。 第叁,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并不总是消极的。更多的大学生认为适度的孤独感可以为其提供动力,因而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河南省大学生在孤独感结构问卷的各维度和总分上的得分存在性别、生源、学科门类、学历层次、年级、学校性质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但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能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首先,在社会活动的领域里探讨孤独感的概念,而不是仅仅将其局限在社会交往的范畴里。这与西方学者关于孤独感的主流观点并不一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背景对中国人孤独感体验的制约作用。 其次,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孤独感的概念,将孤独感和个体特定阶段的发展任务联系起来。特别地,将大学生孤独感和其自我同一性发展任务联系起来。这与西方学者仅将大学生作为成人被试来研究成人孤独感(不考虑发展)的视角不同,可以说在成人孤独感的研究中吸收了西方学者关于儿童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优点(关注发展问题),而这更符合我国大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 第叁,证明了大学生孤独感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适度的孤独感可以为个体的活动提供动力,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编制了本土化的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不仅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探明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的结构,并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验证,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水平。 今后,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应该扩大研究对象范围、拓展研究领域、重视“自我同一性”问题并寻求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张翔, 常保瑞, 赵燕[2]2006年在《不同性别及科系大学二、叁年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差异》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科系、年级的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①2005-11随机整群抽取河南大学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校二、叁年级大学生320人进行施测,共发出问卷320份。在资料整理过程中,28份因填写不完整和故意作答作为无效问卷被剔除,最后回收资料填写完整的问卷292份,有效率91.3%。②采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施测并调查分析。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4个维度(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1~5级评分(分数越高出现孤独感频率越高)。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1~5级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③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专业等内容,并对比进行分析。结果:292份有效问卷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者的基本资料特征为男125人(42.8%),女167人(57.2%);文科133人(45.5%),理工科159人(54.5%);二年级学生137人(46.9%),叁年级学生155人(53.1%)。②性别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差异存在显着性意义(t=3.15,P<0.01),即女生高于男生;学科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孤独感总分上存在显着差异(t=2.55,P<0.05;t=2.41,P<0.05),即文科高于理工科;而年级变量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4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差异。③发展孤独感、社会孤独感这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着相关(r=0.207~0.393;r=0.246~0.384;P均<0.01),且对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具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孤独感程度高的大学生其相应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校应加强针对孤独感的教育活动和心理调控。

李艺敏, 蒋艳菊, 李新旺[3]2005年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的编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学者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大都囿于社会交往活动的范畴。我们认为孤独感不应该仅局限在社会交往方面,它还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进行研究,尝试建立一个本土化的大学生孤独感结构模型。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并进行了施测。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四个维度(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可解释总体变异的51.14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因素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各因素的内

何安明, 惠秋平, 刘华山[4]2014年在《大学生的感恩、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大学生感恩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853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AGS)、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ESL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进行调查。结果:AGS得分与ESLS得分呈负相关(r=-0.35),而与SSS得分呈正相关(r=0.37);ESLS得分与SSS得分呈负相关(r=-0.41),均P<0.001。感恩既直接预测孤独感(β=-0.36,P<0.001),又通过社会支持间接预测孤独感(β=-0.24,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1.58%。结论: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感恩、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大学生的感恩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孤独感程度越低。

姚滢滢[5]2014年在《大学生孤独感、心理资本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即“郁闷”之后“孤独”又成了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情绪流行词,孤独感是由于个体在社交关系不良时产生的一种负向的、痛苦的情绪体验。在媒体中屡屡出现的大学生自杀、残害舍友同学、报复社会的报道根据最后校方及警方的调查发现大都是由于个体的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这种人际关系既是指社交关系也是指我们说的情感关系。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的孤独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人成为了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在人力资本流行之后,对于个体的重视日益加强,而人的心理也成为关注的中心,所以另一个被称之为第四资本的心理资本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人的心理资本是指在个体确定目标后能够促使个体去坚持完成目标的积极地心理要素,是指的人的心理的积极面。当个体面对压力挫折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应对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的耐受力,也同时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反映。当一个人倾向于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去解决问题时,个体的心理状况相比而言会较好,因为个体选择更好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心理状况相对而言较差,所以很多研究者通过间接的测量个体的应对方式来预测一些行为、心理倾向。通过一定的文献阅读发现,还很少有将大学生孤独感和心理资本放在一起的研究,所以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大学生孤独感与现在的第四大资本“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一起进行研究。通过《感情与社会孤独感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叁个问卷对两百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孤独感,并且在学历、籍贯和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2)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状况良好,并且在学历与是否为班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3)大学生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而且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倾向于极端化,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4)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资本以及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维度存在显着相关。(5)大学生孤独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显着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有显着正相关。(6)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积极应对方式有显着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有显着负相关。(7)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能够很好的预测大学生孤独感的水平。从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心理资本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显着的较少,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没有显着差异。笔者认为这与经济的进步、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学校对于学生心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叁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显着,而且心理资本及应对方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这一结论验证了笔者的研究假设。笔者希望本研究的结论可以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些有利的建议,同时扩充已有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的新意在于将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孤独感联系在一起分析并找出叁者之间的关系。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取样、无关变量的控制、数据分析以及研究能力等方面。

王晨淇[6]2017年在《大学生情绪适应、消极应对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可或缺,伴随着它的便捷性而来的手机依赖问题也日益严重,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不容忽视。与此同时,情绪适应(社交焦虑、抑郁、孤独感)问题在大学生中也凸显出来。出现情绪适应问题的大学生极易产生退避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减少,孤僻,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多地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极易对手机产生依赖。因此,本研究在结合以往研究不足的基础上,研究一选取河南省某高校叁个院530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情绪适应、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中介变量,深入探索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二以研究一中挑选出的情绪适应和手机依赖得分均偏高的3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实验组使用生物反馈仪器进行干预训练,对照组学生处于常态学习状态,试图探索生物反馈干预训练对于大学生情绪适应问题的干预效果,以及对其手机依赖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手机依赖问题,其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28.8%;(2)大学生情绪适应、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两两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3)消极的应对方式在大学生情绪适应和手机依赖之间起着中介作用;(4)团体生物反馈仪能够改善实验组被试的情绪适应问题;(5)团体生物反馈仪在改善其情绪适应问题的基础上,对手机依赖问题的改善有一定地影响。

张洋[7]2012年在《河南省普通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十分迅速,大学生在校人数急剧增加,由此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着,这种情况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完全解决;而我国普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少缺陷,影响了工作开展的效果,必须要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本文以安阳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参考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笔者首先使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UPI),调查了2010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调查中发现的有轻生意向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在调查中发现,大一新生中普遍对于人际交往存在较高焦虑情绪,有很多的学生有孤独感。因此又选取655名学生,利用大学社主动沟通意识问卷、大学生主动沟通行为问卷、UCLA孤独感量表、社会焦虑问卷(IAS)进行深入调查。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主动沟通意识很强,但是主动沟通行为偏少,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和孤独感较高,并分析了大一新生主动沟通意识、行为,与大学生孤独感和社会焦虑之间的关系,最后解析了可能导致大一新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各项因素。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通高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首先,要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其次,要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即建立初期普查、早期教育、中期预警和后期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主动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如何建立初期普查、早期教育、中期预警和后期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阐述。

邓丽芳, 郑日昌[8]2013年在《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探讨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功能的作用机制,即家庭功能能否通过情绪表达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有显着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或适应性水平高的大学生更倾向具有高的情绪表达性,更少的体验到亲情、爱情以及社交孤独感;(2)情绪表达性对大学生社交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即大学生越乐于表达情绪,其社交孤独感就越少;(3)家庭功能既直接对社交孤独感产生影响,又通过情绪表达性间接影响社交孤独感,即情绪表达性在家庭功能与社交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罗茜[9]2012年在《城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及其团体辅导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学术界逐渐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目前我国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但是针对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研究仍刚刚起步,且主要采用修订国外的相关问卷,缺少本土化的测量工具。本研究目的在于编制适用于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问卷,并通过对目前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现状进行分析来研究团体辅导干预的效果。在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与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构想模型,并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确定了孤独感的结构,认为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性孤独感、情感性孤独感和社交性孤独感叁个维度,为此编制了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问卷,对自制问卷进行了多指标效度检验。另外,分析了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的现状,并进行了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结论如下:⑴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包含自我性孤独感、情感性孤独感和社交性孤独感叁个维度,自编的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问卷的信、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⑵除情感性孤独感外,及其他两个因子的得分以及总分略高于中等平均值,这说明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我们需要制定方案缓解他们的孤独感。⑶不同健康状况的城市空巢老人在自我性孤独感和总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社交性孤独感和情感性孤独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通过事后检验发现身体不好的城市空巢老人比身体一般和身体很好的城市空巢老人更加感到孤独。⑷不同婚姻状况的城市空巢老人在总均分、自我性孤独感和情感性孤独感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社交性孤独感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经过事后检验发现离婚的和丧偶的城市空巢老人比拥有原配的城市空巢老人感到更加孤独,而离婚的比再婚的城市空巢老人感到更加孤独。⑸空巢老人孤独感在总均分和自我性孤独感、社交性孤独感两个维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情感性孤独感这个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得分高于非空巢老人。⑹团体干预有效缓解了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体验的水平,为今后进行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相对于其他年龄群体,以城市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虽然增加了研究难度,但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孤独感概念更全面的理解、孤独感结构更深层的探讨以及对高孤独感者更全面的干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丰富了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同时也为相关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心理学的研究参考和依据。

刘小珍, 李奕慧, 廖慧云, 唐宏[10]2018年在《医学生友谊质量对孤独感的影响: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医大学生友谊质量、自我意识特征与孤独感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孤独感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使用友谊质量量表(FQI),孤独量表(UCLA),自我意识量表(SCS)对55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友谊质量总分及其因子分帮助与支持、亲密性和伙伴关系均与孤独感显着负相关(r=-0.60,-0.65,-0.48,-0.63;P<0.01),友谊质量中的因子友伴冲突和冲突强度则与孤独感显着正相关(r=0.49,0.50;P<0.01);(2)自我意识及其因子分公我意识、私我意识与孤独感显着负相关(r=-0.64,-0.47,-0.40;P<0.01);(3)自我意识在友谊质量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34.35%。结论:医学生友谊质量对孤独感体验有重要影响,自我意识在两者之间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 李艺敏. 河南大学. 2004

[2]. 不同性别及科系大学二、叁年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差异[J]. 张翔, 常保瑞, 赵燕.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3]. 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的编制[C]. 李艺敏, 蒋艳菊, 李新旺.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5

[4]. 大学生的感恩、孤独感与社会支持[J]. 何安明, 惠秋平, 刘华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5]. 大学生孤独感、心理资本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姚滢滢. 吉林大学. 2014

[6]. 大学生情绪适应、消极应对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 王晨淇. 信阳师范学院. 2017

[7].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张洋.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8].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的关系[J]. 邓丽芳, 郑日昌.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

[9]. 城市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及其团体辅导干预研究[D]. 罗茜.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10]. 医学生友谊质量对孤独感的影响: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 刘小珍, 李奕慧, 廖慧云, 唐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标签:;  ;  ;  ;  ;  ;  ;  ;  ;  ;  

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