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主义者自傲的悲剧──《奥瑟罗》悲剧成因及价值指向(论文文献综述)
曲慧鑫[1](2020)在《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罗马共和国推崇荣誉。荣誉观念作为普遍的伦理意识在贵族、君主和平民眼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莎士比亚的罗马剧中,人们的荣誉观念和伦理选择呈现出互动关系。不同阶层的荣誉观念影响并决定不同的伦理选择,但同时,伦理选择又会反过来对荣誉观念的形成或改变产生影响。本文分四章考察了莎士比亚在不同阶层的荣誉观念和伦理选择中传达出的伦理教诲和对正处于转折时期的英国局势的思考。第一章以科里奥兰纳斯、伏伦尼亚和勃鲁托斯为研究对象,分析罗马贵族的荣誉观念与其在此观念影响下做出的伦理选择。科里奥兰纳斯的伦理身份经历了从“城邦守护者”向“城邦毁灭者”的转变,因过度推崇荣誉导致的悲剧性结局揭露出荣誉的实质是罗马操控英雄的工具。伏伦尼亚是罗马教育的具体化身,她为维护国家荣誉选择牺牲儿子的举动展现出罗马荣誉教育对贵族的深刻影响。勃鲁托斯的荣誉观念以美德为核心,他为维护共和自由触犯弑君伦理禁忌的行为暗示出其把握时代能力的匮乏。贵族对荣誉的追求更多地局限于个人层面,他们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间的互动充满悲剧性。在个人原则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中,罗马贵族的选择不但没有获得荣誉,反而导致了荣誉的幻灭。第二章将凯撒和安东尼作为正反面君主的典型代表,分析罗马君主的荣誉观念与他们在追求王权过程中的伦理选择。凯撒谋求新罗马的建立,以死追求王权的举动展现出其荣誉观念的灵活。安东尼是反面君主的代表,他无法维持情人与统治者身份间的平衡,在欲望与理智的冲突中,安东尼毅然抛弃伦理责任的举动表明罗马传统的荣誉观念已经无法对他产生影响。伟大君主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间的互动呈现出积极的一面,灵活的荣誉观念使君主根据局势采取有益的行动,该行动反过来又会成就君主的永恒。第三章分析罗马平民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平民阶级由护民官与民众组成。剧中的护民官是“煽动家”和“蛊惑家”的合体,他们为满足个人私欲抛弃公共伦理责任的行为展现出其德性的低下。罗马剧中的民众表现出暴力和无理性的特征,他们对荣誉漠然视之,为追逐利益而抛弃正义的伦理选择暗示出民众与贵族阶级德性上的巨大差异。平民阶级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间的互动是恶性的,追逐利益、缺少荣誉和实施暴力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荣誉随着暴力行为的升级更加被民众无视。第四章分析莎士比亚罗马剧中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的成因,以及罗马剧创作的伦理环境。对罗马民众暴力行动的展示和以米尼涅斯为代表的堕落贵族的出现表达了莎士比亚对民主制和共和制的否定,作家对民众的丑化和剧中呈现出的精英主义倾向受西方传统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作家基于历史和时代的等级偏见。莎士比亚始终坚守以爱为核心的理想道德的追求,认为人必须运用理智和智慧抵抗欲望的诱惑,达成灵魂的完善。结语总结贵族、君主和平民阶层的不同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间的关系,从当代立场反思莎士比亚在罗马剧中体现的政治伦理观念。罗马剧中的荣誉观念既反映出古老民族价值体系和伦理秩序的独特性,又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思想意识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杨凌[2](2019)在《论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物二度呈现 ——以《理查三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戏剧艺术的二度创作中,中西方导演由于文化根源不同,导演在如何感知文本所包含的信息、抓住剧本内容的焦点、深度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与解读戏剧文本及其被观众理解接受的程度,包括更进一步决定如何把此部戏剧的审美价值得以最终实现在二度创作和呈现上有着显着的差异。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主张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与自由性,对于西方导演来讲,侧重挖掘并展现人物心理以及其成长过程。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地强调个体是整体的一部分,更着眼于宏观而非微观。因此,在戏剧结构上,大部分的西方导演更看重人物内心刻画、展示个体的命运、成长、悲喜及其在环境的变化中所展示出的人性弧光。而反观当代绝大多数中国导演在舞台呈现中,会更看重故事、看重整体的演剧形式和效果,强调主题立意,剧中的人物某些时候便不得不成为服务于整体故事和形式的工具。当然,这两种思维方式都能排出有艺术价值的戏剧作品,只是侧重不同而遑论高下,但在排演某些剧目,特别是像莎士比亚《理查三世》、《麦克白》、《哈姆雷特》这样的以人物命名的经典剧作时,如果导演忽视在二度呈现上塑造其中经典人物,那么纵然形式新颖也会因为缺少了形象丰满的人物而缺失与观众的共情,甚至会失去剧本原本蕴含的哲思和深度。现代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发源并盛行于西方,本论文中选用莎士比亚经典剧本《理查三世》的8不同的当代导演排演版本,用现代心理学为视角和依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和审视《理查三世》这个剧本及理查三世这个人,并通过这个切入点去看莎士比亚剧本其他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矛盾性,进而去探讨一些当代中国导演在二度创作中塑造人物、挖掘人物时所带有的惯性思维以及这种惯性思维所造成的片面性,提出了作者对于当代中国导演林兆华和王晓鹰的《理查三世》版本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不同意见。当然,林兆华和王晓鹰在排《理查三世》时用中国导演的眼光和情怀去看去分析剧本,用自己的感受去调整人物的呈现,也是合理之举,最后的舞台作品也能呈现出他们各自的心理特点,有可看性,但笔者认为类似于这样的创作方法虽然在演剧形式上做了创新、新鲜了观剧体验、提高了观众的接受度和认知度,却由于心理逻辑的弱化使得二度呈现的人物形象相比较原文本而言缺乏了形象本身的美感、层次感,对观者而言缺乏了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力,这样的结果未免遗憾。笔者在文章中将逐步去探讨: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知识可以作为导演在剖析、二度呈戏剧人物时的一种新的视角、方法和依据;它可以帮助导演在接触跨文化、跨时代的经典人物时能更为迅捷、深刻、科学的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本身;本论文旨在索求另一种认知和表达的方式,补充中国传统戏剧导演艺术在二度呈现方法中所涉猎较少的部分,为当代中国导演处理人物形象带来新创意、新构思和新形式。本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在绪论部分,笔者将详述选题原因、意义;对此选题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做出阐述,并且阐述笔者为何选择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去看人物塑造在舞台的二度呈现;在绪论中笔者还将论述选用莎士比亚剧作以及《理查三世》的一度文本和二度呈现作为主要案例和论据的原因。第二章中,笔者将依照莎士比亚一度文本中所提供的台词线索,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结果去分析剧作中是如何呈现理查王这个人物,包括他的原生家庭、人格和性格形成、自我防御系统建立等。在剧本原台词的范围里,采用现代心理学视角去深入剖析剧本所提供给我们的理查王行动背后的心理逻辑和动力,以及天生残疾这个重要的肢体特征带给理查王性格上的烙印。在本章中,笔者将着重讨论当代中国导演王晓鹰和林兆华排演的版本中对于原剧本中理查王肢体残疾这一重要体态特征进行中国化解读并体现为象征性舞台形象的做法进行讨论。第三章中,笔者通过中西方当代导演8部不同版本的《理查三世》来做更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挑选原剧本中7个重点段落,从演剧风格、舞台表演、舞台行动、肢体语言、化妆、服装、音效、小道具、舞台设计等角度,用现代心理学中人本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多个学派的视角去分析导演是如何在二度创作和呈现上根据自身对剧本的解读有效的运用多种舞台手段和导演技术二度呈现人物形象、外化人物心理并与观众达到共情。第四章中,笔者将从班杜拉学习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去阐述对于跨文化、历史感强烈的经典名作,导演如何运用先进的舞台手段和舞台条件把经典名作历久弥新的带到观众面前,并通过观看、感受作品促发观众的反思和成长。
张雪梅[3](2018)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文中指出莎士比亚研究与批评在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发展之后,时至今日,已积累了浩若烟海的丰硕成果,但是,囿于十分有限的剧作家生平记述,这位声名响彻了整个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世界的“埃文河畔的诗人”身上仍然存留了较多的疑团。研究者们围绕着他的容貌、婚姻生活、性取向、宗教观、“迷失的年头”等等进行了多番考证与争辩,很多谜题的答案至今无法形成定论。诸多疑团中,关于莎士比亚宗教倾向的猜测大约最为复杂难解。这一现象的形成,除了传记资料匮乏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因: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一生着有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首叙事长诗的莎士比亚,却在自己的作品中执着于一种含蓄而隐晦的表达。进入20世纪,艾略特、弗莱等一批里程碑式的文学批评家身体力行地倡导对基督教、《圣经》原型与西方文学的关联研究,莎士比亚学者们因此以史无前例的热情开始关注剧作家的宗教信仰倾向(基督徒身份),进行了大量的莎士比亚作品与《圣经》文本的对比研究,而这些研究结果倾向于相信:如果基督教的核心文本——《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渊源不被刻意夸大的话,《圣经》和莎剧、基督教背景和莎士比亚之间其实一直都呈现出极为深刻的精神关联。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初始作为基督教概念的自由意志和后来在哲学、伦理学甚至普遍意义中出现的“自由”和“解放”的概念密切关联,发展至今,已有逾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事实上,从圣奥古斯丁起,到阿奎那、伊拉斯谟、路德、加尔文,再到康德、黑格尔、尼采,无论是在基督教化时代还是进入“后基督教时代”,关于自由意志的争辩从未停止,已然构成了一条横跨神学、哲学和伦理学的传统思辨脉络。而作为基督教语境中的一组意义相悖的概念,围绕自由意志和“预定论”或“恩典”展开的争议不仅先后引发了早期教父时代的圣奥古斯丁和摩尼教派、佩拉纠派,改教时期的路德和伊拉斯谟之间几场着名的辩论,界定了圣奥古斯丁、阿奎那、路德与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传承,而且也在实质上构筑了新教(包括英国国教)和罗马天主教教义的核心分歧。因此,本论文主要运用莎学批评传统的角色分析法和基督教伦理学的思辨模式,以自由意志这一基督教基准概念和与之关联的“恩典”、“罪”、“救赎”等永恒命题为出发点,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背景、主题、人物性格及命运中蕴含的宗教元素进行再审视,力图勾描一副以自由意志为编织脉络的莎剧全景,还原一个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作品中隐匿呈现的“属灵世界”。论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思路:一、不同的戏剧人物判断和行使他们的自由意志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他们对“神-人”关系的认知和接受,即:他们超出“日常关注”或“一般关注”之上的“终极关注”(宗教信仰、精神世界);二、研究文学文本中的自由意志主题,其实就是对其间透露出的作家个人的“终极关注”的解构。具体到莎士比亚戏剧,就是从自由意志这一宗教维度重新审视剧中人物命运和主题,推导在英国国教背景下生活和创作的剧作家的自由意志观和从中反射的基督教信仰。论文的“引言”首先解释了选题缘起及意义:选取自由意志主题的呈现来切入莎士比亚戏剧解读,需同时考察莎剧的创作背景、对莎士比亚宗教身份认识的误区以及自由意志论题的永恒性、普世性和开放性特质等三方面元素。接着介绍了自由意志概念在基督教教义史上的溯源及流变,阐释了论证过程中会频繁使用的关键词(包括“预定论”、“神人合作说”、“神恩独作说”、“耶稣救世论”和“基督教人文主义”等),剖析了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论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按照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年份和阶段的传统划分,以历史剧、悲剧、悲喜剧这三种戏剧类型的代表性作品为细读文本,系统梳理其中藉由主题呈现和人物塑造来具体呈现的自由意志主题。第一章主要研究莎士比亚两部历史四联剧。在论述第一历史四联剧的政治神话和宗教内涵以及第二历史四联剧的救赎寓意的基础上,着力分析在基督教视阈中,四位基督徒国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五世)在自由意志被束缚和被放纵之后,各自经历的堕落与拯救之路。第二章主要研究莎士比亚纯粹悲剧。按照A.C.布雷德利的莎剧归类原理,本章的分析涉及九部莎士比亚悲剧,以及包括凯撒、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李尔王、奥瑟罗、哈姆莱特、科利奥兰纳斯与安东尼等众多悲剧人物的性格及命运,从自由意志的恩赐、判断和行使三个维度,考察身处英国国教氛围中进行戏剧创作的莎士比亚对自由意志和“预定论”这一对意义相悖的基督教概念的接受、认知和偏向。第三章主要研究莎士比亚悲喜剧。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中,不同教派之间主要围绕着罪与救赎、理性与信仰、自由意志及必然性等根本性主题展开争辩、触发分歧和分裂,因此,本章通过自由意志与恩典、自由意志与罪、自由意志与救赎的关联分析,梳理三部悲喜剧(《冬天的故事》、《辛白林》和《暴风雨》)中年长人物的形象塑造和命运走向,推导同时作为人文主义者和基督徒的莎士比亚针对自由意志命题最后可能呈现的答案。论文以不同体裁的莎剧文本细读为依准,在深入分析相关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基础上,主要得出如下重要结论:一、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所反映出的自由意志观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路德宗(信义宗)教义、加尔文主义和英国国教教义,其实质是伊拉斯谟式的;二、与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相比,创作于稍晚时期的第二历史四联剧(亦称“亨利四部曲”)中反映出的与自由意志命题相关联的“救赎”观是英国国教式的;三、莎士比亚纯粹悲剧中反映出的自由意志观,可以视为作家在进一步探讨“神-人”关系的背景底下,对“命运-意志”关联的启示性思考;四、莎士比亚悲喜剧中反映出的自由意志观,表现出剧作家在临近职业生涯末期和人生晚年之时,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世人挣脱自由意志的束缚的无限渴求。以基督教自由意志命题的定义和理解为参照,莎士比亚在不同人生阶段,藉由不同戏剧作品呈现出来的宗教观或许历经了潜在的变化,或许呈现了自相矛盾的倾向,这一现象其实也吻合了许多现代莎学者所认同的莎士比亚最有可能的宗教身份:表面的英国国教教徒,内在的天主教教义同情者。因此,与马丁·路德和路德宗(信义宗)教义所坚称的“被缚的意志”相反,莎士比亚的自由意志观一定程度上是“伊拉斯谟式的”,即“反路德式”的;或可定义为“挣脱了束缚的意志”,做如下三层意义解读:其一,剧作家可能并无奥古斯丁和路德所谓的“真信仰”,其宗教虔敬度可能低于大众的想象;其二,剧作家倡导的自由意志观倾向于伊拉斯谟的主张,相信堕落后的人仍然拥有自由和行善的能力,这样的自由意志能引领他们与上帝合作,最终获得救赎;其三,以此自由意志观为例证,莎士比亚的信仰或许并不囿于罗马天主教和英国国教,他的创作旨趣及意图更是超脱于任何宗教教义的框架之外。
刘红霞[4](2018)在《当代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聂珍钊先生于2004年首先提出来的,至今已有十余年,这期间,文学伦理学批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论文便立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阐释,以便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伦理学批评。全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就论文的选题目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论文的创新点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从多个方面论证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章对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区分,如伦理与道德、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以及文学伦理学批评等等,为下文的具体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章是本研究的重点阐释环节,对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本章从中西比较视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了横向研究。第一节对中西文学中的伦理观念进行了梳理,展示了中西方不同的伦理传统和创作观念,有助于中西伦理批评的对比研究。第二节开始部分对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理论进行了介绍。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是伦理的产物,教诲功能是文学的基本功能,而审美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是实现教诲功能的方法和途径。此外,文学伦理学批评建构了自己的批评术语,如伦理环境、伦理两难、伦理禁忌、伦理选择等,这些批评术语不仅完善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利于批评主体更好地把握这种批评方法。然后,本研究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生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原因包括:第一,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国内文学领域中“伦理缺失”现象的反思;第二,是中国学者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需要;第三,中国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第四,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响应。第三节对美国两种典型的伦理批评范式进行了介绍,它们分别是以韦恩·布斯和玛莎·努斯鲍姆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伦理批评以及以希利斯·米勒和亚当·桑查瑞·纽顿为代表的解构主义伦理批评。第四节与第五节在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西方伦理批评的认知基础上,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其相同点主要从伦理批评的跨学科性、注重文本分析、区分伦理与道德以及“善”与“美”的论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不同点主要从思想基础、理论体系和批评路径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第六节对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特性进行了总结,即文学伦理学批评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加注重文学的道德教诲功能;建构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批评术语;运用相应的批评术语对文文学文本进行分析和阐释,重视文本的伦理价值和教诲意义。彰显了当下中国学者建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一种自觉和努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举例分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还处于发展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其在批评实践中存在批评对象西方化的问题、乱贴标签的问题以及混淆批评概念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应的反思和总结。从理论本身和批评主体两个层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建构者、文学批评者和读者三个层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结语部分纵观全文,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成就、贡献以及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笔者相信文学伦理学批评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富有活力。
张雪梅,罗益民[5](2016)在《自由意志的“哑谜”: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反加尔文主义”倾向》文中认为如着名莎评家布雷德利所言,基督教预定论和自由意志之间的戏剧张力,是莎士比亚悲剧惯常涉及的主题。由于悲剧往往高度凝炼了作者对人生终极追求的严肃思考,论文从自由意志的恩赐、行使和判断三个维度重新审视莎士比亚悲剧的人物命运和主题,发现尽管莎士比亚是在英国国教背景下生活和创作的,他的悲剧里却在很大程度上投射出一种"反加尔文主义"倾向,具体表述为:神的意志和人的意志之间能够彼此调和;对于人而言,通向永生和获得救赎的道路同样既不简单也不明确;人不是因"正当"的善功得救,而是因神恩赐予的"正当"行使的信仰得救。诚然,莎士比亚在作品中时常也流露出一种对追求永生和无限的可能性的犹疑,人与自由意志之间依然存在一个未解的"哑谜",由此又会引发更多的对其宗教信仰的虔诚度的思考和争论。
徐梦琳[6](2016)在《荒蛮中的希冀—论勒克莱齐奥小说创作中的非洲情结》文中提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马利·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zio)是法国当代作家,从第一次启程去往非洲开始,他成为了一位旅行者,漫游于世界各地。瑞典学院的秘书长霍恩斯·恩达尔曾将他称呼为“一位世界公民”,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具有世界性、多元化的特征,通过阅读勒克莱齐奥笔下的文字,我们可以领略到世界各地不同的传统文明和风俗习惯。在勒克莱齐奥各式各样的作品中,非洲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存在,他对非洲的特殊情结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有关。本文以勒克莱齐奥的《沙漠》、《寻金者》、《奥尼恰》、《非洲人》和《金鱼》五部小说为研究对象,集中探索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的由来及体现,并挖掘非洲情结背后的意义。第一章以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对于勒克莱齐奥的研究论文、论着等为依托,追溯其人生经历,分析他的非洲情结的缘起。第二章运用神话原型理论、比较神话学理论,结合勒克莱齐奥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以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非洲意象为分析对象,探讨其主题的内涵;并运用结构主义理论,分析其小说中的深层结构及其在非洲情结驱使下理想世界的构建。第三章结合勒克莱齐奥的小说作品,分析在其非洲情结驱使下作品的创作特色,并对其作品思想内涵作简要概括。第四章主要审视勒克莱齐奥小说非洲情结的写作意义,通过与传统的非洲情结小说的纵向比较来发掘他的独特之处,肯定其作为一个作家在创作中表现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价值取向。结语部分指出勒克莱齐奥对于非洲现实及未来的忧虑和希望,同时指出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所表现出来的理想性和矛盾性。
王静[7](2014)在《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将悲剧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认为“这一艺术所展示的对抗虚无的胜利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未来,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未来”。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小说创作中,用悲剧的形式昭示当代美国人的生存困境以及讴歌这一困境下所凸显的悲剧精神成为贯穿欧茨创作始终的本质特征。本论文选取欧茨不同时期的四部代表作品——《他们》、《光明天使》、《狐火》、和《大瀑布》——进行研究。论文立足悲剧理论,集中探讨欧茨在反思上世纪30至60年代美国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遭遇过程中的悲剧写作与悲剧意识。欧茨小说中的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幼,这些人物富于激情,敢于挑战权威,但因为命运、性格、社会环境和伦理冲突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悲惨的结局。在欧茨看来,这些人物作为20世纪美国人的代表不时地流露出悲剧式的缺陷,但他们普遍表现出的令人称道的激昂个性使其在斗争中绽放出人性的光辉。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欧茨其人及其在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和文学地位,并梳理国内外对于欧茨的研究现状;通过梳理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的特点以及当代学者对现代悲剧的论述,归纳学界对于悲剧的分类,构建论文的理论框架;最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第二章结合《他们》探讨欧茨笔下20世纪30至60年代底层小人物在命运的无常与荒诞下悲惨的生存境地。命运以暴力的形式实现对个人价值体的摧毁,并在日常生活中的偶然与巧合中体现其意志。在应对这一生存困境时,《他们》中的主人公要么凭借令人难以置信的韧性与弹力一次次地重新找到生活的轨迹,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用“活着”这一简单的事实发起对命运的抗争;抑或以暴力为武器与一直压制自己的命运进行无畏的抗争,释放了自己被压制抑郁的激情,洋溢出丰盈的生命活力。《他们》通过悲剧形式向人们呈现了30年代美国极度的经济贫困与五六十年代丰裕社会给底层美国人带来的强烈荒诞感。第三章结合小说《光明天使》探讨欧茨笔下的美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历经的性格悲剧。冲动、莽撞、短于思考、易于轻信以及过度张扬等性格上的缺陷是这部小说主人公失败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小说通过主人公性格与悲剧结局关系的揭示,充分展示出欧茨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对于美国社会的忧患意识:她一方面颂扬了60年代美国人激昂的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美国人在激进浪潮中的表现表达了深切的担忧。第四章聚焦小说《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欧茨在这部小说中重现了女权运动到来之前、50年代美国女性的生存困境。在充满男性暴力的50年代,女性在肉体上承受着男性暴力的戕害并面临着群体性失语的困境。在与父权社会的反抗中,女性用姐妹情谊为纽带建立起对抗男性权威的统一战线;用文字将故事从记忆转为历史,与以男权话语为主导的男性叙事相抗衡;用暴力切断男性话语和权力的关联。虽然势单力薄的少女们最终不得不面临失败的悲惨结局,但《狐火》这部小说充分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权主义先驱们在反抗父权社会过程中所展现的巨大能量和斗争意志。第五章以《大瀑布》为例考察欧茨又一部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小说。上世纪50年代,小说主人公面临着强大的传统信仰和伦理压力:一方面是基督教教义中对异性恋和传统信仰的坚持;另一方面,传统的个人主义作为美国核心社会价值主导着50年代美国社会的思想。同性恋情结与宗教信仰、科学与宗教教义构成了两组不可调和的伦理矛盾,但深陷此伦理矛盾的小说主人公并未选择懦弱地生存,而是在张扬的生命活力下选择用死亡对压抑自我的基督教伦理进行最后的反抗。同时,在善良意志与美国个人主义伦理观的冲突下,主人公无畏地向个人主义宣战,用生命激情奏起了悲剧之歌。《大瀑布》这一伦理性悲剧小说既传达了欧茨对50年代反叛青年的敬意,也书写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困境。小说影射了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潮,同时也表达了欧茨对社群主义的呼吁。第六章为结论。欧茨在自己的小说中表达了对20世纪美国人生存困境的关注,她用严肃的悲剧艺术表达了她对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反思。她的创作揭示了20世纪美国人所经历的苦难以及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但在欧茨笔下,那是一种悲剧式的苦难。在欧茨的小说中,20世纪的美国人经历了许多失败与苦难,但她从美国人的奋起反抗中看到了一种不屈的品格与崇高精神。欧茨的悲剧性小说突出表现以下特点:在内容上体现出现代悲剧平易近人的特点,将小人物带进悲剧的殿堂;在形式上仍然遵循古典悲剧崇高的原则;极力通过暴力故事传达主旨,暴力构成了欧茨悲剧书写的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对暴力以及暴力所造就的悲惨的呈现来营造悲剧氛围,唤醒混沌懵懂的大众,完成悲剧第一层面的书写;另一方面藉由暴力展现个体内心的激情和生存意志力,表现个体的悲剧气概,向读者展示一种现代生存困境中的悲剧性超越。她的悲剧区别于美国肤浅乐观主义,也绝非阴郁绝望的悲观主义,而是以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启发人们正视生存困境,认识自我,寻找出路。
李欢[8](2012)在《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文中指出16世纪末,东西方两位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分别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讴歌爱情、追求自由的不朽名剧——《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创作时间相差只有3年,且各自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化的光辉成就。虽然两部作品没有任何文化历史渊源,但却在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等方面,有其共性文化特征。基于此,多年来学界就《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整体看,既往的同类课题研究大多着眼于从多个视角探讨杜丽娘与朱丽叶形象的异同及原因,但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全面比较两部作品在文化思想、主要人物形象、艺术审美、表演欣赏等角度的异同,并从辨异入手促进文化对话交流进而唤醒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化、系统化。而本文的写作,拟将这两部作品纳入中西文化的视野中互相关照,避免单一的文本解读,力求全面展现两部戏剧作品在主题结构、人物形象、宗教哲学、戏剧审美形式方面的异同。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两部剧作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其中以杜丽娘与朱丽叶的比较为重点,揭示她们性格、爱情的文化特质;兼顾柳梦梅与罗密欧、杜宝与卡普莱特、陈最良与神父的形象比较。第二章辨析两部剧作所体现的主题思想。从宗教哲学入手,进而探求中西生死观及“梦意识”对两位作家创作剧本的影响。第三章深入分析两部作品的美学观念,得出两部作品美学形态殊途同归、审美欣赏具有中西差异以及表现形态各擅胜场的结论。
于健夫[9](2012)在《奥赛罗悲剧成因:嫉妒、轻信还是其他》文中研究说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传入中国之后,其人物形象、悲剧主题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争论。要深入探究《奥赛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必须全面理解奥赛罗人物形象的复杂构成及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本文对中国近三十年来关于奥赛罗人物形象的研究进行分析整理汇总,尝试探讨奥赛罗这一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为进一步开展《奥赛罗》文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庄新红[10](2012)在《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借鉴、融合文学伦理学批评和叙事伦理批评等理论和方法,对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是为本文宗旨。一方面,对莎士比亚历史剧、喜剧、悲剧及传奇剧所涉及的广泛伦理生活领域进行考察,发掘莎剧王权伦理、家庭伦理、爱情伦理、社会人际伦理及伦理乌托邦等不同领域的独特伦理现象和道德理念,剖析莎剧人物行为背后的深层伦理原因,阐释纷繁伦理事件的道德价值启示,并结合莎剧写作所处的历史境遇,试图回到当时的历史伦理现场,历史、客观地理解、把握和判断莎剧呈现的伦理关系规律和道德理念内涵;另一方面,以对“利益与道德”核心伦理范畴及其悖论关系的思考为主线,既综合把握和提炼诸领域的伦理道德思想,呈现其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又将各章节相关的伦理探讨逻辑地连缀一体,勾画大师对人之存在本质和终极意义的探索历程,并进一步阐发后期剧作所建构的伦理乌托邦的多层面理想内涵。第一部分,解析莎士比亚戏剧伦理叙事的历史境遇。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正处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宗教神本主义冲撞博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主义以尊重人的个性价值、张扬感性欲望、发挥人的智慧创造力为突破口,与神本主义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其本质是以人的本性力量突破神本主义强加诸于人的层层束缚,恢复人的自由本质,试图不再借助于上帝的外力,而以人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创造合力,自由自主地建立人间的幸福乐园。实际上,无论从情感欲望层面,还是人的精神理性(包括智慧理性、道德理性和信仰理性)层面,基督教的原初教义、本质内涵及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哲学理性精神的传承,均表明基督教自身也包蕴丰富的理性层面的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从肯定人的自然欲望、价值尊严、智慧能力的基础上,立足现世生活而追求更好的生存方式和世俗理想;基督教人本主义(基于《圣经》原初教义的基督教人文主义信仰)则从肯定人的理性和精神能力的基础上,立足对人的终极关怀而追求一种至善至爱的生存方式和超世理想。因此,二者的精神契合点就在于,都体现着人从不同途径向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不断接近、不断超越、不断提升的进取精神,毋庸置疑,是二者的合力推动文艺复兴前进的步伐。文艺复兴既是人的感性欲望的复兴时期,也是理性复兴和重构的时代。而英国的文艺复兴,宗教信仰与人文主义更获得一种较好的平衡,宗教性和世俗性从冲突渐趋融合,保证了本国的稳定和发展。这一特点鲜明地体现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之中。从伦理维度看,文艺复兴分别从两个源头处继承了异质而又互补的伦理思考与伦理精神,其伦理思想是人们对社会转型时期变化了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和道德现象的“反思”,是时代精神在伦理道德领域的显现,主要表现在伦理思想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神本伦理转换为人本伦理,即从中世纪的神本位、理性本位和群体本位的神本主义伦理转到了人本位、欲望本位、个体本位的人本主义伦理,其伦理价值核心是个体利益为本,伦理宗旨是指向个性解放、个体自由、个体价值实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莎士比亚戏剧是一面反映历史真实的镜子,以对利益和道德之复杂关系的关注和思考为伦理叙事之经,以戏剧文学特有的审美艺术技巧为叙事伦理之纬,记载了文艺复兴社会转型时期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演变轨迹和丰富内涵。第二部分,阐释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王权伦理。本文从组成王权伦理的各权力阶层之间的伦理关系,即王权与教皇神权、王权与贵族势力之间的权力更迭角度切入,呈现其剧作所展示出的神权伦理向王权伦理转换、王权伦理艰难羽化的演变轨迹,理析剧本在呈现伦理演变过程所负载的王权伦理内涵、价值理念和道德理想。王权伦理代表的是一种世俗权力伦理,其本质是人文主义伦理观念在政治权力领域内的表现。首先,其剧作呈现了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权力向教皇神权的挑战,经过漫长斗争,国王最终取代教皇成为上帝在现世的最高代理人和教会的首脑,国家最高权力实现从神权向人权的移位,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体现了“主权在王”的权力理念。其次,其剧作呈现了失去神权佑护的国王们与贵族叛逆势力的博弈,在人对人的较量中,篡权的新型国王以超凡的智慧、胆识和谋略战胜贵族反叛势力,确立以人自身的能力开创、统治和驾驭所有世俗力量的政治秩序,国王以个人的能力和威慑力使王权更为强大,体现了“能者为王”的权力理念。最后,其剧作呈现了经过几个朝代的更迭演进,国王个人权力最终凌驾于教会神权、贵族议会等政府权力之上,发展为“一人专权”的君主专制,体现了“王者至尊”的权力理念。王权伦理中权力秩序的更迭,表现了人本意识觉醒后,作为人的一种历史主体性责任和作为历史主体的创造性意识的提升,莎剧客观反映了当时强大的专制王权的历史发展趋势。莎剧不仅表现了王权伦理演变中的权力一极,还通过演绎在神性和人性、权力和道德、荣耀和重负之间徘徊的数位国王个体命运的沉浮,传达了他对居于最高位的君主道德的思考。即使上述权力更迭的残酷现实和历史必然曾让他无奈和困惑,但其始终持守权力杠杆的道德一极:从亨利王朝几代帝王心理阴影的刻画、理查三世和亨利五世的鲜明对比,就可以感受出他对君主道德的倚重,呈现了国王个人与王位权力之间的权责关系即权力与责任关系的变化,逐渐从“王者至尊”“国王权力至上”向“国家利益至上”的责任伦理转变,充分传达了“国家利益至上”的政治德性价值取向,寄托了剧作家德能兼备的君主理想。第三部分,论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情伦理。通过对戏剧主人公颠簸经历和情感震荡之命运叙事,表现他们的爱情追求与伦理抉择,揆度其爱情价值理念和道德原则。莎剧中的爱情伦理,本质上也是人文主义伦理观在爱情领域的具体体现,以个体自然欲望的张扬和现世幸福的追求等个人主义倾向为特征。主人公们以一种主动进取的姿态,勇敢突破禁欲主义、专制父权、封建门第等外在限制,表达爱情自然、自由、自主的伦理品质,确立“爱情至上”的爱情价值信念,呈现千姿百态、自由浪漫的恋爱景观。但莎剧也淋漓尽致地凸显情欲和理性、爱情与道德、个体诉求与他人(群体)利益的交锋,表达关于爱情伦理的思考和道德启示。一方面,主人公们主动克服诸如个性冲突、性格缺陷、信念差异等内在缺陷,发展出本真、信任、诚挚和忠心等爱情美德,尤其是无私忘我、“爱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为爱情伦理添加理想的道德内涵,充分体现爱情力量的道德正价值。另一方面,爱情所具有的激情和欲望特性,往往使恋人们要么过于沉迷肉欲和欢娱,要么爱情至上的追求使其忽略和遗弃其他的伦理责任及义务,要么情深到极处爱情发生畸变,最终造成对于爱的致命伤害,从而解构了忠诚、深情、信任等爱情品质的存在意义,体现爱情的道德负价值,也从反面伸张了节制、智慧、宽容、理性的爱情伦理内涵的重要性。第四部分,解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家庭伦理。莎剧中家庭领域夫妻之间、代际之间、平辈之间的伦理关系乃至矛盾冲突及其梳理,旨在揭示莎剧家庭伦理的演变轨迹和道德启示。剧中家庭伦理的嬗变同样也是人文主义伦理观的表现形态,家庭成员的个体意识增强,个体利益、自由和幸福诉求扩张,冲击天伦亲情和家族利益,成员间的伦理地位发生变化,占支配地位的父权、夫权和长子世袭权等传统家庭伦理秩序受到挑战。夫妻之间,莎剧中的妻子们从被动走向主动,纷纷由夫权操纵的婚姻幕后走向前台,客观上凸显妻子对婚姻幸福的重要作用,也表明她们于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家庭地位的上升,逐渐成为丈夫生活和事业中的好帮手与合作伙伴。在妻子地位上升的境遇下,莎剧揭示消除话语权力纷争、培育契合个性、营造和谐关系、互相平等信任成为幸福婚姻的基础。代际之间,因尊严、利益和价值观的差异,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伦理冲突。年轻一代追求个体尊严、利益与爱情,不惜把亲情、名誉和家族作为牺牲,冲破天伦情感纽带;推崇父权尊严和家族荣誉的父辈,则往往根据家族利益和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惜损害子女权益。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冲突,表明代际之间已然丧失了维系亲情之爱的伦理根基,莎剧客观反映了传统父权在家庭伦理体系中的衰落。兄弟姐妹之间的天然亲情、手足之谊,也被权力、财产、地位和情欲的个体追求所阻断,使平辈之间充满竞争、阴谋。在亲情和私欲之间摇摆的家庭伦理中,莎剧一方面表现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突破父权家长制和长子世袭制禁锢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另一方面又揭露个体欲望的偏执对人间至情的侵蚀和毁坏,表达了对血亲骨肉之间天然伦理之爱的坚守,也即提倡一种亲人利益至上的大爱。第五部分,论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社会人际伦理。从不同的社会人际关系揭示同一社会共同体中不同等级、职业、种族、信仰的人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存在冲突的伦理现实。莎剧把人物置于私欲和道义之间,从道德选择和行为后果中显现人际伦理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次,莎剧比较集中地赋予友谊一种无私忘我甚至自我牺牲的伦理品格,永远把朋友利益、需要置于自我之上,努力从人际交往中挖掘人性的情感和道德质素,彰显人文主义关于人对自身道德理性的关注和提升。在不同等级、地位、种族和信仰的人们之间,力图通过复杂命运的变迁,颂扬宽容友爱、为人着想、无私忘我的善行,谴责偏执狭隘、背信弃义、打击报复之劣迹,昭示以平等、公义、宽容、慈善为内涵的博爱、“友爱至上”理念,体现出大师尊重平等、关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第六部分,阐释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伦理乌托邦。通过喜剧、悲剧和传奇剧在伦理思想上或承继或转折的比较研究,从道德信仰的升华、道德天性的追寻、自我救赎的求索、理想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制度四个维度,呈现大师伦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轨迹,揭示贯穿其剧作、以善爱为内核的伦理追求和道德追寻。莎翁在其后期传奇剧中,将信仰之道德精神融入其“人本位”伦理体系,勾画出在信仰启示下依靠人类理性达至自救的伦理理想,在欲望与理性、利益与道德、灵与肉的人性天平中,更加凸显人之为人的精神本质、理性本质、道德本质,以至爱、真、善、美统一的道德理想境界成为莎剧之灵魂。总之,莎剧涉及政治、家庭、爱情、人际、乌托邦理想等广泛伦理问题,从国家到社会、从家庭到个人、从现实到理想,几乎囊括全部人类生活。尽管随着阅历增多与思考拓深,其剧作所呈现的伦理思想亦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但作为文艺复兴时代“道德之子”的精神气质一以贯之,呈现出一种以追求善爱为核心的利他主义道德思想,形成以人本位为根基、以欲望与理性、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现世进取与来世信仰的动态制衡为特征的伦理思想体系。其剧作终究表明,人之本质是一种精神存在、理性存在、德性存在,主动进取、追寻德性、趋向至善乃其剧作的道德主线,也是戏剧灵魂,以智慧、慈悲、友善、宽容、平等、正义、节制、博爱为内涵的德性坚守记录着大师终生的精神探索。
二、人文主义者自傲的悲剧──《奥瑟罗》悲剧成因及价值指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文主义者自傲的悲剧──《奥瑟罗》悲剧成因及价值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1)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关键术语阐释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爱名誉的贵族:个人美德与伦理两难 |
第一节 科里奥兰纳斯:“人—兽”混合的异形战士 |
一、人:高贵的“城邦守护者” |
二、“兽”:疯狂的“城邦毁灭者” |
三、“忠”与“孝”的对立:“孤龙”的自我挣扎 |
第二节 伏伦尼亚:爱荣誉的母亲与爱儿子的战士 |
一、铸造战士的母亲 |
二、追求荣誉的战士 |
三、“情”与“理”的较量:女战士的“冷血”牺牲 |
第三节 勃鲁托斯:共和美德的殉道者 |
一、德高望重的反叛首领 |
二、身心分裂的“弑君者” |
三、自由与毁灭的抗争:道德家的错误决策 |
小结 |
第二章 塑造理想君主:“最高荣誉”与伦理困境 |
第一节 凯撒:探索永恒王权的理想君主 |
一、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
二、“有意送死”的独裁者 |
三、永恒与死亡的博弈:伟大君主的精神塑造 |
第二节 安东尼:权力与爱欲中的分裂个体 |
一、最伟大的情人 |
二、最失败的王者 |
三、理性与激情的对抗:悲情英雄的身份覆灭 |
小结 |
第三章 罗马平民:“荣誉之外”与伦理狂欢 |
第一节 护民官:卑鄙政客的政治角力 |
一、拨弄舆情的牧羊人 |
二、上传下达的传声筒 |
三、公共利益与个人私欲的冲突:“中间人”的责任背弃 |
第二节 “荣誉之外”的群体:无理性的暴力狂欢 |
一、罗马平民的暴力 |
二、理性缺失的暴乱 |
三、暴力与正义的对决:“多头怪物”的利益崇拜 |
小结 |
第四章 罗马剧中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的成因 |
第一节 罗马平民的暴力:民主制的否定 |
第二节 堕落贵族:共和国的衰落 |
第三节 罗马剧创作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伦理环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论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物二度呈现 ——以《理查三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原因 |
第二节 为何选择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 |
第三节 为何以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三世》作为代表进行比较分析 |
第四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用现代心理学的方式解读《理查三世》文本中的人物 |
第一节 对当代中国导演对人物理解和二度创作的不同意见(以王晓鹰、林兆华为例) |
第二节 莎士比亚创作《理查三世》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基于莎士比亚文本以心理学角度分析理查的人物性格塑造 |
第四节 以心理学角度分析安夫人、伊丽莎白皇后为何在同样处境有不同命运 |
第三章 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看导演在二度创作中对人物心理的舞台呈现 |
第一节 不同导演版本的《理查三世》在演剧风格上的鲜明特征 |
一、2001 北京人艺版导演:林兆华 |
二、2012 年伦敦环球剧院公演版导演:王晓鹰 |
三、2015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版导演:托马斯乔力 |
四、2016 德国邵斌纳剧团版导演:奥斯特玛雅 |
五、1982 年俄罗斯版瓦赫坦戈夫剧院版导演:谢尔盖埃弗拉希什维利 |
六、2016 英国阿尔梅达剧院版导演:鲁伯特古尔德 |
七、1995 电影版导演:理查德·隆克瑞恩(英国) |
八、2016英剧:空王冠:《理查三世》(第二季第三集)导演:多米尼·克库克 |
第二节 导演是如何通过形体动作、舞美、服装化妆、音效、小道具等二度创作手段来外化人物内在心理和情绪的 |
一、第一幕第一场独白——理查的亮相 |
二、安夫人的被征服和理查征服安夫人后的独白 |
三、克莱伦斯之死 |
四、小王子被骗进伦敦塔 |
五、欲拒还迎的登基前后 |
六、再雇杀手刺杀小王子 |
七、故伎重演,求娶伊丽莎白为妻——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女人与结局 |
八、战前噩梦、最后一段独白和理查之死 |
第四章 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观众对人物塑造的共情 |
第一节 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角度理解观众对人物共情的心理机制 |
第二节 从多版本《理查三世》看导演的二度创作手段如何影响观众心理 |
一、舞台条件 |
二、舞台手段 |
三、演员与服装造型 |
第三节 以观众审美心理学与班杜拉学习理论角度看观众在观影时获得的人格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实践项目 |
致谢 |
(3)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自由意志:概念的溯源及流变 |
第三节 关键词释义 |
第四节 研究传统及现状 |
第一章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 |
第一节 束缚与放纵:第一历史四联剧 |
第二节 堕落与拯救:第二历史四联剧 |
第二章 莎士比亚纯粹悲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 |
第一节 自由意志的恩赐 |
第二节 自由意志的判断 |
第三节 自由意志的行使 |
第三章 莎士比亚悲喜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 |
第一节 自由意志与恩典 |
第二节 自由意志与罪 |
第三节 自由意志与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当代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伦理与道德 |
二、伦理学 |
三、文学伦理学 |
四、批评 |
五、文学批评 |
六、文学伦理学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一节 中西文学中的伦理思想 |
一、中国文学中的伦理思想 |
二、西方文学中的伦理思想 |
第二节 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概述 |
第三节 西方伦理批评概述 |
一、西方的“伦理回归” |
二、西方伦理批评的代表人物 |
第四节 中西伦理批评的共同点 |
一、具有跨学科性 |
二、注重文本分析 |
三、区分伦理与道德 |
四、“善”与“美”的论争 |
第五节 中西伦理批评的不同点 |
一、思想基础不同 |
二、理论体系不同 |
三、实践路径不同 |
第六节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本土话语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
第一节 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一、批评对象西方化 |
二、存在贴标签式的批评 |
三、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混用 |
四、文学伦理学视阈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的问题 |
第二节 问题的反思 |
一、理论建构者 |
二、文学批评者 |
三、读者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中的《雷雨》 |
附录二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情况 |
附录三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情况 |
附录四 历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在学期间主要获奖情况 |
(5)自由意志的“哑谜”: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反加尔文主义”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由意志”的恩赐 |
二、“自由意志”的行使 |
三、“自由意志”的判断 |
结语 |
(6)荒蛮中的希冀—论勒克莱齐奥小说创作中的非洲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的成因及其创作 |
第一节 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的缘起 |
一、漫游漂泊的生存体验 |
二、“反思者”在理性危机下的救赎意识 |
第二节 贯穿勒克莱齐奥小说创作中的非洲情结 |
第二章 非洲情结下理想世界的构建 |
第一节 非洲自然世界的丰富意蕴 |
一、水——生命与毁灭 |
二、大地—归宿与能量 |
三、太阳—敬畏与希望 |
第二节 结构主义视域下非洲情结小说的二元解读 |
第三章 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作品的创作特色与思想内涵 |
第一节 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的创作特色 |
一、寓言性 |
二、传记性 |
三、理想性 |
第二节 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作品的思想内涵 |
一、批判现代都市的物质文明 |
二、回归纯真的原始世界 |
三、寻求本真的人性之旅 |
第四章 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小说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地域视角下非洲世界的突破 |
一、非洲世界的再现与突破 |
二、对个体身份与民族认同危机的理性透视 |
第二节 勒克莱齐奥非洲情结写作中的人文关怀 |
一、边缘人的哀思 |
二、异域文明的强烈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7)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欧茨其人、其作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悲剧与现代悲剧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他们》中的命运悲剧 |
第一节 命运与“小人物”的毁灭 |
第二节 底层人的反抗 |
第三节 现代美国与荒诞人生 |
第三章 《光明天使》中的性格悲剧 |
第一节 一个现代“阿特柔丝家族”的悲剧 |
第二节 激情与悲剧的超越 |
第三节 喧嚣年代与国民性格 |
第四章 《狐火》中的社会悲剧 |
第一节 父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与失语 |
第二节 女性的突围 |
第三节 “过渡时代”与女性悲哀 |
第五章 《大瀑布》中的伦理悲剧 |
第一节 “善”与“对”的伦理冲突 |
第二节 伦理压抑下的抗争 |
第三节 保守时代与生命抉择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8)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两部作品的人物形象之比 |
第一节 杜丽娘与朱丽叶之异同 |
第二节 其他人物形象之比较 |
第二章 两部作品的思想主题之辨 |
第一节 两部作品所体现的宗教哲学观念 |
第二节 生而复死与死而后生 |
第三节 两部作品中的梦意识 |
第三章 两部作品的美学观念之析 |
第一节 艺术理念的殊途同归 |
第二节 审美欣赏过程的中西差异 |
第三节 表现形态的各擅胜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奥赛罗悲剧成因:嫉妒、轻信还是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一、嫉妒说还是轻信说 |
二、新时期研究:异域种族的“他者”身份 |
(三) 其他说法 |
(四) 关于悲剧成因的探讨 |
(10)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莎士比亚戏剧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莎剧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
二 国外莎剧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于莎剧研究 |
一 伦理学批评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二 伦理学原理及核心范畴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
三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于莎剧研究之缘起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创新性及学术意义 |
第一章 莎士比亚戏剧伦理叙事的历史境遇 |
第一节 莎剧创作的欧洲文化背景与时代精神解析 |
一 人是万物的灵长:基督教文化的人文传承 |
二 人是尘世的上帝:人文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三 人是向上帝接近的精神主体: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的契合 |
第二节 英国的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透视 |
一 王权与神权的博弈:英国宗教改革的曲折道路 |
二 寻找人学与神学的平衡:英国人文主义的特点 |
三 人学与神学的双重滋养:莎士比亚的精神成长 |
第三节 伦理的华丽转身——文艺复兴的伦理之维阐释 |
一 神与人的伦理转换:从神本位到人本位 |
二 人与自我的伦理移位:从理性本位到欲望本位 |
三 人与社会的伦理更替:从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 |
第二章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王权伦理 |
第一节 王者至尊的确立——王权伦理的权力之维 |
一 “主权在王”:王权凌驾教会神权之上 |
二 “能者为王”:国王与叛逆贵族的博弈 |
三 “王者至尊”:国王登上权力巅峰 |
第二节 理想君王的构想——王权伦理的道德之维 |
一 能与德之悖反:理查三世 |
二 权与德之联袂:亨利五世 |
第三节 权力与道德——王权伦理钩沉 |
一 善恶之惑:篡权者的伦理两难 |
二 “金色的忧虑”:王冠的重负与虚幻 |
三 莎剧王权伦理之历史定位 |
第三章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情伦理 |
第一节 奏起浪漫情爱交响曲——爱情伦理的建构 |
一 “凡人的幸福”:自然情爱对禁欲戒条的冲击 |
二 爱情至上:自由爱情对父权专制的抗争 |
三 新“门当户对”:自主美德对等级门第的跨越 |
四 爱之德性:掸掉喧嚣浮尘后的爱情真谛 |
五 爱之境界:从利己到利他之爱的升华 |
第二节 演绎情欲沉沦的变奏曲——爱情伦理的解构 |
一 忠诚的消解:肉欲激情的多变与短暂 |
二 痴情的沦陷:情欲的执迷与失度 |
三 信任的畸变:精神之爱的虚幻与脆弱 |
第三节 情欲与道德——爱情伦理的悖论之思 |
第四章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家庭伦理 |
第一节 夫妻之道——琴瑟和合的愿想 |
一 “驯夫”与“驯妇”:夫权妇德新解 |
二 女性拯救者:妇唱夫随的错位 |
三 婚姻德性:幸福婚姻的根基 |
第二节 代际鸿沟——利欲撕开脉脉亲情的伤口 |
一 父权的衰落:爱情对亲情的背叛 |
二 私欲毒瘤的崩发:亲情责任与正义的断裂 |
三 天伦爱心的缺失:权欲对亲情的消解 |
四 亲情根基的伦理对峙:一曲母子情深的绝唱 |
第三节 平辈之间——手足情深与同室操戈 |
一 “本是同根生”:手足情深之赞 |
二 “相煎何太急”:同室操戈之哀 |
第四节 个体权益与家庭义务——亲情的困惑与坚守 |
第五章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社会人际伦理 |
第一节 朋友之间——友爱与功利之间的徘徊 |
一 好友的要义:友谊伦理的理想之光 |
二 功利的考量:友谊伦理的内涵畸变 |
第二节 强势与弱势人群之间——倾听他者声音 |
一 基督徒与异教徒之间:播撒慈悲与宽容 |
二 白人与黑人之间:拔除种族偏见的藩篱 |
三 官与民之间:协调法律正义与生命尊严 |
四 主与仆之间:跨越等级的一抹温情 |
第三节 功利与道义——“让世界充满爱”的言说 |
第六章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伦理乌托邦 |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升华——向至善理想的无限靠近 |
第二节 道德天性的追寻——天性之爱与善的合一 |
第三节 自我救赎的求索——道德人格和道德境界的提升 |
第四节 理想社会的构思——人类互助与原始共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人文主义者自傲的悲剧──《奥瑟罗》悲剧成因及价值指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D]. 曲慧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论现代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物二度呈现 ——以《理查三世》为例[D]. 杨凌.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3]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自由意志主题[D]. 张雪梅. 西南大学, 2018(05)
- [4]当代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D]. 刘红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5]自由意志的“哑谜”: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反加尔文主义”倾向[J]. 张雪梅,罗益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11)
- [6]荒蛮中的希冀—论勒克莱齐奥小说创作中的非洲情结[D]. 徐梦琳. 广西大学, 2016(02)
- [7]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小说研究[D]. 王静. 苏州大学, 2014(10)
- [8]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D]. 李欢.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7)
- [9]奥赛罗悲剧成因:嫉妒、轻信还是其他[J]. 于健夫. 世纪桥, 2012(15)
- [10]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 庄新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