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鹰
(陕西省渭南市第二医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胆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胆囊切除,研究组1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结石;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151-02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胆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喜静少动以及肝硬化者[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很多患者被诊断出胆结石后,因畏惧手术的疼痛及风险,加之各种心理障碍,往往会选择采用药物进行控制治疗,当结石较大、容易发作、疼痛难忍时才会选择手术切除[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的3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均符合胆结石的诊断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入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4.56±2.23)岁;病程1~11年,平均(5.43±1.75)年,结石直径0.32~2.63cm,平均结石直径(1.54±0.12)cm,单发结石18例,多发结石12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石情况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麻醉后行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胆囊切除,取右上腹旁正中切口,找出胆囊三角区后先断离胆囊管并结扎,再断离动脉结扎,将胆囊剥离后切除,最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管并进行缝合。研究组患者进行全麻并建立起气腹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剑突下脐下及右侧肋缘下三处打孔将腹腔镜置入探查胆囊三角区,明确胆囊及胆总管具体情况后,用钛夹夹持动脉远、近端及胆囊管近端,切除胆囊后进行电凝止血,最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管并进行缝合。观察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3.讨论
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放式手术两种术式进行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问世以来,弥补了传统的开腹手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缺点,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几乎不留瘢痕,被广大的医生及病患所认可[3-4]。腹腔镜手术切口仅1cm,且二氧化碳气腹能显著的扩张腹腔空间体积,使各脏腑器官之间距离增大,能有效的避免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减少并发症[5]。本研究结果表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且创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西鹏.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6):62-63.
[2]徐勇士,龙运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5,(5):909-910.
[3]孙有亮.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5,(22):65-66.
[4]贺志敬.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64-65.
[5]金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