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叶生地衣(Foliicolous lichens)是一类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中生长在植物叶片表面的地衣类群,种类丰富(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约800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份,但因其形态微小,少有关注。作者先后到泰国,海南,西双版纳,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广泛采集新鲜标本,并大量查阅微生物所标本馆馆藏标本。其中两次赴泰国共采集并鉴定泰国标本约900份,发现泰国4个新种10个新纪录(Tapellaria parvimuriformis sp.nov和10个新记录种已投稿,The lichenologist 2019);报道中国新记录18个(Mycotaxon 2019已投稿二作,Mycotaxon 2018),并独立完成《中国地衣志旋衣科鳞网衣科》初稿的编写,该卷志书共记录我国旋衣科(Pilocarpaceae)和鳞网衣科(Psoraceae)两个类群的约100个地衣物种及其分布,其中旋衣科收录Badimia盔衣属(新拟)2种,Bapalmuia孢衣属4种,Brasilicia瘤衣属(新拟)3种,Byssolecania絮衣属3种,Byssoloma旋衣属15种,Calopadia美衣属7种,Fellhanera肉盘衣属14种,Lasioloma绵毛衣属1种,Sporopodium孢足衣属12种,Lopadium锈疣衣属1种,Micarea亚网衣属19种,Tapellaria黑盘衣属2种,共84种,鳞网衣科收录Protoblastenia原胚衣属2种,Psora鳞网衣属10种,共12种。其中新种16个(除Byssoloma外),新记录属2个Badimia和Brasilicia,新记录若干。旋衣属(Byssoloma)是叶生地衣中最为常见的类群之一,自1853年Trevisan根据模式种B. tricholomum盘缘松散菌丝这一独特结构建立该属至今,全世界共报道该属54种,同时也有地衣学家对该属的界定及其同源性提出质疑。本研究搜集了大量国内外新鲜标本(中国,泰国,欧洲),结合旋衣科其他各属利用mtSSU单基因以及多基因片段(ITS, mtSSU, nrLSU)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发现,Byssoloma内各种并非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聚合的分支,而是形成了多个分散的支系:1.以常见种B. vanderystii为代表的分支定为新属1(属名待拟),该属同时包含在中国发现的两个新种,其区分特征是分生孢子为杆状,子囊孢子长椭圆形,5-9隔;子囊盘常凸起。旋衣属大多数物种的分生孢子为梨形,只有少数为杆状,分生孢子应当是该属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却未能引起前人的注意(文章撰写中);2.以Byssoloma kakouette为代表的支系定为新属2(属名待拟),特征是子囊孢子线状,多隔,分生孢子梨形,子囊盘缘菌丝紧凑不易分离,该支系的几个种一直就是分类地位不确定,因形态上比较靠近Byssoloma而暂置于该属内。经过现阶段研究,对旋衣属进行重新的定义:地衣体连续,子囊盘颜色多样,盘缘菌丝松散延伸至地衣体表面或松散,子囊孢子1-3隔,分生孢子梨形(由于目前研究标本覆盖还不足够全面,随着研究继续该定义可能还会有少许改动)。结论:一直以来按照传统的观念建立的Byssoloma属并非是一个单系类群,仅依据盘缘菌丝这一特征来定义一个属是片面的,分生孢子,子囊孢子的形态应当作为该属界定的重要依据,在属级水平上,其重要性要大于盘缘菌丝这一特征,毕竟盘缘菌丝松散这一特征最初就是基于人类的直观认识而作为了一个分属的依据其实在分类学上的重要性缺乏严格的考量,所以通过表基结合更全面的分析将该属进行了更加自然合理的划分和界定是十分必要的。除新划分的属之外,另发现旋衣属新种4个:B.erythrodiscarpum, B. melanodiscarpum, B. brunneidiscum (The lichenologist 2019已投稿),第4个种待发表,新记录种3个。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王伟成,魏江春
关键词: 地衣分类学,壳状地衣,旋衣科
来源: 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2019-08-03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分类号: Q949.34
DOI: 10.26914/c.cnkihy.2019.002261
页码: 354
总页数: 1
文件大小: 783k
下载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