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染色论文_朱光升,苏一家,莫永保,黄信超,杨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荧光素染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荧光,反射率,染料,乙酸,滤膜,织物,胶质瘤。

荧光素染色论文文献综述

朱光升,苏一家,莫永保,黄信超,杨军[1](2018)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在颅内胶质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中对25例胶质瘤患者进行荧光素钠染色,并手术切除,根据肿瘤所在部位,肿瘤位于有利手术区域者11例,不利手术区域14例。对照组中对20例胶质瘤采用传统手术切除,其中有利手术区域7例,不利手术区域13例。结果:观察组中全切14例,其中有利手术区域全切8例;不利手术区域全切6例;对照组中全切7例,其中有利手术区域全切4例;不利手术区域全切3例。观察组中有利手术区域组术前KPS评分(45. 23±12. 35)分、术后(83. 25±13. 7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不利手术区域组术前KPS评分(38. 78±14. 82)分、术后(72. 93±14. 5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对照组中的结果也类似,但在不利于手术区域,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肿瘤复发者3例,对照组肿瘤复发者6例,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胶质瘤手术中使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率,特别是在不利于手术区域的肿瘤切除。(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迪[2](2018)在《弥散张量成像联合荧光素钠染色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荧光素钠染色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HGG)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例脑功能区HGG患者,其中49例患者采用DTI联合荧光素钠染色手术(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手术(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增强及DTI,明确肿瘤与脑白质纤维束之间关系,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指导切除肿瘤,并在荧光边缘留取标本作病理检查。对照组患者术前行MRI平扫与增强,按传统手术方式切除肿瘤。术后72 h内所有患者复查MRI平扫与增强评估肿瘤切除程度,1个月后评估患者的肌力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全切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3.7%对比45.7%,P<0.001)。观察组肌力下降的比率显着低于对照组(20.4%对比47.8%,P=0.005),而KPS评分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73.5%对比47.8%,P=0.029)。观察组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识别胶质瘤范围的灵敏度为91.7%(44/48),特异度为90.0%(45/50)。结论脑功能区HGG患者应用DTI联合荧光素钠染色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最大程度地保护脑白质纤维束,降低手术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张晓,吕静婷,王友斌,李霞,孙宗科[3](2017)在《异硫氰酸荧光素-滤膜法染色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染色方法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滤膜法,并将其与现行的国家标准方法FITC法进行比较。方法用FITC-滤膜法和FITC法分别染色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标准体,对其染色所需时间、染色效果、检出率等逐一进行对比。结果 FITC-滤膜法的样品固定时间为5 min,远远少于FITC法的60 min,FITC-滤膜法的综合染色时间为42 min,也远少于FITC法的97 min。FITC-滤膜法对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96.33±1.08)%和(96.67±1.70)%,高于FITC法的(94.00±2.16)%和(92.67±2.05)%,FITC-滤膜法染色可清晰看到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细胞核,优于FITC法。结论 FITC-滤膜法缩短了染色时间,且便于之后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可作为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染色的替代方法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徐伟,张继伟,李长华,李峰,陈东[4](2016)在《荧光素钠染色引导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术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荧光素钠引导技术在脑胶质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5年6月沈阳急救中心神经外科经磁共振诊断为脑胶质瘤患者78例,拟行显微操作手术切除,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手术组(38例)与荧光素钠组(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显微操作切除肿瘤,荧光素钠组患者在显微操作切除肿瘤的过程中采用荧光素钠引导,根据荧光素钠将肿瘤组织染色强度来判断肿瘤边界切除肿瘤,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功能区与非功能区肿瘤完全切除率及患者手术前后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荧光素钠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1.9±32.6)min vs.(211.4±40.7)min,(12.7±3.1)d vs.(13.9±4.2)d,t=1.141、1.441,P>0.05]。荧光素钠组患者总体肿瘤全切率(85.0%vs.55.3%)、功能区肿瘤全切率(83.3%vs.42.9%)、非功能区肿瘤全切率(85.7%vs.62.5%)均高于常规手术组,其中2组总体全切率与功能区肿瘤全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功能区全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提高(P<0.05),且荧光素钠组患者术后1个月KPS评分显着高于常规手术组[(79.8±6.3)分vs.(74.1±6.8)分,t=3.843,P<0.05]。结论荧光素钠引导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手术可显着提高恶性脑胶质瘤的全切率,减少患者功能区损伤,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阎艳,武鹏安,刘先宁,王东岳,张仙娇[5](2015)在《异硫氰酸荧光素染色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真菌性角膜炎组织切片快速、准确、方便操作的特殊染色方式。方法:采用经真菌培养均为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标本38例,常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进行4μm石蜡切片,脱蜡至水,选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荧光法和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法(PAS)进行染色对比。结果:异硫氰酸荧光素法检测阳性率为97.4%(37/38),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法检测阳性率为86.8%(33/38)。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异硫氰酸荧光素法镜检真菌性角膜炎优于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法镜检。(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冯志明,冯丹,熊灿娟,李旭红,曹小妹[6](2014)在《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的合成及其在活细胞染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并用于肿瘤细胞的染色标记。方法:通过锌粉和冰醋酸还原荧光素制备二氢荧光素,再经乙酸酐酰化合成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对肿瘤细胞进行染色,并与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染色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不论是贴壁还是悬浮细胞,当浓度为1.0 mg/L孵育染色5 min时,FHDA可基本标记细胞,背景低,可定量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结论: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可用于肿瘤细胞的荧光标记及活性氧等细胞活性物质的检测。(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葛凤燕,李金才,唐菲菲,杨纯,蔡再生[7](2013)在《氯代荧光素染料染色锦纶织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种自制氯代荧光素染料上染锦纶织物,考察了染液pH值对染色织物的K/S值的影响,探讨了染色织物的K/S值、最大反射率及荧光强度叁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大,氯代荧光素染色织物的K/S值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染色织物的最大反射率及荧光强度均与K/S值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与荧光素染色织物相比,氯代荧光素染色织物的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且染色织物的颜色包括荧光黄色、荧光橙色及荧光红色.(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葛凤燕,唐菲菲,蔡再生,刘晨晔,周洁心[8](2013)在《氯代荧光素类染料染色织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氯代荧光素染料上染锦纶织物,考察了染浴pH值对染色织物的K/S值、反射率值及荧光强度的影响,探讨了染色织物的K/S值、反射率值及荧光强度叁者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大,氯代荧光素染色织物的K/S值均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染色织物的最大反射率值R_(max)及荧光强度均与K/S值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与荧光素染色织物相比,氯代荧光素染料染色织物的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且染色织物的色谱包括荧光黄色、荧光橙色及荧光红色。(本文来源于《“联胜杯”第八届全国染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5-15)

唐菲菲,葛凤燕,叶璐,蔡再生[9](2013)在《羧基荧光素的染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羧基荧光素上染锦纶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该荧光染料在锦纶织物上的吸附热力学,分析染色织物的颜色性能。参照欧洲警示服EN471标准探讨羧基荧光素染色织物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联胜杯”第八届全国染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5-15)

汤伟民,陈德钦,王涛,凌士奇[10](2013)在《裂隙灯显微镜联合荧光素染色检查法在眼表隐匿性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一种眼表隐匿性异物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7例眼表隐匿性异物的眼部临床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结果 27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其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的中位数为29岁,四分位间距为25岁、39岁,症状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2.0d,四分位数间距为0.5d、4.0d。各类异物中,角膜异物9例,结膜异物18例。在异物取出之前,所有患眼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时均未见明显的眼表损害。裂隙灯显微镜联合荧光素染色检查时发现,眼表隐匿性异物具有特征性改变,包括"荧光素着色"和"荧光素边集",其中表现为"荧光素着色"的比例为44.4%,表现为"荧光素边集"的比例为92.6%。15例异物可直接用湿棉签抹除,4例用显微镊夹出,其余8例采用联合异物取出法。在异物取出之后,裂隙灯显微镜联合荧光素染色结果显示,4眼未见明显着色,2眼呈片状着色,21眼为点状或线状着色。所有患者均未见因异物导致的眼部感染。结论通过查找特征性改变,裂隙灯显微镜联合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法有助于眼表隐匿性异物的诊治。(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3年04期)

荧光素染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荧光素钠染色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HGG)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例脑功能区HGG患者,其中49例患者采用DTI联合荧光素钠染色手术(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手术(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增强及DTI,明确肿瘤与脑白质纤维束之间关系,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指导切除肿瘤,并在荧光边缘留取标本作病理检查。对照组患者术前行MRI平扫与增强,按传统手术方式切除肿瘤。术后72 h内所有患者复查MRI平扫与增强评估肿瘤切除程度,1个月后评估患者的肌力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全切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3.7%对比45.7%,P<0.001)。观察组肌力下降的比率显着低于对照组(20.4%对比47.8%,P=0.005),而KPS评分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73.5%对比47.8%,P=0.029)。观察组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识别胶质瘤范围的灵敏度为91.7%(44/48),特异度为90.0%(45/50)。结论脑功能区HGG患者应用DTI联合荧光素钠染色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最大程度地保护脑白质纤维束,降低手术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荧光素染色论文参考文献

[1].朱光升,苏一家,莫永保,黄信超,杨军.荧光素钠染色技术在颅内胶质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

[2].陈迪.弥散张量成像联合荧光素钠染色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8

[3].张晓,吕静婷,王友斌,李霞,孙宗科.异硫氰酸荧光素-滤膜法染色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效果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

[4].徐伟,张继伟,李长华,李峰,陈东.荧光素钠染色引导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6

[5].阎艳,武鹏安,刘先宁,王东岳,张仙娇.异硫氰酸荧光素染色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5

[6].冯志明,冯丹,熊灿娟,李旭红,曹小妹.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的合成及其在活细胞染色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7].葛凤燕,李金才,唐菲菲,杨纯,蔡再生.氯代荧光素染料染色锦纶织物性能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葛凤燕,唐菲菲,蔡再生,刘晨晔,周洁心.氯代荧光素类染料染色织物性能研究[C].“联胜杯”第八届全国染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9].唐菲菲,葛凤燕,叶璐,蔡再生.羧基荧光素的染色性能研究[C].“联胜杯”第八届全国染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10].汤伟民,陈德钦,王涛,凌士奇.裂隙灯显微镜联合荧光素染色检查法在眼表隐匿性异物诊治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3

论文知识图

一6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图,图中示A594!C...假损伤组血管泛素化蛋白质染色情况)小鼠胰岛切片H&E染色结果&E染色db/db小鼠胰岛素形态调控作用CancerRes2005;65(19)....培养至第14d,MSCs成骨诱导后形成的...

标签:;  ;  ;  ;  ;  ;  ;  

荧光素染色论文_朱光升,苏一家,莫永保,黄信超,杨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