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伪空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伪空胞基因,反转录定量PCR,环境因子
伪空胞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丽,虞龙,GE,Xiuchun,李玉燕,于洋[1](2015)在《太湖梅梁湾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和伪空胞基因表达及其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室内铜绿微囊藻7806(Microcystis aeruginosa 7806)为对照,运用反转录定量PCR技术研究太湖梅梁湾水体蓝藻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PC-IGS)和伪空胞基因(gvp C)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它们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PC-IGS相对表达量在2013年1—5月逐渐上升,并在5月达到最大值;gvp C相对表达量从2013年1月开始持续上升并在3月达到最大值;gvp C的表达早于PC-IGS.相关分析表明,PC-IGS的相对表达量与硝态氮、溶解氧浓度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亚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正磷酸盐浓度均呈显着正相关,与p H值呈显着负相关,与温度、总氮和总磷浓度均无显着相关性;gvp C的相对表达量与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正磷酸盐浓度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总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呈显着正相关,与温度和p H值均呈显着负相关,与溶解氧和总磷浓度均无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王宁,储昭升,代然,孔祥云,施春红[2](2015)在《氮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合成及其浮力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伪空胞的合成与破裂是蓝藻浮力调节的主要方式.为研究固氮蓝藻浮力的形成及其调节能力,以螺旋鱼腥藻为代表,在外压作用下将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压破,分别在氮限制〔ρ(TN)为1.65 mg/L,ρ(TP)为1.780 mg/L〕、磷限制〔ρ(TN)为16.50 mg/L,ρ(TP)为0.178 mg/L〕条件下研究伪空胞的合成、藻细胞垂向迁移及漂浮特性.结果表明:螺旋鱼腥藻的伪空胞完全破裂后,在氮限制条件下,藻细胞恢复浮力(漂浮率>50%)需56 h,伪空胞含量恢复到初始水平(2.47×10-7μL/cell)需要72 h;而在磷限制条件下伪空胞含量无法恢复到初始水平;氮限制和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最大垂向迁移速率分别为1.4和0.8 m/d,磷限制条件对螺旋鱼腥藻伪空胞的合成及恢复更为不利.(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代然,储昭升,于秀娟,杨红君,金相灿[3](2012)在《压力下伪空胞破裂对3种水华蓝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批量培养方式,研究了伪空胞的破裂对3种典型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和孟氏浮游蓝丝藻(Plankothrix mougeotii)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伪空胞破裂对3种藻光合作用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伪空胞破裂对3种藻的生长影响不同,铜绿微囊藻和孟氏浮游蓝丝藻的细胞生长不受伪空胞破裂的影响,而螺旋鱼腥藻生长初期出现了5 d的延滞期;伪空胞破裂对3种藻光合作用影响较小,其中铜绿微囊藻和螺旋鱼腥藻的光合作用没有受到影响,而孟氏浮游蓝丝藻在饱和光强时最大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了12.6%.铜绿微囊藻、孟氏浮游蓝丝藻及螺旋鱼腥藻细胞在伪空胞破裂后恢复较快,在3~5 d内又重新生成了大部分的伪空胞.(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张永生,孔繁翔,于洋,张民,史小丽[4](2011)在《微囊藻伪空胞gvpA、gvpC与其物理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gvpA基因拷贝数和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的作用,利用3株微囊藻包括铜绿微囊藻FACHB910、FACHB930以及惠氏微囊藻FACHB929为材料;测量了伪空胞长度、伪空胞直径、相对气体含量、表观压强、临界压强和细胞膨压等性状,分析了gvpA基因拷贝数目、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与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vpA基因拷贝数目与伪空胞相对气体含量呈极显着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gvpA基因拷贝数目与伪空胞直径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1;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与伪空胞直径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0.911,与伪空胞相对气体含量、表观压强、临界压强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999、-0.928.故推测:同一藻种内,gvpA基因拷贝数是影响伪空胞相对气体含量的主要因素;伪空胞的直径不仅受到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数量影响,而且还可能受到gvpA基因拷贝数调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1年08期)
杨波,储昭升,潘纲[5](2011)在《蓝藻伪空胞的测定及其前处理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蓝藻伪空胞的测定及其前处理方法。[方法]改进了测定伪空胞的毛细管压力法,对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检测限和精密度测试,并研究了2种浓缩方法和2种保存方法对3种蓝藻细胞数量和伪空胞含量的影响。[结果]改进后的蓝藻伪空胞测定装置其检测限达到0.0018μl/ml藻液,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采用过滤和离心2种浓缩方法时,分散单细胞的微囊藻细胞损失都大于50%,其中小群体的微囊藻采用离心的方法细胞损失较小,而丝状的颤藻采用过滤的方法损失较小;这2种方法对伪空胞含量的影响均可忽略。3种蓝藻在直接冷藏和添加鲁哥试剂保存7d后,其细胞浓度和单位细胞的伪空胞含量均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对于伪空胞,直接冷藏的损失更小;对于自然水体样品,宜添加鲁哥试剂进行保存。[结论]为研究蓝藻浮力调节机制及其暴发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1年08期)
杨波,储昭升,潘纲[6](2011)在《蓝藻伪空胞的测定及其前处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蓝藻伪空胞的测定及其前处理方法。[方法]改进了测定伪空胞的毛细管压力法,对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检测限和精密度测试,并研究了2种浓缩方法和2种保存方法对3种蓝藻细胞数量和伪空胞含量的影响。[结果]改进后的蓝藻伪空胞测定装置其检测限达到0.001 8μl/m l藻液,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采用过滤和离心2种浓缩方法时,分散单细胞的微囊藻细胞损失都大于50%,其中小群体的微囊藻采用离心的方法细胞损失较小,而丝状的颤藻采用过滤的方法损失较小;这2种方法对伪空胞含量的影响均可忽略。3种蓝藻在直接冷藏和添加鲁哥试剂保存7 d后,其细胞浓度和单位细胞的伪空胞含量均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对于伪空胞,直接冷藏的损失更小;对于自然水体样品,宜添加鲁哥试剂进行保存。[结论]为研究蓝藻浮力调节机制及其暴发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3期)
张永生,孔繁翔,于洋,张民,史小丽[7](2010)在《蓝藻伪空胞的特性及浮力调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伪空胞为蓝藻在水体中提供浮力,使其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最终导致蓝藻水华暴发,了解伪空胞的特征对控制蓝藻水华暴发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回顾了蓝藻伪空胞自1865年被Klebahn发现到1965年被正式命名的研究历程,目前已发现150多种原核生物中含有伪空胞;伪空胞是两末端呈圆锥状的中空圆柱体,伪空胞半径与临界压强遵循方程:Pc=275(r/nm)-1.67MPa;伪空胞气体含量可根据不同原理,利用Walsby伪空胞测定装置、压力浊度计和细胞流式仪测得。总结了伪空胞组成的化学特性,评述了伪空胞gvp基因丛结构功能和GvpA、GvpC的蛋白空间结构。GvpA是伪空胞合成的主要成分,gvpA在伪空胞内存在多个拷贝,其功能仍不清楚;GvpC由33个氨基酸重复单位组成,重复单位越多,伪空胞越不易破裂;概述了伪空胞3种浮力调节机制:镇重物的改变、伪空胞的合成、伪空胞的破裂;归纳了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氮、磷、钾)参与伪空胞浮力网络调控的途径。提出了目前伪空胞研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伪空胞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探索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18期)
储昭升,杨波,金相灿,阎峰,郑朔方[8](2007)在《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进的压力毛细管法,研究了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并研究了过滤(真空度为0.02 MPa)和离心(离心力低于500 r/min)2种细胞浓缩方法对细胞内伪空胞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分散的单细胞的微囊藻,无论是采用过滤还是离心的方法,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浓缩效果;对于群体形态的微囊藻,可以采用离心的方法进行浓缩,对于丝状的浮游蓝丝藻,宜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浓缩.此2种浓缩方法对细胞伪空胞含量的测定影响很小,伪空胞破裂率<7%.6株蓝藻均为浅水湖泊藻类,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比较接近.5株微囊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为0.64~0.67 MPa之间;孟氏浮游蓝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为0.715 MPa,与深水湖泊或水库的蓝藻相比,6株蓝藻的伪空胞平均临界破裂压力均较小;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单细胞微囊藻的膨压比群体微囊藻的膨压略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07年12期)
杨波[9](2007)在《蓝藻伪空胞的特征及其浮力对氮磷和温度的响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蓝藻所具有的浮力调节机制是其在富营养化湖泊中占据优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论文着眼于此,探讨了不同形态蓝藻的保存和浓缩方法,采用改进的蓝藻伪空胞体积测定装置,研究了几种典型蓝藻伪空胞与光的相互作用和几种典型蓝藻的伪空胞破裂曲线,通过改变蓝藻生长环境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和温度,研究了2种典型蓝藻的浮力对营养盐和温度等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的伪空胞测定装置的检测限达到了0.0018μL·mL~(-1)藻液,平行实验的误差控制在1%以内;对于具有伪空胞的蓝藻来说,采用过滤和离心两种浓缩方法时,分散单细胞的微囊藻细胞损失都较大,小群体的微囊藻宜采用离心的方法,丝状的浮游蓝丝藻宜采用过滤的方法;采用这两种浓缩方法对单位伪空胞含量的影响不大;直接冷藏和添加鲁格试剂保存样品一周,对叁种蓝藻的细胞浓度和单位伪空胞含量都没有显着影响;对于自然水体样品,宜添加鲁格试剂进行保存。2.伪空胞与光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蓝藻细胞、尤其是群体蓝藻细胞的光合作用;在群体和丝状蓝藻中,由于群体内部多次散射的存在,利用光学的方法测定伪空胞的相对含量会严重偏离真实值;但由于群体藻类易于浓缩的特点,便于用压力毛细管法进行伪空胞的绝对含量测定。3.不同地域的6种浅水湖泊蓝藻伪空胞的临界压力破裂压力比较接近,为0.65MPa~0.72MPa不等;在同等光照和营养条件下,分散单细胞微囊藻的膨胀压略大于群体的微囊藻。4.当温度降低至13℃以下温度培养时,实验中2种蓝藻的浮力都明显下降;其中水华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内碳水化合物积累,趋于休眠;而孟氏浮游蓝丝藻则在低温下仍有较高的生长速率,可能由浮游藻类变为底栖藻类。细胞内伪空胞、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变化表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使细胞密度增大是细胞浮力下降的主要原因。5.蓝藻细胞内伪空胞,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都受营养状态的影响。微囊藻在氮限制和磷限制条件下有着复杂的调节机而且氮和磷的影响不同。蓝藻短期昼夜周期性的浮力调节的控制因子是光,调节机制是糖的积累和消耗;控制较长期的浮力调节的因子是细胞的营养状态,其调节主要归功于伪空胞的合成和细胞分裂造成的伪空胞稀释。在氮限制的水体中,蓝藻浮力容易消失,而在磷限制的水体中,蓝藻浮力可以持续较长时间,这也暗示在氮限制的水体中蓝藻表面水华持续时间短,而在磷限制的水体中持续时间长。(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7-04-20)
许敏,孔任秋,徐旭东[10](2006)在《微囊藻(蓝细菌)伪空胞基因丛的4种组织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囊藻属(Microcystis)有一些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水华蓝藻种类,其漂浮性主要是细胞内伪空胞结构提供的。伪空胞由一层GvpA和少量GvpC蛋白构成, 两头呈椎形,中间呈圆柱形,通气而不通水。决定伪空胞结构形成的还有其他对于组装必需的蛋白。通过PCR和基因文库筛选等方法,我们获得了从滇池分离的微囊藻FACHB854的gvp基因丛包含11个基因的全长序列,其结构为(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10-01)
伪空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伪空胞的合成与破裂是蓝藻浮力调节的主要方式.为研究固氮蓝藻浮力的形成及其调节能力,以螺旋鱼腥藻为代表,在外压作用下将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压破,分别在氮限制〔ρ(TN)为1.65 mg/L,ρ(TP)为1.780 mg/L〕、磷限制〔ρ(TN)为16.50 mg/L,ρ(TP)为0.178 mg/L〕条件下研究伪空胞的合成、藻细胞垂向迁移及漂浮特性.结果表明:螺旋鱼腥藻的伪空胞完全破裂后,在氮限制条件下,藻细胞恢复浮力(漂浮率>50%)需56 h,伪空胞含量恢复到初始水平(2.47×10-7μL/cell)需要72 h;而在磷限制条件下伪空胞含量无法恢复到初始水平;氮限制和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最大垂向迁移速率分别为1.4和0.8 m/d,磷限制条件对螺旋鱼腥藻伪空胞的合成及恢复更为不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伪空胞论文参考文献
[1].张金丽,虞龙,GE,Xiuchun,李玉燕,于洋.太湖梅梁湾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和伪空胞基因表达及其影响因子[J].湖泊科学.2015
[2].王宁,储昭升,代然,孔祥云,施春红.氮磷限制条件下螺旋鱼腥藻伪空胞合成及其浮力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5
[3].代然,储昭升,于秀娟,杨红君,金相灿.压力下伪空胞破裂对3种水华蓝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2
[4].张永生,孔繁翔,于洋,张民,史小丽.微囊藻伪空胞gvpA、gvpC与其物理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J].环境科学.2011
[5].杨波,储昭升,潘纲.蓝藻伪空胞的测定及其前处理方法(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1
[6].杨波,储昭升,潘纲.蓝藻伪空胞的测定及其前处理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7].张永生,孔繁翔,于洋,张民,史小丽.蓝藻伪空胞的特性及浮力调节机制[J].生态学报.2010
[8].储昭升,杨波,金相灿,阎峰,郑朔方.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研究[J].环境科学.2007
[9].杨波.蓝藻伪空胞的特征及其浮力对氮磷和温度的响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10].许敏,孔任秋,徐旭东.微囊藻(蓝细菌)伪空胞基因丛的4种组织方式[C].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标签: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 伪空胞基因; 反转录定量PCR; 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