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1362219790204XXXX
摘要: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降低规划的指导性失误,避免资源浪费和财产损失,节约时间和成本。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方案,构建完整的规划管理体系,实现规划管理的制度创新。本文主要叙述了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城市规划体制中纵向与横向上的分割问题以及规划中时间与空间上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规划管理体制;制度创新
1、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1.1调控作用。对一个城市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体现了政府工作能力,合理的规划也是政府实现经济调控的重要举施。政府能够通过规划统筹投资者、企业、各级政府的关系,保持各均等。合理的规划,能够确保城市经济建设可调,进一步增强经济建设活力和动力。
1.2引导作用。政府推出城市发展总规划,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把规划与城市自然资源相结合,优惠配置经济、社会、自然等条件,通过对城市整体功能,建设布局、土地开发利用、公共设施建设、基础配套完善的详细说明,实现城市价值,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制定招商引资政策设计、规划、编制,以此引导投资种类、规模和布局,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3规范作用。科学可靠的市场行为准则,能够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维护投资市场秩序、让投资者感到安全,实现持续投资。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行为有很大的风险,投资者对利润的盲目追求、管理上的失败、市场竞争的不规则,均能给投资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形成严格编制、审批制度,确保城市经济健康发展。
1.4保障作用。投资者选择城市的标准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城市能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当投资人依法取得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后,那么政府就需要对其合法权进行保护,对该地规划违法建设,损害投资人利益的,政府需要对违法建设者进行查处,保护投资者权益,这些都需要城市规划的审批管理和规划的监察管理等实现,可以说良好的城市规划管理是保障投资者合法利益的最有效措施。
2、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问题分析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纵向上主要由国家,省级,市级到下面区或县的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分级而成;同级的横向上来讲,如市级主要有发改委,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员会,环保局,交通运输委员会等组成基本规划部门。制定的规划主要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等系列。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要求为基本指标,结合城市规划中实际出现的问题,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找出其体制中不适应当下发展的部分。对于体制中的不合适及欠缺部分,找出解决的办法、改进的方向,创新性的意见,提高政府对于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研究,总结出我国规划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横向与纵向上,时间与空间上的方面:我国规划管理权分属于中央和地方的不同部门,形成了事实上的纵向分割和地方之间的横向分割。由于规划自身特点和我国行政区划的不足之处又造成其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问题。
2.1规划的制定审批形成了上下级的纵向分割,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协调。我国规划体制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①现在各城市规划的编制还是以国家和省级的国民计划为依据,采取的是从上至下编制的形式。上级不了解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地方又对上级的指示全单照收。虽然确保了权威性和严肃性,但是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对于实际情况的变化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在美国,进行一项规划必须与当地群众展开众多的会议,规划人员与居民达成一致后才会进行实施建设。②下级规划与上级总体规划的出台时间错乱,有些规划早于总体规划出台,出现与总体规划不尽一致的尴尬局面。
2.2各个规划部门的分散和利益的不同,形成同一级的横向分割,导致规划的矛盾冲突出现各部门之间不懂共享,规划的时侯调研同样的资料,浪费劳力内容重复;同时沟通不足,布局上出现冲突。近期有些城市新建楼盘与地铁“撞车”被部分拆除的事件,就是相关规划部门未协调好造成的损失。
2.3规划部门在贯穿规划的整个时间过程中,前瞻性、执行力度、反馈等方面都存在欠缺①编制城市规划没有确定的周期时间,导致随意性大,造成经常性、重复性的编制。审批人员单一,过程不透明,较难得到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同时,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严格的审批程序延长了规划方案实施的时间,造成方案的滞后性,因此必须对发展有准确的把握和超前的意识。同时,地方的规划法规不完善,不同行政区甚至有相矛盾的法规,造成争议,不利于区域间整体的规划。这些都需要对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和完善。②大多数研究注重规划前期研究的科学性,而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和规划实施之后的反馈机制研究不够。有些地方在规划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开发时的控制力度不够,迁就开发商,致使旧城风貌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共识,两型社会更要求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然而有些规划人员仍以大投入大消耗的粗放发展为主,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牺牲了资源环境。技术与管理方法滞后,反馈机制不健全。因此我们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根据情况灵活多变,听取各方意见,及时作出各项调整。
2.4空间上的区域规划协调不当。各个地方区纷纷提出适宜自己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方案,但两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应当是在大的范围框架下,各个地方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周边地区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而非“各自为战“。一个区域的某项建设可能会损害另一区域的生态。城市圈内的环保部门之间没有协同监管、信息共享和河流、湖泊等污染综合防治机制,没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污染防治监控体系,那么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就会时有发生。
2.5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足的地方。管理机构专业人员偏少;规划机构设置重复,职能或有重叠等;这也不符合节约型社会中节约政府这一概念。
3、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建议
城市规划体系中各类规划应该紧密的衔接,互相配合。这不仅仅是不同层次部门间的配合,还包括同一层次部门不同地区的配合。因此加强上下级的沟通联系,共同制定规划计划,是可行的办法之一;减少不合理臃肿机构;引进人才,校区合作所的制度;增加公众性体制,增设
民众参与机构;各级规划委员会的规划评审、监督职能应由一定规模的市民代表组成,健全规划管理制度方面的法制建设,使公民有法可依;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数字模拟技术,预测未来长期发展动向,在将来的规划管理体制中,预测未来两型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走势。这就需要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行政体系,各行政部门加强交流注重协调。在规划内容、编制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需要逐步磨合,探索出一个相互制约而又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
4、结语
随着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迅速,相关机构不断健全,职责分配逐步明晰,参与队伍日益壮大,规划管理体制处于发展的状态。但是同时,管理体制上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重视。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才是城市的规划能否充分发挥用途的首要条件。近年来,很多学者以各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于有关环境法制机制,资源循环利用机制、环境功能区划、土地总规划,交通的科学规划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与外国城市管理体制进行对比。然而这些研究大多从细分类别角度找出目前规划管理体制在各个层面出现的问题,没有对规划管理体制从大的整体上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姚昭辉.从目前的问题谈规划管理体制改革[J].城市规划.2004(07).
[2]刘国新,娄宏毅,李兴文.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问题与创新[J].特区经济.2006(10).
[3]李成顺.小议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J].价值工程.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