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反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斑鳜,翘嘴鳜,杂交,形态结构
正反交论文文献综述
单建杰,高四合,杨广[1](2019)在《翘嘴鳜与斑鳜及正、反交F_1代形态结构差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翘嘴鳜和斑鳜自交后代及翘嘴鳜♀×斑鳜■(正交F_1代)、斑鳜♀×翘嘴鳜■(反交F_1代)杂交子一代形态结构特征差异,检测了相似生长环境条件的同批次4种鳜鱼群体的形态结构参数,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4个群体间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反交F_1代斑点特征介于亲本之间,更偏向于斑鳜,而与翘嘴鳜区别明显,其中正交F_1代存在1条由背部向下延伸垂直于躯干的深褐色条带,而反交F_1代无此性状。4个群体的背鳍(D)、胸鳍(P)、尾鳍(C)鳍条数目差异显着(P<0.05),存在重迭,不能作为区分依据,其中正交F_1代的综合杂交指数(Hi_1)更偏向母本,而反交F_1代(Hi_2)则居中间型。4个群体可量性状比值的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肝胰指数外,其他性状值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正、反交F_1代综合杂交系数(Hi_1′、Hi_2′)均偏向母本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正、反交F_1代形态最为接近,均偏向斑鳜,与翘嘴鳜差异较大。应用判别分析筛选出8个贡献较大的性状比值,构建判别式,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5.24%、81.58%、77.78%、84.72%,能够较好地判别4个群体。(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俞华先,桃联安,田春艳,经艳芬,安汝东[2](2019)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F_1代材料的耐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所得的12个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在甘蔗拔节初期设正常供水(CK)、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3处理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分别测定3处理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12份参试材料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耐旱性的强弱。结果表明: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供试甘蔗主要测定指标均有显着影响;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中的PMP、MDA含量、Pro含量、SOD和POD酶活性数值升高,CHL含量和Hight数值降低,变化幅度因水分胁迫程度及参试材料的差异而不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交材料排在前5位的数量比其反交多;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在轻度、重度水分胁迫下,均可分为4大类别,云瑞2012-9-11和云瑞2012-38-81的耐旱性较好,无论轻度、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均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各项测定指标与耐旱性间的关联度不同,CHL、Pro和POD等3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耐旱性关联度较高,是甘蔗耐旱性评价的优良指标。(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月,刘海楠,邓宇,刘禹姗,殷秀岩[3](2019)在《越橘正反交后代部分性状的遗传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越橘品种"蓝丰""都克"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越橘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叶形指数和叶面积呈变小的趋势,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7.92%和13.86%,平均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2.57%和61.15%;叶面积正交偏大遗传,遗传传递力为103.41%,超高亲率为30.77%;反交未出现超高亲植株。杂交后代果形指数有变大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3.68%,平均超高亲率为27.65%;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正反交遗传倾向不同,正交偏大遗传,反交偏小遗传。杂交后代叶片和果实性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白冰,刘伦,秦梦帆,谷超,吴俊[4](2018)在《砀山酥梨与丰水梨正、反交群体果实性状的遗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砀山酥梨与丰水梨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连续2年对亲本及其后代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石细胞含量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观测的果实性状均表现数量性状遗传特性。杂交后代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均表现为母本效应,且呈变小的趋势,以砀山酥梨为母本时的后代果实大小较以丰水梨为母本时大。果形指数与亲本接近,且受父本的影响较大,正、反交后代的平均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9. 34%、103. 85%,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6. 57%、7. 6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升高的趋势,正、反交后代平均超高亲率分别为87. 30%、88. 13%,表现出明显的加性效应。后代个体的果实石细胞含量呈趋中分布,以丰水梨为父本时,其后代石细胞含量较低。结果表明,以砀山酥梨和丰水梨为亲本做杂交选配时,其后代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主要受母本效应影响;果形指数和石细胞含量受父本影响较大;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表现为较强的杂种优势,为超亲遗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6期)
李佐,肖文芳,陈和明,刘金维,吕复兵[5](2017)在《蝴蝶兰Phalaenopsis ‘Frigdaas Oxford’和Phal. SH49正反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倾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色、花斑类型、花朵质地、株型大小、花朵大小等为蝴蝶兰杂交育种的目标性状,对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和Phal.SH49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的观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育种目标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分离。结果表明:正反交F_1代的分离规律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根据主要花部性状特点分为4个组群(G01~G04),杂交F_1代在9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表现均较中亲值明显降低,适合选育小株型或小花型后代个体;杂交F_1代在花底色、花斑类型、花朵材质等质量性状上变化丰富,不同花色的遗传能力与覆盖能力有所差别,存在较深花斑色覆盖遮挡住较浅花底色的花色表现,且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花斑变化,这些性状的分离特征和遗传倾向将给今后新个体或新单株的目标性状预测筛选提供更多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何桂兰[6](2015)在《正反交在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和反交是遗传杂交实验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分别作父本和母本同时进行两组杂交。例如:高茎♂×矮茎♀为正交,则高茎♀×矮茎♂就为反交,反之亦可。正反交实验法在高中生物遗传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5年09期)
朱建荣,边芯,郎荣斌,俞华仙,冯蔚[7](2015)在《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甘蔗大茎野生种57NG208和南涧果蔗正交、反交后代132个真杂种后代的聚类分析及对其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锤度和单茎重的分析,研究其后代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交组合66个后代的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227~0.955,平均为0.618;反交组合的为0.206~0.941,平均为0.593。2)正交、反交后代的变异系数中,丛有效茎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大于50%),其次为单茎重的变异系数(大于33%),说明丛有效茎数和单茎重的离散度较大;茎径的变异系数为14%~16%;锤度和株高的变异系数均在11%以下,说明株高和锤度的离散度最小。3)正交、反交后代的遗传传递力中,遗传传递力大于100%的有丛有效茎数和锤度,株高和茎径的约为80%,单茎重的小于70%。4)正交、反交后代的性状表现超过双亲的有锤度和丛有效茎数;除丛有效茎数外,正交组合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和锤度4个性状的平均值均高于反交组合。(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李小雷,鲍红春,于卓,贾文姝[8](2014)在《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正、反交F1植株同工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及其正、反交F1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育阶段正、反交F1植株均继承了双亲的基带,表现稳定的遗传特性,同时正、反交F1及亲本在酶带数目、位置方面差异显着,这从酶蛋白分子水平证明正、反交F1的真实性。同工酶酶谱表征可作为正、反交杂种F1与其亲本相互鉴定和识别的依据之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04期)
卢薛,孙际佳,王海芳,罗渡,侯晓翠[9](2013)在《大眼鳜与翘嘴鳜正反交及其正交子代自交的胚胎发育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正交F1(DQ)、翘嘴鳜(♀)×大眼鳜(♂)反交F1(QD)、大眼鳜(♀)×翘嘴鳜(♂)正交F1的自交F2(F2)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详细记录了受精卵、分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胚体形成期、破膜期6个胚胎发育时期的卵径、孵化破膜时间、初孵仔鱼大小以及胚胎发育特征。大眼鳜受精卵卵径为(1.231±0.057)mm,翘嘴鳜卵径为(1.197±0.052)mm,显着大于正交F1雌鱼的卵径(1.723±0.0519)mm(P<0.05)。DQ受精卵在水温25.5~27.7℃经过37 h孵化破膜,QD受精卵在水温27.5~28.7℃经过30 h孵化破膜,F2受精卵在21.6~24.1℃经过40 h 57 min孵化破膜。DQ、QD、F2初孵仔鱼大小分别为(4.1±0.4)mm、(4.0±0.2)mm、(3.5±0.2)mm。鳜属鱼类中翘嘴鳜与大眼鳜胚胎发育各时期特征基本一致,3种杂交鳜胚胎发育特征与其父母本也基本一致。经过比较发现,其色素的形成与运动有鳜属的特异性:在胚孔封闭后,黑色素开始形成并逐渐扩散覆盖整个卵黄囊,中期黑色素呈现星芒状,并在油球处有集中现象,后期色素则逐渐出现在眼和头部。水温21.6~28.7℃时3种杂交鳜的胚胎发育时间都偏向与翘嘴鳜的胚胎发育时间一致,在水温23~26.5℃时DQ、F2与大眼鳜的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差别。(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王亚沉,石镇源,王丹,张小平,周慧恒[10](2013)在《碧玉兰和独占春正反交及种子无菌萌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碧玉兰和独占春为亲本,采用正反交杂交法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并在无菌条件下对其所获得的杂交种子进行培养。结果表明:2种方法杂交兰花的结实率为60%~100%,正反交对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显着影响。种子预处理、培养基激素和培养条件对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氢氧化钾和次氯酸钠浸泡种子可使兰花种子提早萌发并提高萌发率。光培养和暗培养对种子萌动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但暗培养10周不利于种子后期发育。较优处理为种子在播种前用0.1mol/L氢氧化钾浸泡8min和10%次氯酸钠浸泡10min。1/2MS+6-BA(1.0~1.5)mg/L+NAA(1.0~1.5)mg/L,适合于2种兰花杂交种子的无菌萌发。(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3年04期)
正反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所得的12个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在甘蔗拔节初期设正常供水(CK)、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3处理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分别测定3处理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12份参试材料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耐旱性的强弱。结果表明: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供试甘蔗主要测定指标均有显着影响;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中的PMP、MDA含量、Pro含量、SOD和POD酶活性数值升高,CHL含量和Hight数值降低,变化幅度因水分胁迫程度及参试材料的差异而不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交材料排在前5位的数量比其反交多;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在轻度、重度水分胁迫下,均可分为4大类别,云瑞2012-9-11和云瑞2012-38-81的耐旱性较好,无论轻度、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均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各项测定指标与耐旱性间的关联度不同,CHL、Pro和POD等3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耐旱性关联度较高,是甘蔗耐旱性评价的优良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反交论文参考文献
[1].单建杰,高四合,杨广.翘嘴鳜与斑鳜及正、反交F_1代形态结构差异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俞华先,桃联安,田春艳,经艳芬,安汝东.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F_1代材料的耐旱性评价[J].热带作物学报.2019
[3].刘月,刘海楠,邓宇,刘禹姗,殷秀岩.越橘正反交后代部分性状的遗传倾向[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
[4].白冰,刘伦,秦梦帆,谷超,吴俊.砀山酥梨与丰水梨正、反交群体果实性状的遗传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18
[5].李佐,肖文芳,陈和明,刘金维,吕复兵.蝴蝶兰Phalaenopsis‘FrigdaasOxford’和Phal.SH49正反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倾向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7
[6].何桂兰.正反交在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5
[7].朱建荣,边芯,郎荣斌,俞华仙,冯蔚.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李小雷,鲍红春,于卓,贾文姝.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正、反交F1植株同工酶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
[9].卢薛,孙际佳,王海芳,罗渡,侯晓翠.大眼鳜与翘嘴鳜正反交及其正交子代自交的胚胎发育观察[J].中国水产科学.2013
[10].王亚沉,石镇源,王丹,张小平,周慧恒.碧玉兰和独占春正反交及种子无菌萌发研究[J].北方园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