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糖脉宁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颗粒,人参,质量标准,工艺,皂苷,论文,糖脉宁。
糖脉宁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邵海伟[1](2003)在《糖脉宁颗粒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治疗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糖脉宁颗粒。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人参皂苷Rg1为指标,优选红参、葛根、制首乌药材的醇提工艺,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筛选,同时确定了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的最适条件;以梓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了地黄、天冬、枸杞子的水提取工艺;并以细粉率和吸湿百分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制粒的最佳辅料及配比。本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中,采用了薄层扫描法(TLCS)对人参皂苷Rg1进行了定量控制,并对其余药材作了定性鉴别,对药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醇提工艺采用70%乙醇提取5次,每次3小时,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水,浸泡6小时,提取6小时;优选出包结工艺为β-CD:挥发油(5:1,g/g)温度40℃下电动搅拌2小时;水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优选出乳糖和糊精为最佳辅料。人参皂苷Rg1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47%,RSB=1.84%。结论: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动物实验也证实该制剂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且安全无毒。(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3-09-10)
邵海伟[2](2003)在《糖脉宁颗粒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治疗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糖脉宁颗粒。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人参皂苷Rg1为指标,优选红参、葛根、制首乌药材的醇提工艺,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筛选,同时确定了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的最适条件;以梓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了地黄、天冬、枸杞子的水提取工艺;并以细粉率和吸湿百分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制粒的最佳辅料及配比。本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中,采用了薄层扫描法(TLCS)对人参皂苷Rg1进行了定量控制,并对其余药材作了定性鉴别,对药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醇提工艺采用70%乙醇提取5次,每次3小时,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水,浸泡6小时,提取6小时;优选出包结工艺为β-CD:挥发油(5:1,g/g)温度40℃下电动搅拌2小时;水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优选出乳糖和糊精为最佳辅料。人参皂苷Rg1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47%,RSB=1.84%。结论: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动物实验也证实该制剂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且安全无毒。(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3-04-20)
糖脉宁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制治疗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糖脉宁颗粒。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人参皂苷Rg1为指标,优选红参、葛根、制首乌药材的醇提工艺,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筛选,同时确定了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的最适条件;以梓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了地黄、天冬、枸杞子的水提取工艺;并以细粉率和吸湿百分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制粒的最佳辅料及配比。本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中,采用了薄层扫描法(TLCS)对人参皂苷Rg1进行了定量控制,并对其余药材作了定性鉴别,对药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醇提工艺采用70%乙醇提取5次,每次3小时,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水,浸泡6小时,提取6小时;优选出包结工艺为β-CD:挥发油(5:1,g/g)温度40℃下电动搅拌2小时;水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优选出乳糖和糊精为最佳辅料。人参皂苷Rg1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47%,RSB=1.84%。结论: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动物实验也证实该制剂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且安全无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脉宁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邵海伟.糖脉宁颗粒的研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2].邵海伟.糖脉宁颗粒剂的研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