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精神分析学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弗洛伊德,的人,贡献,女性。
精神分析学派论文文献综述
王礼军,郭本禹[1](2019)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折衷进路:英国独立学派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精神分析学诞生以来,其发展进路经历了自我革命、客体关系革命、自体革命、关系革命和神经科学革命。英国独立学派是客体关系革命的主要发起者和中间力量,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的"论战",并在规模以及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取得重大发展。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以开放和折衷的态度批判性地汲取各种现存的精神分析观点,形成不同于克莱因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内涵与特征。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和巴林特是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建构出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促使精神分析范式从一元驱力模式转向二元客体关系模式,推动了客体关系理论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后续精神分析发展的基石。(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9年03期)
王敏慧[2](2018)在《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分析学派的巨大影响不仅限于心理学,它还扩展到了哲学、艺术、医学等各个领域,并且以其对人的本性的独特见解,对20世纪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依据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新途径和新方向。(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21期)
黄丹[3](2018)在《论新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影响和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影响非常深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学家有荣格、霍妮和阿德勒。荣格的女性观带有神秘主义色彩,阿尼玛、阿尼姆斯是其研究女性心理学的两个重要原型,他从原型理论出发,提出女性心理学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是开启性别平等的先驱。霍妮从女性角度出发建构了女性心理学体系,开创了20世纪女性心理学研究的先河,她的《女性心理学》打破了弗洛伊德的神话,为女性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阿德勒对于女性心理学的贡献在于他指出了女性的自卑和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分析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何海燕,王峰明[4](2017)在《抽象的人与解放幻象——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理论的特征与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派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旨在批判、改造和重建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体系,另辟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其中,最具影响的莫过于赖希的微观革命论和性革命论、弗洛姆的社会性格革命论和爱的说教以及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他们着力于从人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出发去重塑人和社会,同时也并不否认经济变革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管如此,由于他们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心理特征,把心理层面的变革看作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根本内容,却无视经济政治条件和环境对一般(而非个别)心理问题的决定作用,从而颠倒了社会问题与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最终陷入了乌托邦式的解放幻象。(本文来源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黄丹[5](2017)在《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广泛,影响也很深远。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于女性心理论述主要集中在俄狄浦斯期。多伊奇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她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上提出一个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多伊奇首次系统描述了女性心理发展及其特征,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女性心理学理论基础。她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忽视女性特质的不足,同时也促使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教师博览(科研版)》期刊2017年09期)
马春玲[6](2017)在《精神分析学派焦虑情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精神分析学派焦虑情绪的研究中,关于焦虑产生方面:弗洛伊德晚年认为产生于本我与自我的冲突,兰克认为产生于分离与否的冲突,霍妮认为产生于敌意与恐惧的冲突,沙利文认为产生于自我与重要他人的冲突,克莱因认为产生于施虐与受虐的冲突。关于类型方面: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霍妮把焦虑分为原始焦虑、惊时焦虑和期待焦虑,克莱因提出了被害焦虑和抑郁性焦虑,科胡特把焦虑分为内聚焦虑和解体焦虑。关于焦虑后果方面:看到了焦虑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同时也看到焦虑有正性的信号作用。关于解决方面:精神分析提出了诸多防御机制。(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A)》期刊2017年03期)
温赫柏[7](2016)在《精神分析学派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十分重视早期经验理论。通过对弗洛伊德、阿德勒、沙利文等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分析,教育者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时应重视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重人格教育的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发挥父母榜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29期)
马舸[8](2016)在《浅析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梦的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是一种精神病症的治疗方法,也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理论。人类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做梦,我们的梦并不是凭空出现,毫无意义的。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我们就可以给予梦境符号以明确的含义,令其为我们所用。(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6年16期)
王水静,江海涵[9](2015)在《精神分析学派及行为学派关于强迫症的病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通过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及行为学派理论各自对强迫症成因机制进行分析,阐明这一复杂病症成因。(本文来源于《读书文摘》期刊2015年12期)
况泉,徐东[10](2015)在《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基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是最重视游戏问题的一个流派。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分析学派学家都提出了自己对游戏的不同观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亲子游戏与亲子关系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儿童在同伴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能够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游戏是儿童释放攻击性驱力的最好途径,有助于儿童学会在与别人交往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友好的交往方式,从而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由此,从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社会性行为叁方面阐述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精神分析学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精神分析学派的巨大影响不仅限于心理学,它还扩展到了哲学、艺术、医学等各个领域,并且以其对人的本性的独特见解,对20世纪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依据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新途径和新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精神分析学派论文参考文献
[1].王礼军,郭本禹.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折衷进路:英国独立学派评述[J].心理学探新.2019
[2].王敏慧.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及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黄丹.论新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影响和贡献[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4].何海燕,王峰明.抽象的人与解放幻象——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理论的特征与困境[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
[5].黄丹.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
[6].马春玲.精神分析学派焦虑情绪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7
[7].温赫柏.精神分析学派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6
[8].马舸.浅析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梦的理论[J].才智.2016
[9].王水静,江海涵.精神分析学派及行为学派关于强迫症的病因分析[J].读书文摘.2015
[10].况泉,徐东.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基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