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采用Z指数和熵权理论,构建了干旱综合指数作为干旱强度评价标准,对祁连山区季节性干旱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表明:1961—2016年季节性干旱强度普遍减弱,其中春秋两季显著减弱,夏季明显减弱;尽管20世纪60—70年代、90年代为季节性干旱频发与重发时段,但从2000年以来夏旱与冬旱却比较频繁,不容忽视。干旱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冬季、夏季、春季和秋季,冬季干旱程度最强;在干旱波动性上秋季最强,冬季次之,春季最弱。春夏秋三季南侧比北侧干旱,冬季北侧比南侧干旱,其中冬季干旱范围最为广泛,尤以酒泉为中心的北侧区域最为显著。在研究时段内祁连山南北两侧干旱强度逐渐减弱,南侧明显减弱,枯草期干旱强度减弱程度尤为显著。本研究为祁连山区干旱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郭小芹,罗永忠
关键词: 指数,熵权赋值,干旱综合指数,季节性干旱
来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武威市气象局,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 甘肃省气象局科研项目(2017-17)资助
分类号: P426.616
页码: 88-93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166K
下载量: 100
相关论文文献
- [1].定西市季节性干旱的分析及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2)
- [2].季节性干旱区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5)
- [3].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业资源环境要素数据库设计与开发[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7)
- [4].甘肃省季节性干旱综合指数的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4)
- [5].秭归县柑橘主产区季节性干旱农机救灾响应思考[J]. 湖北农机化 2016(06)
- [6].云南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8(07)
- [7].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构建[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8].亚热带红壤坡地季节性干旱空间特征[J]. 土壤通报 2016(04)
- [9].旱地麦/玉/薯种植模式的新变化[J]. 四川农业科技 2009(11)
- [10].SPI在辽阳季节性干旱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01)
- [11].南方季节性干旱特征分析——以湖北漳河灌区为例[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8(09)
- [12].基于SPEI的四川省盆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5)
- [13].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判别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 [14].南方季节性干旱区再生稻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6)
- [15].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近58a演变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7)
- [16].东陵区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16(08)
- [17].近50年川中丘陵区的季节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6)
- [18].季节性干旱对千烟洲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4(12)
- [19].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节水稻作模式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04)
- [20].四川省季节性干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 2009(08)
- [21].新书架[J]. 气象 2014(04)
- [22].沙颍河流域季节性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06)
- [23].呼伦贝尔市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8(02)
- [24].川中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21)
- [25].不同保水措施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区春玉米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03)
- [26].南盘江流域近30年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02)
- [27].干旱地区农业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01)
- [28].桤木抗旱性及其混交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2)
- [29].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分布特征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 2018(07)
- [30].数字[J]. 中国农资 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