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雄花序的抗氧化作用

毛白杨雄花序的抗氧化作用

一、毛白杨雄花序的抗氧化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1](2021)在《杨树花口服液对江汉鸡的生长和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指出在饲料全面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的大趋势下,研发安全高效的中药替抗产品已成为畜禽养殖中细菌病防控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在试验鸡饮水中添加杨树花(Flos populi)口服液来研究其对江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杨树花口服液在养殖中的应用和替抗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将16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1日龄江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鸡,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K、恩诺沙星组ER(60μg/m L)、杨树花PF2组(200μg/m L)、杨树花PF4组(400μg/m L)和杨树花PF8组(800μg/m L),分别于试验第21和42日龄从每组各取4只鸡采血分离血清,用试剂盒检测抗氧化及各项免疫指标,取脾脏和小肠,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及肠黏膜屏障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取盲肠内容物采用16Sr DNA全长扩增子三代测序技术对试验鸡盲肠菌群进行分析。生长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杨树花PF4组在21和42日龄试验鸡料重比分别下降了16.75%和11.60%,表明杨树花口服液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免疫指标结果显示,杨树花PF4组21d和42d试验鸡与CK组相比脾脏指数分别增加了35.29%和26.31%、法氏囊指数分别增加了38.30%和18.18%;21d添加杨树花各组鸡血清NOS和NO含量均显着低于CK组和ER组(P<0.05),而血清溶菌酶则分别较CK增加了36.73%、37.79%和23.32%;21d和42d杨树花PF4组鸡脾脏中JCHAIN和AVBD2 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CK组和ER组(P<0.05);杨树花三个剂量组21d和42d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及杨树花PF4组空肠和回肠V/C值均显着高于CK组(P<0.05);杨树花PF4组42d日龄鸡空肠MUC2、occludin和PIGR m 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CK组的2.08倍、3.11倍和3.67倍。表明杨树花口服液能通过增加血清溶菌酶,上调脾脏中多聚体Ig A和Ig M的连接链JCHAIN蛋白、β-防御素2、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黏蛋白MUC2及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 Ig R)的表达水平,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增强江汉鸡的免疫功能。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较空白对照组,杨树花三个剂量组42日龄鸡血清中的T-AOC和T-SOD显着增加,而血清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表明杨树花口服液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盲肠菌群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后经质控共得到573285有效数据,对其进行OTUs聚类发现,添加杨树花口服液组鸡盲肠菌群测序数据中的OTUs数目、衡量盲肠菌群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衡量菌群丰度的Chao1指数以及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PD_whole_tree)均显着高于CK和ER组(P<0.05);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各组间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着,添加杨树花口服液可使试验鸡盲肠菌群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而恩诺沙星明显改变盲肠菌群结构,使物种多样性降低。添加杨树花各组试验鸡可显着降低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而恩诺沙星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属水平上,杨树花各组产短链脂肪酸菌属(SCFAs)的相对丰度升高,条件性致病菌属的丰度降低,而恩诺沙星组条件致病菌丰度升高;LEf Se分析显示,添加杨树花口服液可显着增加乳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杨树花口服液具有一定的促生长和抗氧化作用,能增强江汉鸡的免疫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增加江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增加有益菌丰度,降低有害菌比例,而长期添加恩诺沙星使肠道菌群失调,物种多样性降低,免疫及肠道屏障功能下降,综合考量以400μg/m L浓度饮水饲喂杨树花口服液效果最好,为比较理想的替抗产品。

李欣谕,周建华[2](2019)在《杨枸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驱蚊止痒湿巾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优化杨枸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制备驱蚊止痒湿巾。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然后,以杨枸花、褐藻酸钠、迷迭香精油、丝瓜络为主要原料,制备驱蚊止痒湿巾。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30,所得湿巾药液呈浅棕黄色,均匀透亮,无杂质。结论杨枸花驱蚊止痒湿巾取材天然,温和不刺激,制作方便,易于携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侯勇[3](2019)在《杨树花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树花为杨属植物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作为我国一种传统中草药,被收录于2015版《中国兽药典》,一直作为治疗家禽痢疾等疾病的首选用药。国内外研究显示,其具有显着的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药理活性,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和酚苷类化合物。为进一步丰富传统中草药杨树花的研究资料,本课题选取毛白杨的雄花序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对所得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抗氧化及抗炎活性评价,发现两种化合物抗炎效果显着,为抗炎症疾病药物的研发提供候选。将毛白杨雄花序30kg以70%乙醇提取,萃取得石油醚部位约350g,乙酸乙酯部位约500g,正丁醇部位约400g。分别对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进行系统分离纯化。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重结晶、制备型HPLC等技术方法,得到48个化合物。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并利用HR-ESI-MS、1H NMR、13C NMR、HSQC、HMBC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4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金圣草黄素(1),芹菜素(2),木犀草素(3),五桠果素(4),山柰酚(5),槲皮素(6),杨梅素(7),鼠李秦素(8),乔松素(9),柚皮素(10),异野樱素(11),圣草酚(12),花旗松素(13),二氢杨梅素(1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17),山柰甲黄素-7-O-β-D-葡萄糖苷(18),5-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19),山柰酚-3-O-β-D-葡萄糖(1→2)-[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苷(20),芹菜素-7-O-β-D-(-6″-p-香豆酰基)-葡萄糖苷(21)、紫丁香苷(22),水杨苷(23),对羟基苯丙烯酸葡萄糖酯(24),水杨苷-2′-苯甲酸酯(25),苯甲醇-β-D-葡萄糖苷(26),特里杨苷(27),柳匍匐苷(28),2-羟基环己基-6’-O-对香豆素-β-D-吡喃葡萄糖苷(29),4′-羟基-1′-O-(β-D-葡萄糖基)-苯基-2-羟基苯甲酸酯(30),熊果酸(31),桦木酮酸(32),胡萝卜苷(33),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α-鼠李糖-(1→2)-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34),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α-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35),1,3-二羟基蒽醌(36),邻苯二酚(37),3,3′,4,4′-四羟基联苯(38),香豆酸(39),原儿茶酸(40),咖啡酸(41),1,3-二咖啡酰基-2-乙酰基甘油(42)。其中,化合物30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4,7,1315,1719,26,3032,38为首次从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7,8,1015,18,19,22,26,2932,37,38,40,4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较大,其中以化合物3,6,9,11作用最为显着,其对各种细胞株IC50值均小于15μg/mL。采用ABTS法和FRAP法综合评价部分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7,14具有显着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化合物3,12,13,16,41,42活性较强,化合物1,2,4,5,17,28,30活性较弱。对部分化合物以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株NO释放量抑制程度筛选抗炎活性化合物,结果显示化合物27,42具有显着的NO释放抑制作用。细胞活力检测结果初步限定化合物27与42的中毒剂量。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二者均对TNF-α,IL-6,IL-1β三种因子释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综上这些结果初步显示了化合物27,42具有明显的炎症调节作用,对其下一步活性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贾纪萍,陈晓兰,金礼琴,丁宁,王莹[4](2019)在《杨树花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该文对杨树花的药理作用、生产应用及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酚苷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杨树花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侯勇,厉博文,张广杰,李敏,缪潇瑶,崔慧敏,夏梓铭,田瑛,刘士军,陈立,李彬,董俊兴[5](2018)在《杨树花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杨树花Poprli Flos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大量研究发现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该文旨在对中药杨树花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丰富其研究资料,为相关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毛白杨干燥雄花序30 kg,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分散于适量水中,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ODS,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并利用ESI-MS,NMR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鉴定结构为槲皮素(1),花旗松素(2),木犀草素(3),圣草酚(4),杨梅素(5),二氢杨梅素(6),(2S)-5,7-二羟基黄烷酮-7-O-β-D-葡萄糖苷(7),原儿茶酸(8),咖啡酸(9),1,3-二咖啡酰基-2-乙酰基甘油(10),柳皮苷-6’-苯甲酸酯(11),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2,57为首次从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8,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中药杨树花的综合运用提供了一定的化学依据。

范得跃[6](2018)在《燕山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营养和功能成分分析及活性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对燕山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含量、组成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丰富板栗种质资源研究内容和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营养和功能成分含量比较:测定了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的总糖、蛋白质、矿质元素、水解氨基酸、总多酚、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雄花序营养和功能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在所测5个品种中‘燕山早丰’必需氨基酸和总皂苷含量高,‘燕龙’、‘燕奎’总糖含量高;‘燕龙’和‘紫珀’总酚含量高;‘紫珀’和‘燕山短枝’非必需氨基酸、总黄酮含量高;板栗雄花序中含有丰富的非必须氨基酸天冬氨酸。2.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组成成分比较:将板栗雄花序水提取物(固体)经有机溶剂分级萃取、聚酰胺柱层析、AB-8大孔树脂色谱、硅胶色谱、凝胶色谱及挥发结晶后利用液质联用技术与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组成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但板栗雄花序中均含有没食子酸、麻黄素、鞣花酸、山奈酚香豆酰基葡萄吡喃糖甙以及Kandelin A1化合物;并首次在板栗雄花序中分离得到槲皮素-3-O-(6-O-芥子酰基)-β-D-甘露吡喃糖苷。3.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生物活性比较:测定了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的抗氧化、抗肿瘤细胞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5个供试品种中,‘燕龙’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效果最好,当浓度为0.1 mg·mL-1清除率可达到86.46%。供试的3个板栗品种中,不同品种雄花序提取物对A2780肿瘤细胞抑制效果最好,IC50最低可达33.2μg.mL-1;‘紫珀’对HCT-116肿瘤细胞抑制效果最好,IC50最低为41.8μg·mL-1;‘燕山短枝’对BEL-7402肿瘤细胞抑制效果好于其它供试品种,IC50最低为64.0μg·mL-1。

侯勇,张广杰,崔慧敏,田瑛,刘士军,陈立,李彬,董俊兴[7](2017)在《毛白杨雄花序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中药杨树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ODS、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并利用ESI-MS、NMR等波谱学技术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ABTS快速法测定部分化合物抗氧化活性,MTT法检测部分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从毛白杨雄花序的7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乔松素(1),五桠果素(2),金圣草黄素(3),柚皮素(4),异野樱素(5),芹菜素(6),山柰酚(7),芹菜素-7-O-(-6″-p-羟基肉桂酰)-β-D-吡喃葡萄糖苷(8),水杨苷-2′-苯甲酸酯(9),邻苯二酚(10),3,3′,4,4′-四羟基联苯(11),香豆酸(12),熊果酸(13),桦木酮酸(14)。ABTS快速法结果显示,化合物2、6和7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61、0.14和0.46。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4和5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26.04、43.45和24.01 mg/L;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IC50值为13.50、23.80和9.13 mg/L;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IC50值为36.11、48.95和32.25 mg/L。结论化合物2、3、11、13和14为首次从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10、11和13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6、7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化合物1、4、5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王建华,张震,周建华[8](2017)在《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制作工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杨枸花、洋甘菊和白芨为主要原料,辅以魔芋葡甘露聚糖、丙二醇、氢化蓖麻油、15%Na2CO3溶液和聚氧乙烯醚研制成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所用原料廉价易得、安全无刺激,不会使皮肤产生依赖性,配比科学、合理,具有协同增效效果,能充分发挥消炎、止痒、保湿、按摩及洁肤护肤的功效,适用于易产生瘙痒感的敏感肤质人群,且充分考虑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工艺可操作性强。

朱珠[9](2016)在《水曲柳成花性别差异研究及开花基因表达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青山种子园20-30年生,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的水曲柳雌雄株为实验材料,通过连续两年的跟踪调查,对其雌雄株在群体、单株、花序及单花水平的花期物候进行系统详细的研究,进一步应用形态学、解剖学方法系统开展水曲柳雌雄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花序、单花形态及解剖学分析,揭示了水曲柳花发育过程的关键时间点及相应形态的时空特征。在水曲柳花发育的不同时期及特定时期低温胁迫下,对其雌雄花的生理生化、激素、开花相关基因表达进行雌雄差异分析。进一步克隆了水曲柳CO(CONSTANS)、AP2(APETALA2)、PI(PISTILLATA)及 FT(FLOWERING LOCUST)基因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水曲柳开花物候研究:(1)水曲柳雄花开放早于雌花,雄花花期为4月底至5月初,雌花花期为5月初至5月中下旬;开花模式均为“集中开花”模式;(2)雄花花期较雌花提前4-6天,其中雄花散粉期与雌花盛花期时间基本一致,基本为5月7日至5月15日,此时为水曲柳授粉关键时期;(3)雄花序宽度始终大于长度,5月8日之前花序生长缓慢,5月9-10日花序快速生长;雌花序在5月9日前生长缓慢,5月9日之后快速生长,其中9-10日及17日花序平均日伸长量达到最大值;同一个雌花序中,同时生长羽状复叶及花序;雄蕊在5月7日前生长缓慢,5月7-8日快速生长;雌单性花在5月9日前单花生长较快,子房生长缓慢,5月10-18日,单花生长较慢,子房快速生长,雌单性花长度与子房长宽呈正相关;雌单性花中观察到有发育异常的雄蕊;(4)雌雄花相对开花强度频率斜度均为右斜,这种开花模式能最大限度在短时间内完成传粉受精,保证物种最大量结实;花粉采集后低温贮藏3-4天后萌发率达到65.60%;在范围内观测雌株自然结实率差异显着,其中最高为60.27%,最低为11.40%;(6)开花数目和花期长度呈正相关,个体始花时间与花期长度呈负相关,花期持续时间与座果率呈负相关,开花数与座果率呈正相关;2、水曲柳花发育形态学研究:(1)水曲柳雄花器官中,花药4室,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为同时型,多数观察到的四分体为正四面体,花粉成熟期为二细胞花粉,花粉粒有3个萌发孔。(2)水曲柳胚珠为倒生,珠被为单层,2室子房共4枚胚珠。大孢子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线形排列,合点端大孢子最终形成功能大孢子,成熟胚囊为廖型;(3)水曲柳雌花上败育的雄蕊发育阻滞的发生有可能由于已发育好的结构又经过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而退化,而水曲柳雄花中并未出现雌花的性器官原基。因此得出水曲柳雌单性花的发育属于type I型,雄单性花的发育属于type II型。3、水曲柳花发育过程中性别差异:(1)雄花比雌花提前开放7-10天,这使得雄花受到更严重的环境损伤,雌花对环境有更高的适应性。(2)高水平的ZR及低水平的GA、IAA对性别分化有促进作用。而ABA含量的不稳定说明其自身有自我平衡的状态,说明在水曲柳花发育过程中存在激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3)Tubulin基因适于用作水曲柳雌雄花的内参基因。水曲柳雄花发育第二阶段,即减数分裂阶段;雌花发育第四阶段,即二核胚囊-八核胚囊阶段,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值。4、水曲柳雌雄花对低温胁迫过程中性别差异:(1)雄花散粉及雌花完成受精之前的发育时期低温胁迫分析结果显示:雄花中更高的MDA、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钙离子相关、冷胁迫相关及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雌花中更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剂更高的FmaCAT基因的表达,均说明雄花比雌花受到了更严重的过氧化作用;(2)冷胁迫过程中,大部分生理及分子响应相关蛋白含量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峰值在雌花中出现在2-4h,在雄花中出现在8-10h,这个趋势暗示了在受精过程中雌花对低温的适应性更强。5、水曲柳花发育关键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水曲柳开花相关基因CO、AP2、PI及FT的cDN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开放阅读框预测,得出这四个基因ORF分别为1032bp,1506bp,645bp及525bp;与达尔文棉CO基因、葡萄AP2基因、芝麻PI基因及苹果FT基因同源性分别达到59%、66%、87%及88%,并且覆盖率均达99%以上;这四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均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质,且无规则卷曲为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成分,为下一步水曲柳开花基因遗传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研究创新点及意义:由于水曲柳是典型的雌雄异株高大木本植物,因此本文从水曲柳雌雄植株开花物候研究入手,发现水曲柳雌雄花发育之间存在花期不遇等差异。接着对水曲柳雌雄株产生的两性花的形态学、生理生化学、基因表达之间的性别差异进行步步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且得到了水曲柳开花关键基因CO、AP2、PI及FT基因全长序列,并对这些基因进行初步分析。以上研究系统阐明了水曲柳花期物候发育规律,总结了雌雄花器官发育特征,探讨了雌雄花在发育过程及响应低温胁迫的性别差异,得到了水曲柳开花关键基因,推进了水曲柳花发育分子生物学进程,为今后水曲柳花发育研究、开花网络调控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践工作中起到理论指导作用,最终为保护水曲柳种质资源、加速该物种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李世传,赵艳平[10](2015)在《杨树花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杨树花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就杨树花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二、毛白杨雄花序的抗氧化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白杨雄花序的抗氧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杨树花口服液对江汉鸡的生长和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杨树花综述
        1.1.1 杨树花的提取与纯化
        1.1.2 杨树花的化学成分
        1.1.3 杨树花的营养成分
        1.1.4 杨树花的药理活性
        1.1.5 杨树花的质量控制
        1.1.6 杨树花的应用
    1.2 肠道菌群综述
        1.2.1 鸡肠道菌群的获得与成熟
        1.2.2 鸡肠道菌群的分布
        1.2.3 鸡肠道菌群的组成
        1.2.4 肠道菌群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1.2.5 肠道菌群与免疫
        1.2.6 肠黏膜屏障
        1.2.7 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3 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
        1.3.1 中药对肠道菌群组成的直接影响
        1.3.2 中药对肠道菌群组成的间接影响
        1.3.3 中药不同成分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1.3.4 肠道菌群对中药中不同成分的代谢转化
        1.3.5 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4 江汉鸡简介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动物
        2.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2.1.4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饲养管理
        2.2.3 生长性能
        2.2.4 免疫器官指数
        2.2.5 血清免疫指标
        2.2.6 脾脏中相关基因的表达
        2.2.7 肠黏膜免疫指标
        2.2.8 血清抗氧化指标
        2.2.9 16Sr DNA全长测序
        2.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指标
        3.1.1 杨树花对试验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免疫指标
        3.2.1 杨树花对试验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2.2 试验鸡血清总NOS活性和NO含量
        3.2.3 试验鸡血清溶菌酶含量
        3.2.4 试验鸡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3.2.5 杨树花对试验鸡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3.2.6 试验鸡肠黏膜相关基因的表达
    3.3 血清抗氧化指标
    3.4 杨树花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4.1 样品DNA的检测及16Sr DNA全长扩增
        3.4.2 测序数据处理
        3.4.3 OTU聚类和分析
        3.4.4 Alpha多样性分析
        3.4.5 多样品比较分析
        3.4.6 盲肠菌群组成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杨树花对江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4.1.2 杨树花对江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4.1.3 杨树花对肠黏膜免疫的影响
        4.1.4 杨树花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5 杨树花对盲肠菌群的影响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杨枸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驱蚊止痒湿巾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和结果
    2.1 总黄酮提取[12]
    2.2 线性关系考察
    2.3 工艺优化
    2.4 驱蚊止痒湿巾制备
        2.4.1 工艺流程
        2.4.2 操作要点
        2.4.3 产品指标
3 讨论与结论

(3)杨树花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简介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活性筛选和评价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杨树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2.1 化合物结构
    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3 材料与方法
        2.3.1 仪器设备
        2.3.2 试剂与材料
        2.3.3 药材来源与鉴定
    2.4 研究内容
        2.4.1 提取与分离
        2.4.1.1 药材提取
        2.4.1.2 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
        2.4.1.3 正丁醇部位分离纯化
        2.4.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数据
        2.4.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数据
        2.4.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数据
3 杨树花生物活性探究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材料与试剂
    3.2 部分化合物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
        3.2.1 实验对象
        3.2.2 细胞培养
        3.2.3 实验方法
        3.2.3.1 MTT法
        3.2.3.2 数据处理
        3.2.3.3 实验结果
        3.2.4 讨论
    3.3 部分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3.3.1 实验对象
        3.3.2 实验方法
        3.3.2.1 ABTS快速法
        3.3.2.2 FRAP法
        3.3.2.3 数据处理
        3.3.3 实验结果
        3.3.4 讨论
    3.4 部分化合物体外抗炎活性评价
        3.4.1 实验对象
        3.4.2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培养
        3.4.3 实验方法
        3.4.3.1 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
        3.4.3.2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3.4.3.3 ELISA法检测TNF-α,IL-6,IL-1β释放量
        3.4.3.4 数据处理
        3.4.4 实验结果
        3.4.4.1 化合物体外抑制NO筛选结果
        3.4.4.2 化合物27,42 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3.4.4.3 化合物27,42 体外抑制TNF-α,IL-6,IL-1β结果
    3.5 讨论
4 全文总结
    4.1 主要研究成果
        4.1.1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4.1.2 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
        4.1.3 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4.1.4 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评价
    4.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4)杨树花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花的药理作用和生产应用
    1.1 药理作用
        1.1.1 抗菌
        1.1.2 抗氧化
        1.1.3 消炎
        1.1.4 提高免疫力
    1.2 生产应用
        1.2.1 促进生长
        1.2.2 治疗疾病
2 杨树花及杨树花口服液的的有效成分
    2.1 黄酮类
    2.2 酚苷类
    2.3 植物甾醇
    2.4氨基酸
    2.5 多糖
    2.6 挥发性成分
    2.7 无机元素及维生素
3 结语

(5)杨树花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Ⅱ(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提取和分离
3 结构鉴定

(6)燕山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营养和功能成分分析及活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板栗雄花序的研究进展
        1.1.1 板栗雄花序概述
        1.1.2 板栗雄花序营养和功能成分研究概况
        1.1.3 板栗雄花序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2 植物花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1.2.1 营养成分
        1.2.2 功能成分
        1.2.3 生物活性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营养和功能成分比较分析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采集与处理
        2.2.2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水提取物制备
        2.2.3 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2.2.4 功能成分含量测定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营养成分比较
        2.3.2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功能成分比较
    2.4 小结与讨论
        2.4.1 本章小结
        2.4.2 讨论
第三章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组成成分比较
    3.1 试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2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3.2.1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水提取物分级萃取
        3.2.2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纯化
    3.3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组分分析与鉴定
        3.3.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化学成分测定
        3.3.2 核磁(~(13)C-NMR和~1H-NMR)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图谱分析
        3.4.2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3.5.1 本章小结
        3.5.2 讨论
第四章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生物活性比较
    4.1 试验仪器与材料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2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抗氧化活性测定
        4.2.2 抗肿瘤细胞效果测定
        4.2.3 抑菌效果测定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生物活性分析比较
        4.3.1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抗氧化能力比较
        4.3.2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抗肿瘤细胞效果比较
        4.3.3 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抑菌效果比较
    4.4 小结与讨论
        4.4.1 本章小结
        4.4.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毛白杨雄花序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毛白杨雄花序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1.3 ABTS快速法评价抗氧化活性
    1.4 MTT法评价抗肿瘤活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鉴定
    2.2 抗氧化能力评价
    2.3 抗肿瘤体外实验结果

(8)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制作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方法
        1.2.1 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的制作流程
        1.2.2 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的制作工艺要点
        1.2.3 产品使用方法
    1.3 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的品质指标
        1.3.1 感官指标
        1.3.2 理化指标
        1.3.3 卫生指标
    1.4 原料单因素的配比试验
    1.5 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配方的优化
    1.6 效果评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材料的选择及作用
        2.1.1 原材料的特性
        2.1.2 各原料作用及功效
    2.2 原料单因素的配比试验
        2.2.1 不同粗细程度的杨枸花粉末对止痒按摩洁肤冻的影响
        2.2.2 魔芋葡甘露聚糖不同添加量对止痒按摩洁肤冻的影响
        2.2.3 杨枸花粉末不同添加量对止痒按摩洁肤冻的影响
        2.2.4 辅料不同添加量对止痒按摩洁肤冻的影响
        2.2.5 15%Na2CO3溶液不同添加量对止痒按摩洁肤冻的影响
    2.3 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配方的优化
    2.4 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的效果评定
3 结论

(9)水曲柳成花性别差异研究及开花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开花物候研究
        1.2.1 物候的概念
        1.2.2 国内外开花物候研究进展
        1.2.3 影响开花物候的因素
    1.3 低温胁迫对开花的生理学研究进展
        1.3.1 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3.2 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1.3.3 低温胁迫对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1.3.4 低温胁迫对植物钙离子
    1.4 植物花发育研究进展
        1.4.1 植物开花研究历史和现状
        1.4.2 成花诱导途径
    1.5 植物内源激素及非生物胁迫对开花的影响
        1.5.1 植物内源激素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1.5.2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1.5.3 开花整合因子
        1.5.4 花器官的发育
    1.6 木本植物成花研究进展及展望
    1.7 水曲柳研究现状
        1.7.1 水曲柳生物学特性
        1.7.2 水曲柳开花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8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水曲柳雌雄花物候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地生境概况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水曲柳雌雄花序开花生长及形态
        2.2.2 水曲柳雌雄单花发育及形态
        2.2.3 水曲柳个体及群体开花物候观测
        2.2.4 水曲柳花粉活力及结实率
        2.2.5 物候指数与生殖成功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水曲柳雌雄花形态发育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的采集和固定
        3.1.2 花序、花的体视显微观察
        3.1.3 显微切片准备及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曲柳雌雄花枝观察
        3.2.2 水曲柳雌雄花序、花形态观察
        3.2.3 水曲柳雄花的发生与发育
        3.2.4 水曲柳雌花的发生与发育
        3.2.5 水曲柳雌花发育时空对应关系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水曲柳花器官发育中生理生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设备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酶活性检测
        4.1.5 渗透调节物质检测
        4.1.6 丙二醛(MDA)测定
        4.1.7 钙离子测定
        4.1.8 植物激素提取及检测
        4.1.9 荧光定量PCR检测
        4.1.10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膜氧化和渗透指数的性别差异
        4.2.2 抗氧化酶活性的性别差异
        4.2.3 钙离子含量性别差异
        4.2.4 水曲柳雌雄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分析
        4.2.5 总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4.2.6 内参基因的筛选
        4.2.7 基因特异性引物PCR验证
        4.2.8 开花相关基因性别差异表达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水曲柳雌雄花对低温胁迫差异响应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气象数据的获得
        5.1.3 低温胁迫实验
        5.1.4 主要设备仪器
        5.1.5 主要试剂
        5.1.6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低温胁迫下膜氧化和渗透指数的性别差异
        5.2.2 低温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的性别差异
        5.2.3 低温胁迫下钙离子含量性别差异
        5.2.4 ROS清除、钙离子信号通路、冷胁迫及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水曲柳开花基因CO、FT、AP2与PI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水曲柳总RNA的提取
        6.2.2 水曲柳CO基因克隆与分析
        6.2.3 水曲柳AP2基因克隆与分析
        6.2.4 水曲柳PI基因克隆与分析
        6.2.5 水曲柳FT基因克隆与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杨树花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花的化学成分
    1.1 营养成分
    1.2 功能性成分
2 杨树花在饲料中的应用
    2.1 提高生长性能
    2.2 增强免疫力
    2.3 其他方面功能
3 结论

四、毛白杨雄花序的抗氧化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杨树花口服液对江汉鸡的生长和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刘鹏. 长江大学, 2021
  • [2]杨枸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驱蚊止痒湿巾制备[J]. 李欣谕,周建华. 中成药, 2019(10)
  • [3]杨树花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侯勇.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4]杨树花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研究进展[J]. 贾纪萍,陈晓兰,金礼琴,丁宁,王莹. 安徽农学通报, 2019(01)
  • [5]杨树花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Ⅱ[J]. 侯勇,厉博文,张广杰,李敏,缪潇瑶,崔慧敏,夏梓铭,田瑛,刘士军,陈立,李彬,董俊兴.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23)
  • [6]燕山板栗不同品种雄花序营养和功能成分分析及活性比较[D]. 范得跃.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8(01)
  • [7]毛白杨雄花序的化学成分研究[J]. 侯勇,张广杰,崔慧敏,田瑛,刘士军,陈立,李彬,董俊兴.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7(12)
  • [8]杨枸花止痒按摩洁肤冻制作工艺试验研究[J]. 王建华,张震,周建华. 农产品加工, 2017(06)
  • [9]水曲柳成花性别差异研究及开花基因表达分析[D]. 朱珠.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10]杨树花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J]. 李世传,赵艳平. 饲料研究, 2015(02)

标签:;  ;  ;  ;  ;  

毛白杨雄花序的抗氧化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