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氢化,手性,羰基,乙烯,金属,偶氮,复合物。
磷配体论文文献综述
马钟义[1](2019)在《磷配体取代的[FeFe]-氢化酶模拟物及其碳纳米管复合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天然[Fe Fe]-氢化酶是自然界中一类具有高效催化质子还原成氢气的金属酶,故对其活性中心结构和催化功能的化学模拟已成为目前生物无机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同时,氢气被认为是下一代清洁和可再生新能源的最佳燃料,而氢燃料的广泛使用对解决当今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论文率先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磷配体取代的新型[Fe Fe]-氢化酶模拟物及其碳纳米管复合物,以及对这些模拟物及其复合物的结构和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的创新性研究成果:1.本论文共合成了22个结构新颖的磷配体取代[Fe Fe]-氢化酶模拟物,它们的结构均经过了FT-IR、~1H-NMR和~(31)P{~1H}-NMR表征,其中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15个化合物的单晶分子结构,以及对其部分化合物的电催化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更为重要的是,本论文通过共价键桥连方式首次将[Fe Fe]-氢化酶模拟物与单壁碳纳米管进行成功复合,其复合物的结构经过了FT-IR、XPS、TEM、Raman表征,并对其电催化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π-π共轭物理吸附方式首次将[Fe Fe]-氢化酶模拟物与含卟啉光敏基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复合组成光催化体系,并对其体系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2.本论文第二章中介绍了利用新型全羰基模拟物Fe_2{(μ-SCH_2)_2N-(C_6H_4CH_2CH_2OH)}(CO)_6(1)与不同的单膦配体PR3通过氧化脱羰的配体取代反应,首次合成了六个单磷取代的[Fe Fe]-氢化酶模拟物Fe_2{(μ-SCH_2)_2N-(C_6H_4CH_2CH_2OH)}(CO)_5(PR_3)[R=C_6H_4Me-m,2;C_6H_5,3;C_6H_4Me-p,4;C_6H_4OMe-p,5;C_6H_4Cl-p,6;C_6H_4F-p,7],并测定了其中五个模拟物1、3-6的单晶结构。此外,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其模拟物1、3-7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发现:在弱酸HOAc作为质子源时,它们均可以有效的电化学催化质子还原成氢气,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能催化机理。3.本论文第叁章中介绍了通过酯化反应将上述含桥头羟基的模拟物(1)与含表面苯甲酸基的单壁碳纳米管(f-SWCNT)以共价键桥连方式结合,成功制备出首例[Fe Fe]-氢化酶模拟物与碳纳米管复合模拟物Fe_2{(μ-SCH_2)_2N-(C_6H_4CH_2CH_2O(O)CC_6H_4-SWCNT)}(CO)_6(1-f-SWCNT),并通过IR、Raman、XPS和TEM对其结构进行了准确表征。此外,通过电化学线性扫描法对其复合物(1-f-SWCNT)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发现:在0.5 M稀硫酸作为质子源的条件下,可以稳定、有效地催化质子还原为氢气,在4小时的控制电位电解过程中消耗的总电荷为9.23 C,转化数(TON)为17.12 F/mmol。4.本论文第四章中介绍了通过溶液物理混合方法将上述含单膦配体的模拟物(6)与含卟啉光敏基的单壁碳纳米管(TPP-f-SWCNT)以π-π共轭表面吸附方式结合,首次构建了由[Fe Fe]-氢化酶模拟物、卟啉光敏基及其碳纳米管组成的叁元仿生光催化体系。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光催化体系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表明:该新型光催化体系在可见光区照射下具有光生电荷的能力。但是,在利用Na BH4存在下光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4-NP)至4-氨基苯酚(4-AP)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来评价该催化体系的光催化性能,其结果显示:卟啉-碳纳米管-[Fe Fe]-氢化酶叁元光催化体系不能使4-硝基苯酚(4-NP)被Na BH4还原成4-氨基苯酚(4-AP),从而表明该叁元光催化体系不适于4-NP的光催化还原。5.本论文第五章中介绍了利用全羰基模拟物Fe_2(μ-pdt)(CO)_6(pdt=(SCH_2)_2CH_2,A)与不同的双膦配体PNP(PNP=(Ph_2P)NR)通过光照羰基的配体取代反应,首次成功合成了六种PNP螯合取代的新型[Fe Fe]-氢化酶模拟物Fe_2(μ-pdt)(CO)_4{(κ~2-Ph_2P)_2NR}[R=(CH_2)_3Me,8;(CH_2)_3NMe_2,9;(CH_2)_3Si(OEt)_3,10;C_6H_5,11;C_6H_4OMe-p,12;C_6H_4CO_2Me-p,13]。其次,通过加热回流脱羰或氧化脱羰的配体取代反应成功合成六种双膦桥连取代的新型[Fe Fe]-氢化酶模拟物Fe_2(μ-pdt)(CO)_4{(μ-Ph_2P)_2NR}[R=(CH_2)_3Me,14;(CH_2)_3NMe_2,15;(CH_2)_3Si(OEt)_3,16;C_6H_5,17;C_6H_4OMe-p,18;C_6H_4CO_2Me-p,19]。同时,在制备模拟物11-13的过程中,叁个新的单磷取代[Fe Fe]-氢化酶模拟物Fe_2(μ-pdt)(CO)_5{κ~1-Ph_2P(R)}[R=NHC_6H_5,20;NHC_6H_4OMe-p,21;NHC_6H_4CO_2Me-p,22]被得到。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十个模拟物8、9、11-13、15、17-19和21的单晶结构。通过对代表模拟物8和14的电化学性质的对比研究表明:与PNP桥连取代模拟物14相比,PNP螯合取代模拟物8具有高效的电催化质子还原为H2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6-04)
李海洋,常春,王凛峰,徐瑶洁,纪丽珊[2](2018)在《有机磷配体合成稳定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强配位能力的有机膦(TBP)作为配体合成钙钛矿量子点不仅光学性能优越,而且稳定性良好,能够至少30 d内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更重要的是,使用TBP作为配位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器件性能远远好于使用有机胺(OAM)作为配体的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其中,TBP-Cs Pb I3量子点作为发光层的PQLED的外量子效率(2.000%)远远大于OAM-Cs Pb I3为发光层的PQLED的外量子效率(0.198%)。(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封智超[3](2018)在《基于氨基酚的多位点磷配体的合成及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Cr系催化剂在乙烯选择性齐聚生产线性α-烯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研究结果表明:配体的结构对于催化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人员研发了多种类型的配体,如:PNP型,PNC=N型、PC=N型、PN-Cn-NP型、PNN型、NNO型及NPN型。新结构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关键。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以二苯基氯化磷为原料,分别与氨基酚、苯二胺、苯二酚类底物作用,合成了叁种类型的多位点配体L1-L10。利用1H NMR、13C NMR、31P NMR、UV、IR、质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确定各配体的结构。(2)将这些配体与铬盐、甲基铝氧烷(MAO)组成催化体系,用于催化乙烯选择性齐聚反应。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Al/Cr摩尔比、乙烯压力等反应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的配体结构及配合物形成方式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反应压力为2.5MPa、Al/Cr摩尔比为700时且配体L4/Cr(III)/MAO催化体系活性可达5.91×106g/(mol Cr·h),对1-辛烯选择性高达72.94%,对1-己烯和1-辛烯总的选择性为82.11%。(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6-11)
周志鹏[4](2017)在《过渡金属与多官能磷配体配位特点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将设计合成的氨基酸和环己二胺衍生的膦酰胺配体与过渡金属络合,形成新的催化体系,并将该催化体系应用于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1)以氨基酸和环己二胺为原料,分别设计合成了单氨基酸衍生的膦酰胺配体10个,双氨基酸衍生的膦配体6个,环己二胺和氨基酸衍生的膦酰胺配体4个。(2)将上述不同骨架的膦酰胺配体用于催化偶氮甲碱叶立德与贫电子烯烃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研究了配体、金属、溶剂和添加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配体1g,1p和1t为最优配体,Ag_2CO_3为最适合的金属,最好的溶剂和添加剂分别为甲苯和Et3N。然后分别在最优条件下,对偶氮甲碱叶立德参与的[3+2]环加成反应进行了底物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具有非常好的底物适应性,最多合成了33个不同取代的吡咯烷产物,并且得到了高达100%的非对映选择性和98%的对映选择性。(3)将单氨基酸衍生的膦酰胺配体应用于异氰酸酯与醛的Aldol反应。通过优化金属和溶剂找到最优反应条件,确定了最适宜的金属和溶剂分别为Ag2O和乙酸乙酯。在筛选的最优反应条件下拓展了底物适应性,合成了12个高取代的Aldol产物。并将该催化剂应用于2-氨基-2-脱氧-D-果糖和2-脱氧-D-核糖的表全合成,选择性高达93:7。此外,发展了一种以哌啶乙酸盐为催化剂,催化邻羟基苯基β-二酮和不同系列醛进行Knoevenagel与O-Micheal串联反应的新方法,以较好的底物适应性及中等以上的产率,合成了16个2,3-二取代苯并二氢吡喃-4-酮和9个2,2-二取代苯并呋喃-3-酮类衍生物,并研究了2,3-二取代-苯并二氢吡喃-4-酮与铕配位材料的荧光性能,合成了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红色荧光材料。(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7-05-31)
陈海涛,段显英,王文新,蒋卫鹏,韩福娇[5](2017)在《手性磷配体在不对称氢化碳碳双键中的发展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是合成光学活性物质的重要手段。手性磷配体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多年来,各种高效、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磷配体和催化剂被设计出来,并成功应用于不对称氢化反应。本文分别从手性单齿磷配体和手性双齿磷配体两个方面简要综述了手性磷配体在C=C双键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发展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马艳娜[6](2017)在《基于联芳基类骨架的轴手性磷配体的不对称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磷配体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寻找简捷高效的方法来合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磷配体就成了很多化学家们追求的目标。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发展更加新型高效的磷配体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基于联芳基类骨架的单磷配体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手性的联芳基类磷配体的合成方法是非常有限的。本论文以手性磷氧为辅助基团,通过非对映选择性的C-H键官能团化和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实现了这类磷配体的不对称合成。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作者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介绍了磷氧导向的C-H键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并对我们组以联芳基类磷氧化合物为底物实现的钯催化的C-H键活化进行了总结。系统的研究了钯催化的磷氧导向的C-H键酰化反应。通过该反应成功地实现了一系列2′位磷取代2位苯甲酰基取代的联芳基类化合物的合成。该反应中我们所用的导向基团为苯基叔丁基磷氧,这是一个潜在的手性基团,为我们接下来合成手性联芳基类磷配体提供了思路。二、我们系统的研究了钯催化的手性磷氧导向的通过动态动力学拆分实现的非对映选择性的C-H键官能团化。该类反应以简单易得且稳定的手性薄荷醇类磷氧作为手性辅基成功地合成了不同取代的轴手性磷配体前体。以手性薄荷醇类磷氧作为手性辅基具有以下优势:(1)容易制备;(2)得到的产物包含两个手性中心:轴手性和磷手性;(3)薄荷醇是一个很好的离去基团,因此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的官能团。叁、接下来我们以手性薄荷醇磷氧作为辅助基团,通过非对映选择性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轴手性的单磷配体前体。该反应避免了复杂的手性配体的应用,操作简便,并且产物中同时含有轴手性和磷手性。四、最后,我们发展了一种简单的合成轴手性氮磷配体(MAP)的方法。我们以NIS或醋酸碘苯加碘单质为氧化剂,在无金属催化的条件下通过动态动力学拆分或去对称化实现了分子内的C-H键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氮磷杂环化合物,经过进一步还原、开环得到轴手性氮磷配体。该方法反应条件简单温和,并且可以实现氮磷配体的大量合成。(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苗惠娟,张秀辉[7](2016)在《含有双齿二磷配体的双核铬羰基取代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一系列小配体取代的铬羰基取代物[MeN(PF_2)_2]_mCr_2(CO)_n(m=1,n=10,9,8;m=2,n=8,7,6;m=3,n=6,5,4),以探究金属成键与两种配体MeN(PF_2)_2和CO之间的不同配位方式的关系。在最饱和的叁个能量最低构型[MeN(PF_2)_2]Cr_2(CO)_(10),[MeN(PF_2)_2]_2Cr_2(CO)_8,[MeN(PF_2)_2]_3Cr_2(CO)_6中,金属不成键,CO全部为端配位。在次饱和的叁个能量最低构型中,[MeN(PF_2)_2]Cr_2(CO)_9,含有一个4 e~-桥联CO,金属不成键(Fig.1);[MeN(PF_2)_2]_2Cr_2(CO)_7和[MeN(PF_2)_2]_3Cr_2(CO)_5,分别含有两个和一个2e~-半桥联CO,含金属单键。在最不饱和的叁个能量最低的构型中,[MeN(PF_2)_2]Cr_2(CO)_8和[MeN(PF_2)_2]_2Cr_2(CO)_6都含有两个2 e~-半桥联CO,含金属双键;而在[MeN(PF_2)_2]_3Cr_2(CO)_4中含金属单键(Fig.1)。此结构中一个MeN(PF_2)_2断裂为MeNPF_2和PF_2,为体系提供6个e~-,而完整的配体共为体系提供4个e~-.其中,110-1S构型比较稳定,脱去一个CO需要36.7kcal mol~(-1)的较大解离能。19-1S发生歧化反应生成110-1S和18-1S不是容易进行的过程,需要放出10.9 kcal mol~(-1)能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八分会: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期刊2016-07-01)
马东,荆兴斌,赵培华[8](2016)在《含质子性氮-磷配体的新型铁硫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铁硫配合物由于在结构上非常类似于一类具有高效催化产氢功能的天然[铁铁]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1]),故它的合成化学已成为当前[铁铁]氢化酶模拟研究的一大热点~([2])。为此,我们将质子性氮-磷配体罕见地引入到铁硫配合物中,以期得到具有优良催化产氢性能的[铁铁]氢化酶模型物。与此同时,质子性氮-磷配体的选择具有以下几点考虑:i)该配体中的磷原子很易通过羰基取代反应引入到铁硫结构中~([3]);ii)该配体(PN)类似于[铁铁]氢化酶结构中的氰根(CN~-)~([1]);iii)该配体中氮原子上的氢质子在空间结构上易发生氢迁移过程而结合到铁原子上,产生[铁铁]氢化酶催化产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terminal负氢结构——(t-H)Fe~([4,5])。本论文通过如Scheme 1所示的合成路线,首次合成出含质子性氮-膦配体的新型铁硫配合物1和2,二者均通过元素分析、FT-IR、~1H NMR、~(13)C NMR、~(31)P NMR(Fig.1)表征,并用X-ray单晶衍射技术确证了1的分子结构(Fig.2)。(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七分会:无机化学前沿》期刊2016-07-01)
徐雁男[9](2016)在《多位点磷配体的合成及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型乙烯齐聚及聚合研究领域中,新型高性能催化剂研究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配体结构中的空间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对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新结构配体的设计及合成就成为研制新型催化剂的核心工作。本课题以对苯二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N-乙基乙二胺、N-异丙基乙二胺、N-苄基乙二胺、N,N’-二苄基乙二胺为原料,与二苯基氯化磷合成了七种不同的多位点双磷胺配体。利用1H NMR对以合成的配体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合成配体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探索,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原料配比等因素对配体收率的影响。利用多位点双磷胺配体与金属Cr(III)原位生成配合物并应用于乙烯齐聚反应中,选用其中效果较好的配体L1,考察了反应温度、聚合压力、Al/Cr、PNP/Cr、预混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催化剂乙烯齐聚效果的影响。通过优化条件获得良好的催化活性及对目标产物的选择性。通过研究发现,在催化乙烯四聚反应中催化剂活性最高可达7.27×106g/(mol Cr·h),对1-辛烯选择性最高为68.25%。(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6-05-14)
李兰[10](2016)在《基于含磷配体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作为一种具体高孔隙率和巨大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是由有机配体(作为连接器),和金属离子或者金属簇(作为节点),通过配位键而自组装形成的。其结构的多样性和可控性体现在调控不同的金属或者有机配体可得到不同的结构,使得MOFs广泛应用于存储与分离气体、荧光、催化,质子传导等方面。而选择合适的配体对于设计目标MOFs的结构和性能至关重要,基于羧酸类配体的MOFs很多,它们比较显着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尺寸均一的孔洞,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们在空气中和水中缺乏稳定性,另外一类的MOFs,比如基于含氦类型的MOFs,其结构更加的刚性。目前,很多研究者关注基于磷酸的MOFs,因为与羧酸根相比,磷酸根与金属之间的能形成的键更强,能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虽然这类材料的结晶性能比较差,但是其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且在酸性介质中不溶解,与基于羧酸类配体所形成的MOFs在水中较容易溶解,是个显着的优点。本论文选择了两种含磷的羧酸类配体,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MOFs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气体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1、合成了V-型的含磷二羧酸配体4,4'-(hydroxyphosphoryl)dibenzoic acid (H3hpda),并通过溶剂热的方法,自组装合成了叁个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分别是,[Cu3(hpda)2·DMF·2H2O]·3DMF·H2O(1), [Mg3(μ2-OH2)2(OH)2(hpda)2]·3DMF·2H2O (2), [Co(hpda)]·[NH2(CH3)2]·2DMF·3H2O(3), [Mn3(hpda)2·DMF·H2O]·DMF·H2O (4)其都是叁维的框架结构,并且都具有微孔型一维的通道,其中,1表现出对轻质碳氢化合物C1-C2(甲烷,乙烷,乙烯,乙炔)和二氧化碳的较高气体吸附性能,并且能够表现出良好的C2(乙烷,乙烯,乙炔)以及二氧化碳对Cl(甲烷)吸附选择性。2、合成了另一个V-型的含磷四羧酸配体5,5'-(hydroxyphosphoryl)diisophthalic acid (H5hpdia),通过溶剂热的方法,自组装合成了两个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n4·2(hpdia)]·2[NH2(CH3)2]·3DMF·4H2O (5), [Cu2(Hhpdia)·2H2O]·3DMF·9H2O(6)。其都是叁维的框架结构,其中,5具有微孔型一维通道,对轻质碳氢化合物C1-C3(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乙炔)和二氧化碳的较高气体吸附性能,并且能够表现出良好的C2-C3(乙烷,乙烯,乙炔,丙烷)以及二氧化碳对Cl(甲烷)吸附选择性。而6是具有笼子的多孔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4-03)
磷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强配位能力的有机膦(TBP)作为配体合成钙钛矿量子点不仅光学性能优越,而且稳定性良好,能够至少30 d内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更重要的是,使用TBP作为配位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器件性能远远好于使用有机胺(OAM)作为配体的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其中,TBP-Cs Pb I3量子点作为发光层的PQLED的外量子效率(2.000%)远远大于OAM-Cs Pb I3为发光层的PQLED的外量子效率(0.19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配体论文参考文献
[1].马钟义.磷配体取代的[FeFe]-氢化酶模拟物及其碳纳米管复合物研究[D].中北大学.2019
[2].李海洋,常春,王凛峰,徐瑶洁,纪丽珊.有机磷配体合成稳定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封智超.基于氨基酚的多位点磷配体的合成及应用探索[D].东北石油大学.2018
[4].周志鹏.过渡金属与多官能磷配体配位特点及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7
[5].陈海涛,段显英,王文新,蒋卫鹏,韩福娇.手性磷配体在不对称氢化碳碳双键中的发展和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
[6].马艳娜.基于联芳基类骨架的轴手性磷配体的不对称合成[D].兰州大学.2017
[7].苗惠娟,张秀辉.含有双齿二磷配体的双核铬羰基取代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八分会: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2016
[8].马东,荆兴斌,赵培华.含质子性氮-磷配体的新型铁硫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七分会:无机化学前沿.2016
[9].徐雁男.多位点磷配体的合成及应用探索[D].东北石油大学.2016
[10].李兰.基于含磷配体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