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英/河北省深泽县深泽镇中学
〔摘要〕本文对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了初步的探讨,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方式、小组合作成员编排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遵守的规则等。并初步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依据、模式和在平时应注意的为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方法自主探索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时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出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不当的分组会导致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许多研究合作学习的专家都建议异质分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性别等将学生分组,这样有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总之,合作学习的分组技术不同于以往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这些都是同质分组。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在教学中尝试采取了不同的分组方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兴趣型小组:即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在平时要多观察学生的个性,把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种分组方法特别适合建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时使用,因为小组成员志趣相同,更容易凝聚成一个充满合作精神的团体。
地缘型小组:即按照学生家庭住址远近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方法非常适合需要学生课外进行探究的学习活动,有不少合作探究的问题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完成的,这样,就需要教师把家庭住址相近的学生组成同一学习小组,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强弱互助型小组:即把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基础较弱、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种小组实行“一对一”互帮互学办法,促进后进学生更快地进步。这种学习小组适合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要制定合适的激励措施,真正达到全组同学共同努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强强联合型小组:即由班内优秀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这种小组适合那些探究程度比较深、创造能力要求高、挑战性比较强的学习活动,因为都是基础比较扎实、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更容易充分交流,深入探讨,更易激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弱弱共济型小组:即由班内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这种小组适合难度较低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通常后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往往没有发表自己言论、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弱弱共济型学习小组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
二、注意小组成员编排的科学性
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组成既要考虑到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型的合作基础。其分组方式采用异质分组,在学习成就与学习者能力方面,我们曾对不同能力的学习者,进行高、中、低不同能力组合的研究:①高、中、低能力混合组合;②中能力组合;③高能力组合;④低能力组合。结果显示混合能力组合及中能力组合较高能力组合及低能力组合有更多的帮助行为。我们又进一步对三种不同能力进行混合:①高、中组合;②高、低组合;③低、中组合;④高、中、低组合,结果显示只对高能力及低能力两种学习者有帮助,对于中等能力者较没有帮助。同时我们还在积极地对分组的形式加以尝试与优化,而不局限于固定不变的分组模式,比如有时为了营造竞争的氛围,尝试按男女生进行分组,有时为了合作的密切按兴趣进行分组,也有时为了合作的便捷按座位实施组际合作形成大组等多种做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甚至是专提反对意见的“反对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其次,学生常常以“我”而不是“我们”进行表达,这实际上与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有关,人际交往技能同认知技能、动作技能一样,应该在小学的教学中得到系统的训练,让学生在合作中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合作学习即日学习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目标。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在很短的时间内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实践和动手操作的习惯。在实践中,充分体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每人都有机会做主持人,承担本组内的交流,讨论发言、汇报等。小组活动时,教师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鼓励发散思维,教师深入参与小组活动,充当咨询人和参与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