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巧源[1]2003年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狼疮性肾炎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血清浓度及肾组织表达及其与系统性红癍狼疮(SLE)活动与肾脏病理表现等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及超敏免疫组化二步法,对32例LN患者血清及4 0例LN患者肾组织VEGF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LN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人升高(P<0.05),但各型LN组间血清VEGF浓度无明显区别;LN肾小球VEGF表达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并且以Ⅳ型LN肾小球VEGF表达最高,Ⅱ型最低。血清VEGF的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狼疮肾组织活动指数(RAI)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1及0.493, P<0.05);肾小球VEGF表达与SLEDAI、RAI、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血肌酐(Sc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2、0.668、0.667、0.569,P<0.05);血清VEGF水平及其在肾小球的表达均与尿蛋白无相关性(r分别为0.185及0.227,P>0.05);血清VEGF水平与肾小球VEGF表达强度无相关性。 结论:1.LN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WP=4>血清VEGF水平与肾脏病理类型(Ⅱ、Ⅳ、Ⅴ型)无相关。2.LN患者肾小球VEGF表达增强,在肾小球表达部位主要在足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管、集合管及肾间质也有一定表达。3. LN患者肾小球VEGF的表达与肾脏病理类型(Ⅱ、Ⅳ、Ⅴ型)有关。4.血清VEGF及肾小球VEGF表达水平可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及LN肾组织活动程度,肾小球VEGF的表达还可反映LN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及肾功能状态。5.LN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其在肾组织的表达对尿蛋白的生成无影响。
廖蕴华, 伍巧源, 孙安远, 冯震博, 缪勇建[2]2003年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血清浓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活动与肾脏病理等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3 2例LN患者血清水平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LN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人升高 ,(P <0 .0 5 ) ,但各型LN组间血清VEGF浓度比较无明显区别 ;血清VEGF的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呈正相关 (P <0 .0 5 ) ;血清VEGF水平与尿蛋白无相关性 (r =0 .185 ,P >0 .0 5 )。结论 LN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升高 ,血清VEGF水平与肾脏病理类型 (Ⅱ、Ⅳ、Ⅴ型 )无相关性 ;血清VEGF水平可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 ;LN患者血清VEGF水平对尿蛋白的量无影响
邢倩[3]2011年在《Th17/Treg免疫偏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的比例,外周血CD4+ T细胞中CD25和FoxP3的表达,Th17、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基因表达水平,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和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揭示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的免疫机制作用。方法选取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28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Th17细胞和CD4+CD25+、CD4+CD25high、CD4+CD25+FoxP3+T细胞的百分率,检测FoxP3在CD4+CD25high、CD4+CD25-中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中RORγtmRNA、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IL-4、血清和尿中TGF-β1水平,并对其与SLEDAI、SDI.24小时尿蛋白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狼疮性肾炎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与狼疮无肾炎组、健康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P<0.01);CD4+T细胞中的CD4+CD25+、CD4+CD25high和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显着降低(P<0.05, P<0.01); FoxP3在CD4+CD25highT细胞中的表达率及平均免疫荧光强度(MFI)较狼疮无肾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显着降低(P<0.05,P<0.01);FoxP3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率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增高(P<0.01)。2.狼疮性肾炎组患者外周血中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狼疮无肾炎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狼疮性肾炎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3.狼疮性肾炎组患者血清IL-17、IFN-γ、IL-4水平均显着高于狼疮无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血清TGF-β1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01),而尿TGF-β1水平显着高于狼疮无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尿TGF-β1表达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量成正相关(P<0.01)。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显着升高,Treg细胞比例显着降低,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水平升高而FoxP3 mRNA表达水平降低,外周血中转录因子失衡导致Th17/Treg免疫偏移,体内的免疫抑制效应减弱而免疫炎性效应增强,继而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免疫耐受缺失,促炎细胞因子升高促进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
刘志纯[4]2011年在《TWEAK-P38 MAPK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临床病症之一,其中50%SLE患者有临床肾炎表现,而肾脏病理活检有肾脏病变者几乎达100%。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狼疮肾炎发病的核心机制,淋巴细胞活化异常,尤其是T淋巴细胞活化异常是免疫功能紊乱的枢纽。免疫系统的紊乱最终导致B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从而导致多种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已有研究证明,某些细胞因子,如MCP-1与IL-10,可刺激淋巴细胞的活化,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免疫紊乱,促使炎症细胞肾组织浸润等,参与SLE患者肾损害的发生,SLE患者血清MCP-1与IL-10表达异常提示SLE病情活跃。研究证实,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二者的调控,如NF-kB信号通路。P38 MAPK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是NF-kB信号通路的上游炎性调控因子。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狼疮肾炎小鼠肾组织p38 MAPK表达明显增加,p38 MAPK是狼疮肾炎发病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在多种动物模型及细胞的研究中均发现,如人类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糖尿病大鼠及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等,P38 MAPK参与调控IL-10及MCP-1的表达。最近在研究肌炎的发病机制时发现,p38 MAPK信号通路可被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的微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 TWEAK)激活。TWEAK是1997年发现的TNF配体超家族的新成员。TWEAK表达于人体多种组织和细胞,正常情况下弱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其中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树状突细胞,NK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可产生其可溶性的细胞因子形式,特别是在急慢性炎症和损伤的情况下,TWEAK表达明显增加。在既往的研究中,TWEAK与它的同源受体Fn14在免疫系统介导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参与血管形成,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因子的产生等,并介导免疫所致多种器官损伤,如狼疮性肾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免疫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和肌炎等已被学者研究证实。国外有报道,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TWEAK的表达均较正常健康人增高,且尿液TWEAK浓度与狼疮肾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IFN-r刺激下,外周血单核细胞TWEAK表达亦明显增高。而在狼疮肾炎动物模型中,阻断TWEAK表达可明显减少狼疮肾炎小鼠蛋白尿排泄和肾组织炎症介质的产生,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和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这些研究均提示TWEAK在SLE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基础及理论支持,本研究拟通过体内、外研究,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方法,探讨下列几个问题:1.SLE患者外周血PBMC TWEAK表达情况以及TWEAK表达与SLE疾病活动性和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2.分析体外培养LN患者PBMC的TWEAK的表达及TWEAK-P38 MAPK-MCP-1、IL-10信号通路在LN发病中的作用。3.检测MRL/lpr小鼠模型肾脏组织TWEAK的表达状况,采用TWEAK-siRNA基因沉默技术,探讨TWEAK siRNA对狼疮肾炎小鼠模型肾损害的靶向治疗作用。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WEAK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含SLE患者48例,其中LN患者25例,另选年龄、性别相当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20例及健康志愿者15例作对照。SLE和RA的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LN患者经肾活检证实全部有肾脏损害表现,持续性蛋白尿超过0.5g/24h或有细胞管型。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分别在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检测SLE患者PBMC的TWEAK表达,同时对该48例SLE患者疾病活动度进行SLEDAI评分。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0及MCP-1的含量。分析TWEAK表达与血清IL-10、MCP-1和SLE疾病病情活动程度临床指标(血清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TWEAK在SLE患者PBMC中mRNA表达明显高于RA患者及正常健康志愿者,(P<0.01), Western印迹显示TWEAK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水平相似,SLE患者PBMC中TWEA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RA患者及正常健康志愿者。与SLE无肾损害患者相比,LN患者PBMC中TWEAK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非肾炎组患者(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WEAK在SLE患者PBMC胞浆内高表达。SLE患者血清IL-10及MCP-1浓度明显高于RA患者及正常健康志愿者,TWEAK表达与SLEDAI、尿蛋白、血清抗双链DNA抗体、IL-10及MCP-1成正相关,与血清补体C3、C4含量成负相关,与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1.SLE患者PBMC中TWEAK表达升高,其中LN患者升高更明显。2.PBMC中TWEA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SLE活动指标呈正相关,提示TWEAK可作为SLE疾病活动程度指标之一,且可能在SLE肾脏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WEAK表达意义及其对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2例SLE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将SLE患者分为肾炎组(LN:26例)和非肾炎组(NRSLE:16例)。另选正常健康患者20例做为正常对照。SLE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分类标准,LN患者经肾活检证实全部有肾脏损害表现,持续性蛋白尿超过0.5g/24h或有细胞管型。梯度离心法制备新鲜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分成5组。A组:单纯培养组(不加任何刺激物,单纯1640培养基),B组:A+TWEAK-中和性抗体组;C组:A+SB203580组(特异性P38MAPK阻断剂);D组:PHA/PMA刺激组;E组:D+TWEAK-中和性抗体组;F组:D+SB203580组(特异性P38MAPK阻断剂),每孔加入细胞1×106,加入24孔细胞培养板培养,细胞培养48小时后收集细胞,采取RT-PCR, 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分别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检测TWEAK及P38MAPK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10, MCP-1和抗双链DNA水平。结果:SLE患者体外培养PBMC的TWEAK和P38 MAPK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LN组TWEAK表达明显高于NRSLE。Western印迹显示PHA/PMA刺激可上调PBMC中TWEAK和P38 MAPK蛋白表达。TWEAK-中和性抗体明显下调TWEAK和P38 MAPK的表达,使细胞培养上清液抗双链DNA抗体和IL-10水平下调。p38 MAPK的抑制剂SB203580可下调PBMC的p38 MAPK表达,使细胞培养上清液抗双链DNA抗体、IL-10和MCP-1水平下调,但对TWEAK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TWEAK可能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LN患者PBMC中IL-10和MCP-1的表达上调参与狼疮肾炎的发病。叁. TWEAK-siRNA对MRL/1pr狼疮小鼠肾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12周龄雌性MRL/1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未干预组,n=9);B组(脂质体组) (n=9);C组:(阴性对照siRNA组,n=9);D组(TWEAK -siRNA干扰组,n=9)。另有9只C57BL/6J小鼠被列入为正常对照组(E组)。将siRNA预混于含DOTAP的溶剂中,采取1mg/kgsiRNA尾静脉流体注射法于C、D两组小鼠,每周1次。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WEAK和p38 mRNA及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和抗核抗体(ANA), IgG,IgM水平,留尿测24小时尿蛋白,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及HE、PAS、Masson染色病理切片检测小鼠肾脏损害情况。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IL-10和MCP-1的含量。结果:C57BL/6J小鼠肾组织可见肾小管少量TWEAK及P38 MAPK蛋白表达,与C57BL/6J小鼠相比,MRL/1pr各组小鼠24小时尿蛋白、血清抗dsDNA抗体,IgG和IgM水平明显升高,肾组织肾小管、肾小球系膜区及血管内皮可见较多TWEAK及P38 MAPK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siRNA组,脂质体注射组,及未干预组比较,TWEAK-siRNA干预组小鼠肾组织TWEAK、P38 MAP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IgG和IgM水平均降低,IL-10 mRNA及MCP-1 mRNA水平下调,肾脏病理损害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同时,尿蛋白也较前减少。结论:MRL/1pr狼疮肾炎小鼠模型中TWEAK表达明显增高,TWEAK siRNA可有效阻断TWEAK-P38 MAPK-IL-10、MCP-1信号通路,TWEAK有望作为未来靶基因的治疗目标。从以上叁部分实验我们总结如下:1.SLE患者TWEAK水平可作为SLE疾病活动程度指标之一。2. PBMC中TWEAK-P38 MAPK-MCP-1、IL-10信号通路在LN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TWEAK siRNA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下调MCP-1、IL-10表达,提示TWEAK-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MRL-1pr小鼠模型肾损害的发生。
杨竹[5]2011年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及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及球旁器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LN (Ⅰ、Ⅱ、Ⅲ、Ⅳ、Ⅴ型)肾活检组织中PDGF-BB及PDGFRβp的表达,研究其表达量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3、白蛋白、SLEDA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DGF-BB及PDGFR-β在肾小球及球旁器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狼疮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中的PDGF-BB及PDGFR-β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N及对照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PDGF-BB及PDGFR-β在LN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2.LN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球及球旁器PDGF-BB及PDGFR-β表达量不同,以Ⅳ型LN为最高,其次为Ⅱ、Ⅲ、Ⅴ及Ⅰ型;3.增殖型PDGF-BB及PDGFR-β表达量高于非增殖型狼疮性肾炎患者;4.LN肾小球,球旁器中PDGF-BB及PDGFR-β的表达与内生肌酐清除率、白蛋白具有低度相关性;与狼疮活动指标补体C3, SLEDAI评分具有低度相关性;5.LN中Ⅳ型PDGF-BB及PDGFR-p的表达较其它四型明显升高,而内生肌酐清除率、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其它型;结论:本研究发现LN肾组织PDGF-BB及PDGFR-p表达增多,在肾小球,球旁器中的表达均增高,且表达量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及与狼疮活动程度成正相关,PDGF-BB及PDGFR-p在活动性Ⅳ型狼疮肾组织中的表达最多。据此可推测,PDGF-BB及PDGFR-β在LN的细胞增生和炎性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造成不同LN病理类型的中间因素之一;PDGF-BB及PDGFR-β在狼疮肾炎的发生发展及肾损伤进入纤维化阶段及终末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李洪钧[6]2007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IL-18和MCP-1水平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活动期和稳定期、合并狼疮肾炎和不合并狼疮肾炎的SLE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和MCP-1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LE疾病活动与患者血浆IL-18和MCP-1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IL-18和MCP-1在SLE发病中尤其发生肾损伤时的可能作用。分析SLE患者血浆IL-18和MCP-1与补体C3、抗ds-DNA抗体、24小时尿蛋白、SLEDAI评分等的关系,试图寻找到相对特异和敏感的生物学标记物辅助临床对SLE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为进一步揭示SLE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搜集整理SLE患者的病例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SLE组及对照组血浆IL-18和MCP-1的水平,比较活动期和稳定期、合并狼疮肾炎和不合并狼疮肾炎的SLE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间两者水平的差异。分别分析血浆IL-18和MCP-1与C3、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血肌酐(Scr)及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SLE活动组血浆IL-18水平高于SLE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SLE稳定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和无肾损伤组之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另外,血浆IL-18水平与Scr、SLEDAI评分、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密切相关。2.SLE活动组血浆MCP-1水平较SLE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SLE稳定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但LN组和无肾损伤组之间血浆MCP-1水平差异无显着性。另外,也发现血浆MCP-1与SLEDAI评分、24h尿蛋白、及抗ds-DNA、血肌酐有相关关系。3.血浆IL-18水平与血浆MCP-1水平有相关性。结论:1.SLE患者血浆IL-18水平升高,并与SLE疾病活动情况有关,与临床评分所反映的病情一致,能预测SLE发生肾脏损害。检测血浆IL-18水平可以作为SLE累及肾脏的一个指标。2.SLE患者血浆MCP-1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情况密切相关,但血浆MCP-1的测定不如IL-18能很好的反映SLE患者肾损伤的情况。3.SLE患者血浆IL-18和MCP-1水平可以判断SLE疾病活动性,可能作为SLE生物治疗的新药物靶点。IL-18水平升高,结合SLE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尿、蛋白尿等指标可以作为监测狼疮肾炎活动的无创的重要指标。4.IL-18和MCP-1的正相关提示细胞因子网络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促进SLE的发生和发展。
兰兰[7]2012年在《血、尿标志物RAGE、MCP-1、Fractalkine与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血清RAGE对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与治疗预后的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检测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穿刺前留取的血、尿标本,探讨血清RAGE在病理分型中的价值。并通过对患者治疗后的动态随访,试图评估血清RAGE在预测狼疮性肾炎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中心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有病理穿刺结果,并在穿刺前保留有完整的血清及尿液标本)共197例患者,其中增殖型狼疮性肾炎(包括Ⅳ及Ⅲ型)82例,非增殖型(包括Ⅴ型)53例,混合型(包括Ⅳ+Ⅴ型,Ⅴ+Ⅲ型)43例,其他(包括Ⅰ型、Ⅱ型,未分型)19例(共178例)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RAGE浓度,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及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与治疗敏感组之间的血清RAGE差异。并对血清RAGE与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增殖型,非增殖型,混合型狼疮患者的血清RAGE存在显着性差异(2020.738pg/ml vs1257.938pg/ml vs1638.081pg/ml, p=0.0053)。构建鉴别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708,(95%CI:0.593-0.790,P=0.001)。当RAGE=1231.52p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72.0%和62.3.%,此时精确度最高。40例难治性狼疮患者的血清RAGE较非难治性组血清(治疗敏感组)RAGE水平低(1141.64±828.53pg/ml vs1700.42±1345.38pg/ml, p=0.0055)。构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643,(95%CI:0.539-0.680,P=0.0012)。结合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适组合,当血清RAGE=1852.1p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9.7%和41%血清RAGE水平与SLE-DAI指数无明显相关性(1=0.05,P=0.51).结论:血清RAGE可能作为无创性的诊断手段,辅助判断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倾向。并帮助临床预测该症的治疗预后,辅助指导用药。第二部分:血,尿MCP-1对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及治疗预后的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检测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穿刺前留取的血、尿标本,探讨血、尿MCP-1在病理分型中的价值。并通过对患者治疗后的动态随访,试图评估血、尿MCP-1在预测狼疮性肾炎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中心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有病理穿刺结果,并在穿刺前保留有完整的血清及尿液标本)共197例患者。其中增殖型狼疮性肾炎(包括Ⅳ及Ⅲ型)82例,非增殖型(包括Ⅴ型)53例,混合型(包括Ⅳ+Ⅴ型,Ⅴ+Ⅲ型)43例,其他(包括Ⅰ型、Ⅱ型,未分型)19例(共178例)用ELISA方法测定血、尿MCP-1的浓度,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及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与治疗敏感组之间的血、尿MCP-1的差异。并对血、尿MCP-1与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尿液标本均采用尿肌酐进行校正。结果:增殖型,非增殖型,混合型狼疮患者的血、尿MCP-1均存在显着性差异(354.49±598.60pg/ml vs200.40±171.83pg/ml vs273.31±429.31pg/ml, p=0.02),(1240.65±876.38pg/mmol creatinine vs544.47±430.63pg/mmol creatinine vs594.8±610.55pg/mmol creatinine, p=0.008)。构建血清MCP-1鉴别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627,(95%CI:0.539-0.710,P<0.0001)。当血清MCP-1=154.97p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62.0%和66.%,此时精确度最高。构建尿液MCP-1鉴别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746,(95%CI:0.658-0.822,P<0.0001)。当尿液MCP-1=640.23pg/mmol creatinine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72.4%和71.4.%,此时精确度最高。40例难治性狼疮患者的血清、尿液MCP-1均较非难治性组血清(治疗敏感组)RAGE水平低(180.81±105.94pg/ml vs352.75±535.71pg/ml, p=0.036)(483.95.33±433.21pg/mmol creatinine vs943.47±791.69pg/mmol creatinine, P=0.0002)±分别构建ROC曲线,血清MCP-1的曲线下面积为0.611,(95%CI:0.539-0.680,P=0.0012)。结合特异性和敏感性组合,当血清MCP-1=329.54p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7.4%和32.5.%,此时精确度最高。尿液MCP-1的曲线下面积为0.693,(95%CI:0.622-0.758,P=0.0002)。结合特异性和敏感性组合,当尿液MCP-1=974.46pg/mmol creatinine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9.7%和41.%,此时精确度最高。尿液MCP-1水平与SLE-DAⅠ指数呈相关性(r=0.43,P<0.0001,血清MCP-1与SLE-DAI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4,P=0.57)结论:血、尿MCP-1可能作为无创性的辅助诊断手段,判断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并帮助临床预测该症的治疗预后,辅助指导用药。尿MCP-1与狼疮活动水平呈正相关。第叁部分:血,尿Fractalkine在对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及治疗预后的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检测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穿刺前留取的血、尿标本,探讨血、尿Fractalkine在病理分型中的价值。并通过对患者治疗后的动态随访,试图评估血、尿Fractalkine在预测狼疮性肾炎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中心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有病理穿刺结果,并在穿刺前保留有完整的血清及尿液标本)共197例患者。其中增殖型狼疮性肾炎(包括Ⅳ及Ⅲ型)82例,非增殖型(包括V型)53例,混合型(包括Ⅳ+Ⅴ型,Ⅴ+Ⅲ型)43例,其他(包括Ⅰ型、Ⅱ型,未分型)19例(共178例),用ELISA方法测定血、尿Fkn的浓度,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及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与治疗敏感组之间的血、尿Fkn的差异。并对血、尿Fkn与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尿液标本均采用尿肌酐进行校正结果:增殖型,非增殖型,混合型狼疮患者的尿Fkn均存在显着性差异(4.44±3.05ng/mmol creatinine vs2.37±1.88ng/mmol creatinine vs3.42±2.45ng/mmol creatinine, p<0.0001),构建尿液Fkn鉴别增殖型狼疮性肾炎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740,(95%CI:0.657-0.812,P<0.0001)。结合特异性和敏感性组合,当尿液Fkn=3.007ng/mmol creatinine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66.7%和75%,此时精确度最高。血清Fkn在不同病理表型见无明显差异,(2.53±1.24ng/ml vs2.07±1.19ng/ml vs2.28±1.05ng/ml, P=0.87,40例难治性狼疮患者的血清、尿液Fln均与非难治性(治疗敏感组)组血清Fkn水平无明显区别(2.70±2.25ng/ml vs2.38±1.39ng/ml, P=0.77)(3.88±2.33ng/mmol creatinine vs3.42±2.80ng/mmol creatinine, p=0.11)。血清、尿液Fkn水平与SLE-DAI指数呈相关性(r=0.43,P<0.0001),(r=0.29,P<0.0001)结论:尿Fractalkine可能作为无创性的辅助手段,判断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血、尿Fkn在帮助临床预测该症的治疗预后方面尚未有明确意义。血、尿Fkn水平与狼疮活动水平呈正相关。
周玲, 柴华旗, 沈蕾, 王林风, 王鸣军[8]2011年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VEGF、PIGF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LN患者(LN组)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VEGF、PIGF的水平,同时常规检测ESR、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和补体C3等,并分析血清VEGF、PIGF水平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LN组患者血清VEGF、PI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LN组血清VEGF、PIGF水平与ESR、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rVEGF分别为0.518、0.340、0.029;rPIGF分别为0.381、0.177、0.034,P均<0.05);血清PIGF水平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347,P<0.05),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543,P<0.05);血清VEGF和PIGF水平亦呈正相关(r=0.305,P<0.05)。结论 VEGF、PIGF参与了LN的起病和发展,VEGF、PIGF可作为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和活动度的指标。
李小伟[9]2008年在《免疫性肾病患者血/尿MIF和MMP-9的表达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免疫炎症损伤广泛参与到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作为一种前炎症因子,在肾脏过多表达可以引起巨噬细胞在炎症局部的聚集、增生,激活并分泌一系列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的重要成员之一,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及系膜细胞的增生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在肾脏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来有研究表明MIF、MMP-9与多种免疫性肾病(狼疮肾炎、IgA肾病等)的临床与病理改变关系密切,因此,炎症免疫相关因子也日益成为各种免疫性肾脏疾病的研究热点。为了探讨MIF、MMP-9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及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IgAN、LN患者血、尿MIF、MMP-9水平,并与临床和病理关系作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gA-N及LN患者血、尿MIF和MMP-9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均<0.01),以病情进展时最为明显,尤以LN活动期尿MIF增高更为显着(P<0.01);在IgA肾病患者中血清、尿MIF、MMP-9的表达水平在Lee氏Ⅰ、Ⅱ、Ⅲ、Ⅳ级有依次升高趋势,其中尿MIF各级差别显着(P均<0.05),血MMP-9Ⅳ级升高最显着,与Ⅰ、Ⅱ、Ⅲ级比较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血MIF和MMP-9水平显着正相关(r=0.484,P<0.01),尿MIF水平与24h蛋白尿水平显着相关(r=0.637,P<0.01),与Ccr、血尿无关。还发现尿液MIF水平与IgAN新月体形成及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显着相关与C3在肾小球沉积无关(r=0.482,P<0.01;r=0.542,P<0.05;r=0.105P>0.05);在狼疮肾炎患者中血、尿MIF活动期比静止期高(P均<0.01),血、尿MIF与狼疮活动指数显着正相关,与补体C3、C4负相关,与血清抗Ds-DNA、Ig-G正相关,(r=0.598,P<0.01,r=0.641,P<0.01;r=-0.36,P<0.05,r=-0.19,P<0.05;r=-0.52,P<0.01,r=-0.57,P<0.05;r=0.59,P<0.05,r=0.69,P<0.01;r=0.37,P<0.01,r=0.42 P<0.01),血、尿MIF水平与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显着正相关(r=0.524,P<0.01;r=0.749P<0.01);22例活动期LN患者经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一月较前比较,血清、尿液MIF水平均显着下降(P均<0.01),上述结果提示:MIF、MMP-9在免疫肾病中表达增高,参与肾脏炎症免疫损伤,与免疫性肾病临床病理进程密切相关,通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以使MIF表达降低,并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同时也提示MIF、MMP-9过度表达是免疫性肾病病理性损伤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张危[10]2012年在《AT1R、HIF-1α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及球旁器中的表达水平与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机选LN患者肾活检标本50例、正常对照组8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IR)、缺氧诱导因子(HIF-1a)在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LN)及正常组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T1R和HIF-1a在各型LN及正常组肾小球及球旁器中的表达水平、意义及相关性,研究两因子表达与SLEDAI评分、补体C3、血肌酐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HE染色联合银套染Masson染色方法显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中的形态和定位,判定LN的病理类型及急、慢性病变。采用免疫组化中的SP染色方法检测各型LN组织的肾小球、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肾小管中ATIR和HIF-1a的表达情况,应用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资料,应用方差检验,应用SNK检验进行进一步的两两比较(a=0.05);非正态分布、方差不齐的资料,应用秩和检验(a=0.05)。正态分布资料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各型LN肾小球、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肾小管中ATIR与HIF-1a的表达量均较正常肾组织多。2.Ⅰ型LN与正常肾组织相比ATIR与HIF-1a的表达水平即有增高,提示LN早期就有RAS系统的活化和组织缺血、缺氧的发生3.与其它类型LN比较,IV型LN的ATIR与HIF-1α在肾小球、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中表达量最多。4.Ⅰ型LN的ATIR以肾小管中表达较多,HIF-1a以致密斑中表达较多;Ⅱ型、Ⅲ型、Ⅳ型、Ⅴ型LN的ATIR和HIF-1a均以致密斑中表达较多。5.正常肾组织、Ⅰ型LN肾小球、致密斑中的ATIR与HIF-1a表达量之间无相关关系,Ⅱ型、Ⅲ型、Ⅳ型、V型LN肾小球、致密斑中的AT1R与HIF-1α表达量之间有高度相关关系。6.各型LN肾小球、致密斑中AT1R和HIF-1a的表达量与SLEDAI评分、补体C3, Scr未见相关关系。结论:各型LN肾小球、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肾小管中ATIR和HIF-1a的表达量均较正常肾组织多。随着LN病变程度的加重,ATIR和HIF-1a的表达量增多,IV型LN的表达量最多,提示Ⅳ型LN缺血缺氧较严重。同一LN类型中均以致密斑中表达最多,球外系膜细胞表达最少。Ⅱ、Ⅲ、Ⅳ、Ⅴ型的肾小球、致密斑的ATIR和HIF-1a表达间有高度相关性,提示缺血、缺氧导致RAS系统的激活,ATIR表达增多,可引起肾组织血管收缩,肾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加重和HIF-1a表达增多。同时RAS系统激活所致的肾组织缺血缺氧在肾炎性浸润、细胞和基质增生组织的纤维化等病理损伤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Ⅳ型LN的SLEDAI评分、Scr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补体C3水平则明显低于其他组;各型LN肾小球、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肾小管中的AT1R和HIF-1α的表达量与SLEDAI评分、血清补体C3、Scr水平未见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狼疮性肾炎关系的研究[D]. 伍巧源. 广西医科大学. 2003
[2].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J]. 廖蕴华, 伍巧源, 孙安远, 冯震博, 缪勇建. 临床内科杂志. 2003
[3]. Th17/Treg免疫偏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 邢倩. 青岛大学. 2011
[4]. TWEAK-P38 MAPK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刘志纯. 中南大学. 2011
[5].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及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及球旁器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D]. 杨竹. 昆明医学院. 2011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IL-18和MCP-1水平及意义[D]. 李洪钧. 天津医科大学. 2007
[7]. 血、尿标志物RAGE、MCP-1、Fractalkine与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初步研究[D]. 兰兰. 浙江大学. 2012
[8].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VEGF、PIGF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 周玲, 柴华旗, 沈蕾, 王林风, 王鸣军. 山东医药. 2011
[9]. 免疫性肾病患者血/尿MIF和MMP-9的表达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D]. 李小伟. 苏州大学. 2008
[10]. AT1R、HIF-1α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及球旁器中的表达水平与相关性研究[D]. 张危. 昆明医科大学. 2012
标签: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论文; 狼疮性肾炎论文; 细胞生长因子论文; 血管内皮细胞论文; 狼疮论文; 细胞增殖论文; 血浆蛋白论文; 尿蛋白论文; 肾小球肾炎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