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胁迫解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梨,古龙,生理,指标,涝害,抗旱性,铜绿。
胁迫解除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平,刁倩楠,张文献,田守波,许爽[1](2019)在《淹水胁迫及胁迫解除对甜瓜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耐涝性稍强的脆禧和耐涝性较弱的世纪蜜甜瓜品种为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半淹水、全淹水胁迫(1 d和3 d)及恢复(1、3、5 d)对甜瓜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进行常规水分管理的对照相比,淹水胁迫降低了甜瓜幼苗根系鲜质量、干质量和根系活力,且全淹处理的抑制作用更加显着。淹水胁迫提高了无氧呼吸乳酸脱氢酶(LDH)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降低了有氧呼吸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耐涝性较弱的世纪蜜的降低幅度大于耐涝性稍强的脆禧;淹水胁迫后2个品种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呈升高趋势。因此,淹水胁迫使甜瓜幼苗有氧呼吸受到阻碍,同时促进了无氧呼吸代谢,最终导致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且世纪蜜受到抑制程度大于脆禧。(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11期)
廖林[2](2018)在《Vc混菌发酵中胶红酵母解除普通生酮基古龙酸杆菌氧化胁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步发酵法”是我国生产维生素C(Vc)的主要方法,其中,第二步由产酸菌普通生酮基古龙酸杆菌(K.vulgare)和某些芽孢杆菌属的伴生菌混合发酵完成。现有的研究证实:产酸菌单独发酵时存在长势弱和产酸低的问题,只有与伴生菌混合发酵时,此问题才能得到较好解决。部分研究表明:在Vc混菌发酵过程中,伴生菌释放的代谢产物促进了产酸菌的生长与产酸。根据研究进展推测,关于产酸菌单独发酵时长势弱和产酸低的问题,是由于K.vulgare自身ROS代谢紊乱,产生氧化胁迫所致,而伴生菌释放的代谢产物可能解除产酸菌的氧化胁迫,促进其生长与产酸。本论文以1株新伴生菌R.mucilaginosa A8和产酸菌K.vulgare组成的Vc混菌发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菌混菌发酵时的初始接种比例进行优化,然后对两菌的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接着再对混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其次,在混菌、产酸菌单独发酵体系内,对K.vulgare进行抗氧化能力研究。最后,从K.vulgare细胞内电子流动情况出发,分析K.vulgare单独培养时长势弱和产酸低的原因,并对R.mucilaginosa A8如何解除K.vulgare自身存在的氧化胁迫进行分析,为解析两菌间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沈阳东陵龙尾湖淤泥中,分离得到1株新伴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确认该菌为胶红酵母菌,将其命名为R.mucilaginosa A8。通过固定两菌初始接种浓度(OD_(650)值)和K.vulgare初始接种量(2 mL)不变,依次增加R.mucilaginosa A8接种量来进行混菌发酵产酸,得出最佳初始接种比例为1:3.33(R.m:K.v)。R.mucilaginosa A8的生长,在最初6 h内处于延滞期;6-18 h内处于对数生长期;18-48 h内处于稳定期,48 h之后进入衰亡期。K.vulgare的生长,在最初52 h内,呈波动性变化;52-76 h内处于稳定期;76 h之后进入衰亡期。K.vulgare单菌发酵时,2-KLG积累极为缓慢;混菌发酵时,0-12 h内积累缓慢;12-52 h内积累较快;56 h之后不再积累。在整个发酵周期内,K.vulgare单菌体系ORP值波动较小,维持在-39 mV~16 mV之间,而混菌体系ORP值波动较大,维持在-277 mV~-26 mV之间,在2-KLG快速积累阶段(12-52 h内),混菌体系平均ORP值比K.vulgare单菌体系低14.6倍。混菌体系中,在2-KLG快速积累阶段,两菌比例(R.m:K.v)维持在1:4~1:63之间。(2)利用响应面法对R.mucilaginosa A8伴生的Vc混菌发酵产2-KLG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L-山梨糖80 g/L、尿素14 g/L、玉米浆15 g/L、CaCO_3 1.58 g/L、MgSO_4 0.3 g/L、KH_2PO_4 1.0 g/L、发酵培养基灭菌前pH值6.2、装液量40/250 mL、温度23℃。利用优化后条件进行发酵培养,2-KLG产量由优化前的52.56 g/L增加到71.95g/L,糖酸转化率由60.97%提升到83.46%,发酵周期由96 h缩短至56 h。(3)K.vulgare单菌培养时:一方面呼吸链上电子传递复合体Ⅰ/Ⅱ/Ⅲ/Ⅵ中Fe-S簇蛋白基因表达量较低、电子载体CoQ和Cytc基因表达量较低、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能量代谢中的ATP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量较低等,导致K.vulgare细胞长势弱。另一方面因K.vulgare呼吸链底物端CoQ泄露电子较多,造成一系列生成ROS(H_2O_2、O_2~(-·)、HOO·和·OH))的代谢途径加强而产生自身氧化胁迫效应。由于K.vulgare抗氧化相关基因(SOD、CAT和NADPH:醌还原酶基因)表达量较低,不能合成足够的抗氧化物去抵御ROS,使ROS代谢紊乱,导致K.vulgare细胞长势弱。K.vulgare胞内SDH和SNDH基因表达量较低,导致K.vulgare产酸低。另外,由于K.vulgare胞内Cytc基因表达量较低,导致Cytc存在选择电子波动(首先,Cytc会选择泄露电子,用于清除胞内过量的H_2O_2;其次,Cytc会选择正常呼吸链电子传递,用于增强与电子传递相互偶联的能量代谢过程;最后,Cytc会选择传递产2-KLG代谢途径中SDH和SNDH分别催化底物脱氢后的电子,以维持代谢畅通),所以导致K.vulgare长势弱和产酸低。(4)R.mucilaginosa A8通过诱导增加K.vulgare电子传递相关物质(NADH脱氢酶铁硫蛋白、琥珀酸脱氢酶黄素蛋白亚基、CoQ、细胞色素还原酶铁硫蛋白、Cytc、细胞色素氧化酶、ATP合成酶α和β亚基)、抗氧化酶(SOD、CAT和NADPH:醌还原酶)和产2-KLG酶(SDH和SNDH)的基因表达,来解除K.vulgare的氧化胁迫,促进其生长与产酸。(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8)
张云鹤[3](2018)在《Vc混菌发酵中伴生菌解除产酸菌氧化胁迫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生素C(Vc)是人体所需的重要水溶性维生素,在食品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衍生物通常作为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添加在食品中。维生素C的前体物质2-酮基-L-古龙酸(2-KLG)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获得,这种方法称为二步发酵法,二步发酵法的第二步为混菌发酵,其中包括作为伴生菌的芽孢杆菌和作为产酸菌的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Ketogulonicigenium vulgare),两菌的关系为互利共生,但互作机制还不完全明确。已知多种芽孢杆菌均可作为伴生菌,但伴生效果各不相同,对混菌发酵过程伴生菌解除产酸菌氧化胁迫机制的解析,和对不同伴生菌伴生效果不同机制的解析,将有助于探究两菌互作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利用生物学手段提升维生素C发酵生产水平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基础,同时还可为其他复杂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提供线索。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对Bacillus endophyticus ST-1和K.vulgare 25B-1单菌及Vc混菌发酵体系的生理特性进行分析,发现B.endophyticus ST-1促进了K.vulgare 25B-1的生长和产酸,同时K.vulgare 25B-1促进了B.endophyticus ST-1芽孢的生成,在发酵后期,发酵体系2-KLG产量逐渐增多,影响了B.endophyticus ST-1的生长;混菌发酵中B.endophyticus ST-1芽孢2,6-吡啶二羧酸(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DPA)的含量高于单菌发酵,K.vulgare 25B-1促进了伴生菌芽孢的生成;混菌发酵体系pH值比单菌发酵体系稳定,有利于K.vulgare 25B-1的生长于产酸;混菌发酵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降低,并且与2-KLG产量呈现显着负相关。在K.vulgare 25B-1中,获得4个山梨糖脱氢酶基因Kvsdh1、Kvsdh2、Kvsdh3、Kvsdh4和1个山梨酮脱氢酶基因Kvsndh1,这两种酶与2-KLG的生成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5种蛋白的稳定性较好,为水溶性蛋白,仅Kvsdh1编码蛋白为膜结合蛋白,四个山梨糖脱氢酶的叁级结构形态类似,并在Kvsdh1编码蛋白的叁级结构中预测到一个钙结合位点和一个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结合位点,Kvsdh4编码蛋白的叁级结构中也存在一个PQQ结合位点。在混菌发酵中山梨糖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和酶活逐渐升高在40 h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山梨酮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在混菌发酵中逐渐升高在66 h达到最高。分析混菌发酵体系对自身氧化胁迫的应激响应,发现混菌发酵中两菌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均在18 h大幅度提高,随后逐渐降低;混菌发酵过程中胞外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catalase,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均逐渐升高;对两菌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发现,B.endophyticus ST-1直接清除ROS的酶基因sodA和katE表达量升高,与氧化还原状态相关基因gp和zwf表达升高,K.vulgare25B-1基因grxC、gor、sodB和zwf表达上调;这些结果说明,在混菌发酵中,B.endophyticus ST-1促进了K.vulgare 25B-1的生长和产酸,由于代谢能力增强导致细胞内ROS的积累,引发自身氧化胁迫,并通过某些信号分子将这种信号传递给B.endophyticus ST-1,B.endophyticus ST-1感受到这种信号,调控一系列与抗氧化和调节胞内氧化还原环境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活性物质的产生。同时K.vulgare 25B-1也促进了B.endophyticus ST-1芽孢的生成,B.endophyticus ST-1芽孢释放母细胞裂解,将胞内液释放到混菌发酵体系中,不仅为K.vulgare 25B-1提供了营养因子,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氧化还原环境,提高了K.vulgare 25B-1抗氧化能力。对不同混菌发酵体系伴生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伴生菌B.pumilus A9与B.endophyticus ST-1均可以促进K.vulgare 25B-1的生长,B.pumilus A9的伴生能力更好,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两个发酵体系的ORP与2-KLG产量均在0.01水平上显着负相关。Bacillus蛋白组分析显示,在不同伴生菌的混菌发酵体系中,B.pumilus A9比B.endophyticus ST-1糖代谢能力更强,为细胞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和还原力,为产酸菌提供了更充足的中间代谢产物;在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中,B.pumilus A9与B.endophyticus ST-1相比促进了甘氨酸和丝氨酸间的相互转化,及苏氨酸的合成,增强了谷氨酸的合成并转化成谷氨酰胺。对Bacillus共有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pumilus A9与K.vulgare 25B-1更能很好的配合,可以同时利用两种途径进行糖代谢,代谢能力较强;在核糖体蛋白通路中,伴生菌B.pumilus A9与温度相关的大亚基核糖体蛋白L6、L22和L23表达的上调;同时发现,B.pumilus A9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对发酵体系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能力更强。对不同混菌发酵体系产酸菌K.vulgare 25B-1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伴生能力强的B.pumilus A9促进了K.vulgare 25B-1的叁羧酸循环(TCA)和丙酮酸的代谢,并促进了多种氨基酸的合成代谢,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能力的增强。在维生素和辅因子代谢通路中,与维生素B_6代谢相关的酶5'磷酸吡哆胺氧化酶表达的上调,促进了吡哆醇的生成,有利于氨基酸的转氨、脱羧和含硫氨基酸的脱硫。在叶酸一碳单位通路中,相关酶表达的上调,增强了一碳单位的通量,为菌体生长提供必要物质基础。肽聚糖合成相关的酶表达的上调,说明B.pumilus A9更有利于产酸菌肽聚糖的合成和细胞壁的形成。在K.vulgare 25B-1中,只发现了两个与氧化应激相关的蛋白,分别是铁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受Spx调控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这两个蛋白的表达均呈现上调的趋势,可见产酸菌在伴生菌B.pumilus A9的伴生条件下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调控硫醇平衡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消除了环境中不利于细胞生长因素,促进了产酸菌的生长代谢。本文通过对Bacillus endophyticus ST-1和K.vulgare 25B-1单菌及Vc混菌发酵体系的生理特性、产酸菌产酸酶系基因表达和酶活变化及单菌和混菌发酵体系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分析,阐明了伴生菌解除产酸菌氧化胁迫的分子机制;通过对不同发酵体系两菌的蛋白组进行分析,揭示了糖代谢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强的伴生菌,具有更好的伴生效果。(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4-17)
付金颖[4](2018)在《环境UV-B辐射增强及胁迫解除对杜仲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平流层臭氧减少会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UV-B,280-320 nm)辐射显着增强,增强的UV-B辐射对植物产生显着生物学效应。本试验以不同树龄杜仲为试验材料,研究增加不同强度UV-B辐射对杜仲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自由基含量、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增加UV-B辐射及胁迫解除后杜仲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增加环境UV-B辐射强度,显着减弱了不同树龄(一、叁、五年生)杜仲光合能力,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最大光合效率(Fv/Fm)、实际光合效率(Y(II))(P<0.05),一年与叁年生杜仲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UV-B辐射增加而降低,五年生杜仲叶绿素含量在低UV-B辐射强度下提升。(2)增加环境UV-B辐射强度,显着增加了杜仲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一年和叁年生杜仲可溶性糖含量,而UV-B辐射对五年生杜仲可溶性糖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对比不同树龄下各指标变化规律,杜仲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树龄增长而增加。(3)增加环境UV-B辐射强度,显着降低了杜仲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增加了一年生和叁年生杜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五年生杜仲SOD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4)增加环境UV-B辐射强度,显着增加了杜仲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02)、超氧阴离子(O2·-)和NO的含量(P<0.05)。(5)增加环境UV-B辐射强度,显着增加了杜仲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黄酮、总酚、单宁、绿原酸、京尼平和京尼平苷的含量,降低了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的含量(P<0.05)。随树龄增加杜仲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含量逐渐增加,而绿原酸和京尼平的含量逐渐降低。(6)经过一年恢复期,杜仲叶面积、分枝数增加、含水量无显着变化,致其叶片生物量增加;光合指标回归正常,UV-B恢复期中经过紫外处理的杜仲绿原酸和京尼平的含量显着增加,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苷酸的含量减少。综上所述,本实验研究证实增加环境UV-B辐射,显着增加了杜仲自由基的积累,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导致植物体产生伤害效应,杜仲则通过自身防御系统如次生代谢水平以缓解UV-B辐射对植物的伤害。经过隶属度函数计算,发现五年生杜仲抗UV-B辐射能力更强,且经过一年恢复期后,五年生杜仲光合指标回归正常,部分代谢产物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4-01)
吕淑霞,廖林,张云鹤[5](2017)在《Vc混菌发酵中伴生菌解除产酸菌氧化胁迫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步发酵法"是我国生产维生素C(Vc)生产的主要方法,其中的第二步由产酸菌与伴生菌混合发酵完成。产酸菌为普通生酮基古龙酸杆菌,伴生菌多为芽孢杆菌属。现有的研究表明:在Vc混菌发酵中伴生菌为产酸菌提供了营养物质以促进其生长并增强2-酮基-L-古龙酸(Vc前体物质)的生成。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推测,有关产酸菌生长慢、产酸低等问题,是由于产酸菌ROS代谢紊乱,产生氧化胁迫所致。解析两菌之间存在的氧化胁迫关系将有助于优化生产工艺,强化产酸菌生长与产酸。本文主要从产酸菌生长受到氧化胁迫,以及伴生菌解除产酸菌氧化胁迫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根据已有试验结果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马雨婷[6](2017)在《水土保持植物白毛锦鸡儿种子休眠解除机制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毛锦鸡儿为兰州地区特有种,是西北生态修复的主要树种,本实验以白毛锦鸡儿种子为实验材料,主要研究探索白毛锦鸡儿对不同处理的响应,以明确该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实验以白毛锦鸡儿苗木为材料,测定了白毛锦鸡儿在不同模拟干旱环境下的6项生理指标,旨在揭示该树种的抗旱生理机制。从而为生产实践中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的GA3浸种划破种皮和未划破种皮的白毛锦鸡儿种子经24h和48h处理后,差异显着,但均呈现浸种24h处理优于浸种48h处理。未划破种皮种子呈现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的现象,最大发芽率在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划破种皮正好相反,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最大发芽率可达97.33%。2.IAA浸种划破种皮和未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经24h和48h处理后,结果显示:300mg/L的IAA浸种未划破种皮的白毛锦鸡儿种子24h,发芽率最高可达81.33%;20mg/L的IAA浸种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24h,发芽率可达98.00%。3.化学诱导剂浸种划破种皮与未划破种皮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没有激素效果佳。浸种后未划破种皮最大发芽率为68.00%,较激素浸种后最大发芽率低13.33个百分点;划破种皮最大发芽率为86.67%,较划破种皮激素浸种低11.33个百分点。4.将白毛锦鸡儿种子置于变温环境下,发现高温促进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低温抑制。在20/30℃(12h/12h)变温下,不仅白毛锦鸡儿发芽率可达78.33%,且能缩短整体发芽时间;而置于5/15℃变温下的白毛锦鸡儿种子不仅发芽率低,仅有36.00%,而且在第九天才开始萌发,整个萌发过程需要24天,很缓慢。5.将白毛锦鸡儿硬实种子在温水中浸泡,发现温水浸种可以促进白毛锦鸡儿硬实种子萌发,且不同温度浸种、不同时间处理差异显着,其中60℃是浸种的最佳温度,浸种20min、30min和40min均显着提高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分别可达45.33%、51.33%、46.00%,显着高于对照14.67%的萌发率。6.模拟干旱条件不同渗透势下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表明:5%~15%的PEG胁迫对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浓度高于15%时,随着浓度的升高,PEG胁迫对白毛锦鸡儿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愈显着。7.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白毛锦鸡儿保护酶的活性影响不同。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SOD、POD、CAT酶活性整体上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适宜的干旱胁迫下(5%~10%),随着PEG浓度上升,保护酶的活性也缓慢上升,当胁迫加剧时,会破坏植物体内保护酶的活力和平衡,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干旱胁迫12h保护酶的活性均低于胁迫24h保护酶的活性。8.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白毛锦鸡儿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呈现上升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5-22)
吴雨珊,龚万灼,刘鑫,王兴才,杨文钰[7](2016)在《苗期解除弱光胁迫后大豆恢复能力的生理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大豆苗期解除弱光胁迫后恢复能力的生理评价指标,为套作大豆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技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2个大豆材料(C103、贡选1号),通过盆栽试验,设置自然光照(CK)和遮阴+光照恢复处理,于解除弱光的第0、2、4、7、10d,对大豆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14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解除弱光胁迫后,14个生理指标在不同大豆品种、不同恢复时间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指标与大豆恢复能力的关联度存在显着差异(0.150 9~0.963 1),其中净光合速率(0.907 3)和丙二醛含量(0.832 4)与恢复指数关联度较高,其关联度变异系数最小,稳定性最高,聚类分析将其分为第一类,可作为关键性生理指标用于评价大豆解除弱光胁迫后的恢复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李婷,景元书,韩玮,张晓忆[8](2014)在《亚高温胁迫解除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5℃为对照,研究了在35℃亚高温条件下处理3、6和12 d后转入正常条件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恢复过程,测定了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丙二醛和酶活性.结果表明:35℃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受到显着抑制,第12天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4.5%和22.3%,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未受到明显抑制,胁迫时间越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越高,丙二醛含量越高.胁迫解除后,藻的生长得以恢复,丙二醛含量与酶活性下降,35℃处理3、6和12 d分别出现低补偿、超补偿和等补偿生长,胁迫时间是影响补偿生长程度的重要因素.在恢复培养后期,处理组与对照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各生长参数趋于稳定.对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随胁迫时间、恢复时间的变化进行拟合发现,铜绿微囊藻的补偿效应与水华发生的过程存在相似性,这种生物内源特性为制定湖泊水华的预测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张柔,许建新,薛立,杨振意,吴彩琼[9](2014)在《低温胁迫和解除对4种阔叶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和葛藤(Pueraria lobota)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人工低温6℃胁迫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下降,分别在低温胁迫48 h和72 h达最小值,比对照显着减少13%和27%。银合欢和火棘先升后降,其中银合欢72 h时显着减少25%;台湾相思、火棘和葛藤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均先增后降,在低温胁迫48 h分别比对照显着大41%、47%和29%,银合欢为升-降-升,各低温阶段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上升后下降,火棘和银合欢显着上升,均在低温胁迫24 h增加最快,分别比对照显着大196%、86%、105%和72%;台湾相思和火棘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在48 h达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显着大27%和83%,银合欢和葛藤持续上升,在72 h达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显着大46%和28%;台湾相思、火棘和银合欢幼苗的SOD活性先升后降,葛藤持续上升,且在各个低温胁迫处理时间均显着高于对照;4种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持续上升,在72 h达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大46%、54%、8%和165%。主成分分析表明,低温下幼苗抗寒能力顺序为:银合欢>葛藤>火棘>台湾相思。(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徐鑫[10](2014)在《氧肥解除池杉盐碱涝害胁迫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沿海,沿江城市是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是粮食的主产区,同时也是最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地区。盐碱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7.26%,全球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使人们的目光不得不转向盐碱地的开发。世界上目前有大约20%的农业用地盐碱化,土壤盐碱化已经对生态安全和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盐碱涝害胁迫影响植物几乎所有重要的生命过程,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研究新型氧肥解除盐碱涝害胁迫,能够保证在洪涝灾害地区的生产,开发利用暂时未利用的盐碱地,也能够恢复沿海沿江的植被,进而减小盐碱涝害的危害。本次实验以池杉作为研究对象,以盐碱涝害作为胁迫因素,通过人工模拟盐碱涝害胁迫处理池杉幼苗,采取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用生理生化方法研究池杉盐碱涝害胁迫的机理以及氧肥解除胁迫的效果。通过盐碱涝害胁迫解除前后池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来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优化氧肥生产工艺最终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干燥制片工艺生产氧肥。全程没有加入水分,水分会造成氧肥有效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保证了肥效。氧肥生产全程使用机器设备,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单因素实验,综合考虑成本因素,筛选出制备氧肥的各种原材料,保证原材料效果最好,性价比最高。其中过氧化钙、磷酸二氢钾和黄心土的比例为1:1:10时,制得氧肥效果最好。2.通过40天的跟踪检测,氧肥释放氧气的过程中溶液的pH值始终处于7-8之间,非常接近于纯水,不会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氧肥溶液的溶氧量在第20天达到最大值,第40天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整个溶氧量变化曲线比过氧化钙溶液的溶氧量变化曲线更加平缓持久,说明氧肥释放氧气持久稳定,能够为盐碱涝害胁迫下的植物长期供氧。3.盐碱涝害胁迫池杉叶片中的SOD、POD酶活性和MDA含量最大值分别是正常对照池杉的3倍、2.2倍和3.5倍。每条曲线的变化都十分剧烈,说明池杉对盐碱涝害胁迫反应强烈。植物生长代谢需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这种剧烈变化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是非常不利的。每盆加入20g氧肥的池杉叶片中SOD和POD酶活性和MDA含量最大值分别下降了41%、25%和50%。每盆加入40g氧肥的池杉叶片中SOD和POD酶活性和MDA含量最大值分别下降了49%、32.5%和54%。说明氧肥可以有效缓解池杉盐碱涝害胁迫,SOD和POD活性降低说明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减少了,MDA含量的下降说明植物所受氧化损伤减少,植物恢复正常生长。4.每盆加入40g氧肥的池杉SOD和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变化曲线比每盆加入20g氧肥的各种曲线都更加的平缓,更接近于正常水平。说明40g氧肥能够更好地缓解池杉的盐碱涝害胁迫,使之更快恢复正常生长,所以是更加合理的施肥量。(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1)
胁迫解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步发酵法”是我国生产维生素C(Vc)的主要方法,其中,第二步由产酸菌普通生酮基古龙酸杆菌(K.vulgare)和某些芽孢杆菌属的伴生菌混合发酵完成。现有的研究证实:产酸菌单独发酵时存在长势弱和产酸低的问题,只有与伴生菌混合发酵时,此问题才能得到较好解决。部分研究表明:在Vc混菌发酵过程中,伴生菌释放的代谢产物促进了产酸菌的生长与产酸。根据研究进展推测,关于产酸菌单独发酵时长势弱和产酸低的问题,是由于K.vulgare自身ROS代谢紊乱,产生氧化胁迫所致,而伴生菌释放的代谢产物可能解除产酸菌的氧化胁迫,促进其生长与产酸。本论文以1株新伴生菌R.mucilaginosa A8和产酸菌K.vulgare组成的Vc混菌发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菌混菌发酵时的初始接种比例进行优化,然后对两菌的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接着再对混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其次,在混菌、产酸菌单独发酵体系内,对K.vulgare进行抗氧化能力研究。最后,从K.vulgare细胞内电子流动情况出发,分析K.vulgare单独培养时长势弱和产酸低的原因,并对R.mucilaginosa A8如何解除K.vulgare自身存在的氧化胁迫进行分析,为解析两菌间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沈阳东陵龙尾湖淤泥中,分离得到1株新伴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确认该菌为胶红酵母菌,将其命名为R.mucilaginosa A8。通过固定两菌初始接种浓度(OD_(650)值)和K.vulgare初始接种量(2 mL)不变,依次增加R.mucilaginosa A8接种量来进行混菌发酵产酸,得出最佳初始接种比例为1:3.33(R.m:K.v)。R.mucilaginosa A8的生长,在最初6 h内处于延滞期;6-18 h内处于对数生长期;18-48 h内处于稳定期,48 h之后进入衰亡期。K.vulgare的生长,在最初52 h内,呈波动性变化;52-76 h内处于稳定期;76 h之后进入衰亡期。K.vulgare单菌发酵时,2-KLG积累极为缓慢;混菌发酵时,0-12 h内积累缓慢;12-52 h内积累较快;56 h之后不再积累。在整个发酵周期内,K.vulgare单菌体系ORP值波动较小,维持在-39 mV~16 mV之间,而混菌体系ORP值波动较大,维持在-277 mV~-26 mV之间,在2-KLG快速积累阶段(12-52 h内),混菌体系平均ORP值比K.vulgare单菌体系低14.6倍。混菌体系中,在2-KLG快速积累阶段,两菌比例(R.m:K.v)维持在1:4~1:63之间。(2)利用响应面法对R.mucilaginosa A8伴生的Vc混菌发酵产2-KLG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L-山梨糖80 g/L、尿素14 g/L、玉米浆15 g/L、CaCO_3 1.58 g/L、MgSO_4 0.3 g/L、KH_2PO_4 1.0 g/L、发酵培养基灭菌前pH值6.2、装液量40/250 mL、温度23℃。利用优化后条件进行发酵培养,2-KLG产量由优化前的52.56 g/L增加到71.95g/L,糖酸转化率由60.97%提升到83.46%,发酵周期由96 h缩短至56 h。(3)K.vulgare单菌培养时:一方面呼吸链上电子传递复合体Ⅰ/Ⅱ/Ⅲ/Ⅵ中Fe-S簇蛋白基因表达量较低、电子载体CoQ和Cytc基因表达量较低、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能量代谢中的ATP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量较低等,导致K.vulgare细胞长势弱。另一方面因K.vulgare呼吸链底物端CoQ泄露电子较多,造成一系列生成ROS(H_2O_2、O_2~(-·)、HOO·和·OH))的代谢途径加强而产生自身氧化胁迫效应。由于K.vulgare抗氧化相关基因(SOD、CAT和NADPH:醌还原酶基因)表达量较低,不能合成足够的抗氧化物去抵御ROS,使ROS代谢紊乱,导致K.vulgare细胞长势弱。K.vulgare胞内SDH和SNDH基因表达量较低,导致K.vulgare产酸低。另外,由于K.vulgare胞内Cytc基因表达量较低,导致Cytc存在选择电子波动(首先,Cytc会选择泄露电子,用于清除胞内过量的H_2O_2;其次,Cytc会选择正常呼吸链电子传递,用于增强与电子传递相互偶联的能量代谢过程;最后,Cytc会选择传递产2-KLG代谢途径中SDH和SNDH分别催化底物脱氢后的电子,以维持代谢畅通),所以导致K.vulgare长势弱和产酸低。(4)R.mucilaginosa A8通过诱导增加K.vulgare电子传递相关物质(NADH脱氢酶铁硫蛋白、琥珀酸脱氢酶黄素蛋白亚基、CoQ、细胞色素还原酶铁硫蛋白、Cytc、细胞色素氧化酶、ATP合成酶α和β亚基)、抗氧化酶(SOD、CAT和NADPH:醌还原酶)和产2-KLG酶(SDH和SNDH)的基因表达,来解除K.vulgare的氧化胁迫,促进其生长与产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胁迫解除论文参考文献
[1].张永平,刁倩楠,张文献,田守波,许爽.淹水胁迫及胁迫解除对甜瓜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9
[2].廖林.Vc混菌发酵中胶红酵母解除普通生酮基古龙酸杆菌氧化胁迫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3].张云鹤.Vc混菌发酵中伴生菌解除产酸菌氧化胁迫分子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4].付金颖.环境UV-B辐射增强及胁迫解除对杜仲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8
[5].吕淑霞,廖林,张云鹤.Vc混菌发酵中伴生菌解除产酸菌氧化胁迫的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7
[6].马雨婷.水土保持植物白毛锦鸡儿种子休眠解除机制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7
[7].吴雨珊,龚万灼,刘鑫,王兴才,杨文钰.苗期解除弱光胁迫后大豆恢复能力的生理评价[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
[8].李婷,景元书,韩玮,张晓忆.亚高温胁迫解除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恢复[J].应用生态学报.2014
[9].张柔,许建新,薛立,杨振意,吴彩琼.低温胁迫和解除对4种阔叶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4
[10].徐鑫.氧肥解除池杉盐碱涝害胁迫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